減少孩子上學分離焦慮,父母要做對六件事

2020-09-03 天才領秀

每到開學季,經過幼兒園就會聽到我不要的哭泣聲,其實不光是幼兒園,有些孩子剛上小一也會有分離焦慮,只是未必會用哭來表現而已。上學焦慮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吃手、咬指甲變頻繁,早上會一直賴床,早餐吃不下去,甚至抱怨肚子或頭不舒服等,這都是焦慮產生的症狀。

孩子有上學焦慮,六件事爸媽一定要做:

1. 吃飽睡飽再上學:

睡眠充足,孩子情緒才會好,早餐能吃的孩子,當然是吃飽再上學,但吃不下的孩子不用強迫吃,別讓一整天的情緒在早餐就被破壞,因為有焦慮感會真的吃不下,但還是建議吃一點點抗焦慮食物再出門,例如全榖片加牛奶、杏仁小魚、深綠色蔬菜及水果,份量少像點心,孩子接受度會比較高。所謂抗焦慮的食物,就是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和鎂的食物,爸媽可以自由搭配。

2. 專心陪伴熟悉環境:

越是焦慮的時候,越需要大人給予安全感,通常幼兒園或小學新生,家長可以待比較久一點再離開,建議剛上學這天,家長就好好請個假,專心陪著孩子熟悉新環境,引導孩子發掘新環境中有趣好玩的地方,也能給予孩子小任務,在媽媽不在的時候注意觀察,讓孩子在上學時,有事可做,轉移注意力。

3. 給予小禮物增加安全感:

可以在孩子手上蓋勇氣印章,或跟孩子討論想要帶的陪伴玩具或玩偶,或者是在孩子的鉛筆盒、書包放上鼓勵小紙條,這會讓孩子比較有信心在沒有家人的陪伴下度過一天。記得剛上學的前幾天一定要準時或儘早來接,孩子對於分離才會越有信心,如果孩子總是看著別人先被接走,那份焦慮感是會無限放大的。

4. 完成道別再交給老師:

順序很重要,你好好道別後,再交給老師,不要給老師後還依依不捨講一大堆,這會讓孩子更捨不得分離,道別的方式建議用你們親子間固定的模式,一成不變才會讓人安心。

5. 尊重感受並設定底線:

千萬不要對孩子的焦慮感到不耐煩,或者是不認同,這會讓孩子更沒安全感,你可以專心傾聽孩子的感受,並讓孩子知道你有聽到,你知道他的感覺,媽媽答應會儘快來接你,並且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說明時間,例如你只要吃完三個碗,媽媽就快來了,記住,只要承諾,就要做到。除此之外,也要讓孩子明白,儘管大人懂他的感受,但是規範就是得遵守,例如時間到了就是得上學,不可以拖,大人也該設定好自己的底線,不要一直退讓。

6. 支持鼓勵並保持平常心:

多鼓勵支持孩子去認識同學,去探索環境,甚至也可以是大人主動跟孩子周遭的同學說話,這會讓孩子學習模仿,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大人在整個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平常心,相信爸媽多少都會擔心,但孩子很敏感的,他察覺到你的擔心會更焦慮,相反的,孩子如果看到你很淡定,他的情緒也比較容易平靜。

此外,也可以透過圖畫書,引導孩子了解,上學不是只有他緊張,其實很多人都會緊張!例如開學了學校也好緊張,學習自我調節情緒,並且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孩子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單,原來媽媽也會,而且媽媽做得到,我也一定做得到!

相關焦點

  • 孩子去上學,父母悄悄抹眼淚,大人也有分離焦慮
    今年由於特殊原因,孩子放假了很久,也和父母在家呆了很久。突然間,孩子要上學了,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覺得不舍。很多爸爸媽媽表示,雖然天天嘴上說著要讓孩子趕緊上學,但是真的到了上學的那一天,又是非常不舍的。02 父母過度的分離焦慮對孩子有哪些影響?首先,父母的焦慮會讓孩子更加焦慮。相信不少爸爸媽媽都遇到過孩子分離焦慮的情況,尤其是在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那種場面簡直不可名狀,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抱著爸爸媽媽就是不放手,也有很多孩子號啕大哭,看著父母離去的身影。
  • 如何處理孩子上學的分離焦慮
    【不許哭】家庭養育模式的背後,孩子會形成一個錯誤的認知,【有情緒是不好的】,情緒不能及時表達,焦慮就會變成恐懼。身為父母,當孩子在學校門口面臨分離焦慮,然後大聲哭泣時,需要做好溝通的四部曲:蹲下來,眼睛平視,用手環繞著孩子,溫柔的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想哭就哭吧,媽媽陪你一起,等你平靜下來了,再進去。2、爸爸媽媽不要我了。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
  • 孩子上學哭鬧不止的主要原因—分離焦慮,做為家長應該怎麼解決?
    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之前,父母都是圍繞在孩子身邊,做任何的事都有家人的陪伴。到了上學第一天開始,孩子走出父母的懷抱,獨自一人到一個新的環境,害怕的情緒也會放大,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現象。小孩的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是一種自我保護反應。不是所有的孩子在第一天就會哭鬧,有一部孩子在一開始就出現了分離焦慮,哭鬧現象。還有一部分在剛上幼兒園的前幾天孩子處於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中,一旦新鮮感過去,就開始不想去上學,哭鬧發脾氣。
  • 孩子你為什麼哭著去上學?談分離焦慮,快樂上學
    無論大人或孩子,面對分離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預作準備。在孩子上學前,提供爸媽幾個小技巧,可幫助孩子減少不適應情況的發生。鼓勵孩子探索、練習短暫分離平時在安全的範圍內,多鼓勵孩子自由地探索環境,練習與爸媽短暫的分離。
  • 爸爸送女兒去上學後大哭,家長要克服分離焦慮,孩子才能安心上學
    暑假已到尾聲,已到了開學時期,我國各地的幼兒園與學校正進行著一場場催人淚下的分離。孩子不捨得離開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看著孩子難過的樣子,心中更是不舍。有些家長在送完孩子後,直接哭了,比起孩子的分離焦慮,家長更要克服自己的分離焦慮,孩子上學才不會有焦慮感。
  • 父母做好這件事,孩子分離不焦慮
    無論是明星爸媽還是普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深諳陪伴的重要性,也盡己所能的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然而,正所謂事物具備相對性,有陪伴時光便意味著有分離時刻,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則是令不少父母感到頭疼的事情。
  • 分離焦慮: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這3個原因,4招或能解決
    小強不知從何時起便非常厭惡上學。父母只要給孩子提起上學這個詞,孩子就會變得非常的恐懼,有時還會大聲哭鬧著實讓人心痛且心煩。小強父母和孩子進行了深層次的溝通,才逐步了解到孩子對上學的恐懼。之後其父母又向心理專家諮詢,專家說:孩子不想去上學可能是分離焦慮。一、什麼是分離焦慮?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怎麼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呢?
    成人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接觸新鮮事物,也會有緊張不安的情緒,更何況是各方面發展都還不成熟的孩子呢!面對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第一,家長要接納孩子的分離焦慮。幫助孩子想像在幼兒園的好玩的事情:」上幼兒園可以認識好多小夥伴、有很多新玩具,老師還會帶你玩遊戲呢。」並且給孩子承諾:」等到他午睡起床,吃完下午茶,玩一小會,媽媽就會來接你回家。「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上幼兒園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就像爸爸媽媽要上班一樣。」(根據孩子的情況自己寬展)只有充分接納孩子的分離焦慮,你才可能溫和地安撫孩子,幫助他減少分離焦慮。
  • 懂得依戀原理,就能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
    下面的評論裡,一方面感嘆這位爸爸真是疼女兒啊;另一方面也誇獎這個女兒沒有分離焦慮,讓很多體會到「送園難」的家長都感到羨慕啊。分離焦慮指的是寶寶和親人分離,進而帶來的焦慮、不安的情緒。通常在寶寶8、9個月的時候開始有分離焦慮,也就是俗稱的「認生」。
  • 上學前的分離焦慮該如何破解?孩子入學前高興,老師一說上學就哭
    老師採訪剛入學的孩子問明天還來學校嗎?孩子崩潰大哭。上學前分離焦慮如何破解?孩子入學前高興,一說上學就哭,上學前的分離焦慮該如何破解?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孩子,想到要上學,孩子忍不住崩潰大哭!一提起明天還要上學,表情立馬360度大轉彎,哭了。你家孩子幾歲了?該到入學年齡了嗎?入學前的分離焦慮開始了,做家長的需要提前陪孩子獨立意識了,看看我們能用什麼方法讓孩子緩解入園前的分離焦慮吧!1、多給孩子獨處的機會。在家裡,父母為孩子代辦了很多事情,從衣食住行到入學,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
  • 孩子不想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怪,這4個關鍵階段要做好
    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分離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反應,這並不是孩子的矯情,強硬地把孩子扔到學校並不解決問題。小張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了,平時開朗活潑的兒子就是不願意離開父母去上學,小張千方百計安慰兒子說幼兒園有好多小夥伴、好多玩具,兒子都聽不進去,沒辦法小張只能採取強硬措施,把兒子強行扔到了老師手裡。
  • 孩子不想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怪,這4個關鍵階段要做好
    一直以來家長送孩子上學都是連哄帶騙,讓那麼小的孩子離開父母,面對陌生的環境的確有些困難。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分離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反應,這並不是孩子的矯情,強硬地把孩子扔到學校並不解決問題。
  • 幼兒園開學,如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你最擔心孩子的適應及分離焦慮的問題,我連夜趕了一份大補帖送媽媽們,新生入學,說對10句話就可以幫助孩子降低分離焦慮。我要請大家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你何時會跟孩子說「要勇敢?」不外乎是分房睡、不要怕黑、不要怕高、受傷不舒服時等情境下,所以上學,你口口聲聲的勇敢,其實在間接提醒孩子:「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父母這樣說:「學校有很多小朋友陪你一起玩哦!」
  • 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了解孩子的心要做好3個方面
    對於孩子的這種不想去上學的行為,很多父母感覺到困惑不已,學校裡有那麼多玩伴,還有好玩的東西,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去學校?其實,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祟。分離焦慮,是指當孩子與自己朝夕相處的父母或者其他親人分離時,所產生的一種焦慮、不安的情緒狀態;而這種情緒反應就會造成孩子不願意去學校,只想和爸爸媽媽待在一起,亦稱離別焦慮。鄰居家孩子每天早上去上學之前,都要準時上演一場哭戲。
  • 孩子上幼兒園,父母怎樣度過比娃還嚴重的分離焦慮?
    而對於馬上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的媽媽們,這段時間是期待、忐忑、憂慮的混合體,娃要上幼兒園啦,要解放啦,迫不及待、按部就班的同時,還擔心孩子的分離焦慮,然而,作為一個過來人,明明白白甩出一句話:分離焦慮不只娃有,老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 產假結束前,應做這3件事,減少育兒焦慮
    是啊,工作和陪伴孩子之間從來沒有什麼完美平衡,那只不過就是個美麗的謊言。職場媽媽可以放下「為什麼別人能做到,而我做不到」這種包袱,而是立足現實,回歸職場前,我能為寶寶做些什麼,讓他更好地適應和成長。」,減輕分離焦慮 藍冰今年23歲,女兒剛滿1歲,每次出門,女兒就想一起,跟她鬧,都是等奶奶把女兒抱進房間,她就趕緊溜,回家後,女兒就會抓住她的小手讓她抱,吃飯也要抱著。
  • 媽媽發熱隔離半個月,如何減少兩歲孩子分離焦慮?六個方法有幫助
    我家孩子2歲的時候,我也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出差國外一個月,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孩子這麼長時間,為了減輕孩子分離焦慮,我用了六個步驟去做。下面我分享出來,希望可以幫助這位媽媽克服面前的困難。1.給予寶寶分離緩衝期媽媽需要和孩子分離前,應提前準備一段緩衝時間,一來方便做好和接替者的傳遞工作,讓接替者了解孩子的各種習慣和對分離焦慮的反應程度;同時也有利於讓孩子熟悉接替者,減少分離焦慮。
  • 孩子即將上幼兒園,除了孩子要適應分離焦慮,家長也需要
    孩子和父母分別的時候,其實不僅孩子有分離焦慮,家長也有分離焦慮。,第一次要融入到集體社會中去,也是有好很多的不適應,以及有分離焦慮,那麼面對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情況,家長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呢?第1點,要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分離。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的,一定要讓孩子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如果父母提前適應了沒有孩子的日子,那麼在面對以後分離的時候也不會更加的難受,而且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面對都是同齡的小朋友,父母也不必過分的擔心孩子會受到欺負,在幼兒園裡,他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 育兒分享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01 分離焦慮的開始9月12日,開學後的第12天,女兒第一次在我送完她上學,離園時,大哭。當時我理解為她是在學校受了委屈,所以大哭。晚上回來後問她,她完全忘了早上的事,也說不清為什麼哭。但她很開心,我想也許是我想多了。以下是當晚記錄的此事經過。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是分離焦慮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