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分享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2020-11-20 豆芽的時光機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豆芽的小窩,與你一起成長哦!

寫在前面:

什麼是分離焦慮?大部分媽媽應該體驗過,這種感受並不好。

百度百科裡對「分離焦慮」的解釋是: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大多是因環境的巨大變化而產生。比如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

因此,分離焦慮大多出現在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身上。但也不全然如此,我女兒快5歲半,依舊有分離焦慮的問題。

下文分享的是最近困擾我的,關於我女兒的分離焦慮,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背景:

女兒幼兒園的前兩年是在奶奶家附近上的,接送全由爺爺奶奶負責。今年下半年轉入我家附近的幼兒園讀大班。

前兩年我基本上沒有為分離焦慮擔憂過,一是因為我參與的不多,二是女兒一直依賴奶奶,好像我這個媽媽在與不在,她都是可以接受的。

今年和我待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了,感情逐漸升溫。加上轉園,需要新的適應,於是分離焦慮來了。

約翰·鮑爾比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這三個階段我女兒都經歷過。

01 分離焦慮的開始

9月12日,開學後的第12天,女兒第一次在我送完她上學,離園時,大哭。當時我理解為她是在學校受了委屈,所以大哭。晚上回來後問她,她完全忘了早上的事,也說不清為什麼哭。但她很開心,我想也許是我想多了。以下是當晚記錄的此事經過。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是分離焦慮的開始。

今早,照例送孩子上學,前幾天到的稍微有點晚,今天比較早到,剛好碰到生活老師帶他們下去做早操,於是女兒愉快的跟著去了。

我上了三樓,把書包放下。因為時間還早,就站在操場邊看女兒做早操。我看到女兒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最後一排,但前面有好幾個位置是空的,沒人站。

我心想,難道是老師安排的位置?但女兒身高並不算高啊,不至於站最後吧?前幾天來的晚,站最後一排能理解,今天不晚啊,我正納悶呢。

忽然感覺不對勁,女兒好像在哭,我走過去,看到她眼含淚水。我問她怎麼了,她看我過去了,更加委屈,哭出聲來,邊哭邊喊媽媽。

我正安慰她,主班老師走過來了(背景:主班老師是從樓上下來的,不了解情況),說今天做完活動,媽媽會來接你啊,然後讓我趕緊走。

我明白老師是以為我女兒不願上幼兒園,和媽媽分離焦慮哭,但我知道一定不是,她每天上幼兒園都是開開心心的,不會因為離開我而哭,而且都已經大班了,早已習慣。

我怕影響老師們,也希望女兒能儘快恢復情緒,於是慢慢走離操場,邊走邊看女兒,主班老師讓女兒站到前面空位了,還聽她對女兒說,每天都是踩點到……,後面沒聽太清,女兒還是一直哭,主班老師也沒管,就去做操了。

我站在校門外,看到女兒慢慢的停止了哭泣,但情緒還是不高。我知道她過一會就會好。上班路上,我和她爸爸說了這件事,以他的脾氣他挺生氣的,也責怪我,為什麼沒當場問老師,弄清楚女兒哭的原因,為什麼要把女兒安排在最後一排。

我知道這只是一件小事,可能我們和老師之間有一些誤會,我也體諒老師的辛苦,要管那麼多孩子,不可能每一個孩子的情緒都照顧到。所以我希望能讓孩子的內心強大起來,不至於因為一些事就覺得受了委屈,當然她也還只有5歲多,我會慢慢和她一起成長。

02 積極和老師溝通

10月中旬,我送她上學,離園時她又開始大哭,一直說要跟媽媽在一起,看到我要走就哭,不讓我走,我知道這次是真的分離焦慮了。

其實,幼兒園剛換過來的那幾天她適應得很快。有幾次看到我們小區的一個小女孩,也是大班,她媽媽送她上幼兒園時,抱著媽媽腿不讓走,大哭。我還心想,幸虧我女兒沒有這方面的擔憂,每天都是開開心心上學,和我說再見。

不光幼兒園,上課外班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老師說上課前她會哭,要媽媽,老師也很驚訝,以前從來沒有過,上課外班也已經有大半年了。

上跳舞課,必須要我陪著,才能上,不然就是一直哭。要知道,之前我是送完她就回家,下課再過來接的。

起初,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知道這是安全感出了問題,加上女兒又是一個敏感的小女孩,可能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做了什麼事,讓她感到沒有安全感,害怕分離。

但我也想搞清楚她為什麼哭,那天晚上下課回來後,我讓奶奶問了她哭的原因,她說害怕老師不喜歡她,無論她做什麼,老師都不表揚她,所以想跟媽媽待在一起。我這才想到,也許是新環境適應的問題。

於是那天晚上和主班老師做了溝通,老師表示可能之前關注不夠,之後會多多關注她,鼓勵她。和我一起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03 我以為她是依賴我,其實不是

和老師溝通後的一段時間,效果並沒有馬上顯現,分離時女兒依舊會哭。但已經有很大進步。雖然眼睛會紅,很捨不得,磨磨唧唧磨蹭很多時間,但至少看不到她大哭了。

剛開始我以為她只是對我依賴,想著換個人送會不會好一點。後來,陸續換了爸爸送、奶奶送,她依舊如此。以下記錄了爸爸送去的一次經歷。

今早是爸爸送的,送完回來,他和我分享送去的情景,感慨:女兒現在說話跟個小大人一樣了,好像很懂事。

他說,在車上的時候女兒主動說:「爸爸,今天我上學不會哭啦。」爸爸問:「為什麼呢?」她說:「之前會哭可能是因為跟媽媽在一起待的太久了,太依賴媽媽了,現在好多了。」老公真的以為她好了,不會哭了。

到了學校,女兒又開始了,找各種理由不讓爸爸走,讓爸爸多陪她,一下要上樓去放書包,一下要去找東西,後來抱著爸爸的腿不讓走。

老師過來,拉她去做操,她雙眼通紅,又要哭的樣子,不停的說「爸爸,你開車慢點開。」「爸爸,你今天不會加班了吧?」「爸爸,你今天會早點回家嗎?」她爸爸送得少,看到這樣的情景於心不忍。後來女兒被老師抱過去了。爸爸走出去,躲在校門口的鐵門外瞧了很久,發現女兒狀態還可以,就安心的上班了。

我和老公討論,女兒這個年紀真的什麼都懂了,她能說出那樣的話,說明她心裡其實都知道,她知道上學是不能哭的,她也知道是一定要和爸爸媽媽分開的,只是她還做不到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她是真正的依賴家人,想和家人待在一起。也讓我想到女兒經常說:「媽媽,我不想哭的,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

那麼,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呢?

我想分享幾點這段時間的感悟,與你探討。

多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一位大咖說,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無非是四個層次的問題。從底層到高層分別是:安全感、自信、底層能力和知識技能。但父母的工作,最重要的80%,是在最底層,給孩子構建安全感。

當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時,我們應該給與孩子更多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高質量的陪伴是全心全意的陪伴,放下手機,投入的陪孩子玩,感受孩子的樂趣。

有時候,有些表現是因為孩子感受到和父母的關係比之前更可靠而表現出來,於是他們開始索取父母的關注和安撫。

有一個理論,說孩子需要每天至少抱十六次,我沒有做到過,但我也相信抱抱親親對孩子非常重要。當你不知道如何做時,就從抱抱親親開始吧。

挖掘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當你找到孩子真正不想上學,不想分離的原因後,孩子的情緒就有了一個安放之處。

如何去找到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呢?可以通過和她最親密的人的共情式詢問,還有睡前陪伴孩子的溝通。我發現我女兒在睡前會跟我說很多她的心裡話。這個時候問她,她一般說的都是真實的想法。

積極與老師溝通

當孩子出現了問題時,我們不光要在自身尋找原因,還要積極和老師溝通,找到孩子的問題,和老師一起解決,這點是很重要的。

比如當孩子換了一個新環境,適應中是否有一些問題,這些都需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因為我女兒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小女孩,比較敏感,她會說她不想去上學的原因是怕同學嘲笑她,她怕自己做得不好。她有挫敗感。所以我會和老師溝通,與老師一起解決問題。

無論發生什麼,請對孩子說,媽媽永遠愛你

有時,作為家長,我們也會生氣,也會兇孩子,過後,又會覺得很愧疚,怕孩子受到傷害,其實你只要給孩子灌輸這個觀點:寶貝,媽媽生氣的時候也是愛你的,無論你發生什麼,變成什麼樣,媽媽都會愛你。當你給了孩子這樣的心理暗示後,慢慢的孩子的安全感就會逐漸建立。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開學季,孩子害怕上幼兒園?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導讀:幼兒園開學季,孩子害怕上幼兒園?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棉花糖「安全感」主題講座: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開學一個月,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牽動著每一位父母的心。2020年9月27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徐丹老師(小丹姐姐),受邀為田園都市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如何應對分離焦慮」的主題講座。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
  • 如何陪伴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每年這個階段,我都會接到很多媽媽的諮詢——如何應對小朋友們的分離焦慮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麼是分離焦慮以及我們怎麼提前做好準備。分離焦慮絕不僅僅存在幼兒孩子身上。我們看看小朋友剛入園那幾天揮淚送別的家長,或者是恨不得把幼兒園的欄杆掰斷,拿著手機屏幕想每分每秒都把孩子的喜怒哀樂錄下來的家長們就知道,分離焦慮也在我們成年人身上發生。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呢?本質上講,人都是渴望情感聯結和確定性的。這兩者都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基本生存需要。
  • 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在心理學中的定義是這樣的,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分離焦慮常常出現在上幼兒園時期。不僅是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媽媽也會出現分離焦慮。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呢?我們先從孩子和媽媽的依賴和依戀關係上來講起。因為依戀關係具有雙向性,因此,分離常常體現在媽媽和寶寶兩者的關係上,而不是單方面。
  • 孩子分離焦慮,摔東西絕食,家長如何應對?
    經常有家長問關於孩子分離焦慮的問題,有的家長說每次回家和孩子相處,當要離開時孩子總會哭的稀裡譁啦,不想要家長離開。也有的家長說孩子上幼兒園要家長全程陪同,一旦家長離開,孩子就開始哭。像這樣類似問題還有很多,總之就是孩子離不開家長。
  • 孩子上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馬上開學,又一批孩子要上幼兒園了。第一次離開家人,單獨和陌生人呆在陌生的環境裡,這對孩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媽媽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應對第一次的分離焦慮?以前分享過澳洲心理學家Noris Ma 在怡禾上的一個諮詢,這個案例在這個時間對很多媽媽應該會有用,再分享給大家。
  • 孩子初入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文 王雙飛 姜雨璐/視頻 韓淼宇/主持)寶寶初入幼兒園時,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去幼兒園是一場「戰鬥」——去上幼兒園的路上還挺高興的,但一到幼兒園的門口就變了臉,馬上抱住媽媽不鬆手,嚎啕大哭,不讓媽媽走,怎麼哄也沒用。從心理層面上講,這就是「分離焦慮」。那麼家長和老師如何攜手化解寶寶的分離焦慮呢?
  • 分離焦慮:家長處理好分離時刻,讓孩子在分離中學會成長
    三、分離焦慮的影響孩子在面對分離時往往會表現出不安焦慮,如果家長無法幫助孩子緩解這種負面情緒,那麼這種情緒就會轉化為情感創傷,甚至會對孩子成年以後的人際關係、情感維繫和婚姻造成影響。四、如何幫助孩子健康應對分離焦慮孩子的分離焦慮雖然是孩子情緒的正常表現,是孩子對於家長的情感需求,但是,過度的分離焦慮卻會對孩子造成無法抹去的心理陰影,使孩子的一生受到影響。
  • 這六招幫孩子應對幼兒園分離焦慮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2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呢?,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同時要教會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時,不欺負別人也能夠保護自己,以及如何尋求老師的幫助。
  • 【MTSR分享】「分離焦慮」到底是你的,還是孩子的?
    所以,作為家長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以及應對方法嗎?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乾貨,請各位家長們拿著小本本記好嘍!分離焦慮即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
  • 幼兒園開學季,孩子害怕上幼兒園?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原本一天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寶貝,要突然的離開自己,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學習,這不僅對孩子來說比較難接受,有的媽媽也覺得挺捨不得的。
  • 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一起拯救孩子的開學季
    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一起拯救孩子的開學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上幼兒園生死離別?
  • 幼兒園開園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01 / 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哭鬧、間斷性哭泣、沉默、不吃飯不喝水……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在幼兒園門口抱著媽媽大聲哭鬧,表示不願意上幼兒園;,別太擔憂,分離焦慮是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不適感,成年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孩子了。
  • 家有「粘人精」是什麼體驗,寶媽:崩潰,如何應對寶寶分離焦慮?
    根據美國相關統計:多數嬰幼兒在8-9個月時開始出現「分離焦慮期」,在1歲左右進入「峰值」,而2歲後又慢慢緩解,直至消失。這時候就有寶媽忍不住問了,不是說寶寶8、9個月大才分離焦慮嗎?我家寶寶已經3歲了,怎麼還是分離焦慮呢?
  •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看看心理學家如何應對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相信很多家庭都在為孩子即將到來的入園準備書包水杯之類的物品,但是今天我們要談談入園前的心理準備。為孩子做好入園前的心理建設,理解孩子入園的心情,為雙方的情緒反應做好功課,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很多小朋友入園時都會哭鬧,不肯媽媽離開。這就是入園分離焦慮的表現。
  • 【「蒲公英」維權項目】「幼兒園開學季,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專場...
    「蒲公英」婦女兒童維權項目 ——關愛兒童身心健康知識講座 守護兒童·牽手共成長 為了緩解幼兒入園焦慮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媽媽是這樣做的
    因為上學期經歷了還蠻嚴重的分離焦慮,所以這學期開學,我還是會有一些擔憂。弟弟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早上不讓我上班,或者要求我帶他去上班,總之就是不想去幼兒園。我會去共情他、向他表達愛、擁抱等等,像上學期一樣,打算陪他一起慢慢度過這個階段。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新入園的幼兒大多數會對幼兒園這一新環境感到不適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入園分離焦慮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闖蕩的第一個「江湖」,應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情緒是寶寶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裡程碑。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邁出其社會化進程第一步。
  • 當兒童心理醫生的孩子經歷分離焦慮
    也有媽媽在收到我的回覆後感嘆一句:「徐醫生,你這麼懂兒童心理,你家孩子肯定不會有分離焦慮吧?即使有你也能很淡定應對吧?做你的孩子真是幸福!」 其實,分離焦慮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只不過會因孩子本身的氣質特徵、親子依戀類型、家庭養育模式等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激烈程度和持續時間而已。
  • 媽媽發熱隔離半個月,如何減少兩歲孩子分離焦慮?六個方法有幫助
    今天小書蟲媽媽收後一位粉絲朋友的私信,這位媽媽因發熱需要到醫院隔離半個月,她的寶寶只有2歲,她想知道如何能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並且讓孩子能感受到媽媽的愛?身為一名媽媽和育兒作者,看到這樣的消息,我心裡真的很難過,祝福這位媽媽能儘快戰勝病毒,早日康復。同時,也請這位媽媽不用太擔心和焦慮,相信自己和寶寶都可以克服面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