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入學季,身邊的家長們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是孩子長大了,可以入園了,憂的是面對孩子分離時撕心裂肺的哭聲很心疼,很不舍。
所以,作為家長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以及應對方法嗎?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乾貨,請各位家長們拿著小本本記好嘍!
分離焦慮是如何產生的?
分離焦慮即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是嬰幼兒焦慮的一種類型,多發於學齡前期。
如何面對幼兒分離焦慮症
當他哭時,給以安慰,當他害怕時,消除其疑慮,設法減輕孩子的恐懼。有句話叫做相信相信的力量。 讓孩子知道,我們是愛他們的,相信他們能做得很好。
做好思想準備工作,告訴孩子長大了,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要上託班了,而不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去上班,所以把他們送到託班。那裡有許多小朋友陪他一起玩,有許多好玩的、好吃的,爸爸、媽媽下班了就來接他回家,回到家中跟爸爸媽媽分享在託班發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遇到了哪些新朋友。
與孩子一起準備入園用具陪孩子一起買新書包,家人贈送文具,祝賀孩子長大進入託班。
陪同孩子參觀環境在教師的安排下,可以參與到幼兒的遊戲當中。在幼兒自由遊戲過程中,教師與家長可以親切地交談,讓幼兒感到父母與教師很熟悉,以促使幼兒放心地與教師交往。
結伴入園在參觀幼兒園的過程中,家長有意與其他家長交談,幫助自己的孩子主動與其他孩子交朋友,入園時見到有認識的小朋友,幼兒會比較容易且愉快地融入集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要做「甩手掌柜」。爸爸媽媽應該為孩子提供機會練習生活自理技能會自己吃飯、穿衣,自己收玩具;告訴孩子有問題而自己又不能辦的,要會請求大人幫忙。
家長學會放心,孩子才能安心克服分離焦慮症
入園時,孩子總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從爸爸媽媽的懷抱進入託班這個小集體。對於從未離開過家的孩子來說,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和人群中生活,肯定會有不安全感,入園焦慮由此產生。這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感受挫折,心理、生理難免受到一定的影響。寶寶的焦慮當然會使家長們忐忑不安,如何使寶寶儘快適應託班生活,就成了他們的頭等大事。
孩子和父母分開,孩子和父母同樣都要經受分別的陣痛:那些抽泣、尖叫以及孩子求父母留下來時的絕望都足以把爸爸媽媽的心撕成一塊塊碎片。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孩子希望父母留在身邊是非常自然而且正常的,但讓孩子學會獨立,卻是他人生情感成長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父母焦慮不安的情緒只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影響。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有時候不是孩子分離焦慮,而是你們的分離焦慮,是你們的不放心,捨不得,不忍心,寵愛溺愛,包辦代替綁住了孩子的手和腳,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像中堅強和聰明!
相信自己的孩子,放開手讓孩子試著去探索,去成長。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克服各種困難和焦慮情緒,愛上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