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你做對了嗎

2020-12-23 三寶媽的育兒經

我們的一生都在經歷著分離,重逢,在分離的過程。有人說分離是為了更好的重逢。但對於孩子來說,分離在他們的世界中是什麼樣子?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們可以獨自等待分離後的再次重逢?

見過太多的寶媽跟我說自己如果離開寶貝一會,孩子就哭鬧不停。也有很多寶媽說為了上班要先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然後悄悄地走。更多獨自帶孩子的寶媽說上個衛生間都要把孩子帶進去,不然哭個不停。等到再大一點上幼兒園的時候更是對孩子和家長的雙層分離焦慮的考驗。就沒有高高興興和媽媽再見的孩子嗎?答案是有!

要讓孩子坦然的面對分離,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短暫的分離。記得我推薦過《魔法歲月 0~6歲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本書,孩子在接觸這個世界的過程中有他們自己的記憶曲線和行為模式。當孩子最熟悉的人忽然不見對他們來說是世界的坍塌,在他們看來短暫的不見就跟消失差不多。對未知每個人都是恐懼的,何況是孩子。

記得星星那會我一個人帶,不管我去幹什麼都會告訴她,即使在她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只要是在她看不見的區域,我會提前跟她說我要去做什麼,如果時間稍微久一點她一旦有哭的趨勢,我會立馬回應說媽媽在哪裡在做什麼,她聽到熟悉的聲音就會在等等。等快要去上班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告訴她,要去上班,然後會很長時間看不到我,但是我下班之後會回來的。這個過程可以緩慢一點,在沒上班的時候先從消失一個小時,再慢慢加長時間,等她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就很容易跟媽媽再見。因為她知道媽媽不是消失了,媽媽會回來的。給足孩子安全感,她才能更好的面對分離。

對於上班悄悄走的寶媽來說,會覺得孩子怎麼越來越黏自己。而且覺得自己給寶貝說要去上班他哭得會更厲害,還不如不說。在這裡有個詞叫做心理預期,告訴孩子你要走的時候,他就開始心理預期,知道你要走,還會回來,但又不想讓你走,他會哭,但已經不是他未知的哭。等他知道哭其實也沒有用的時候,也就是可以跟你快樂的說再見的時候了。給孩子心理預期的建設時間,就分離而言,孩子面對你哭的時候更多的撒嬌想讓你留下來。但在你背後哭更多時候是被拋棄對未知的恐懼。

前期的短暫分離,給足孩子安全感。你會發現上幼兒園的時候只有你的焦慮而沒有孩子的焦慮。星星是七月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就三歲兩個月不到,在班級屬於比較小的孩子。但她開始上幼兒園就沒有哭過,除了第二周的時候表達自己的不情願但還是會去。之後幼兒園就是天堂,周末都問我為什麼不去上學。為這個獨立的女孩子點讚!

如果孩子剛上幼兒園會哭鬧,這個問題在期期和天天的身上就有體現。他兩是12月的孩子,按道理上幼兒園在班級算比較大的孩子,按照星星的表現,他兩應該不哭才對。誰知道並不是,作為男孩子反倒哭鬧會更嚴重一點。在這裡插一句:大家會潛意識覺得男孩子哭什麼哭,男子漢不流淚,而且幾乎經常跟男孩子說。我倒是覺得男孩子有時候心裡更加脆弱,不用太在意男孩哭,哭就哭唄,是孩子情緒發洩的出口。所以在幼兒園開學的時候幾乎每天早上會洗腦式給他兩說放學就去接你們,去接你們。但不說第一個去接,畢竟幼兒園接是要排隊的,不能給孩子養成第一個接的習慣,不然後期沒有第一個他會失望會發脾氣。他心理有放學接的預期之後,就能更好的面對分離。

直面分離,直面焦慮,會比讓孩子悄悄自愈來的快得多。祝每一個寶寶都能愉快地說再見。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開學,如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你最擔心孩子的適應及分離焦慮的問題,我連夜趕了一份大補帖送媽媽們,新生入學,說對10句話就可以幫助孩子降低分離焦慮。,不要提醒孩子你曾經答應過我不哭不鬧,因為經常做不到。這樣一來,豈不把和藹可親的老師,弄得很黑了嗎?所以要小心你對老師的形容。父母這樣說:「老師會保護你!」如果家長要強調老師,也應該是跟孩子說:「老師會保護你!」,「想要尿尿、喝水、太熱太冷,都可以找老師說,他會幫你忙。」,讓孩子覺得老師是他的浮木才對。
  •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應該怎麼做?
    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分離焦慮的,有些孩子面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絲毫沒有陌生害怕的情形,而且還能和別人玩得很開心。此外,在和孩子分離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事項:1、要有一段分離緩衝期:當父母需和孩子分離時,應有一段緩衝時間,讓父母和接替者之間有角色的傳遞,一方面讓接替者產生信心,另一方面可讓接替者了解你照顧孩子的方式和態度。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怎麼辦?你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嗎?
    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孩子哭會悄悄走開,這是不對的。應該在離開孩子前要明確告訴他媽媽要去哪,什麼時候回來,最關鍵的是媽媽心態要調整,很多時候媽媽比孩子更加捨不得,這會進一步加強孩子的分離焦慮。其次,分離要有儀式感。分離的完整體驗是分離的悲傷和重逢時的喜悅,大家往往會注重幫助孩子處理離別時的難過,卻忽視強調重逢時的快樂。
  • 如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許多孩子都會遇到分離焦慮問題,令這個問題讓很多家長非常不知所措,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最經常遇到這個問題的情況時是孩子要上幼兒園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在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嚎著,拉著這父母的衣角,這也是分離焦慮的一種表現。那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寶媽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心理學家幫你支幾招
    親人之間最大的傷痛,莫過於離別,做媽媽的更是一樣。孩子作為自己的心頭肉,放在哪都會為他擔心,一時見不到就會產生焦慮與擔憂,有的時候還會出現不祥的幻覺。這種心理狀態,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大多數身為父母的一種正常表現,在心理學中,稱作「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 如何陪伴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在孩子的嬰幼兒期,我們對待他們方式是怎樣的?你是否享受擁抱,親吻孩子?你是否經常專注溫柔地注視孩子?你的情緒穩定度如何?你是以積極情緒為主還是彌散的消極情緒?你照看孩子的過程中焦慮程度高嗎?你會不會被說「情緒化」?對待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時是積極的回應,還是延遲、漠然、冷淡、甚至厭惡煩躁?
  • 幼兒園開學季/面對孩子的哭鬧、分離焦慮,幼兒教師教你這樣做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是嬰幼兒焦慮症的一種類型,多「發病於」學齡前期。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懷抱,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加入一個陌生的群體,開啟另一階段的人生,這無疑對孩子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 面對嬰兒的「分離焦慮」,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是需要寶寶學會和自己相處,這樣媽媽才能解放雙手去做其他的事情,但不可忽視的一點:一定要確保寶寶的安全。孩子如果對一件事情比較著迷、感興趣,她就不會時時刻刻的找媽媽,因為她有自己喜愛的事情去做,所以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並慢慢的去培養。
  • 你的孩子分離焦慮了嗎?你重視了嗎?你可以很好的解決嗎?
    媽媽一臉苦笑,又是哄又是要打又是嚇唬,而孩子僅僅抱著媽媽號啕大哭……曾經一起聊過天,有意的提醒是否在分離焦慮上面下點功夫來緩解。她卻各種不在意……馬上到入園年紀了,真替孩子擔心。面對那麼一個突如其來的新環境,該如何自處……媽媽對於教養似乎不在意。總覺得吃飽穿暖就足以。在我們那個年代尚且可行,現在再這樣,恐怕孩子以後會經歷更多的挫敗,讓人擔心的是,他的心理健康。
  • 【MTSR分享】「分離焦慮」到底是你的,還是孩子的?
    所以,作為家長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以及應對方法嗎?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乾貨,請各位家長們拿著小本本記好嘍!分離焦慮即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
  • 分離焦慮:家長處理好分離時刻,讓孩子在分離中學會成長
    三、分離焦慮的影響孩子在面對分離時往往會表現出不安焦慮,如果家長無法幫助孩子緩解這種負面情緒,那麼這種情緒就會轉化為情感創傷,甚至會對孩子成年以後的人際關係、情感維繫和婚姻造成影響。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並不把與孩子的分離放在心上,所以有些家長會因為忙於工作或是其他原因與孩子分開。其實不然,弗洛伊德在《哀傷與憂鬱》中就曾指出,母嬰時期的分離會對孩子一生造成重要影響。對於孩子而言,孩子在被剝離母愛時感受到的痛苦,就相當於成年人面對至親的離世。
  • 一離開媽媽就哭,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緩解方法媽媽們值得收藏
    其實,女兒一歲左右出現的這種情況叫做分離焦慮,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每個孩子幾乎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順利度過分離焦慮,孩子才能更好成長。那麼,分離焦慮到底是什麼?孩子對陌生的恐懼越深刻,分離焦慮就會越明顯。若父母對孩子的心理焦慮聽之任之,不做任何處理,那麼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很大的傷害。03.分離焦慮有哪些危害?
  • 疫情之後,我們如何面對分離焦慮,如何實現無為而為的家庭教育?
    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4月29日周三,19:00-20:00生活中,我們可能看見或經歷過這樣的情境,當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分開後,就會哭鬧不停,他們不願待在陌生的環境中,更不願與不相熟的人相處。孩子所經歷的這種情緒困擾,就是分離焦慮。不同幼兒分離焦慮的表現也不一樣。
  • 你有成年人的分離焦慮嗎?
    ,那今天過得好嗎? 比如,職場中同事離開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當熟悉的人離開,你會欣然接受嗎?你可能也會難過,失落,不習慣,甚至哭泣; 當與家人分別時,你甚至會迴避說再見,因為你總是擔心會見不到,難以割捨... 為什麼成年人也會如此,以內斂的方式呈現分離焦慮呢?
  • 上幼兒園了,孩子正處於分離焦慮中嗎?
    你家有剛上幼兒園的新生嗎?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嗎?處理分離焦慮的八個原則,提供給家長參考。這幾天不約而同的好幾位媽媽詢問我有關分離焦慮的議題,讓我腦中不斷出現之前在幼兒園處理時的景象和案例,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大方向,可以做為檢視的工具,也希望可以穩定住大人的焦慮。
  • 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家長這樣做,輕鬆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
    豆豆不禁問媽媽:「讓我表現這麼優秀,是要把我送人嗎?」孩子這話在豆豆媽心裡聽起來,很不是滋味,原本是表達自己的愛和關心,現在被理解成了「拋棄」,這該說孩子想的不對,還是豆豆媽自己做的不對呢?面對孩子的質疑和父母的安排,很顯然他們都出現了「分離焦慮」,在為自己內心的不安和害怕尋找發洩的方式。一、孩子的「分離焦慮」有哪些表現?
  • 幼兒園第一天:孩子需要面對分離焦慮?家長更需要
    一方面突然和孩子長時間分離,有點不適應,另外一方面,看到心肝寶貝傷心的樣子感到特別無助,動不動就上火。於是有些孩子除了第一天來園之外,開始斷斷續續上幼兒園,反覆哭鬧,反覆不止。關注這些,家長不焦慮,孩子早適應當家長決定送孩子入園那一刻起,就意味著接受了孩子要從家庭走出來, 邁出成長的第一步。成長是痛並快樂的,有尋找同伴樂趣的歡笑,也有和親人分離的憂傷。
  • 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很常見,你的孩子準備好上幼兒園了嗎?
    幼兒園準備:分離焦慮你的孩子準備好上幼兒園了嗎?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很常見,為幼兒園做準備的一部分就是讓她遠離你。幼兒園準備:分離焦慮到她生命中的這一點為止,您的孩子幾乎一直都在您的公司中。也就是說,除了探親,她一直都在你身邊,她知道你在那裡可以解決任何問題。這將要改變,對你們倆來說,伴有焦慮是很自然的。
  • 孩子的死亡焦慮來自分離焦慮
    關鍵詞:死亡焦慮 分離焦慮當孩子內心開始對死亡感到焦慮,會對媽媽說:「你會死嗎?」「你死掉會不會忘了我?」,這類對死亡焦慮的話經常會掛在嘴邊反覆的問,行為舉止可能更黏人了。這個現象說明孩子開始長大了,因為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大概在五歲之前,他是沒有對死亡的概念的,他內心最擔憂的是跟媽媽分開,這個叫做「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嬰兒跟母親之間會產生的焦慮體驗。媽媽一離開,孩子就會哭鬧,或是不安。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入園第一天,是幼兒園最壯觀的一天,新入園的小朋友哭得聲嘶力竭,有可能會尿褲子,也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大,趁著老師不注意,從教室裡跑出來,總之,各種狀況百出,幾個老師都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