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成年人的分離焦慮嗎?

2020-12-18 騰訊網

分享已知的快樂 成為更好的自己

點 擊 音 頻 收 聽

文 | 語音 | 又又

你好,我是又又,你是哪一位呢,那今天過得好嗎?

有沒有遇到,或者聽到過這樣的情況:

一個嬰兒才看到媽媽離開視線時,就會表現得不安,甚至哭泣,任誰的安撫都沒用,直到媽媽再次出現;

在小孩子第一次進什麼幼兒園的時候,家人離開時,TA會立馬表現出不配合,要回家大哭大鬧...

這些現象,在心理學中都統稱為一個詞,叫分離焦慮。發展心理學中認為,分離焦慮,通常是指嬰幼兒因為與養育者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者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種情緒本身代表著拒絕分離,拒絕當下的獨處。

這種焦慮,雖然大多數出現在幼兒中,可是,成人其實一樣會出現分離焦慮。

比如,職場中同事離開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當熟悉的人離開,你會欣然接受嗎?你可能也會難過,失落,不習慣,甚至哭泣;

當與家人分別時,你甚至會迴避說再見,因為你總是擔心會見不到,難以割捨...

為什麼成年人也會如此,以內斂的方式呈現分離焦慮呢?

追根溯源,其實,成年人的分離焦慮,也多源於早期創傷性的體驗。幼年時一次被安撫好的分離焦慮,可能會像一個種子一樣生根發芽,當你的需要一次次的不被重視和滿足的時候,就會演變成為成人的分離焦慮。

要怎樣才能避免自己陷入分離焦慮呢?

首先,當你意識到自己就要陷入焦慮循環中的時候,溫和的告訴自己要停下來,試著觀察周圍的事物來轉移注意力;

第二,要正確看待分離,在各種人際關係中,你必須清楚的知道,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分離是最終的結果,能擁有的共同記憶已經是很值得了;

第三,增強自己的信心,儘管年幼時的經歷無法再被改寫,可是成年的你比原來要強大得多,你可以應對離別,更可以在面對分離時好好的保護自己。

來,把手放在胸前,對自己說,

過去的終將過去,分離,在今後的日子裡同樣不可避免。不一樣的是,面對分離,我已經變得強大了。

接下來開始進入我們的入睡訓練啦,

把燈光調暗,讓自己輕輕躺下來,

躺的舒服一點,閉上眼睛,

我們開始睡覺啦,

來,123...

相關焦點

  • 孩子的死亡焦慮來自分離焦慮
    關鍵詞:死亡焦慮 分離焦慮當孩子內心開始對死亡感到焦慮,會對媽媽說:「你會死嗎?」「你死掉會不會忘了我?」,這類對死亡焦慮的話經常會掛在嘴邊反覆的問,行為舉止可能更黏人了。這個現象說明孩子開始長大了,因為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大概在五歲之前,他是沒有對死亡的概念的,他內心最擔憂的是跟媽媽分開,這個叫做「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嬰兒跟母親之間會產生的焦慮體驗。媽媽一離開,孩子就會哭鬧,或是不安。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怎麼辦?你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嗎?
    其實,這個煩惱的時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分離焦慮期。這一現象會出現在6個月到3歲的兒童身上,1歲半的時候會達到頂峰。不同的寶寶表現和焦慮程度會有所不同。分離焦慮: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焦慮。一般在嬰幼兒10個月左右開始發現。
  • 如何陪伴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絕不僅僅存在幼兒孩子身上。我們看看小朋友剛入園那幾天揮淚送別的家長,或者是恨不得把幼兒園的欄杆掰斷,拿著手機屏幕想每分每秒都把孩子的喜怒哀樂錄下來的家長們就知道,分離焦慮也在我們成年人身上發生。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呢?本質上講,人都是渴望情感聯結和確定性的。這兩者都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基本生存需要。
  • 分離焦慮:家長處理好分離時刻,讓孩子在分離中學會成長
    但是,在生活中卻難免會有不得不分離的時候,例如孩子離開媽媽去上幼兒園,媽媽工作出差需要、父母離異等等,當孩子情感上的這種安全滿足被打破,孩子就會因為要和媽媽分開而感到恐慌,因為此時的他們失去了自己的情感依託,這種安全感的缺失會讓孩子出現焦慮情緒,孩子會變得害怕沮喪,然後用哭鬧的方式表達出來。
  • 諮詢師,也會有「(入園)分離焦慮」嗎?
    其實,有「分離焦慮」的孩子背後一般都會同樣有一個「分離焦慮」的家長。平時和誰相處的多,基本就是那位了,我就是其中一個。只是我們的表現沒孩子頭幾天那麼直白和直接,也許是做事分心心不在焉的,在大門口徘徊不願離開的,各種打聽孩子情況的......
  • 開學了,兒童的分離焦慮也開始了
    家長們也非常焦慮,在周一,我就接到了好幾個家長的私信,想了解關於幼兒去學校分離焦慮的情況。因此,我們就來聊一聊在兒童有分離焦慮後,我們的行為有哪些是可以幫助到他或者更影響孩子的焦慮的。父母說以下這些話,並不能幫助孩子開學降低分離焦慮NG1.不能哭其實阻止孩子有情緒,不是很明智的方法。
  • 孩子外地上大學媽媽偷哭 成年人分離焦慮如失戀
    原標題:「分離焦慮」有點像「失戀」   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孫春云為涵涵媽這種情緒定義為「分離焦慮」,她說,眼看大學新生要報到了,最近到醫院來諮詢的新生爸媽可不少。20歲的曉鷗剛上大學時的經歷和涵涵很像:兩年前,曉鷗考上外地的大學後,爸爸媽媽送她去學校。火車開了3個多小時,媽媽就抹了3個小時的眼淚。這種無聲的哭泣一度讓曉鷗非常煩躁,「哭什麼啊,我上大學不是好事嘛?」
  •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你做對了嗎
    我們的一生都在經歷著分離,重逢,在分離的過程。有人說分離是為了更好的重逢。但對於孩子來說,分離在他們的世界中是什麼樣子?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們可以獨自等待分離後的再次重逢?見過太多的寶媽跟我說自己如果離開寶貝一會,孩子就哭鬧不停。
  • 幼兒園開園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其實,不管是中班、大班的寶寶們在家呆了9個月後重新入園,還是小班的寶寶初次入園,都有可能會處於「分離焦慮」中,而且家長們也同樣會面臨這樣的問題。01 / 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哭鬧、間斷性哭泣、沉默、不吃飯不喝水……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在幼兒園門口抱著媽媽大聲哭鬧,表示不願意上幼兒園;
  • 你的孩子分離焦慮了嗎?你重視了嗎?你可以很好的解決嗎?
    換一句話說:只要你不在他的眼前,那你就是不存在的。孩子的分離焦慮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和引導,我想沒有家長能忍著一直看著孩子這樣下去。更大的問題卻還在後面,他會學會沒錯。但是他卻要付出更多努力,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內心所受的煎熬,以及對世界的恐懼,對父母的愛的不確定,嚴重的會給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創傷。早知道,包括成人很多性格缺陷,追本溯源都是嬰幼兒時期的隱患。
  • 孩子外地上大學媽媽晚上偷偷哭 成年人也有分離焦慮如失戀
    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孫春云為涵涵媽這種情緒定義為「分離焦慮」,她說,眼看大學新生要報到了,最近到醫院來諮詢的新生爸媽可不少。20歲的曉鷗剛上大學時的經歷和涵涵很像:兩年前,曉鷗考上外地的大學後,爸爸媽媽送她去學校。火車開了3個多小時,媽媽就抹了3個小時的眼淚。這種無聲的哭泣一度讓曉鷗非常煩躁,「哭什麼啊,我上大學不是好事嘛?」
  • 緩解幼兒分離焦慮,老師有高招
    每年開學的這段時間,分離焦慮都會成為熱點話題。尤其是對於新入園的小班幼兒及其家長而言,分離焦慮更是必須面對並解決的第一問題。今天,我們從幼兒園老師的親身經驗出發,來看看在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方面,家長和幼兒園該如何配合,共同努力吧。分離焦慮表現出來的形式有很多種,但起因相似,都是與家人分離而表現出不適應、不習慣等一系列情感反應,實屬正常現象。
  • 寶寶分離焦慮嚴重有什麼好方法嗎?
    如果寶寶有嚴重分離焦慮,用以下方法可以將嚴重的分離焦慮轉變為適當分離焦慮。  協助寶貝把嚴重分離焦慮轉變為適當分離焦慮的方法:  1。讓寶貝習慣逐步分離  為減輕寶貝的分離焦慮,可以在寶貝上幼兒園前進行一些特別的訓練:第一天,媽咪嘗試和寶貝說再見,然後離開寶貝1個小時再回來;第二天,和寶貝說「再見」之後過2小時再出現,依此類推,逐漸延長與寶貝分離的時間。  3。家長保持樂觀情緒  寶貝和媽咪的感情是息息相通,如果媽咪看起來很焦慮,寶貝就會更焦慮。
  • 育兒心情我也不想離開你!!屬於爸媽的分離焦慮
    第一次感受到分離焦慮,成人也會有分離焦慮『媽媽我不想離開你~』,從胖胖的口中出現這句話時,我知道不只是胖胖本身,我自己又再次面臨到『分離焦慮』?!最後,我妥協了,和先生商量,剛好,單位有調動,先生可以從講臺調到行政部門,我們將孩子接回身邊,就這樣我們一直在輪流當『全職父母』,直到現在胖胖三歲進到幼兒園。那時,我才知道,不只是我,連胖爸也都有某種程度的『分離焦慮』,只是他沒說~。
  • 小別離|應對分離焦慮,你準備好了嗎?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大大小小的離別,而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們來說,與所依戀的養育人「分離」,來到幼兒園,從物理環境到心理環境,都是極為陌生的體驗,情感的「失聯」帶來了恐懼和不安,便是「分離焦慮」的成因,而孩子們「警笛般」的哭,就是分離焦慮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分離焦慮常發生在1-4歲的孩子身上,並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逐漸減輕。
  • 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很常見,你的孩子準備好上幼兒園了嗎?
    幼兒園準備:分離焦慮你的孩子準備好上幼兒園了嗎?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很常見,為幼兒園做準備的一部分就是讓她遠離你。幼兒園準備:分離焦慮到她生命中的這一點為止,您的孩子幾乎一直都在您的公司中。也就是說,除了探親,她一直都在你身邊,她知道你在那裡可以解決任何問題。這將要改變,對你們倆來說,伴有焦慮是很自然的。
  • 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家長的分離焦慮也別小瞧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多發生在6歲以前,其特徵是當與親人分離或離開他熟悉的環境時,表現出過度的焦慮。 而有數據表明,成人分離焦慮症其實比兒童分離焦慮症更普遍,而更多的女性比男性遭受著成人分離焦慮症的困擾,未婚、失業、接受教育時間短的人得焦慮症的風險更大。 朋友孩子兩歲半,這學期開始了上過渡班。開學前一晚,她奶奶因為擔心孩子而整晚睡不著覺。
  • 上幼兒園了,孩子正處於分離焦慮中嗎?
    你家有剛上幼兒園的新生嗎?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嗎?處理分離焦慮的八個原則,提供給家長參考。這幾天不約而同的好幾位媽媽詢問我有關分離焦慮的議題,讓我腦中不斷出現之前在幼兒園處理時的景象和案例,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大方向,可以做為檢視的工具,也希望可以穩定住大人的焦慮。
  • 聽說過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家長的分離焦慮,你可別小瞧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症耳熟能詳,殊不知,其實很多家長在開學季和孩子一樣會患有分離焦慮症。一.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多發生在6歲以前,其特徵是當與親人分離或離開他熟悉的環境時,表現出過度的焦慮。
  • 【父母學堂】適應新學段 迎接新挑戰——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你家寶寶上學哭鼻子嗎?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你知道如何應對嗎? 幼兒園階段,孩子的成長特點和規律是什麼? 需要學會的技能、養成的習慣、具備的品質能力有哪些? 如何處理孩子社會性發展和人格發展問題? 家長如何培養教育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