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重慶的眾多幼兒園和小學陸續開學了,開學季一到,幼兒園門口又是哭聲一片。家長們也非常焦慮,在周一,我就接到了好幾個家長的私信,想了解關於幼兒去學校分離焦慮的情況。因此,我們就來聊一聊在兒童有分離焦慮後,我們的行為有哪些是可以幫助到他或者更影響孩子的焦慮的。
父母說以下這些話,並不能幫助孩子開學降低分離焦慮
NG1.不能哭
其實阻止孩子有情緒,不是很明智的方法。畢竟「情緒要有出口,你阻止了孩子難過的情緒,他可能轉為焦慮、壓力、生氣等其他情緒,最後亂七八糟到不能溝通。」
NG2.要勇敢
這也是很多媽媽問我的,為什麼連勇敢都不能說?我要請大家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你何時會跟孩子說「要勇敢?」
不外乎是分房睡、不要怕黑、不要怕高、受傷不舒服時等情境下,所以上學,你口口聲聲的勇敢,其實在間接提醒孩子:「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
NG3.快點進去
快點進教室這種話,有催促的語氣在裡面,也有快跟我分開的感覺在裡面。
NG4.這樣很羞羞臉
孩子到了學校後都要十八相送,後來媽媽實在受不了了,就跟孩子說「羞羞臉,大家都在看你哭!」最後不但沒有解決,孩子的情緒更強,更不配合,持續了非常非常久。
這類較敏感氣質的孩子,沒有好好的認識環境,沒有得到支持,就會更無法在團體中發揮信任感。
NG5.你昨天不是說好的嗎?
這句也是爸爸媽媽在新生上學的現場,也常常說的一句話。但演唱會的彩排,畢竟跟真正演唱會是不一樣的,有新同學、新老師、新環境,所以昨天答應的,今天反悔是正常的。
過度的提醒孩子別反悔,孩子會覺得無可奈何,最後經常還是會崩潰的。
所以,應該是轉移注意力,增加信心就好,不要提醒孩子你曾經答應過我不哭不鬧,因為經常做不到。
NG6.有沒有,老師都在看了
可惜有些家長,在現場被孩子的情緒弄得很急了,就跟孩子說,「你看,老師在看你喔!再不進去老師就來了!」
這樣一來,豈不把和藹可親的老師,弄得很黑了嗎?所以要小心你對老師的形容。
如果家長要強調老師,也應該是跟孩子說:「老師會保護你!」,「想要尿尿、喝水、太熱太冷,都可以找老師說,他會幫你忙。」,讓孩子覺得老師是他的幫助者才對。
NG7.你們班其他同學都沒有哭
如果跟孩子這麼說,他其實有可能會覺得,同學都沒哭,同學都比我強,我就是做不到,那我就不想來上學了。
父母這樣做》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去找玩伴
上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融合進團體,團體應該是平行的最輕鬆、最好玩,所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去找玩伴,而不是提醒孩子,你跟其他孩子的不同。
NG8.不要再一直問:「幾點接?」
幾點可以見到媽媽,這件事對新生來說,相當重要!所以,當你動氣叫孩子不要再問了,孩子很可能覺得,你是不是反悔了,反而變得更焦慮緊張。
孩子不斷追問時間點,其實不見得完全是他們對爸媽的信心不足,而是,一旦聽到了「4點來接」,「5點來接」,會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會讓孩子覺得你不是在敷衍他。
NG9.在學校一定要乖乖吃飯
上學有環境要適應,上學有陌生老師同學要適應,已經夠忙了,還提早提醒孩子,學校裡有一個」吃飯時間」,讓你不能囂張,不讓像在家一樣當大爺,這是很不必要的事。
NG10.在學校要專心聽老師的話
幼兒園是去玩的,就算是小一,也是快快樂樂的去玩中學。」專心聽老師」,我覺得可以提醒,但不要一直提醒,因為這要可能讓孩子想像老師是很嚴肅的、很結構教育的、很不能溝通的。
父母可以跟幼兒園新生說「今天起,你多了一個玩伴,那就是學校的老師,他會開開心心陪你們,希望你們也很開開心心跟他們玩」。
如果以上溝通方法都試過,孩子還是有點敏感、退縮又不斷焦慮的話,那我們在上學前、中間、結束時多留意這些小細節,孩子會適應地更好喔!
1.充分的環境介紹
一開始花ㄧ些時間,向孩子充分介紹校園的人事物,尤其是孩子會接觸的,生活作息也是,幫助孩子更快接受環境。
2.彈性調整孩子進教室時間
對於分離焦慮較嚴重的孩子,一開始可以允許他用自己的」慢步調」分離,讓家長和孩子有多一點時間溝通,但不代表孩子可以晚進校,不遵守學校規矩,反而是建議家長早點帶來。
3.提供一個安全的舒壓環境
當孩子因分離焦慮情緒反應大時,可以在這樣的地方和緩情緒,如此也不至於讓孩子受到其他同儕嘲笑的壓力,只是校方須訂好使用規範。
4.允許孩子與家人聯繫
在學校很有壓力的時候,允許孩子和家人聯絡,也許只是一兩分鐘,對減緩分離焦慮也是相當有幫助的。
5.提供孩子一個安慰物
放張照片或在孩子的便當袋上貼張」我愛你」的紙條,對孩子可是相當有鼓舞的效果唷!
6.幫助孩子與同學互動
若老師或助理老師能幫助孩子儘快與同學融入在一起,孩子對於分離也會比較不焦慮的。
7.讚美孩子的努力
只要孩子有進步,校方也該給予肯定唷!別一次要求太多。
8.坦言相待,偷偷跑這種事兒不能幹
常會見到無奈的媽媽因為有事,要「擺脫」孩子的糾纏,趁孩子一個不注意溜出門一走了之。這種行為不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應坦白告訴孩子。溫和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要外出一趟,並且告訴孩子很快會回來,然後在約定的時間準時出現。
如果孩子上學的分離焦慮,持續4~6周以上,而且學校老師反應,在學校需要非常久才能把情緒安撫下來,而且哭鬧的頻率相當的高,明顯影響孩子日常活動及學習活動的參與,若年齡已經屆滿五歲,就要懷疑是否有「分離焦慮症」。
當然,除了兒童會有分離焦慮外,成年人也會有分離焦慮,各種擔心孩子。但是我們要注意,不要因自己的擔心和焦慮影響到孩子,讓孩子更有分離焦慮!
老話一句,自己別亂猜,儘快尋求兒童發展相關專業協助就對了!
孩子的成長沒有回頭路,您能出錯嗎?您有育兒的困惑和煩惱嗎?
3 - 6歲是兒童情商教育的黃金期,齙牙兔喻為「潮溼的水泥期」!
7 - 12歲是兒童情商教育的關鍵期,齙牙兔喻為「正在凝固的水泥期」!
孩子的情商教育「等不得」,不管您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孩子的個性特質每天都在「凝固」,等孩子「固化定型」了也就來不及了!
有些事情可以等,情商教育不能等!
沙坪垻樂園:沙坪垻區三峽廣場立海大廈3樓
南坪樂園:南坪萬達廣場商務樓3棟12樓
江北樂園:江北龍湖新壹街A館1棟L1層
聯繫方式:189-0838-9151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微官網免費領取價值888元精品情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