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這3個原因,4招或能解決

2020-12-18 啵啵育兒經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相信很多家庭中都有一個孩子:非常的討厭上學和上課。只要父母提到孩子該上學了,這些孩子就會大哭大鬧,甚至以語言威脅父母。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父母們雖習以為常,但你們知道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嗎?

小強不知從何時起便非常厭惡上學。父母只要給孩子提起上學這個詞,孩子就會變得非常的恐懼,有時還會大聲哭鬧著實讓人心痛且心煩。小強父母和孩子進行了深層次的溝通,才逐步了解到孩子對上學的恐懼。之後其父母又向心理專家諮詢,專家說:孩子不想去上學可能是分離焦慮。

一、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症是指孩子習慣了和某個人在一起或者是呆慣了某一個地方,突然地分離或離開,會讓孩子產生焦慮的情緒,之後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的肢體語言來反抗離開。

分離焦慮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反抗階段,孩子具體表現為大哭大鬧,用肢體反抗父母;

第二階段是失望階段,這時候孩子經歷了哭鬧,逐漸變得冷靜,但他們的哭聲仍舊是斷斷續續的;最後是超脫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也能與其他小朋友和老師一起遊戲玩耍。但當他們看到父母或親人時,依舊會表現出難過的情緒。

二、除了分離焦慮,孩子不想上學還有什麼原因?

1.在學校遭受排擠

每個小朋友在自己家庭裡要麼是個小霸王,要麼是個小寶貝兒,他們沒有遭受過一絲一毫的生活疾苦,所以他們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並做到讓別人喜歡他。而且孩子們還會有很大的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讓他人覺得自己非常的霸道,甚至是無理取鬧。

如果一個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勢必會影響他們的交際圈,很容易在學校遭到排擠。

2.孩子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

如果孩子在學校的時候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兒也會討厭去學校。這些不開心的事兒,可能是學習成績不好而造成的不開心;或是因為做錯了事兒,老師批評造成的不開心;亦或是與其他小朋友鬧矛盾造成的不開心……每一件事兒都會牽動孩子的心,也會牽動他們不想去學校的神經。

3.不想離開家長

有些孩子對父母太過依賴,父母走到哪兒,他們就跟到哪兒。如果短時間內見不到父母,他們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這類孩子多半兒是不想離開父母,那也就是說孩子不想去學校也有對父母依賴方面的原因。

三、家長可以怎麼做?

1.家長可以嘗試著構建家校合作的模式,讓孩子與學校老師嘗試溝通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未上學之前,老師和孩子的生活是互不關聯的;這對孩子而言,老師似乎就是一個符號,充滿了陌生的氣息。所以父母要想孩子避免焦慮情緒,就應該實現家校合作的模式。要讓孩子多和老師溝通,讓其更加熟悉老師,這樣孩子才能減少焦慮情緒。

2.父母在送孩子上學時,一定要安撫他們的情緒,做好告別儀式

孩子害怕上學,多半是對父母過於依賴,一聽到要離開父母后就會產生焦慮情緒。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一定要做好安撫孩子情緒的準備。隨後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上學只是去見另一位「家長」,並不是自己不打算再陪伴孩子。只有充分安撫孩子的情緒,才能讓他們明白上學並不是分別。

3.父母不能過度地給孩子安慰,讓他們會依賴自己

孩子被父母過度依賴,多半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太過寵溺。孩子出現了一些「小事情」或者是「小事故」,父母就對他們過度安慰、過度寵溺,長久以往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

當孩子上學的時候,如果他們出現焦慮的情緒,父母就不能過度安慰他們。因為孩子要面對的東西,無論過多久都需要自己去面對——上學亦是如此的,父母並不能代替他們去上學。

4.如果孩子不想說自己在學校發生的事,父母就不應該強迫孩子

有時候父母太過關心孩子,就會讓孩子產生厭惡情緒。多數父母都喜歡問孩子學校的情況,如果孩子想要分享,那大可為之;但當孩子非常勉強的時候,父母就不要再逼迫他們。

四、總結

從分離焦慮症可以看出,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對未知環境的恐懼和迷茫。因為孩子習慣了某個人或某個地方,便對這些人或事兒產生依賴的情緒。

突然的地離開就會讓孩子產生過大的心理落差,導致其懷有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又帶著對熟悉的人或事兒的依戀,這便是孩子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所在。既知曉了原因,那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要抓住根本,既要治標也需治本。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了解孩子的心要做好3個方面
    >校車來家門口接孩子去上學的時候,孩子躲在屋裡不願意出來。對於孩子的這種不想去上學的行為,很多父母感覺到困惑不已,學校裡有那麼多玩伴,還有好玩的東西,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去學校?其實,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祟。
  • 孩子不想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怪,這4個關鍵階段要做好
    一直以來家長送孩子上學都是連哄帶騙,讓那麼小的孩子離開父母,面對陌生的環境的確有些困難。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分離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反應,這並不是孩子的矯情,強硬地把孩子扔到學校並不解決問題。
  • 孩子不想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怪,這4個關鍵階段要做好
    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分離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反應,這並不是孩子的矯情,強硬地把孩子扔到學校並不解決問題。小張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了,平時開朗活潑的兒子就是不願意離開父母去上學,小張千方百計安慰兒子說幼兒園有好多小夥伴、好多玩具,兒子都聽不進去,沒辦法小張只能採取強硬措施,把兒子強行扔到了老師手裡。
  • 孩子大哭大鬧有上學困難症?多半是「分離焦慮」,試用這幾招
    當孩子已經到了必須去上學的年紀時,父母也就避免不了要和孩子發生短暫的分離,而這短暫的分離也給許多的孩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閨蜜麗麗就是個全職媽媽,轉眼間孩子已經到了該去上幼兒園的年紀。但麗麗非常擔心的一點是只要一離開自己,孩子就會大哭大鬧。而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分離焦慮的典型表現。
  • 孩子入園焦慮,多半是3種原因造成的,用對方法從根源上解決不難
    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阻礙作用,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作為家長,首先就要學會辨別孩子是否存在入園分離焦慮,然後才能夠實施相應的計劃來改變這種情況。01孩子如果出現這些行為,很有可能是有入園分離焦慮其實孩子並不是突然出現了不想去上學,不想和父母分開的行為,這些東西都是日積月累的
  • 孩子入園焦慮,多半是3種原因造成的,用對方法從根源上解決不難
    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阻礙作用,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作為家長,首先就要學會辨別孩子是否存在入園分離焦慮,然後才能夠實施相應的計劃來改變這種情況。其實孩子並不是突然出現了不想去上學,不想和父母分開的行為,這些東西都是日積月累的,很有可能在平常生活中,孩子就已經悄悄地給父母表達了出來,只不過父母平時工作太忙,根本就沒有注意觀察孩子的表情和行為罷了。
  • 孩子面臨開學,如何解決「入園分離焦慮」,家長要學會這3招應對
    2、孩子變得沉默寡言當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不想跟父母分開的時候,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家長都無動於衷,最後孩子會感到很失望,變得越來越少話說。雖然他們最後都會願意入園,可是並非自願去做這件事,所以不會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一絲笑容。
  • 孩子大哭大鬧有上學困難症?多半是「分離焦慮」,來試用這幾招
    當孩子已經到了必須去上學的年紀時,父母也就避免不了要和孩子發生短暫的分離,而這短暫的分離也給許多的孩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閨蜜麗麗就是個全職媽媽,轉眼間孩子已經到了該去上幼兒園的年紀。但麗麗非常擔心的一點是只要一離開自己,孩子就會大哭大鬧。而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分離焦慮的典型表現。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
  • 孩子你為什麼哭著去上學?談分離焦慮,快樂上學
    無論大人或孩子,面對分離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預作準備。在孩子上學前,提供爸媽幾個小技巧,可幫助孩子減少不適應情況的發生。鼓勵孩子探索、練習短暫分離平時在安全的範圍內,多鼓勵孩子自由地探索環境,練習與爸媽短暫的分離。
  • 孩子哭鬧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上學「分離焦慮期」如何度過?
    姐姐於9月7日上幼兒園小班,上了3天後,因為感冒醫治和怕傳染給其他小朋友,一直沒有去幼兒園。這次送姐姐去幼兒園,也是爸爸、媽媽第一次送她。之前媽媽坐月子,爸爸在孫吳上班沒有回來,每次都是大姨接送她。爸爸、媽媽一起送姐姐去幼兒園,讓姐姐很高興,說別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送,言外之意是爸爸、媽媽早就應該送她上幼兒園了。
  • 孩子上學哭鬧不止的主要原因—分離焦慮,做為家長應該怎麼解決?
    豆豆媽媽是全職媽媽,經過十月懷胎、哺乳期終於熬到了豆豆上幼兒園了,上學第一天從早起豆豆就開始哭鬧不止,經過一系列的抗爭,總算是到了幼兒園,新的一輪撕心裂肺的哭鬧又來了。這讓豆豆媽非常為難,為什麼孩子上學會哭鬧不止,應該怎麼去解決呢?
  • 孩子各種花式撒嬌不想上學,「分離焦慮」在作怪,4個階段是關鍵
    孩子上幼兒園是近來父母們比較關注的話題,每年開學都要上演一場入園大戲。孩子們不願意和父母分離,哭鬧的情緒自然很明顯。甚至有些家長們也會被孩子的情緒所影響。其實孩子不願意上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了「分離焦慮」的困擾。孩子的哭鬧很可能是「分離焦慮」的一種症狀表現。
  •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如何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誰還不是個溫室裡的小花朵呢? 如今「分離焦慮」已成為了當下熱議的頭疼話題,如果父母處理不當,不僅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還會加重父母的焦慮。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不說,嚴重者還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心理困擾哦。 請耐心閱讀這篇文章,讓我帶你來快速了解「分離焦慮」+攻克「分離焦慮」難題,還你一片清淨!
  • 幼兒園分離焦慮到底怎麼辦?用好這4招,寶寶天天喊著要上學
    寶寶在9個月以前,他認為當物體消失了,就不再存在了,如果媽媽有事出門離開自己,媽媽就會永遠消失。大概到一歲半左右,寶寶才能意識到,媽媽出門了但依舊存在,渴望媽媽馬上出現,他會通過哭鬧召喚媽媽並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分離焦慮。
  • 寶寶入園焦慮,不想上幼兒園?4招應對,孩子不哭不鬧乖乖去上學
    鄰居家的孩子4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最近他們家也是為了這件事情很是發愁。因為之前孩子剛滿3歲的時候,他們就打算將孩子送去上幼兒園了,剛開始要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都挺開心的,在家裡也一直說要去幼兒園。
  • 馬上要開學了,孩子卻不想去上學?|厭學的6個原因
    一個二寶媽媽為大寶讀書「心力交瘁」「初一孩子厭學在家已經二十天了,他說學習太緊張,也沒朋友和他玩。本來今天說好去新學校,可他卻再次焦慮了,還是沒準備好上學。我每天都在期待孩子能早日重返學校,可不能再耽誤了。」
  • 孩子出現入園焦慮,多半是3種原因造成的,家長要引起重視
    其實這就是孩子上學前的「焦慮症」。如果家長不但沒有觀察出孩子存在這些焦慮,那麼對於孩子的心靈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甚至讓孩子對於上學產生恐懼。孩子出現入園焦慮,多半是3種原因造成的孩子需要長時間去適應,去面對幼兒園裡面新的小朋友,還有不認識的老師,所以,在這一段時間當中,孩子都會因為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而產生比較強烈的分離焦慮。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而即使非常外向的孩子剛開始不哭不鬧,過兩天也會不想去幼兒園。很多孩子在入園之後都會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適應期,有的孩子甚至好幾個月都適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哭鬧。如何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呢?激起好奇心提前讓孩子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是怎麼做遊戲怎麼玩的,小朋友看到大哥哥大姐姐玩得那麼開心都會心生嚮往。因為自己不能去反而會傷心難過,想快快長大。二寶小的時候非常喜歡哥哥的幼兒園,也想讓自己早早地和哥哥一樣能每天上學,每天下午都會背上書包接哥哥放學,這是他最喜歡的項目。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有入園焦慮怎麼辦?4招讓孩子輕鬆上學
    「早上不願意起床,不想去幼兒園!」「幼兒園有不認識的人,我不想去!」「我不要上幼兒園,不去,就是不去!」馬上又到了開學季了,家長們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中的生活和學習呢?「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有入園焦慮怎麼辦?4招讓孩子輕鬆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