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去上學!」—如何緩解孩子分離焦慮

2020-09-09 Honey寶貝研究所

開學「攻堅戰」

適逢開學季,不少父母都表示慶幸「經過了漫長的假期,終於可以把家裡的『神獸』送去上學了,太好了!」。不過,父母們可別高興的太早啊,你們還沒完全解放呢。還記得9月1號當天,「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場面失控」、「幼兒園聽取蛙聲一片」接連登上了微博熱搜,小朋友們哭喊著要找媽媽,要回家,哭聲撕心裂肺,越來越大,加之情緒的渲染,連原本不哭不鬧的孩子也跟著哭了起來,不得不說我們的老師真的是太難了。

也是,孩子們在家裡野慣了,一下子要上綱上線、面對陌生的環境,不習慣不願意也能夠理解,就像我們現在回想起小時候,是不是也對學校充滿過恐懼與抗拒呢?誰還不是個溫室裡的小花朵呢?

如今「分離焦慮」已成為了當下熱議的頭疼話題,如果父母處理不當,不僅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還會加重父母的焦慮。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不說,嚴重者還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心理困擾哦。

請耐心閱讀這篇文章,讓我帶你來快速了解「分離焦慮」+攻克「分離焦慮」難題,還你一片清淨!

關於「分離焦慮」

首先,我們先弄明白孩子們如此恐於與親人短暫的分離究竟所為何故。原因有四:

其一,孩子會在你決絕地轉身離開時胡思亂想,展開豐富的內心戲。

「媽媽為什麼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她還會回來嗎?」「他們是不是不要我了?」一時間,驚恐、無助、憤怒、委屈湧上心頭,釋放為刺穿耳膜的「哇!」。

其二,孩子與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已經形成了堅固不摧的「依戀關係」,就像剛破殼的小鴨子會跟在媽媽屁股後面跑一樣。你們是他最信任的人,而到了幼兒園,一切都是陌生的,還有好多不認識的人強行把他和爸爸媽媽分開,這更會激發孩子的警惕性,似乎周圍的人都不懷好意。

其三,其實每個孩子「分離焦慮」的程度也有輕重之分,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小朋友第一次來幼兒園表現得非常冷靜,也很樂意和老師還有其他小朋友做朋友,有的小朋友卻是怎麼哄也哄不好,甚至從上學哭到放學,第二天來接著哭,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讓父母領回家。如果你的孩子是後者,父母就得反思了,是不是孩子一哭自己就抱著哄?是不是平常帶孩子進行的社交活動太少導致孩子過於認生?是否平時過於溺愛孩子,凡事都親力親為導致孩子的獨立性弱?

其四,在幼兒園中,一個班的老師要照顧二十多名小朋友實在是無暇顧及到方方面面,孩子上廁所、穿衣服等、喝水都需要自己準備得好好的,這對缺乏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幼兒來說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巨大挑戰。而不同於家裡的一家獨大,這裡有這麼多小朋友,小朋友之間也要懂得相處之道,玩具大家一起分享而不是一人獨佔,這樣的「資源競爭」也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其五,「分離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孩子自身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關係,那些相對而言性格外向、活潑好動的孩子比內向、安靜膽小的孩子更容易融入和適應新環境。

攻克「分離焦慮」

以下十條最全攻克「分離焦慮」小妙招,爸爸媽媽們要做好筆記呀!

Tip1:首先父母要進行反思,如上文中提到的,父母要對孩子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以適應幼兒園的獨立生活。多鍛鍊孩子與親戚朋友還有同齡小朋友的交往能力,或是多讓他和不同的看護人相處,頻繁地更換看護人,後期當再出現和自己的親人分別時,就會相對冷靜些。

Tip2:在孩子不知道幼兒園是什麼地方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講一些繪本來和孩子介紹幼兒園,幼兒園就像一個遊樂場,有好多好吃的和玩具,也有很多好朋友和你一起玩,讓孩子對幼兒園留下一個大概的美好的印象,有些幼兒園還會組織老師在孩子入學前進行家訪,讓孩子提前熟悉自己的老師。除此之外,父母可以介紹幼兒園的規則但不宜過度強調,比如「在幼兒園不要調皮,要聽老師話」,過多的叮囑也會使孩子提前進入「恐慌期」。

Tip3:提前和孩子用溫柔的語氣商量好,到幼兒園之後不要哭鬧,可以和孩子說具體什麼時候來接她,爸爸媽媽只是暫時離開等你吃完飯睡個午覺再和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就能看見爸爸媽媽了,而不是「我很快就來接你」「我3點鐘來接你」,孩子對於抽象的詞語「很快」「3點鐘」不是很理解,這也會導致他的焦慮,爸爸媽媽也要信守承諾,要讓孩子在放學的第一時間看到你們,不要讓他久等哦。

Tip4:如果到幼兒園之後,孩子還是哭鬧,家長們不能因為心疼和捨不得就躊躇不決依依不捨,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這樣孩子會哭得更兇。

Tip5:家長在家的時候,不要總是開一些諸如此類的玩笑「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哦」「再不聽話就叫xx老師來教訓你」「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幼兒園」,無形中就把幼兒園和「分離」、「訓斥」、「約束」這些概念聯繫在一起,孩子潛意識會認為幼兒園和老師都是不好的。

Tip6: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後,家長可以陪著孩子在幼兒園的遊戲區玩一會兒,以後孩子來幼兒園看到遊戲區就會想到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這裡玩過,增加幼兒園對於孩子的親近感。等孩子玩得差不多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說「好了,今天先回家,我們明天放學後再來玩」,讓孩子對明天來幼兒園產生期待。

Tip7:當寶寶從幼兒園回來的時候,我們每次都要詢問他在幼兒園有那些好玩的事情並給予他表揚,不要問一些,吃飽了沒有?有沒有被欺負?老師有沒有批評你?的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無形之中會形成寶寶上幼兒園的壓力,你只需要說,你今天非常棒,並且告訴他你哪裡做的棒,就足夠了。

Tip8:家長可以熟悉熟悉自家孩子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多與帶班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並且給予老師信任。在孩子面前多聊聊班裡的其他小朋友,多誇獎老師,這樣孩子也會很喜歡小朋友們和老師的,反之,如果家長不喜歡不信任老師,那孩子也會跟你一樣厭惡老師。

Tip9:孩子經歷過長時間的焦慮情緒是需要及時安撫的,如果家長在這時候責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和陰影,在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後,可以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背,親親孩子抱抱孩子以表安撫。

Tip10:如果寶寶平時有喜歡的玩具,可以讓他帶著去幼兒園,會稍微緩解寶寶對陌生環境的牴觸感。還可以買一些幼兒喜歡的東西,適當作為寶寶在幼兒園表現好的小獎勵。如果社區中有在一個幼兒園上學的同齡小朋友可以讓他們在一塊玩,讓他適應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過程,等到上幼兒園了,看到其他小朋友也去上幼兒園,寶寶會產生一種合群和好奇心理哦。

關注微信公眾號: Honey寶貝研究生,獲取更多相關文章喔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而即使非常外向的孩子剛開始不哭不鬧,過兩天也會不想去幼兒園。很多孩子在入園之後都會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適應期,有的孩子甚至好幾個月都適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哭鬧。如何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呢?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短時間的離開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讓家裡人或朋友代勞看一會孩子。當孩子明白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也就放心地去玩了。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是與生俱來的,不要偷偷離開,多跟孩子溝通。反覆和孩子講,讓孩子明白離開是暫時的,媽媽還是會回來的,有了時間的概念也就不焦慮了。好多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而是家長離不開孩子。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4個方法,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
    而兒子卻總回應:「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幼兒園的小朋友我都不認識!」「在幼兒園,我不能看動畫片,媽媽也不能跟我一起貼貼畫了,我不要去幼兒園!」作為幼師,我深刻地知道,孩子的「分離焦慮期」來了。家長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然後開開心心的去幼兒園呢?在知道怎麼做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幼兒會出現「分離焦慮「?了解了這些,家長會更理解孩子的焦慮情緒,從而平和的去應對。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
  • 孩子哭鬧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上學「分離焦慮期」如何度過?
    每次進去,經常有其他孩子賴賴唧唧的,大聲哭喊著不想在幼兒園呆著,想回家。在這種悲傷的氛圍烘託下,姐姐有時賴賴唧唧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哭!媽媽我一個人在這裡我害怕,媽媽我想讓你陪著我……」有時也大聲哭鬧不想在幼兒園呆。媽媽趕緊安撫她,告訴她這裡有許多同學,還有老師,不是一個人,要與同學們好好玩,爸爸、媽媽一直在外面等她,晚上放學就來接她……這時,老師適時走過來安撫她,爸爸或媽媽就狠心地乘機走了。
  • 如何處理孩子上學的分離焦慮
    最近很多媽媽諮詢,孩子快要上幼兒園/一年級了,很擔心,不知道孩子能否順利融入新的環境,新的集體。即將開學,如何化身智慧父母,輕鬆處理好分離焦慮呢?【不許哭】家庭養育模式的背後,孩子會形成一個錯誤的認知,【有情緒是不好的】,情緒不能及時表達,焦慮就會變成恐懼。身為父母,當孩子在學校門口面臨分離焦慮,然後大聲哭泣時,需要做好溝通的四部曲:蹲下來,眼睛平視,用手環繞著孩子,溫柔的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想哭就哭吧,媽媽陪你一起,等你平靜下來了,再進去。2、爸爸媽媽不要我了。
  • 「媽媽,我不去幼兒園」孩子每天賴著不上學?都是分離焦慮惹的禍
    宋雅每次送兒子上學的時候,在幼兒園門口總會出現這樣的一幕:「媽媽,我不去」「不想去幼兒園,媽媽」「媽媽,不要讓我去幼兒園好不好」「為什麼你那麼狠心,讓你的寶貝兒子離開你」……「真搞不懂,上幼兒園都有一個半月了,兒子怎麼還是那麼抗拒上幼兒園?」宋雅吐槽道。
  • 孩子你為什麼哭著去上學?談分離焦慮,快樂上學
    每年都在幼兒園門口迎接新生,同時也看著骨肉分離戲碼不斷上演,分離焦慮是孩子常見的情緒狀態,並非發展落後的表現,而是孩子心智進展上具體的調適歷程。無論大人或孩子,面對分離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預作準備。在孩子上學前,提供爸媽幾個小技巧,可幫助孩子減少不適應情況的發生。鼓勵孩子探索、練習短暫分離平時在安全的範圍內,多鼓勵孩子自由地探索環境,練習與爸媽短暫的分離。
  • 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了解孩子的心要做好3個方面
    >校車來家門口接孩子去上學的時候,孩子躲在屋裡不願意出來。對於孩子的這種不想去上學的行為,很多父母感覺到困惑不已,學校裡有那麼多玩伴,還有好玩的東西,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去學校?其實,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分離焦慮在作祟。
  • 「媽媽,你再抱我哭一會」,萌娃即將入園,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從開始劇烈的哭鬧,強烈反抗以表達不想上學的意願;當發現反抗無效時,表現出很失落、委屈的樣子;當孩子慢慢熟悉老師、同學,並和他們建立起信任之後,就開始歡脫了!嗯?我媽?一點也不想她!別打擾我,我還能和小朋友再玩一個世紀!
  • 分離焦慮:孩子不想去上學,多半是這3個原因,4招或能解決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家庭中都有一個孩子:非常的討厭上學和上課。只要父母提到孩子該上學了,這些孩子就會大哭大鬧,甚至以語言威脅父母。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父母們雖習以為常,但你們知道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嗎?
  • 麗水網丨新生入園哭聲一片 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每年新生入園季,那就是一部大型的親子分離劇。孩子們入園哭、吃飯哭、睡覺哭、睡醒了還哭……這聲聲哭泣,把老母親們的心紮成了篩子。「媽媽,我不想上學」「媽媽,你不要我了麼?」「媽媽,我頭好疼」「我肚子很不舒服,很噁心」……這些都是「分離焦慮」的表現,分離焦慮即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接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怎麼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呢?
    上次寫了一篇《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的幼兒園,解決這三大問題就行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來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當孩子與最親近的人、最熟悉的環境分開,引起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媽媽是這樣做的
    因為上學期經歷了還蠻嚴重的分離焦慮,所以這學期開學,我還是會有一些擔憂。弟弟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早上不讓我上班,或者要求我帶他去上班,總之就是不想去幼兒園。我會去共情他、向他表達愛、擁抱等等,像上學期一樣,打算陪他一起慢慢度過這個階段。
  • 孩子要入園了,如何幫他適應新環境、緩解分離焦慮?
    脫離家人的陪伴,進入陌生環境,孩子出現分離焦慮該怎麼應對?希望下面這些小建議能幫到大家。Q1如何幫孩子做入園準備?Q2如何應對分離焦慮?通過繪本、遊戲等緩解焦慮現在有很多童書和繪本,通過孩子的視角看世界,描繪了孩子的心聲。和孩子一起閱讀分享,有助於應對分離焦慮,適應幼兒園生活。我當時給葉兒買了一些適合幼兒園過渡的繪本,經常講給他聽,讓他漸漸明白,即使媽媽離開,也絕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愛。
  • 育兒分享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大部分媽媽應該體驗過,這種感受並不好。百度百科裡對「分離焦慮」的解釋是: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大多是因環境的巨大變化而產生。比如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因此,分離焦慮大多出現在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身上。但也不全然如此,我女兒快5歲半,依舊有分離焦慮的問題。
  • 孩子去上學,父母悄悄抹眼淚,大人也有分離焦慮
    今年由於特殊原因,孩子放假了很久,也和父母在家呆了很久。突然間,孩子要上學了,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覺得不舍。很多爸爸媽媽表示,雖然天天嘴上說著要讓孩子趕緊上學,但是真的到了上學的那一天,又是非常不舍的。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父母的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症首先是因為爸爸媽媽過度的擔心。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上學之前都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一旦孩子上了幼兒園,爸爸媽媽沒有辦法及時地發現孩子的需要,就會擔心孩子在學校中的生活。久而久之,爸爸媽媽的分離焦慮症就會越來越嚴重。
  • 如何緩解入園孩子的分離焦慮?注意這些細節
    今天繼續和大家探討下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那些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其實關於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80%的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分離焦慮。那我們要怎麼做才可以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呢?孩子的焦慮源於家長,所以家長要放寬心我們不要奢望孩子去幼兒園能學到什麼大學問,主要希望孩子通過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學會與人社交能力、學會生活自理能力、學會怎麼愉快地玩耍。
  • 「媽媽別走!」孩子一上學就膽小,那是你不會這3步緩解分離焦慮
    晚上在家休息的時候,孩子緊緊抱著媽媽不撒手,抱著枕頭跑到父母的房間鬧鬧著要和爸媽一起睡。父母很是擔心,怕這樣下去明明的心裡健康出現問題。為什麼孩子上學後變得這麼膽小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即分離焦慮。
  • 小繪本大魔力,輕鬆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長假結束了,很多寶寶們都要回到幼兒園了,因為長時間陪在爸爸媽媽身邊,所以入園後很容易出現「分離焦慮」。本期小編就為大家推薦8本緩解孩子入園分離焦慮的繪本,希望藉助繪本的力量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安撫,幫他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看看心理學家如何應對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我不要去幼兒園!」嗚嗚嗚~「媽媽不要走!」很多小朋友入園時都會哭鬧,不肯媽媽離開。這就是入園分離焦慮的表現。什麼是分離焦慮? 比如,有的孩子一聽到去幼兒園就開始哭鬧、煩躁發脾氣,有的孩子甚至出現感冒、發燒,半夜驚醒等現象。 孩子變得特別粘父母,生怕又離開爸爸媽媽。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