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格言: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新聞回顧:
博士生替父母掃街
近日,一則「同濟博士生替父母掃馬路」的微博火了:29歲的小錢在上海同濟大學讀書,由於家境貧困,五六年前父母為了他讀書就到嘉興做環衛清潔工,省吃儉用很辛苦。小錢暑期早上幫父母掃馬路,減輕他們勞累。有人感動點讚,也有人認為父母太辛苦,當事人應該早點出來工作減輕負擔。
我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圍觀群眾都散了吧。
打假遊人
遊客臥底式打假,旅遊不看風景,只收集旅行社違規證據,事後向旅遊部門投訴拿賠償……近期,瀋陽出現了一批「打假遊人」,有旅行社認為,「打假遊人」以獲利為目的,涉嫌敲詐。而一些遊客則點讚,認為「打假遊人」熟悉旅遊法律法規,不僅幫吃了苦頭的遊客出頭,還能對旅行社形成有效的監督。遊客臥底式打假是給旅遊市場治病的「啄木鳥」還是另有動機?「打假遊人」的出現引發社會熱議。
我說:「打假遊人」也好,「旅遊警察」也罷,掃盡「旅遊亂象」就是好事兒。
老農直播種穀子
說到「直播」「網紅」,你的第一反應,那肯定是城市靚女俊男的專利,與「三農」的距離有點遠。然而,又一位太行山區農民日前藉助手機和網際網路直播他在田間地頭播種,吸引了大量粉絲,成為「網紅」。
我說:如此原生態,這才是直播的正確打開方式啊。
為救女友臥底傳銷
20歲的大學生方柯(化名)從合肥到武漢,一門心思想把陷入傳銷窩點的女朋友一家救出來。他在傳銷窩點「臥底」4天,眼見女朋友一家以及全國各地的人們深陷「2至3年賺到1380萬」的荒誕中執迷不悟。在想辦法逃出窩點之後,他向媒體披露了相關情況。
我說:傳銷之害,遠甚毒品。如何醒悟,值得深思。
男女混宿
最近,一則通知刷屏南方醫科大學同學們的微信朋友圈,校方將要「打破男女混編住宿,學生宿舍進行重新規劃」。對此,一名南醫大的學生在公眾號中發起了投票活動,共有6693人參與,82%的投票者支持男女混宿制度。
我說:不管是混宿還是分宿,請不要把大學生想得那麼不堪。
自行車逆行撞人賠百萬
騎自行車逆行撞倒騎電動自行車老人,造成後者一級傷殘全身癱瘓,他該如何擔責?今年3月,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特殊的侵權案件,一審判決被告小何賠償原告老陸130萬元。後小何提起上訴,近日,經二審法院調解,小何與老陸達成和解協議,由小何分期支付老陸賠償款共計115萬元。
我說:珍愛生命,從遵守交通規則做起,否則將付出慘重代價。
(本期點評:蘆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