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三分鐘熱度的你,如何過上自律的生活?

2020-12-13 精讀君

1

前幾天,有個朋友跟我說準備開始重新學英語,還做了個計劃:

晚上下班後9點背單詞、做閱讀;早上6點起床練聽力;中午複習單詞......

結果堅持了一個星期,晚上被電視劇、綜藝奪走了注意力;早上怎麼也起不來;中午更是直接放棄堅持。

朋友說工作後知道了英語的重要性,其實真的很想好好學,但就是堅持不下去。

我發現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人渴望自律,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是「三分鐘熱度」。

想要健身,但是跑步沒幾天,就放棄了;想要早睡,還沒兩天又開始熬夜;想要閱讀,買書翻了幾頁之後,就擱置了……

想過自律的生活,卻怎麼也自律不起來。這樣的情形,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每當情況復現,很多人總會自我譴責,痛斥自己的不自製,但是下一次又會繼續循環往復......

但是,《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這本書告訴我,做不到堅持先不用急著自責。因為造成大多數人「三分鐘熱度」的罪魁禍首,其實是「習慣引力」。

2

習慣引力,是指身體對「培養新習慣」的變化感受到了威脅,使大多數人對新事物都是三分鐘熱度,無法持續而導致失敗的現象。

它具有兩種功能:抵抗新變化和維持現狀

習慣引力,就像地球引力,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它專門負責阻止你改變現狀。發射火箭時最困難的部分就在於穿過大氣層。穿過大氣層需要巨大的能量,這是因為火箭會被地心引力拉回地面的緣故。不過,一旦火箭進入太空,脫離了地心引力的影響,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夠前進。

把這樣的現象套用在培養習慣上的話,地心引力就是習慣引力。只要有機可乘,習慣引力就會讓人停止前進。

但是,人只要衝破習慣引力,一旦習慣形成之後,也同樣不需要多麼艱苦的堅持努力了

心理學家曾說,人類有95%的行動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而大部分的無意識行動都是通過習慣產生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夠把想到的事情變成習慣,那麼自律再也不會是件難事。

對於好習慣的養成和堅持,你需要的不是強大的意志力,而是正確的方法。

3

訪問培養習慣的成功者和失敗者可以發現,如同火箭穿過大氣層一樣,在習慣養成之前會有三大難關。

也即是培養行為習慣的三個關鍵性階段(以30天為例):

一、反抗期:困難重重,很想放棄(第1天~第7天)

二、不穩定期:容易被環境所影響(第8天~第21天)

三、倦怠期:提不起勁,感到厭煩(第22天~第30天)

要想成功培養一個好習慣,養成自律,關鍵就在於如何度過這三大階段。

1

反抗期(第1天~第7天)

據調查,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最初7天「反抗期」的失敗率高達42%,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三分鐘熱度」。

「習慣引力」在這一階段,對人產生的阻力也是最強的。為了預防失敗,在培養習慣時,必須遵守以下三項原則。

鎖定一項習慣

失敗的第一原因是太貪心。例如,很多人在減肥時,通常會同時進行節食與運動,而這就是最典型的高失敗率的例子。

因為「習慣引力」會針對不同的習慣產生作用,如果同時培養多項習慣,就會承受多倍「習慣引力」,失敗率大大增加。

堅持有效的行動

失敗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規則太多、太複雜。例如,有人想學習英文,給自己定了以下行為規則:

早起練聽力;利用零碎時間背單詞;晚上花一個小時學語法……

要知道,就算你只鎖定一項習慣,但行為規則太複雜,光是記都記不住,想持續執行就更困難。因為,複雜的事情容易失敗,簡單的事物容易堅持,這是真理。

不要太在意結果

失敗的第三個原因是過於在意結果,導致行動節奏被打亂。

以減肥為例,如果你每天都稱體重,看到每個月體重只減了1~2公斤,就會焦急。這時可能很多人就會採取極端的減肥手段,最後要承受更恐怖的反彈。

行動節奏一旦被打亂,習慣的培養就會前功盡棄。

事實上,在習慣培養的第一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撐下去」。也就是說,每天持續行動是最重要的。

說的誇張點,比如努力學習,那能夠每天打開書本就好;如果是健身跑步的話,每天做做熱身運動也可以。

在這個階段,可以完全忽略行動量或結果。不要設定過高的標準,也無需過度追求完美。不妨以嬰兒學步的姿態從小處著手,使自己慢慢適應。

2

不穩定期(第8天~第21天)

在不穩定期,經常會被突發事件等非固定事件影響。

例如,加班到很遲,回到家除了睡覺不想做任何其他事;因為天氣的原因,跑步的計劃受影響;因朋友的突然邀約,到家已經很遲等等......

因此,在這一階段要設想一下你生活或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建立適當的應對機制。

習慣養成中的不穩定期,大致有三項對策。

行為模式化

即,把你想培養的習慣化為固定的模式(時間、做法、地點),並認真執行。

比如,很多上班族早晨一到公司就習慣馬上檢查電子郵件,如果不看就覺得渾身不對勁。

同樣地,每天都在早晨6點起床的人,就算到了假日也會在6點自動醒來。

如果新的習慣已經養成的話,你就會在無意識中作出相應的動作,通過行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個時間做某件事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的話,那你就成功地培養了這個習慣。

設定例外規則

即,一旦模式化的行動被外界的人事打斷,可以靈活更改行動的內容,增強習慣的彈性。而且最好也要堅持每天行動,即使投入很少的時間。

例如,當你感到心情低落、疲倦時,只讀一頁書也沒關係;晚上很遲才到家時,只背幾個單詞也沒關係等等。

設定例外機制,是對不規律發生的事件,預先制定應對規則的彈性應對機制。這並不是為了寵溺自己,而是為了讓計劃保持彈性。

設定持續開關

即,根據對自己的了解,設定與之相適應的獎懲措施

例如,學習時,有人會獎勵自己來提升幹勁,有人會把目標分數寫在紙上為自己加油打氣,還有人認為跟朋友一起學習才有效果。

總之,每個人的「持續開關」各不相同。關鍵是,要提升自己對習慣行動的熱情與活力,同時也發揮一定的監督作用。

3

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

第三階段通常容易出現這幾種症狀:感覺厭煩、感受不到培養習慣的意義、因一成不變而產生空虛感

然後這些情緒會化為「好像沒有意義」「好無聊」「感覺好煩」等放棄行動的藉口,而找各种放棄行動的藉口也是這個時期的特徵。

習慣養成過程中的不穩定期,有以下兩項對策。

添加變化

日本大學畢業生春天畢業後,進入新公司工作不久,會馬上出現「五月病」。也有很多人已經習慣了一份工作卻在第三年突然想辭職,一成不變就是這些狀況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因為人的本性會排斥一成不變的東西,如果一直持續做同樣的事,難免會心生厭煩而放棄。

因此,在倦怠期中花點巧思添加變化的話,便能夠有效度過這段時期。

比如,學習英語的話,可以準備一些不同的教材;如果跑步,就可以經常改變一下跑步的路線;如果是減肥,可以給菜單來點新花樣等等。

總之,若想順利克服倦怠期的困難,無論如何都要「注意變化」。

計劃下一項習慣

通常,一項習慣通過30天的堅持,基本就能固定下來了。

在第三階段種,堅持了20多天的習慣即將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了。此時,可以思考下一項要挑戰的習慣,並開始擬定計劃。

這樣不僅能調動自己的熱情和幹勁,也能讓自己以全新的心情投入到新的行動中。

4

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過: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

的確如此,因為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並沒有所謂的好習慣或壞習慣的分別。它只是在一定時期內重複進行某項行動而已。

但是,你是被動地被習慣支配,還是巧妙地主動運用習慣,這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試想一下,如果你能夠通過科學的方法,改變壞習慣、養成好習慣,那麼你必將獲得一個更加充實的人生。

對於任何人來說,開始培養習慣、好好運用習慣,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

與君共勉。

參考書籍:古川武士《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作者:小王子,精讀主創。不聽亂世耳語,只看想要之景。

相關焦點

  • 三分鐘熱度,正在拖垮你的人生:3個對策,培養「自律」能力
    01、三分鐘熱度,正在拖垮你的人生雨果說: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我同學H,在前公司呆了6年,一直碌碌無為,每個月拿著兩三千的死工資,而且還沒有發展空間。過了兩周依然沒有跟我說她的計劃。又過了兩個月後,H突然跟我說要回老家了,我很意外,她說廣州的生活壓力大,工作量多,常常加班到半夜,根本沒有個人時間。來廣州不到半年時間,她又回到老家恢復了原樣。
  • 不要三分鐘熱度
    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如何克服做事情「三分鐘熱度」? 我在北京的時候,寫了一條朋友圈,大概意思就是現在的人連走路都是一種鍛鍊。我自己也不例外,我能感覺到自己嚴重缺乏鍛鍊,可就是不想鍛鍊,唯一做的就是每天徒步上下班。
  • 為何你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
    有人在網上問:興致勃勃地想做一件事情,可是沒過幾天,遭受到了些小挫折,就感覺之前做的事情是錯誤的,沒信心了、堅持不下去了,怎麼辦?對於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為此,很多人開始支招,紛紛給出建議「你要學會自律呀!你要學習時間管理呀!
  • 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你也想成功?憑什麼?
    這種現象稱為「三分鐘熱度」。那麼,到底什麼是「三分鐘熱度」呢?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三分鐘熱度」是網絡流行詞,指的是對某件事物的熱情僅僅存在三分鐘或以下。如,剛喝完「雞湯」心裡想著要奮發圖強好好學習,三分鐘後又打回原形。職場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教你如何擺脫三分鐘熱度
    作者:司馬騰 編輯:clark現在好多人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的熱度,不能夠長久的堅持去做一件事情,首先我們要糾正一個概念,我們為什麼會有三分鐘的熱度你想過理想中的生活,在朋友圈不斷的發你遊山玩水的照片,結果回來還要苦逼的還信用卡,然後想通過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富有,結果依然只是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面,活在朋友圈。
  • 為什麼你總是三分鐘熱度?如何持續激勵自己?
    總是給自己定目標,總是半途而廢,我相信這絕對不止我一個人吧?那麼,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我們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呢?有可能你10歲的時候學了一個知識點,等到你30歲的時候才能用上,甚至一輩子都用不上,學習效果沒有辦法立刻兌現,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就會大打折扣。相反,生活的苦反饋很及時。
  • 有三分鐘熱度,就有三分鐘收穫
    我們都覺得,這個詞是貶義,所以從小到大,無論爸媽還是老師,總是一臉嚴肅地告誡我們:「做事不能三分鐘熱度,一定要有始有終。」大家都覺得這是一種「病」,總是殫精竭慮思考如何去治療,卻從來沒有人懷疑:這個病本身到底成不成立?1. 沒有「三分鐘熱度」,何來人生的探索?
  • 孩子學習不持久,總是「三分鐘熱度」怎麼辦?李玫瑾教授為你支招
    孩子學習不持久,總是「三分鐘熱度」怎麼辦?李玫瑾教授為你支招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做什麼事情都是剛開始動力十足,後期就失去了動力和信心,學習上也是如此,剛開始很有信心,而且學習的勁頭很足,可是,到了後面明顯感覺孩子不想學習,甚至是厭惡學習,出現了學習「三分鐘熱度
  • 三分鐘熱度?教你如何堅持
    感覺自己三分鐘熱度?小編來教你怎麼辦!1.找到你真正喜歡的如果你感到難以堅持,說明你可能並沒有打心底喜歡你面對的這件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有的時候,為了放鬆身心,我們可以去接觸一些沒有挑戰過的東西。但是,我們會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件事,或者說,自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並且很難取得一定成果,以至於我們並不能從中得到樂趣。對於這類事物,我們沒必要抱著自己所謂的三分鐘熱度內疚。
  • 孩子總是「三分鐘熱度」?父母添一把「柴火」,孩子更優秀
    其實,孩子總是三分鐘熱度,父母若能添一把柴火,會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們更優秀。後來,曉雪在電視上看到有小朋友表演,一手字寫得漂亮極了,她便跟爸爸媽媽說想學寫字。夫妻倆覺得,學書法挺能培養孩子氣質,就給娃報了書法班,可同樣是不到一個月,孩子就喊著說練字累。之後曉雪還上過舞蹈班、鋼琴班等興趣班,但沒有一個能堅持兩個月,全都半途而廢了。
  • 如何改變自己做事「三分鐘熱度」的壞習慣?
    答|百度派 @弘丹收到「三分鐘熱度」重度患者的來信:「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對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之前特別喜歡吉他,學了兩年,現在吉他上都是一層灰塵了。從她的留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焦慮,她想要改變,想要在一件事上有持續的行動力,而不是每件事都是三分鐘熱度之後就仍在一邊。這樣的現狀讓她很沮喪。其實,我們也都是「三分鐘熱度」者,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這位讀者大人描述的情況,中槍的人肯定不少,我自己也在其列。
  • 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的4個星座
    說到三分鐘熱度,相信在你的眼裡一定會有一個人突然浮現,這個人,或許是對感情三分鐘熱度,或許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又或者是對一個人的好感三分鐘熱度等等。總之,三分鐘熱度並不是什麼好詞彙,它從側面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三心二意和用意並不深的真相。
  • 三分鐘熱度?怎麼改?
    首先我跟大家來說,到底是什麼三分鐘熱度?他其實就是人的一種興趣的改變,比如說人的興趣是多樣性的,但在人的興趣他有一個時效性。說到底做事三分鐘熱度,這是每一個人都有過的常態,那他這是一種骨子裡形成的,人們總想說付出能夠得到快速的回報。
  • 孩子學習總是「三分鐘熱度」,原因有三,教你幾招提升孩子專注度
    執筆:毛寧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你家孩子在學習上有「三分鐘熱度「三分鐘熱度」?我們首先要來理解清楚,什麼是孩子的「三分鐘熱度」,其實不同於成年人世界固有的「放棄」模式,孩子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並非是沒有恆心與毅力去堅持,而是在通過試錯與探索來實現一種對於興趣的挖掘過程。
  • 你只有三分鐘熱度?
    前晚和一個親密的人聊天時,他說,你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懂得堅持,只有三分鐘的熱度。我本想理直氣壯的反駁說,我等自己愛的人等過一年多!卻轉念一想,這一年多的時間對於等待這二字的意義來說,顯得那麼輕浮。只好默不作聲。最容易影響到當晚睡眠的,是白日裡曾讓人張口無言的話。
  • 「夜讀」為什麼道理都懂,做事卻總是三分鐘熱度
    所以我並不覺得三分鐘熱度是需要被糾正的行為,做人要珍惜熱情,哪怕只有三分鐘。如果連三分鐘的熱情都沒有,說明一個人活得多無趣。而且萬事開頭難,能開頭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我看過有人早上醒來記錄自己的夢境,我試過;我看過有人用手帳記錄每日生活,我也試過。此外,我還給書籍包上書皮,拿本字帖練鋼筆字……誰的堅持不是從三分鐘熱度開始的?所有事情都站在我三分鐘熱度的起點,最後踏上不同的分岔路,有的長期堅持,有的階段堅持,有的草草放棄。
  • 三分鐘熱度,是一種自我毀滅
    毫不客氣地說,三分鐘熱度,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毀滅的源頭,如果不能加以控制,那麼人生都將會一團糟。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你覺得無關緊要,只是還沒有見識到它真正的危害,有三分鐘熱度的人,註定會一事無成,無論是事業,愛情,還是整個人生,都會一無所獲,能得到的,就只有身心的疲累,和對生活逐漸失去信心。
  • 為什麼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下去?原來每天少了這十分鐘
    為什麼我做什麼事都三分鐘熱度?為什麼我總是堅持不下去?很多人都很迷茫,怎樣才能專注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大家都知道,要想成功,最基本的就是專注力,也就是做事要持之以恆。大多數人做任何事都是三分鐘熱度,很難把它轉化為自己的習慣。
  • 你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嗎
    相信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那麼幾個很明顯就是三分鐘熱度的人,對什麼東西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呢?你也是這樣一個沒什麼耐心,做事堅持不了多久的人嗎? 剛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會想「我覺得做這事我能享受一輩子」,但你總是很快的就把自己當初所愛的東西打入冷宮,一下子就冷卻了。所以,其實你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分鐘熱度的人。你某種程度上是個什麼都能做的靈巧的人,但就是很容易在中途就感到厭倦。 你是能夠長期沉迷於一件事的人。
  • 如何打破「三分鐘熱度」的壞習慣,實現目標?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於三分鐘熱度,半途而廢。聚會時一個朋友飆了一句日語,突然想起看了這麼多年的日本動漫卻一句日語也沒學會,便立志要學,於是買了學習資料,還上了網校報了名,可一年過去了,回頭一看,大多還是她認識我我不認識她……這就是所謂的「三分鐘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