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
中式奢侈品牌上海灘(Shanghai Tang)已經許久沒有新動向。近日,上海灘創意總監鄧愛嘉(Victoria Tang)在接受《女裝日報》採訪時表示,她正把上海灘打造成生活方式品牌,會把上海灘的產品定價調整得更為合理,希望上海灘能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鄧愛嘉是上海灘創始人鄧永鏘的長女,她從今年3月起擔任上海灘創意總監。此前,上海灘在兩年多時間裡數次易主,創意總監換了幾輪,定位也多番調整。
上海灘曾有過它的輝煌。鄧永鏘在1994年創立了被稱為中國本土第一奢侈品牌的上海灘,品牌憑藉獨特的「老上海風情」與創始人的人脈網絡,在創始之初受到不少名門貴族與駐港外商的歡迎。1995年,鄧永鏘將上海灘大部分股權以1.02億港幣的價格賣給了南非Rembrandt集團,1998年瑞士歷峰集團從Rembrandt集團收購了上海灘大部分股權,並在隨後10年間逐漸完全收購上海灘。
不過,上海灘在歷峰集團並未得到很好的發展。花旗銀行的資深分析師Thomas Chauvet曾表示,歷峰集團旗下雖然有Chloé、Dunhill等時尚品牌,但集團的強項還是發展珠寶、腕錶等硬奢侈品品牌。
除此之外,Chauvet還認為上海灘「東西方融合」的定位令人疑惑,「這到底是一個為歐洲市場打造的中國品牌,還是一個受中國文化啟發的歐洲品牌?」正因如此,上海灘給許多消費者留下的印象是西方遊客購買的紀念品品牌,而非真正的中國顧客會購買的品牌,
2017年6月,歷峰集團將上海灘出售給義大利商人Alessandro Bastagli的私人投資基金Cassia Investment Ltd,同年8月鄧永鏘在倫敦因病逝世,年僅63歲。幾個月後,來自義大利的新老闆為上海灘聘請了Ferragamo前創意總監Massimiliano Giornetti擔任新創意總監。
上海灘創始人鄧永鏘 圖片來源:The Independent當時Bastagli對上海灘有著很高的期望,將其重新定位為「真正的高端奢侈品」,稱會在五年內將品牌發展為擁有實惠價格的高品質奢侈品牌,質量與CHANEL、Dior不相上下。
但一年多後,Bastagli又於2018年12月將上海灘轉手賣給了上海投資基金雲月投資(Lunar Capital),創意總監Giornetti隨即離職。
如今兜兜轉轉,上海灘重新回到中國公司之手,創始人之女鄧愛嘉擔任創意總監,品牌與中國的聯結又重新加深。
鄧愛嘉 圖片來源鄧愛嘉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攝影與平面設計專業,曾與丈夫Christopher Owen一同創建創意公司Thirty30,客戶包括連卡佛、Max Mara、Dior等。鄧愛嘉表示這段創業經歷幫助她更加了解品牌建設和形象塑造。
目前來看,鄧愛嘉也格外注重強調上海灘的中國基因。鄧愛嘉為上海灘創作的第一個系列就叫「回歸初心」(Back to the Roots),在設計上對品牌歷史進行致敬。
鄧愛嘉對《女裝日報》表示,上海灘一直都更像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而非時尚品牌,而那種懷舊的感覺既可以蘊藏在一個盤子或一隻碗上,也可以在一件夾克或一張毛毯上得到體現。
上海灘家品系列 圖片來源:上海灘官網除此之外,鄧愛嘉表示上海灘並沒有什麼直接的競爭者,這使上海灘有更多機會探索多種可能。目前,鄧愛嘉稱上海灘希望和消費者進行更多的溝通,吸引更加年輕的消費者,還將通過把生產流程從義大利帶回中國,讓產品價格更加合理。
「我們的顧客群一直是40歲以上的人群,我很希望能把我們的品牌帶給下一代人,像是我的朋友圈,以及更多中國消費者。」 鄧愛嘉說。
推出膠囊系列是許多品牌進行年輕化轉型的方式。為了慶祝品牌成立25周年,上海灘也與藝術家徐冰跨界合作,推出膠囊系列上海灘×徐冰。徐冰為上海灘創作了作品《上海灘– 中式原創》,以他著名的 「英文方塊字書法」,將「Shanghai Tang Created By Chinese」化成六個書法大字,出現在T恤、毛衣、針織衫、帆布包等單品上。上海灘×徐冰系列在上海灘的全球16家門店、線上商城與微信線上商城出售,原書法作品則會掛在上海灘香港旗艦店。
目前來看,上海灘的重新出發有一個不錯的開端。據上海灘CEO Maurizio de Gasperis介紹,上海灘在除香港以外的所有市場的所有渠道均實現增長,增幅最高達到三位數。
徐冰 圖片來源:上海灘官網
上海灘×徐冰系列帆布包 圖片來源:上海灘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