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奢侈品牌發展不易,上海灘計劃通過調價吸引年輕人

2020-12-15 界面新聞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

中式奢侈品牌上海灘(Shanghai Tang)已經許久沒有新動向。近日,上海灘創意總監鄧愛嘉(Victoria Tang)在接受《女裝日報》採訪時表示,她正把上海灘打造成生活方式品牌,會把上海灘的產品定價調整得更為合理,希望上海灘能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鄧愛嘉是上海灘創始人鄧永鏘的長女,她從今年3月起擔任上海灘創意總監。此前,上海灘在兩年多時間裡數次易主,創意總監換了幾輪,定位也多番調整。

上海灘曾有過它的輝煌。鄧永鏘在1994年創立了被稱為中國本土第一奢侈品牌的上海灘,品牌憑藉獨特的「老上海風情」與創始人的人脈網絡,在創始之初受到不少名門貴族與駐港外商的歡迎。1995年,鄧永鏘將上海灘大部分股權以1.02億港幣的價格賣給了南非Rembrandt集團,1998年瑞士歷峰集團從Rembrandt集團收購了上海灘大部分股權,並在隨後10年間逐漸完全收購上海灘。

不過,上海灘在歷峰集團並未得到很好的發展。花旗銀行的資深分析師Thomas Chauvet曾表示,歷峰集團旗下雖然有Chloé、Dunhill等時尚品牌,但集團的強項還是發展珠寶、腕錶等硬奢侈品品牌。

除此之外,Chauvet還認為上海灘「東西方融合」的定位令人疑惑,「這到底是一個為歐洲市場打造的中國品牌,還是一個受中國文化啟發的歐洲品牌?」正因如此,上海灘給許多消費者留下的印象是西方遊客購買的紀念品品牌,而非真正的中國顧客會購買的品牌,

2017年6月,歷峰集團將上海灘出售給義大利商人Alessandro Bastagli的私人投資基金Cassia Investment Ltd,同年8月鄧永鏘在倫敦因病逝世,年僅63歲。幾個月後,來自義大利的新老闆為上海灘聘請了Ferragamo前創意總監Massimiliano Giornetti擔任新創意總監。

上海灘創始人鄧永鏘 圖片來源:The Independent當時Bastagli對上海灘有著很高的期望,將其重新定位為「真正的高端奢侈品」,稱會在五年內將品牌發展為擁有實惠價格的高品質奢侈品牌,質量與CHANEL、Dior不相上下。

但一年多後,Bastagli又於2018年12月將上海灘轉手賣給了上海投資基金雲月投資(Lunar Capital),創意總監Giornetti隨即離職。

如今兜兜轉轉,上海灘重新回到中國公司之手,創始人之女鄧愛嘉擔任創意總監,品牌與中國的聯結又重新加深。

鄧愛嘉 圖片來源鄧愛嘉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攝影與平面設計專業,曾與丈夫Christopher Owen一同創建創意公司Thirty30,客戶包括連卡佛、Max Mara、Dior等。鄧愛嘉表示這段創業經歷幫助她更加了解品牌建設和形象塑造。

目前來看,鄧愛嘉也格外注重強調上海灘的中國基因。鄧愛嘉為上海灘創作的第一個系列就叫「回歸初心」(Back to the Roots),在設計上對品牌歷史進行致敬。

鄧愛嘉對《女裝日報》表示,上海灘一直都更像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而非時尚品牌,而那種懷舊的感覺既可以蘊藏在一個盤子或一隻碗上,也可以在一件夾克或一張毛毯上得到體現。

上海灘家品系列 圖片來源:上海灘官網除此之外,鄧愛嘉表示上海灘並沒有什麼直接的競爭者,這使上海灘有更多機會探索多種可能。目前,鄧愛嘉稱上海灘希望和消費者進行更多的溝通,吸引更加年輕的消費者,還將通過把生產流程從義大利帶回中國,讓產品價格更加合理。

「我們的顧客群一直是40歲以上的人群,我很希望能把我們的品牌帶給下一代人,像是我的朋友圈,以及更多中國消費者。」 鄧愛嘉說。

推出膠囊系列是許多品牌進行年輕化轉型的方式。為了慶祝品牌成立25周年,上海灘也與藝術家徐冰跨界合作,推出膠囊系列上海灘×徐冰。徐冰為上海灘創作了作品《上海灘– 中式原創》,以他著名的 「英文方塊字書法」,將「Shanghai Tang Created By Chinese」化成六個書法大字,出現在T恤、毛衣、針織衫、帆布包等單品上。上海灘×徐冰系列在上海灘的全球16家門店、線上商城與微信線上商城出售,原書法作品則會掛在上海灘香港旗艦店。

目前來看,上海灘的重新出發有一個不錯的開端。據上海灘CEO Maurizio de Gasperis介紹,上海灘在除香港以外的所有市場的所有渠道均實現增長,增幅最高達到三位數。

徐冰 圖片來源:上海灘官網

上海灘×徐冰系列帆布包 圖片來源:上海灘官網

相關焦點

  • 創始人離世後高管一直換,中式奢侈品牌上海灘還有救嗎?
    此次宣布離職的創意總監為上海灘創始人鄧永鏘長女,而在7個月前,該品牌CEO宣布離職。 圖片來源:上海灘 記者 |樓婍沁據《女裝日報》消息,中式奢侈品牌「上海灘Shanghai Tang」正面臨新一輪高管人事變動。
  • 奢侈品牌上海灘之困
    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隨後於1998年、2008年先後兩次完成對上海灘全部股權的收購,並通過擴充配飾、家居等產品線,以及在海外開店等方式,對其進行深度改革,使得上海灘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生活方式品牌。 面對上海灘這個亟待覆興的中國奢侈品牌,Alessandro Bastagli選擇Salvatore Ferragamo原創意總監Massimiliano Giornetti為隊友,計劃通過改變門店風格強化品牌定位,並用中西結合的元素吸引更多歐美年輕消費者。
  • 上下、麒麟、上海灘等外嫁的本土奢侈品牌還好嗎?
    近日,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宣布,將旗下時裝品牌Shanghai Tang(上海灘(需求面積:60-120平方米))出售。   上海灘是鄧永鏘1994年在香港創立的服飾品牌,創立之初主打「老上海風情」。1998年被歷峰收購後,一度成為外國人眼中「中國唯一的奢侈品品牌」。
  • 吳亦凡、易烊千璽都在穿上海灘服裝,演繹REAL國潮
    他已經不是第一位pick國風的男星了,千璽、朱一龍也穿過中山裝,寧願撞衫也要選同一個品牌——上海灘服裝品牌,看來都是被國潮的強大魅力徵服了。執著於與愛豆穿同款的小編,也扒過他們的穿搭造型,發現上海灘竟然承包了大半個娛樂圈男星的中式禮服,不僅設計新銳時尚兼顧經典,更是引領著中式文化時尚的潮流。
  • GUCCI五折專賣店排長龍 奢侈品牌全球調價門道有哪些
    「在未來兩到三年,奢侈品牌基本上都會實現中國與海外價差的平衡。」一位奢侈品牌中國區負責人Aaron(化名)對我說。   除了那些顯見的、公開跟進香奈兒在中國降價策略的品牌,知情人士告訴我,例如Yves Saint Laurent雖然沒有公開宣稱,但部分包包已經降價20%,而Bottega Veneta也會很快跟進降價。從目前來看,「激烈」的降價方式所帶來的效應也很明顯。「你知道嗎?
  • 他的中式快餐店有什麼魔力,竟吸引千家商客請求加盟
    從15歲開始,楊國民就開始搞輕紡,那時候,經常出差在外,快餐成了家常便飯,要麼吃肯德基、要麼吃麥當勞,很少吃到滿意的中式快餐。都說搞中式快餐難度大,利潤低,搞不好還要虧錢,但難度越大,楊國民越是有激情挑戰。2000年,他放棄眾多可以更收益的機會,轉身做起了中式快餐。
  • 深度|奢侈品牌警惕!年輕人時尚品味或正在全面「潮牌化」
    除了極簡主義設計風格,Peter Do在品牌經營方面也最大程度地體現了Phoebe Philo、Stella McCartney等女性設計師主張的價值觀,他的觀點甚至做出了升級,體現了當下最年輕的一批意識覺醒創意人的心態。在品牌的五年計劃中,Peter Do希望發展出包含生活方式在內的多個產品品類,通過實體店的形式呈現完整的視覺形象。
  • 法拉利股東控股中式奢侈品牌「上下」,「上下」會有什麼變化?
    圖片來源:China Admissions 記者 陳奇銳在愛馬仕集團投資的中國奢侈品牌「上下」十年後,來自義大利的EXOR集團加入成為了新的投資者。總體上,最終持股比例來自各方間達成合作關係的協議,以推動「上下」進入品牌發展的全新階段。」圖片來源:hg2 「上下」在得到愛馬仕集團的注資後於2010年正式成立,定位是具有中國風格的生活方式奢侈品牌。對於長期堅持單品牌發展策略的愛馬仕集團來說,在中國創立新品牌是一次具有試驗性質的投資行動。
  • 世界奢侈品牌大舉進軍亞洲 白領畸戀名牌(組圖)
    越來越多的國際奢侈品巨頭開始將關注的焦點從巴黎和倫敦轉向亞洲各大城市,以期在亞洲經濟的發展中分得一杯羹。  隨著亞洲經濟的迅速發展,亞洲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對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巨頭來說,吸引他們的就是亞洲人對奢侈品牌的崇拜。如今,國際奢侈品巨頭正在將關注的焦點從巴黎和倫敦轉向亞洲各大城市,以期在亞洲經濟的發展中分得一杯羹;而亞洲也因此成長為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 SFERRA收購標誌性奢侈品牌Pratesi
    達拉斯2020年11月30日 -- Highlander Partners旗下始於1891年的義大利領先奢侈亞麻品牌和家居生活用品公司SFERRA Fine Linens今日宣布收購Pratesi。
  • 與其他奢侈品一樣裁減品牌、調整價格,德國男裝HUGO BOSS股價跌的...
    砍掉兩個品牌,放棄奢侈品定位,瞄準年輕人本周三,HUGO BOSS CEO Mark Langer宣布砍掉旗下兩個品牌BOSS Orange和BOSS Green,希望以削減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Lange預測,2018年HUGO BOSS會恢復增長。
  • 奢侈品又漲價 LV兩月內兩調價 CHANEL包漲價在即
    近期,一些奢侈品品牌門店又現排隊人群。這並不是因為奢侈品開始打折促銷,而是有消息稱部分大牌要漲價,趕來購買最後一波「原價」產品的顧客。北京青年報記者5月13日了解到,部分品牌表示調價屬實。日前,有網友稱,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網站近期都有博主稱奢侈品要漲價,包括CHANEL、LV、Gucci、Dior等在內的多個品牌包包,預計在本月15日左右迎來漲價。
  • 中國奢侈品牌上下成潛力股!法拉利股東斥資逾6億收購
    據時尚商業快訊,義大利Exor集團於周三與法國愛馬仕集團達成協議,將為中國奢侈品牌上下增資8000萬歐元約合6.32億元人民幣,持有品牌多數股份,該投資計劃將於今年年底完成,將為愛馬仕集團帶來約8000萬歐元的非經常性收益。
  • 各大奢侈品牌重新關注微博平臺吸引粉絲
    各大奢侈品牌重新關注微博平臺吸引粉絲來源:聯商網2016-12-15 13:39在過去一周的科技新聞中,微博在微信盛行的趨勢中顯示出了強勁反彈的跡象,各大奢侈品牌也迫不及待地想利用微博日益擴大的影響力來做宣傳。
  • 米香園:用心做好飯 成為中式快餐連鎖品牌中的wagas
    「做中式快餐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在追求菜品的路上,被忽視的,飯。」   從6年前的馬當路淮海路街邊店,到現在的馬當路蒙自路融創精彩派店,經過品牌升級後重新面世的米香園,依舊不變其本質,以用心烹製的「米飯」為核心產品,配以可口菜品,為周邊的白領客群提供精緻的快餐。
  • 世界主要奢侈品牌有哪些
    目前歐洲最頂級的10個鞋子品牌中有9個是在中國生產的。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就幾乎沒中國人生產不出來的東西,然而中國人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東西卻被貼上外國標籤,最終大部分利潤歸了外國人。試問我們能滿足於永遠充當別人的加工廠這一角色嗎?我們能讓我們的農民工兄弟永遠充當外國資本的廉價勞動力嗎?我們能永遠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吸引外資嗎?說到底我們中國人終歸要打造我們的自主品牌。
  • Moynat全球CEO:做真正傳統意義上的奢侈箱包品牌
    Guillaume Davin還表示,此次與劉濤的合作非常愉快,並讚揚劉濤是一位典型的Moynat女士,未來或許會邀請其為品牌代言人。他同時強調,由於Moynat對奢侈品理念的堅持,現階段暫未有計劃加入任何電商平臺或者開通官網的購物渠道,而是希望通過講述故事的方式來吸引更多Moynat消費者。
  • 「中式雪糕」鍾薛高:網紅食品如何從流量向品牌轉型?
    鍾薛通過高密集的KOL投放,讓他們為品牌背書,並以真實體驗的形式,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帶動自來水受眾自發地為鍾薛高貼上自己心中的標籤。 品牌IP化,與消費者建立情感共鳴 品牌IP化也是品牌長期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多元認知、情感共振,則會加深品牌印象。
  • 深度|誰會是第一個與動森合作的奢侈品牌?
    受疫情影響,在工坊停工、門店停業的同時,奢侈品牌用來「造夢」的時裝秀也紛紛取消,提前半年就計劃好的線下營銷活動無法舉行。BCG波士頓諮詢機構預計,今年全球時尚和奢侈品銷售額將同比下跌25%至35%,貝恩諮詢機構更坦言奢侈品行業損失或高達700億歐元。更令業界感到擔憂的是,伴隨著高失業率和社會壓力,年輕一代對於奢侈品消費的熱情或加速減弱。
  • 過去一年哪些品牌贏得了年輕人的熱愛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能順應市場發展快速迭代的品牌再一次贏得了新消費群體的歡心,這些品牌中有產業鏈成熟但思維不僵化的「老字號」,也有快速反應,創新與執行力都很強悍的新秀,無論如何他們贏得了當下,未來怎麼樣,對整個世界而言依然是持續挑戰。家居業: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