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一般是由老師提出的許多問題,學生還未來得及思考又由老師很快給予解答,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了神秘感。於是學生懶於思考,不去思考。其結果往往是: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苦。一節課下來,問學生:聽懂了沒有?多數同學會回答:聽懂了。可是,不少學生反映一旦做作業時,又不知如何去做。究其原因是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思維。總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老師講到哪裡學生聽到哪裡。要改變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創新課堂模式,筆者認為可採用五步教學法,來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01引導學生尋找解題思路
這一步,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理解題意,讓他們在思維活動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這既是解決問題的起點也是解決問題的動力。讓學生通過尋找已知條件和隱含的已知條件及其和未知條件的關係,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由於學生的知識和觀察能力有限,當思路受阻時,就會急於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及其受阻的原因,這時,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就會被激發起來,使學生的學習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
02幫助學生分析解題思路
當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受阻時,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分析解題思路。這一步的主要任務是找出解決問題的主要矛盾,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和解決問題的核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有指向性和有明確的方向性。有選擇地再現和和明確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面前的間題。
03點撥學生敘述解題思路
教師的解題思路分析要點到為止,最後一層紙要留給學生去點破。讓學生品嘗到通過他們積極思維得到解決問題辦法的甜頭,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問題的解決並非一帆風順。往往需要通過周密的思考、合理的假設,才能使問題的解決得迅速和容易。
04鼓勵學生積極尋找解題的其他途徑
當學生敘述完解題的思路後,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同時要指出不足之處,然後問學生:解題的方法唯一的嗎?這時學生會全神貫注,冷靜思考。當某個學生想到了一種解法,他會向周邊同學去講解或是積極舉手發言。學生在敘述解題思路的過程中,另外一些同學會站起來辯論或指出其錯誤所在。這樣在反駁、爭論的氣氛中一種新的解法誕生了。因此,鼓勵學生尋找解題的其他途徑,可使學生的思維再上新合階,把學習活動推向新高潮!
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會突發奇想得出「高招」。這時教師要注意把這些解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綜合性小結。既肯定其長處,又指出其不知。這樣可誘導其他學生積極思維,去尋找新方法。且將課內問題延伸到課外。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教師要注意把握好課堂的分寸,要求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樹立正確學風。
05指導學生完善解題過程
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整理並寫出來。要求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因為思路僅僅是解決問題的線索,還不是解題的過程。學生往往找到解題思路卻不一定能用文字清楚地表達出來,因此,解題的過程是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弄懂、明白的過程。解題中學生會發現提出的假設是否錯了,會不會導致線索中斷。此時,應立即決定是否改變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不要被老一套方法所束縛,從而探索新的解題思路。所以,完成解題過程是一個既動腦又動手的思維過程,它可以不斷地檢驗、調試解題思路,同時,培養了學生認真學習、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學風。
數學課堂五步教學法,從引導學生尋找解題思路開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由課內到課外,不斷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嚴謹的求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