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群眾和企業家表示見賢思齊:自覺增強家國情懷,勇於擔當社會...

2020-12-17 新華報業網

  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企業展廳

  大生紗廠原址

  南通博物苑

  初冬時節,濠水潺潺,南通博物苑靜靜地坐落在河畔。它由著名愛國實業家張謇於1905年創辦,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所公共博物館。

  11月12日下午4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通博物苑考察調研,仔細察看博物苑歷史建築,並走進張謇故居陳列室,了解張謇創辦實業、發展教育、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聽取當地培育企業家愛國情懷、社會責任、奮鬥精神等情況介紹。他指出,張謇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張謇故居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堅定「四個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的到訪,在幹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共鳴,大家表示,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努力當好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的生力軍。

  「原來總書記與南通有個約定」

  「總書記說,他以前來過南通,心裡記著這個地方,今天專門來看一看。」南通博物苑苑長杜嘉樂參與現場講解工作,「原來總書記與南通有個約定。」杜嘉樂激動地說,總書記開門見山、平易近人,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南通的感情、與南通人民的感情。

  今年夏天,一場企業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重要講話時,對張謇給予高度評價:「愛國是近代以來我國優秀企業家的光榮傳統。從清末民初的張謇,到抗戰時期的盧作孚、陳嘉庚,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榮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愛國企業家的典範。」

  3個多月後,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謇的家鄉,走進張謇故居陳列室,了解張謇創辦實業、發展教育、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

  初冬的南通博物苑,新老建築在斑斕的色彩中相得益彰,濃鬱的文化氛圍和優美的園林環境引人入勝。張謇故居——濠南別業是南通博物苑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層建築坐北朝南、風格別致。

  拾級而上,步入位於二層的議事廳,映入眼帘的是張謇畫像和一副對聯。畫中一位男子,一襲長袍在身,足著尋常布履,頭頂農家竹笠,一手荷鋤於肩,一手提袍角下擺,兩目炯炯注視著前方,氣定神閒。這就是《張季子荷鋤圖》,畫中所描繪的男子就是張謇先生。「總書記還特地詢問了畫上的題字是什麼內涵,我解釋,這是張謇為了表達自己在家鄉實現實業救國的理想,請人撰寫的題跋。」杜嘉樂說。

  在議事廳西側,懸掛著張謇全家福,南通博物苑講解員陸苒苒一一介紹了照片中的人物,並指出張謇的孫輩張緒武當時不在照片中,「總書記隨即說道,哦,張緒武我熟悉的。」南通市政協主席黃巍東補充說,張謇的孫女張柔武在南通,已經101歲了,曾任南通市政協副主席,是致公黨南通市主委。「總書記非常細緻,對張謇的生平事跡非常了解。」陸苒苒說,這一點她印象很深。

  傳承紅色基因以恆心辦恆業

  張謇中狀元後不久,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落後挨打的現實面前,張謇認為只有發展民族工業才能抵制帝國主義侵略,士大夫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在湖廣總督張之洞支持下,張謇以極大的勇氣在家鄉通州辦起大生紗廠,開始了實業救國。

  博物苑裡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全方位呈現了張謇實業救國的艱辛歷程和卓越貢獻。創辦紗廠、墾牧公司、輪船航運公司、銀行及麵粉廠、釀造廠……到20世紀20年代初,張謇親手創辦的大生企業集團包括69家各類企業,形成輕重工業並舉、工農業兼顧、功能互補的工業體系,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民族資本集團,影響全國乃至海外。習近平總書記仔細傾聽講解,不時詢問。

  荷蘭水利工程師特萊克的照片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注意。「當大家詢問為何當年南通、鹽城地區請來荷蘭的工程師興修水利時,習總書記分析說,荷蘭是一個海拔低於海平面的國家,圍堤造田水利設施建設方面在世界上比較先進。張謇很有眼光,請來荷蘭的水利工程師。」黃巍東在現場與總書記交流,他深有感觸地說,「總書記知識淵博,分析精準,對許多情況非常了解。」

  利用大生紗廠的剩餘動力碾米磨粉,創辦碾米廠、麵粉公司;創辦油廠,利用大生紗廠軋花腳料——棉籽,生產棉餅、棉油及其他工業用油,棉餅成為農作物肥料;利用油廠的廢料製造肥皂和蠟燭。為降低土壤含鹽量,大量種植的大麥、高粱等作物是釀酒的好原料,於是創辦頤生釀造廠。「總書記稱讚張謇當時就有了循環經濟意識,很了不起。」陸苒苒說,「在總書記的心裡,一直裝著生態文明建設這件大事。」

  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總書記地方考察時經常提到的話題。這次考察,總書記非常關心當年張謇創辦的企業現在發展得怎麼樣,南通有哪些知名企業。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向總書記匯報說,南通現有從事光纜光纖的中天科技、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通富微電等上市公司,大生紗廠還在生產運營,現在是大生集團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數位化紡織車間就在大生。南通市市長王暉補充說,大生紗廠從投產到現在121年,生產經營從未間斷。

  1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南通市崇川區的大生集團,這裡是近代民族紡織工業的發祥之地,大生被稱為中國紡織行業的「活標本」。古通揚運河畔的大生紗廠原址基本保持著原有的歷史風貌和格局,除了公事廳、專家樓等闢為展廳外,清花間廠房、倉庫等仍在發揮作用。由大生二廠搬遷改造的新廠區,正在建設全國第一個智慧化紡紗工廠。今天的大生集團,形成紡紗、織造、染色、印花、服飾、特色家紡、文化產業等多門類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位居全國紡織行業前列。

  沈健宏是大生集團現任董事長,1989年大學畢業後到企業工作。「從張謇先生算起,我是大生第13任負責人。」話語間,傳遞出沈健宏的責任與擔當,「總書記專門參觀張謇生平事跡展陳,親切關心大生的發展情況,讓我們全體大生人倍感振奮。」沈健宏表示,將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把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以恆心辦恆業,帶領百年大生在新時代創造新業績、綻放新光彩。

  張謇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

  南通大學校門的厚壁上,鐫刻著張謇題寫的校訓:祈通中西、力求精進。遒勁大氣的八個大字,濃縮了百年通大的精神氣質和歷史淵源。張謇與南通大學有著怎樣的淵源?在展陳的社會事業廳找到了答案——

  1912年,張謇創辦南通大學前身——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題寫訓詞「祈通中西、以宏慈善」,成為我國民辦高等醫學教育本土化的發端。

  同年4月,張謇創辦「南通紡織染傳習所」,後改稱「南通紡織學校」,次年定名為「南通私立紡織專門學校」,題寫訓詞「忠實不欺,力求精進」。南通私立紡織專門學校是中國最早獨立設置的紡織專科院校。

  2004年,原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南通師範學院三校合併組建南通大學,確立「祈通中西、力求精進」為校訓。百年來,張謇的教育理念薪火傳承。

  「父教育、母實業」。在興辦實業的同時,張謇更注重發展教育事業,逐步形成「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的思想體系,僅在南通地區就創辦小學370餘所、中等學校6所、高等學校3所,形成較為完整的近代教育體系,創造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數個「第一」。與此同時,他還創辦或參與籌建多所高校,成為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相關院系的前身。黃巍東介紹說,張謇先生還參與籌建京師大學堂,「總書記對隨行同志說,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學。」

  「參觀時,總書記對張謇創辦學校的校訓非常關注。」黃巍東說,總書記觀察很細緻,注意到通州師範學校、紡織專科學校等學校的校訓都有「忠實不欺」,稱讚張謇的誠信品格。「得知張謇為了平民農家子弟就近入學,每9平方公裡規劃建設一所小學,超過這個距離和範圍,小孩子走不動,體現了張謇的民本意識時,總書記頻頻點頭。」黃巍東介紹。

  醫院、養老院、育嬰堂、貧民工場、女工傳習所、公共體育場……張謇創辦了許多社會慈善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影響深遠。在反映貧民工場的圖片前,總書記駐足觀看,對張謇的社會責任感給予高度評價。「總書記說,張謇把社會慈善事業做得很好,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希望廣大企業家向張謇學習。」黃巍東介紹。

  南通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與張謇大力興辦實業、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密不可分。「總書記聽後說,張謇當年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慈善公益,包括城市公園等方面全方位建設,張謇是有社會責任感、有社會擔當的企業家,是企業家的楷模,我們今天強調『實幹興邦』,張謇就是『實幹興邦』的典型代表。民營企業家富起來以後,要見賢思齊,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發揮先富幫後富的作用,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黃巍東說,總書記深入挖掘張謇精神的時代價值,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

  總書記這一番話大有深意。「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這樣的表述在黨的全會文件中還是首次。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需要新時代的企業家見賢思齊、起而行之。

  用好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在實業、教育相繼有成之後,張謇創辦南通博物苑,專門題寫這副對聯。南通博物苑是中國第一個具有完整現代意義的公共博物館,中國博物館事業由此開端。

  濠南苑囿,風物駢駢。獨特的苑囿式設計,兼具館之淵博與園之精美,並收中式韻味與西式格調。南通博物苑分為歷史保護區和新館區,擁有歷史文物、民俗品物、自然標本等藏品5萬餘件,佔地7萬平方米。參觀張謇生平展陳前,總書記漫步博物苑,詳細了解博物苑整體布局、建築及文物保護等情況。

  看得認真,問得仔細。總書記在南通博物苑考察時間雖然不是特別長,但與大家交流非常深入。「我向總書記匯報,南通把博物苑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南通還有中國慈善博物館等3座國家級博物館以及沈繡藝術、藍印花布等民營博物館,總書記聽了非常高興,他說你們做得很好,要讓企業家、讓社會更多人到這裡了解歷史、學習模範,很有意義,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從小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堅定『四個自信』。」黃巍東說。

  說到堅定「四個自信」,杜嘉樂對總書記的一個提問印象非常深刻。「總書記問,張謇有沒有留洋,我們告訴總書記,他沒有留過洋。總書記說,張謇雖然沒有留過學,但作為中華文化薰陶出來的知識分子,能用世界眼光來謀劃發展。」杜嘉樂說,張謇洞察世界大勢,以包容開放的姿態借鑑各國發展經驗,展現出大情懷、大格局。

  「凡任一事,不可不通盤考慮。」「一個人辦一縣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事,要有一國之眼光;辦一國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張謇的理念無不彰顯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直接決定了近代南通的發展地位,在今天的通商精神「強毅力行、通達天下」中得到傳承和體現。

  穿越百年,歷久彌新。如何更好地用好張謇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總書記非常關心當地培育企業家愛國情懷、社會責任、奮鬥精神等情況。徐惠民向總書記匯報,為了弘揚張謇的愛國企業家精神,南通將大生紗廠開張之日的5月23日定為「南通企業家日」,每年評選一位「張謇杯」優秀企業家,在江海大地形成重實業、促發展,尊重、愛護、支持和褒揚企業家的濃厚氛圍,激勵廣大企業家更積極地創新創業、服務社會。前不久,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後,南通20位知名企業家發出倡議,爭當「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楷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擔當盡職,作出企業家貢獻。

  育先機、開新局!廣大企業家表示,將胸懷「兩個大局」,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在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黃偉 賁騰 俞聖彤 徐超 陳炳山/文

  蔣文超/攝影

  王悅謀 高鑫 唐澄 曹陽 王子傑 蔣文超/視頻

相關焦點

  • 怎樣能夠成為絲路人 李小琳:家國情懷,勇於擔當
    原標題:怎樣能夠成為絲路人李小琳:家國情懷,勇於擔當2020年8月28日 行知絲路研究院「絲路二期」開學典禮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創始人李小琳女士身著白衣紅裳亮相,顯得既古典又莊重。新冠疫情期間,行知絲路研究院全體師生累計向社會捐贈超億元。
  • 怎樣能夠成為絲路人李小琳:家國情懷,勇於擔當
    新冠疫情期間,行知絲路研究院全體師生累計向社會捐贈超億元。導語是一個眼神的心 領 神 會是二話不說的瞬 間 秒 懂是眾志成城的無 私 奉 獻是勇於擔當的家 國 情 懷一種品質、一份傳承李小琳女士開學典禮致辭中提到:此次新冠雖然交通阻礙,但是絲路人的心緊緊相連。
  • ​怎樣能夠成為絲路人|李小琳:家國情懷,勇於擔當
    新冠疫情期間,行知絲路研究院全體師生累計向社會捐贈超億元。導語是一個眼神的心 領 神 會是二話不說的瞬 間 秒 懂是眾志成城的無 私 奉 獻是勇於擔當的家印證了行知絲路研究院創始人李小琳女士多次提及到的:「我們培養的是不光要有真才實學,還要敢於擔當,更要有家國情懷的民族企業家。」。
  • 周海江:學張謇精神,做有家國情懷的企業家
    他說,作為民營企業的一員,在新發展格局下,民營企業要以張謇為榜樣,在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和挑戰中有所作為。學習張謇精神,做好三個堅守。結合張謇精神,周海江認為,民營企業家在富起來以後,要見賢思齊,以堅守實體經濟、堅守愛國情懷、堅守社會責任,發揮先富帶後富的作用。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常態化開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活動,引導廣大家庭學習先進、見賢思齊,推動形成愛家愛國、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倡導現代家庭文明觀念,把家國情懷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轉化為家庭成員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關注特殊家庭的家風養成,高度關注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單親母親家庭等特殊群體的家庭教育問題,藉助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志願者等各方力量,提供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
  • 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以「不畏浮雲遮望眼」的理論自信、「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錘鍊「鬥罷艱險又出發」的鬥爭精神。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黨員幹部要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培養和保持頑強的鬥爭精神、堅韌的鬥爭意志、高超的鬥爭本領。  面對大是大非勇於發聲亮劍。
  • 人民日報:增強責任之心 勇於擔當作為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增強責任之心 勇於擔當作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是當前黨員、幹部最重要的責任和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增強責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其位謀其政,在其職盡其責,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 增強責任之心 勇於擔當作為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是當前黨員、幹部最重要的責任和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增強責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其位謀其政,在其職盡其責,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 萬和七年陪伴日背後:企業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
    與眾不同的2020即將收尾,這一年或許過得有些艱難,但我們也見證了迎難而上、化危為機的中國力量——危難之時各企業勇於擔當,企業家力挽狂瀾,發展實業、穩定國民經濟,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添磚加瓦;面對困難,每個國人都展現了堅韌不拔、團結一致、砥礪拼搏的精神。2020,因為有「你」所以不難,是彼此間的溫暖陪伴,給予我們共渡難關的勇氣和力量。
  • 發揚鬥爭精神 勇於擔當作為
    習主席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勇於擔當作為。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新時代發揚鬥爭精神的重大意義,對黨員幹部勇於擔當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我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
  • 基層幹部要勇於擔當
    「忠誠、擔當、求是、圖強」,這八個字表述的「湖南精神」既傳承了湖湘文化厚重的底蘊與底氣,又彰顯了湘人砥礪奮進的自覺與自信。黨的十八大後,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為端正黨風政風率先垂範。
  • 返校班會「第一課」⑥ | 家國情懷 弘毅擔當
    一、設計理念   家國情懷,重在家國,意在情懷,是一種立足家庭、自覺承擔家庭責任而又積極奉獻、努力報效國家的強烈情感,是一個人對家庭與國家展現出來的深情大愛、責任擔當。家家國情懷將個人、家庭、國家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的是要讓學生形成家國一體、責任擔當、精忠報國等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班會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之一,承載著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任務。   《逆風戰疫最「鹽」值》返校班會「第一課」,充分運用家鄉素材,旨在通過海鹽戰疫,引領學生感悟「鹽」值擔當的鹽邑子弟在這場疫情之下的家國擔當,育家國情懷,促國家認同,顯責任擔當。
  • 不忘初心使命 促基層幹部勇於擔當作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保持只爭朝夕的奮鬥者的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有擔當精神。擔當精神來自于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烈的責任感。
  • 勇於擔當作為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客觀總結「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精準分析我省在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了奮力開創貴州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努力方向,彰顯了接續奮鬥開拓創新的戰略定力、融入「兩個大局」的政治自覺和戰略自信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在涵養家國情懷中傳承家風增強自信
    「家國情懷」主題賽事全國演講比賽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演講選手講述自己和身邊人的奮鬥故事,真情詮釋什麼是家國情懷,激發國人傳承好家風,增強發展自信。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國家昌盛,我們才能幸福。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一位大學畢業後就到貴州貧困縣工作的扶貧幹部在《在觸摸鄉村中收穫一份家國情懷》的文章中這樣寫道:這幾年,從機關到農村,與村民做朋友、打交道,為村裡大事小事出謀劃策,我也明顯感覺身上慢慢多出一些「泥土味道」:自覺從村民立場思考問題;用老百姓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困難面前,學會忍耐堅持,我多了些從容淡定
  •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學員們認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關鍵時刻,黨中央專門出臺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文件,意義重大而深遠。天津市河北區委書記劉志強說,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對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實施《意見》非常必要,十分及時。
  • 求是漫評:企業家要扛起應有擔當
    7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強調,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要增強愛國情懷,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帶領企業奮力拼搏、力爭一流,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
  • 增強「四個意識」勇於擔當作為 爭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幹部
    當前,漣水正處在科學趕超,跨越發展的重要時期,處於起步「十三五」、加速奔小康的關鍵時刻,既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迫切需要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和每一名黨員幹部以先進為榜樣,增強「四個意識」勇於擔當作為,爭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幹部。 一、講政治有信念,重在增強「四個意識」,做到知行合一。「天下之德,莫過於忠」。
  • 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的意義及路徑探究
    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的意義 家國情懷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社會個體基於最初的血緣或地緣而形成的對命運共同體的歸屬感與責任感,表現為個體成員對家庭宗族的身心依附、對故土山河的眷戀守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承續、對家國民族的責任擔當。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家國情懷發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