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七年陪伴日背後:企業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

2020-12-12 中國經營網

與眾不同的2020即將收尾,這一年或許過得有些艱難,但我們也見證了迎難而上、化危為機的中國力量——危難之時各企業勇於擔當,企業家力挽狂瀾,發展實業、穩定國民經濟,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添磚加瓦;面對困難,每個國人都展現了堅韌不拔、團結一致、砥礪拼搏的精神。2020,因為有「你」所以不難,是彼此間的溫暖陪伴,給予我們共渡難關的勇氣和力量。

2020年12月12日,萬和迎來了第七個陪伴日,秉持著「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的家國情懷,將今年的陪伴日主題升華為「有你陪伴,就是溫暖」,聚焦2020那些溫情的陪伴瞬間,號召大家一起用陪伴書寫家國溫暖。

七年陪伴日,從小家到大家

2014年12月12日,萬和在與《南都娛樂周刊》攜手主辦的「第五屆明星」公益活動中,將「陪伴,讓家更溫暖」作為主題,匯聚多方力量,呼籲大家重視家庭陪伴,吸引了眾多明星大V、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微博互動,引發了廣泛關注。

隨後,萬和將每年的12月12日設立為「陪伴日」,開始了從小家到大家再到國家的溫暖旅程。從喚起大家對「陪伴問題」的關注,到叩問「中國式付出」產生的物質陪伴難題,再到探討隔代陪伴之間的溝通問題,萬和不僅向社會傳達陪伴的重要性和意義,也深深體會到「失陪族」的無奈與不易,喚起大眾對這一群體的關注,並在2019年的萬和第六屆陪伴日進行了深入探討。

2019年的雙十二,萬和以#社畜的陪伴#為話題,將陪伴日主題引申為「辯題」,攜手奇葩說3位人氣辯手傅首爾、大王、劉鎧瑞,共議「不在身邊的陪伴,算數嗎?」,賦予陪伴新定義。「996」是2019年的熱詞,而在這背後有著一群真實的、數量巨大的、代表著當代中國奮鬥者縮影的有志青年,他們一邊拼搏奮鬥為夢想而戰,雖難得有空陪家人卻不放棄陪伴,他們藉助「視頻通話」、「遠程預約」等智能科技方式進行著「隔空陪伴」,萬和揭開被忽視了、或做了但未被察覺的年輕家庭的陪伴真相,探討在科技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的時代背景下的家庭新陪伴模式。啟發當代有志青年,放下陪伴焦慮,找到適合自己與家人的陪伴方式,這一年的陪伴日,萬和給每個小家帶去了溫暖陪伴解決方案。

今年,萬和則攜手《火星情報局》第五季和火星副局長楊迪一起發出倡議,號召大家在陪伴家人的同時,也要關注來自身邊的每一份溫暖。尤其在這個特殊的2020,我們見證了逆行的白衣天使,靜止的城市中穿行的快遞員,保家衛國的軍人,團結互助的遠親近鄰……這些點滴細小的陪伴故事,書寫成2020因陪伴而溫暖的中國故事。每一份陌生的善意,都是一種陪伴,是我們共渡難關的重要支撐。萬和還聯動藍V品牌一起,通過一系列的線上傳播及寵粉直播,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分享那些讓2020溫暖的陪伴瞬間,既是感恩也是鼓勵大家繼續充滿信心地前行。萬和的公益倡導,七年的矢志堅持,讓「陪伴文化」逐漸成為一種社會共識,是萬和留給社會最寶貴的財富。

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既見於細微對國民的日常關懷,也體現在時代事件中的勇於擔當。從第一年到第七年,萬和1212陪伴日始終能引發社會關注,主要依託於27年來「讓家更溫暖」的品牌精神。正是在這種品牌精神的引導下,萬和始終堅守作為頭部企業應有的使命與擔當,踐行公益,給家國帶去溫暖。

社會公益一小步,家國溫暖一大步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有國才有家」。正是因為家國情懷的集體「爆發」,才讓千千萬萬個同胞忘記昔日同行們的競爭,放棄行業之間的偏見,也拋開趁機賺一筆的小夢想。一切都只為了打贏這場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在疫情面前紛紛解囊相助,積極主動捐款捐物,助力全國抗擊疫情,共渡難關。在疫情面前,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匯聚成疫情防控線上最強大的力量。
  • 中鐵諾德的家國情懷
    李梓瑞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那種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壯懷,那種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就來自那個叫做「家」的地方。    所以家國情懷很壯闊,卻也很具體。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提升「參與度」擴展責任擔當教育,強化青少年對「中國治理」執行力的實踐。廣泛開展學習體驗活動,構建青少年實踐活動基地,如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國防實踐活動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科技實踐基地等,學生定期到基地學習體驗;鼓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以公益慈善活動為載體,加強青少年對社會的認知;營造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參與社會實踐的氛圍。
  • 【校報特稿】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
    教育方針指引,高等學校必須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人才。三是「使命召喚」。天津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肇始於國家危亡之時,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興學強國」的使命擔當,同時這種責任感召喚著天大學子必須具有「家國情懷」。
  • 疫情下,這家企業展現出強烈的家國情懷!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自疫情爆發以來,仰韶酒業累計捐款近310萬元,體現出了一個民族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展現出了大愛無疆的家國情懷。1月25日,河南省發現的確診病例,竟飆升到了51例,疫情還加速蔓延。面對嚴峻疫情,1月26日,仰韶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侯建光,再也坐不住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責任,迅速從心中湧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返校班會「第一課」⑥ | 家國情懷 弘毅擔當
    一、設計理念   家國情懷,重在家國,意在情懷,是一種立足家庭、自覺承擔家庭責任而又積極奉獻、努力報效國家的強烈情感,是一個人對家庭與國家展現出來的深情大愛、責任擔當。家國情懷將個人、家庭、國家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的是要讓學生形成家國一體、責任擔當、精忠報國等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班會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之一,承載著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任務。   《逆風戰疫最「鹽」值》返校班會「第一課」,充分運用家鄉素材,旨在通過海鹽戰疫,引領學生感悟「鹽」值擔當的鹽邑子弟在這場疫情之下的家國擔當,育家國情懷,促國家認同,顯責任擔當。
  • 家國情懷與憂患意識
    在這個過程中,深厚綿長的「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在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中互相支撐,互相影響,均衍生出新的內容,可以稱為「近代互構」。與之相應,「家國情懷」是個體對其所生活的家庭、家族以及邦國共同體的認同、維護,表現為情感和理智上熱愛共同體,並自覺承擔共同體責任,其核心也是責任意識。在周初統治者「敬德」「保民」的道德意識中,已經洋溢著濃厚的憂患意識,這也成為統治者家國情懷的重要內容。「始於家邦,終於四海」(《尚書·商書》),即是君王家國情懷的集中表達。
  • 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的意義及路徑探究
    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的意義 家國情懷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社會個體基於最初的血緣或地緣而形成的對命運共同體的歸屬感與責任感,表現為個體成員對家庭宗族的身心依附、對故土山河的眷戀守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承續、對家國民族的責任擔當。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家國情懷發揮了巨大作用。
  • 攜手《忘不了餐廳2》,萬和的營銷太暖心
    或認真傾聽或真誠幫助,這一群體急需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關愛。萬和擔當起廚衛領導品牌的社會責任,於9.21世界阿爾茲海默病日,積極投入宣傳,攜手《忘不了餐廳2》,一同向年輕群體發起共同守護老人健康生活的號召。
  • CEO張勇致敬阿里親友:家國情懷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氣質
    CEO張勇致敬阿里親友:家國情懷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氣質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05-10 摘要:阿里日這天,CEO張勇致謝阿里家人:全家都在付出,阿里才得以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 ...幹部群眾和企業家表示見賢思齊:自覺增強家國情懷,勇於擔當社會...
    11月12日下午4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通博物苑考察調研,仔細察看博物苑歷史建築,並走進張謇故居陳列室,了解張謇創辦實業、發展教育、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聽取當地培育企業家愛國情懷、社會責任、奮鬥精神等情況介紹。他指出,張謇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張謇故居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堅定「四個自信」。
  •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其中大家都想到了家國情懷這個詞。家國情懷詞典是這麼解釋的,所說的「家國情懷」,其概念是多層次的:家國情懷起源於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識分子階級優越性的自我標榜,具有狹隘性。同時,家國情懷在形成過程中,與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宗族倫理、個體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是經歷了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
  • 2020年疫情作文熱點話題:家國情懷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疫情作文熱點話題:家國情懷,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遠離危險是人的本能。然而,為了阻擊病魔,白衣天使與家逆行,堅守崗位、踐行職責;鐵路工作人員寫下「請戰書」,立下「疫情面前,我們就是堅固防線」的壯言;還有前後方那些忙碌的身影,或是父子、或是兄妹、或是夫妻,疫情發生後,奮不顧身投入工作崗位……「最美逆行者」的選擇源自責任與擔當,他們用現實的抉擇告訴大家,何為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我愛這片土地》•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國家》中國社會以家庭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維和和生活方式——「家國情懷」,包括「舍己為家」和「保家衛國」這種「家國同構」的社會傳統,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把個人追求與社會目標統一起來的儒家信念。
  • 楊迪為萬和1212陪伴日發聲,只要有陪伴就什麼都不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2月10日,優酷會員們經過一周的漫長等待,終於等到《火星情報局》第五季第十期準時開播,上期秦牛正威和劉維抱憾離開,同時節目也告別了殘酷的末位淘汰賽制,迎來全新的積分賽制。究竟在新賽制中,六位高級特工誰將拔得頭籌成為暫時領先的「王牌」特工?新加入的兩位助陣特工——歌手金志文和演員孟瑤又會有什麼精彩表現?
  • 儒釋道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日講禮記解義》 資料圖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種家國情懷的形成,中國傳統文化諸流派都有其歷史作用。儒學強烈的家國情懷,歷來為世人所公認;而道家和佛家的家國情懷尚未被世人充分認識。例如清代思想家唐甄在其所著《潛書·性功》篇中,就曾提出「老養生,釋明死,儒治世」。
  • 「家國情懷」主題散文研討會在寧舉行
    繼散文集《一個老兵的鄉愁》出版後,85歲的方祖岐上將又創作了一批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散文作品。10月10日,江蘇省作家協會和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在南京共同主辦了「家國情懷」主題散文研討會。20餘位文化界專家、學者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熱烈地交流。
  • 讓家國情懷紮根學生心靈
    邏輯起點 家國情懷是幾千年來紮根在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精神支柱,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都是家國情懷的不同時代表徵。教師要用自己的學識、閱歷和經驗,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興趣、對國家的認同,引導學生爭做具有家國情懷的道德榜樣。
  • 2020高考作文高頻考點——「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  主題速用 對接高考  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裡,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考生在立意時,要關注寫作要求中的「你」,再結合材料,不難得出「作為當代青年,當永葆家國情懷」「涵養家國情懷,肩負時代使命」「家國一體,共築中國夢」等立意。行文時,可以結合有關家國情懷的事件抒發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達對家國情懷的思索。  肩挑責任,不做時代思的過客①  家是我們生命的起點,國是我們生命圓滿的外延。
  • 火星情報局第五季神仙收官,萬和一路溫暖陪伴
    擁有標誌性高音和狂野舞台風格的張瑋,在自曝完曾跟民歌老前輩「搶」唱《小白楊》後,被楊迪調侃,來了首《high歌》伴奏版的《小白楊》。說到2020年的一字總結,不得不提一下火星溫暖大使萬和了,作為廚衛行業的領導品牌,很多觀眾對萬和的印象也能用一個字來總結,那就是「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