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輯撰寫,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導讀:轉眼間,2019年已到年底,這一年裡內分泌領域公布的研究不可勝數。小編匯總了十大研究報導,每一項都值得回味,與大家分享。
1
中國大慶研究30年隨訪結果,重磅出爐
2019年4月,世界矚目的「中國大慶研究30年隨訪結果「正式公布,對於糖尿病的一級預防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30年隨訪結果表明,早期生活方式幹預能夠延緩糖尿病的發病時間,明顯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CV事件和死亡風險。其中,幹預組糖尿病發病延遲約4年,糖尿病累積發病率明顯降低;CVD事件總體發生率降低26%;複合微血管併發症發生率降低35%;CV累積死亡發生率總體降低33%;全因死亡率降低26%,提高1.44年預期壽命。這些發現為幹預措施的推廣,遏制T2DM的全球流行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2
REWIND研究:度拉糖肽帶來三重獲益
2019年6月,廣受關注的REWIND研究結果於今年ADA大會上公布。REWIND研究旨在評估度拉糖肽(每周一次,1.5mg,皮下注射),相比於安慰劑對T2DM成人患者MACE的影響。
研究結果,與安慰劑治療組相比,度拉糖肽治療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複合終點事件發生率降低12%,非致死性腦卒中風險顯著降低24%;腎病複合終點(新發大量蛋白尿、eGFR下降30%、腎臟替代治療)的總體發生風險顯著降低15%,持續性eGFR降低≥40%的風險降低30%,持續性eGFR降低≥50%的風險降低44%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降低18%。
3
GLP-1RA和SGLT-2i直接PK,降糖、減重前者更勝一籌
2019年12月,廣受關注的PIONEER 2研究結果於Diabetes Care發表,本項研究旨在二甲雙胍單藥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對口服索馬魯肽與恩格列淨安全性和有效性(降糖和降重)進行直接比較。
研究結果,口服索馬魯肽,在降低HbA1c、HbA1c水平達標率(<7%)方面均優於恩格列淨,但空腹血糖降低方面兩組無明顯差異,這表明口服索馬魯肽帶來的降糖優勢可能主要在於對餐後血糖的控制;體重降低的差異在26周時不顯著,但52周時,口服索馬魯肽顯示出比恩格列淨更為優秀的體重降低效益。
4
腎功能受損能否使用SGLT-2i?柳葉刀子刊給出了答案
對於腎功能受損的T2DM患者,使用SGLT-2i能否能夠同樣帶來腎臟獲益呢?2019年9月,發表於Lancet Diabetes Endo的一項系統回顧和Meta分析給出了答案。
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患者的eGFR水平處於何種水平(>90mL/min/1.73m^2、60-90mL/min/1.73m^2、45-60mL/min/1.73m^2、<45mL/min/1.73m^2),SGLT-2i均能顯著降低腎功能喪失、ESKD及腎臟疾病死亡風險。
5
中國腹型肥胖地圖出爐!
我國腹型肥胖狀況如何?2019年9月,發表於Obesity的一項中國研究給出了答案。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腹型肥胖的總體患病率為29.1%,各省份之間差異很大。總體上看,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較高,東南地區較低。其中患病人數最多的為山東省,約為2830萬,患病人數最少的為海南省,約為59萬人,相差約46倍。年齡、民族、吸菸狀況、飲酒狀況、已婚/同居和CVD家族史等因素與腹型肥胖有關。
6
胰島素聯合吡格列酮,令死亡風險降低50%
2019年9月發表於J Clin Endocr Metab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在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吡格列酮,會大大降低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
本項研究為回顧性隊列研究,研究數據來自我國臺灣地區的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結果表明,與未聯合吡格列酮的患者相比,胰島素+吡格列酮的治療方案,能夠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約50%,其中對於非CV死亡的保護十分顯著,而兩組在CAD住院、卒中住院、心衰事件方面未有顯著差異。
7
體重降低10%,糖尿病長期緩解可能性大幅提升
本項研究共納入BMI>27kg/m^2的867名英國參與者。研究人員記錄了T2DM確診後的第1年和第5年,參與者體重、血壓、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血脂等數據,評估了體重變化與糖尿病緩解的關係。不過與其他研究明顯不同的是,本項研究的參與者未經歷強化生活方式幹預或嚴格的熱量攝入限制。
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疾病確診1年內體重降低≥10%的參與者,隨訪第5年時T2DM緩解的可能性增加77%。這說明,即使未進行強化生活方式幹預或嚴格的熱量攝入,減重≥10%同樣可帶來T2DM長期緩解的獲益,這無疑給患者增加了戰勝糖尿病的信心。
8
Meta分析:這幾類降糖藥與骨折風險增加相關
在起到控糖作用的同時,降糖藥物是否會直接或間接的引起骨折風險增加也是臨床醫生關注的話題。噻唑烷二酮類(TZDs)降糖藥物會增加骨折風險已經多項有力證據證實。但是由於缺少深入的隨機對照研究,二甲雙胍、胰島素和磺脲類降糖藥物對骨折風險的影響尚不明確。2019年10月,一項發表於Obes Rev的Meta分析,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研究結果表明,二甲雙胍的使用與骨折風險降低相關,而胰島素、磺脲類以及TZDs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增加骨折風險。不過研究人員指出,胰島素和磺脲類這兩類藥物增加骨折風險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其導致低血糖相關跌倒事件增加。
9
無糖飲料更健康?其令死亡風險增加26%!
2019年9月,發表於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項研究,對飲料攝入與健康的關係進行了大樣本評估。本項研究的參與者為分別來自10個歐洲國家的40-60歲健康人群,樣本量高達45萬(在相關研究中樣本量最大),隨訪時間長達16.4年。
結果表明,相比於每月飲料攝入量<1杯的參與者,混合飲料攝入≥2杯/天的參與者死亡風險增加17%,含糖飲料攝入量≥2杯/天的參與者死亡風險增加8%,無糖飲料攝入量≥2杯/天的參與者,死亡風險更是增加了26%。
10
大型Meta分析:進一步證實GLP-1RA的心血管獲益
心血管疾病(CVD)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因此,對於CVD的預防是T2DM管理的重要目標。GLP-1RA降糖的同時能夠帶來體重減輕,改善血脂和血壓的額外獲益,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但就心血管方面獲益,不同研究給出的結論並不一致。2019年8月,一項發表於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的大型系統性回顧和Meta分析研究帶來了肯定結果。
本項研究共計納入7項大型試驗。研究結果表明,GLP-1RA能夠顯著降低T2DM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發生率(12%)、全因死亡率(12%)、因心衰住院率(9%)及綜合腎臟結局(17%),並且不會增加嚴重低血糖、胰腺炎/胰腺癌以及甲狀腺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