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不可錯過的十大研究報告 | 研究速遞

2020-12-20 騰訊網

醫脈通編輯撰寫,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導讀:轉眼間,2019年已到年底,這一年裡內分泌領域公布的研究不可勝數。小編匯總了十大研究報導,每一項都值得回味,與大家分享。

1

中國大慶研究30年隨訪結果,重磅出爐

2019年4月,世界矚目的「中國大慶研究30年隨訪結果「正式公布,對於糖尿病的一級預防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30年隨訪結果表明,早期生活方式幹預能夠延緩糖尿病的發病時間,明顯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CV事件和死亡風險。其中,幹預組糖尿病發病延遲約4年,糖尿病累積發病率明顯降低;CVD事件總體發生率降低26%;複合微血管併發症發生率降低35%;CV累積死亡發生率總體降低33%;全因死亡率降低26%,提高1.44年預期壽命。這些發現為幹預措施的推廣,遏制T2DM的全球流行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2

REWIND研究:度拉糖肽帶來三重獲益

2019年6月,廣受關注的REWIND研究結果於今年ADA大會上公布。REWIND研究旨在評估度拉糖肽(每周一次,1.5mg,皮下注射),相比於安慰劑對T2DM成人患者MACE的影響。

研究結果,與安慰劑治療組相比,度拉糖肽治療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複合終點事件發生率降低12%,非致死性腦卒中風險顯著降低24%;腎病複合終點(新發大量蛋白尿、eGFR下降30%、腎臟替代治療)的總體發生風險顯著降低15%,持續性eGFR降低≥40%的風險降低30%,持續性eGFR降低≥50%的風險降低44%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降低18%。

3

GLP-1RA和SGLT-2i直接PK,降糖、減重前者更勝一籌

2019年12月,廣受關注的PIONEER 2研究結果於Diabetes Care發表,本項研究旨在二甲雙胍單藥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對口服索馬魯肽與恩格列淨安全性和有效性(降糖和降重)進行直接比較。

研究結果,口服索馬魯肽,在降低HbA1c、HbA1c水平達標率(<7%)方面均優於恩格列淨,但空腹血糖降低方面兩組無明顯差異,這表明口服索馬魯肽帶來的降糖優勢可能主要在於對餐後血糖的控制;體重降低的差異在26周時不顯著,但52周時,口服索馬魯肽顯示出比恩格列淨更為優秀的體重降低效益。

4

腎功能受損能否使用SGLT-2i?柳葉刀子刊給出了答案

對於腎功能受損的T2DM患者,使用SGLT-2i能否能夠同樣帶來腎臟獲益呢?2019年9月,發表於Lancet Diabetes Endo的一項系統回顧和Meta分析給出了答案。

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患者的eGFR水平處於何種水平(>90mL/min/1.73m^2、60-90mL/min/1.73m^2、45-60mL/min/1.73m^2、<45mL/min/1.73m^2),SGLT-2i均能顯著降低腎功能喪失、ESKD及腎臟疾病死亡風險。

5

中國腹型肥胖地圖出爐!

我國腹型肥胖狀況如何?2019年9月,發表於Obesity的一項中國研究給出了答案。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腹型肥胖的總體患病率為29.1%,各省份之間差異很大。總體上看,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較高,東南地區較低。其中患病人數最多的為山東省,約為2830萬,患病人數最少的為海南省,約為59萬人,相差約46倍。年齡、民族、吸菸狀況、飲酒狀況、已婚/同居和CVD家族史等因素與腹型肥胖有關。

6

胰島素聯合吡格列酮,令死亡風險降低50%

2019年9月發表於J Clin Endocr Metab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在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吡格列酮,會大大降低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

本項研究為回顧性隊列研究,研究數據來自我國臺灣地區的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結果表明,與未聯合吡格列酮的患者相比,胰島素+吡格列酮的治療方案,能夠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約50%,其中對於非CV死亡的保護十分顯著,而兩組在CAD住院、卒中住院、心衰事件方面未有顯著差異。

7

體重降低10%,糖尿病長期緩解可能性大幅提升

本項研究共納入BMI>27kg/m^2的867名英國參與者。研究人員記錄了T2DM確診後的第1年和第5年,參與者體重、血壓、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血脂等數據,評估了體重變化與糖尿病緩解的關係。不過與其他研究明顯不同的是,本項研究的參與者未經歷強化生活方式幹預或嚴格的熱量攝入限制。

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疾病確診1年內體重降低≥10%的參與者,隨訪第5年時T2DM緩解的可能性增加77%。這說明,即使未進行強化生活方式幹預或嚴格的熱量攝入,減重≥10%同樣可帶來T2DM長期緩解的獲益,這無疑給患者增加了戰勝糖尿病的信心。

8

Meta分析:這幾類降糖藥與骨折風險增加相關

在起到控糖作用的同時,降糖藥物是否會直接或間接的引起骨折風險增加也是臨床醫生關注的話題。噻唑烷二酮類(TZDs)降糖藥物會增加骨折風險已經多項有力證據證實。但是由於缺少深入的隨機對照研究,二甲雙胍、胰島素和磺脲類降糖藥物對骨折風險的影響尚不明確。2019年10月,一項發表於Obes Rev的Meta分析,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研究結果表明,二甲雙胍的使用與骨折風險降低相關,而胰島素、磺脲類以及TZDs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增加骨折風險。不過研究人員指出,胰島素和磺脲類這兩類藥物增加骨折風險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其導致低血糖相關跌倒事件增加。

9

無糖飲料更健康?其令死亡風險增加26%!

2019年9月,發表於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項研究,對飲料攝入與健康的關係進行了大樣本評估。本項研究的參與者為分別來自10個歐洲國家的40-60歲健康人群,樣本量高達45萬(在相關研究中樣本量最大),隨訪時間長達16.4年。

結果表明,相比於每月飲料攝入量<1杯的參與者,混合飲料攝入≥2杯/天的參與者死亡風險增加17%,含糖飲料攝入量≥2杯/天的參與者死亡風險增加8%,無糖飲料攝入量≥2杯/天的參與者,死亡風險更是增加了26%。

10

大型Meta分析:進一步證實GLP-1RA的心血管獲益

心血管疾病(CVD)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因此,對於CVD的預防是T2DM管理的重要目標。GLP-1RA降糖的同時能夠帶來體重減輕,改善血脂和血壓的額外獲益,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但就心血管方面獲益,不同研究給出的結論並不一致。2019年8月,一項發表於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的大型系統性回顧和Meta分析研究帶來了肯定結果。

本項研究共計納入7項大型試驗。研究結果表明,GLP-1RA能夠顯著降低T2DM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發生率(12%)、全因死亡率(12%)、因心衰住院率(9%)及綜合腎臟結局(17%),並且不會增加嚴重低血糖、胰腺炎/胰腺癌以及甲狀腺癌風險。

相關焦點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2021-01-0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 2020-07-0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新媒體研究報告2020》《中國新媒體年鑑2019》發布
    本次大會將以「守正聚力 創新共融」為主題,大會發布《中國新媒體研究報告2020》《中國新媒體年鑑2019》等新媒體行業發展最新研究成果。 2020年的《報告》在年度報告、行業報告、專研報告、融合精品分析四個章節的架構基礎上,結合2019年到2020年期間全國新媒體行業發展與主流媒體融合轉型的熱點、亮點與難點,在報告內容上做出更為翔實與豐富的拓展。
  • 李楠盤點 2019 年不可錯過的十大數碼產品
    IT之家12月17日消息 今日魅族科技前高級副總裁李楠發文盤點了《2019年不可錯過的十大數碼產品》,稱購買科技產品,本質上就是用金錢來購買未來。不管做小白鼠還是真先鋒,這篇可供參考。同時李楠強調,此排名完全主觀,也不負責任,「不要問我購買渠道,不靠這個賺錢。而且,如果真找不到,這些玩意對你也沒什麼用。」
  • 2019全球英語研究報告:個人增值,英語學習不可缺席!
    不久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全國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相關數據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75元。按照國家規定的工作時間來計算,月平均工資僅為6872元和4131元。
  • 2010年中國考古與文物保護深度研究報告
    文物是國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最古老歷史文物的國家之一。  《2010年中國考古與文物保護深度研究報告》是在國家「十一五」考古與文物保護研究組課題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我們對考古現狀及文物保護現狀進行戰略分析的基礎上撰寫而成。報告分別分析了2006-2007年國內外考古現狀、國內外文物保護現狀、文物保護科技技術、及考古與文物保護發展趨勢,前景展望等。
  • 2019 年ML & NLP領域十大研究熱點
    2019 年過去了,對於 AI 界而言,過去的一年可謂是「激流勇進」的一年,一方面,整個 AI 界的研究情緒高漲,推動了 AI 技術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迅猛發展的背後,技術的局限性也日益凸顯,研究者們針對這些局限性也在積極探索,並各顯身手地提出了不計其數的新方法和研究方向。
  • 2019年在線日語學習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標誌著在線教育行業的監管終於落地,該行業即將進入合規運行時代。總之,在線教育行業整體政策利好,但面臨合規大考,會加速行業洗牌,優勝劣汰。二、在線日語教育市場規模及趨勢研究1、在線語言教育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19年在線語言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23.5億元。
  • 【主題報告】2019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態勢分析
    經過分析,核實了2019年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核心院所,確認了2019年新聞傳播學研究隊伍種的領軍人物,界定了2019年新聞傳播學研究的重點領域,明確了2019年新聞傳播學研究的頂尖論文與熱點論文。,從而較為全面地認識和把握2019年國內新聞傳播學研究發展脈絡。
  • 可行性研究報告與項目申請書的區別有( )。
    可行性研究報告與項目申請書的區別有( )。  高效備考:加入2021年諮詢工程師高效實驗班 選報1+1考期可續學哦!   可行性研究報告與項目申請書的區別有( )。
  • 2019年中國拉美研究報告:基於中國知網相關文獻的分析
    (見表2、圖2)圖2 2019年拉美研究文章所屬出版形式類別情況No.(見圖3)圖3 2019年發表拉美研究文章較多的報紙情況學位論文方面,鑑於中國知網收錄的學位論文並未覆蓋到所有高校的所有論文,本調研只能基於中國知網收錄的已有信息進行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113篇碩博士論文與拉美研究相關,分別來自55所院校。
  • 《科學》公布2019十大突破 中科院蘭大研究成果入選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2月20日,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公布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2019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對抗營養不良的補充劑等科研成果入選。
  • 年終盤點:2020年睡眠和生物節律領域十大研究突破
    年終盤點:2019年帕金森病十大基礎研究進展2. 年終盤點:2019年帕金森病十大臨床研究進展3. 年終盤點:2019年阿爾茨海默病十大基礎研究進展4. 年終盤點:2019年神經炎症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9. 年終盤點:2019年神經活動記錄十大基礎研究進展10.
  • 百度地圖聯合同濟大學發布2020年Q1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
    (原標題:百度地圖聯合同濟大學發布2020年Q1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
  • 蘭州大學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2019年度十大新聞
    蘭州大學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2019年度十大新聞每日甘肅網12月18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武永明)繼近日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學術帶頭人陳發虎院士領銜、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再次入選《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年度十大新聞,排名第五。
  • 2019-2025年中國抗菌劑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抗菌劑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物質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殺菌或抑制微生物的功能,如部分帶有特定基團的有機化合物一些無機金屬材料及其化合物部分礦物質和天然物質。
  • 2019十大奇怪科學研究:冷凍「秘方糞便」製成菜刀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美國生活科學網站評選出2019年十大最奇特的科學研究,其中包括:1、搜尋尼斯湖水怪直到2018年,一組研究人員才開始嘗試這一大膽想法,研究報告第一作者梅廷·埃倫(Metin Eren)採用一種進食8天的「北極食譜」,作為製作糞便刀的所需原料,之後研究同事將這些糞便冷凍起來,用金屬工具將其製作為刀片。但當他們試圖這把糞便刀切割豬皮的時候,刀片僅在肉皮上留下棕色痕跡(融化的糞便),梅廷表示,通過實驗證實,如果將自己的糞便冰凍起來製作一把刀具,這種想法是站不住腳的。
  • 天津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基地又雙叒獲榮譽稱號
    8月25日,國務院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線上召開了2020年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中期交流會。天津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基地再次被評為「年度優秀研究基地」,研究基地成員胡業飛專項研究報告獲評2019年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優秀專項研究」。
  • 《中國農業嘉年華發展研究報告(2019)》正式發布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指導,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承辦的「春華秋實話嘉年」農民豐收節與鄉村文化發展論壇在江西南昌召開。
  • 大資管時代重新定義研究丨2019中國證券研究行業價值報告
    首先,在科創板擬設立的消息傳出後,幾乎所有研究所都加入了科創板研究行列,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大量相關解讀研報。在Wind研報系統輸入「科創板」這一關鍵詞,可出現3000餘份相關報告,時間跨度從2019年3月至12月。分析師們通過大量深入研究,幫助投行乃至全市場加深對相關政策的理解,同時幫助投行與交易所展開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