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腺癌的不同病理分型-矛盾與挑戰

2020-12-17 健康界

本文轉自公眾號: 肺結節前沿

專家簡介:張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博士。擅長肺部結節的人工智慧(AI)良惡性鑑別、疑難肺部結節的鑑別診斷、肺部磨玻璃結節(GGN)的定性與分級(腺瘤增生-原位癌-微浸潤-浸潤性腺癌)、肺部磨玻璃結節的浸潤風險評估,手術時機的選擇、肺部結節的磁導航支氣管鏡活檢及微創消融、肺部腫瘤的診治(靶向,免疫,放化療)。

早期肺腺癌的預後與病理學類型密切相關。原位癌AIS和微浸潤腺癌MIA的預後良好,實體型及微乳頭最差,其他類型居中。這篇文章綜述了早期肺癌不同病理類型的預後差別。對於臨床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文章發表在2020年6月份的肺癌轉化研究(TLCR)上。

總的來說,AIS和MIA被認為完整切除後不會復發;浸潤性腺癌中,貼壁樣生長為主的腺癌也為復發低風險。腺泡型和乳頭型為主的腺癌為中等復發可能的病理亞型;而微乳頭與實體型腺癌則為有最高復發風險的病理亞型。

WHO現行的肺腺癌病理分型

病理上區分原位癌與微浸潤腺癌有困難,然而可能臨床意義不大

AIS和MIA預後都非常好,AIS 的定義為腫瘤細胞貼壁生長,肺泡形態正常。MIA也以貼壁為主,但有不超過5mm的局灶浸潤。兩者都沒有血管與胸膜侵犯。AIS不允許有任何的乳頭/微乳頭成分及肺泡內腫瘤細胞,而MIA還要進一步除外壞死。AIS和MIA的診斷需要完整的組織學切片觀察。除此之外,經常發生的肺泡壁的硬化和間質崩塌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浸潤,導致AIS和MIA在病理上鑑別的難度。

肺原位癌,純貼壁樣生長。常見肺泡結構間質崩塌,誤認為浸潤。與MIA有時難以區別。

然而臨床上鑑別AIS和MIA並非很重要,一項研究顯示AIS和MIA的術後5年無疾病時間均為100%。這提示今後的分期中,可能需要將MIA從目前的Ia期中去除,列入與AIS相同的0期。

某些貼壁樣生長的腺癌預後與AIS和MIA類似

有研究顯示,貼壁成分>50%的腺癌(註:即磨玻璃成分大於50%的腺癌),術後5年無疾病生存也為100%。貼壁成分越多預後越好。

但也有研究表明,貼壁樣生長成分>80%的腺癌,5年無復發的概率為67%,也一定的復發風險,但比貼壁樣成分小於80%腺癌復發風險低。

註:這兩個結果有些矛盾的地方,主要和肺結節的選擇不一祥有關。所以說,用磨玻璃成分大於50%作為肺結節預後好的標誌,是有很大缺陷的。

複雜腺泡型/腺體融合/篩狀為復發高風險

在WHO肺腺癌分型中,腺泡型腺癌組織學上可以分為簡單腺泡和複雜腺泡/腺體融合/篩狀排列。其中,簡單腺泡型復發風險為較低,為中等復發危險;然而複雜腺泡型為主者的復發風險將顯著升高,基本與實體型一致。

腺泡型腺癌,A:簡單腺泡結構;B:複雜腺泡;C:篩狀排列

乳頭型為主的腺癌,其形態和預後的異質性差異很大

雖然乳頭型為主的腺癌,通常被認為僅僅是中等復發風險的病理類型。但也有研究報導其5年無復發的概率較低,只有38%。乳頭型腺癌的病理表現可以為(1):假性貼壁樣,乳頭較小,細胞異性較小;(2):中等異型,乳頭大小中等;(3):乳頭大小不一,細胞異型性強。第三種乳頭大小不一的乳頭型腺癌,預後要比假性貼壁樣的乳頭型腺癌預後差。為復發高風險。

圖 A:假貼壁樣的乳頭型腺癌 B:乳頭大小中等 C:乳頭大小不一,細胞異型強。以第三種復發概率高。

其他高復發風險的腺癌

實體型腺癌,與微乳頭一樣被列為復發高風險的亞型。對於腸型腺癌和侵襲性粘液腺癌(IMA),不同研究結果不一,但也通常被認為有一定的復發可能和不佳的預後。其5年不復發的概率在51-75%左右。但也有研究的數據中,IMA的預後總體較腺癌平均預後要好。

少量的微乳頭成分,即可影響生存

微乳頭成分是最大的預後不良指標,常伴有轉移。有研究顯示微乳頭為主的腺癌,5年內都會復發。即使只有1%的微乳頭成分,也會影響患者的生存。

微乳頭型腺癌,1%即可影響生存。

早期肺腺癌的復發風險

見下圖

AIS和MIA風險非常低。浸潤性腺癌中,貼壁樣風險低,腺泡型和部分乳頭狀風險中等。而實體型,複雜腺泡/篩狀腺泡,異性型強的乳頭型,有任何微乳頭型成分的腺癌都預示比較高復發可能的病理類型。目前對於術後病理為IB期,且為高復發風險的病理亞型,推薦術後輔助治療(化療或靶向治療)。

今後肺癌亞型的修改建議

1.AIS與MIA合併。

2.腺泡型:大於10%的複雜腺泡/篩狀/融合腺體為高危

3.乳頭型:有異型乳頭型者為高危

4.含有任何程度的微乳頭成分,即定義為微乳頭型


相關焦點

  • 微乳頭型肺腺癌,肺癌中最險惡的病理類型,早期手術後也可能轉移
    當時評論裡很多網友在問,不是說早期肺癌治癒率很高嗎?為何這麼早期的肺癌卻在短時間內發生了轉移?  這個病人確實分期很早,在全省最好的腫瘤醫院手術,手術方式也很正規,之所以這麼快出現轉移,主要原因是他的病理亞型是微乳頭型。
  • 新視角:肺腺癌病理分型與淋巴結轉移率相關
    Yu 等人通過回顧性分析 2268 例肺腺癌患者,並將肺腺癌的亞型與淋巴結的轉移相關性的結果發表在近期的 EJSO 。選取 2012 年 7 至 2014 年 12 月,上海胸科醫院行肺腺癌手術且腫瘤大小 ≤ 3 cm 的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符合納入標準的 2268 例患者行肺葉切除術+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除術,而且在接受治療前均未接受化療、放療等別的其他治療。
  • ≤3 cm 周圍型空洞型肺腺癌的 CT 徵象及臨床病理特徵分析
    但是目前對於薄壁空洞型肺腺癌與厚壁空洞型肺腺癌之間在 CT 徵象與臨床病理特徵之間的差異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本文對經手術切除的胸部 CT 上≤3 cm 的周圍型空洞型肺腺癌的 CT 徵象及臨床病理特徵進行初步分析,並對薄壁空洞型肺腺癌與厚壁空洞型肺腺癌進行對比,以提高對此類肺癌的認識。
  • 病理檢查「符合浸潤性肺腺癌」,是什麼意思呢?
    病理診斷「符合」浸潤性肺腺癌,很有可能是穿刺活檢、或支氣管鏡活檢後做的檢查,意思是從組織特徵上辨認可以明確診斷、定性,有兩個含義,一是浸潤性,二是肺腺癌。癌症之所以惡,就是具有浸潤性、轉移性。但在癌症早期,「未出殼」之前,雖然是毒瘤,還不能傷人,謂之原位癌,若「破殼」之後具有傷人的能力就成了浸潤癌了。原位癌和浸潤癌醫學上是怎麼界定的?
  • 肺腺癌早期治癒率是多少 早期治癒率和它有關
    肺腺癌大家可能了解的比較少,肺腺癌其實是肺癌的一種,它的發病年齡比較年輕,而且多發於女性,這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惡性腫瘤。那麼,肺腺癌早期治癒率是多少?肺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肺腺癌的發病因素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肺腺癌早期治癒率是多少大家都知道,早期癌症的治療效果比較好,治癒率比較高。那麼,肺腺癌也是的,早期甚至有治癒的可能。
  • 什麼是肺腺癌 這症狀竟是肺腺癌
    多數腺癌起源於較小的支氣管,為周圍型肺癌。肺腺癌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往往在胸部X線檢查時被發現。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腫塊,一般生長較慢,但有時早期即發生血行轉移。淋巴轉移則發生較晚。肺腺癌的症狀肺腺癌的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上,那麼,肺腺癌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 肺癌病理報告上的「肺浸潤性腺癌伴壞死」,什麼意思呢?
    手術切除標本病理檢查報告「肺浸潤性腺癌伴壞死」是什麼意思呢?一、肺腺癌肺癌以惡性度大小、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大類,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佔到80%-85%,又可分肺腺癌、肺鱗癌、大細胞肺癌等,肺腺癌又佔非小細胞肺癌的50%左右。
  • 從CT看肺癌病理分型,就是這麼牛
    所以,肺癌的CT的特徵就是不規則的腫塊,有毛刺、分葉,牽拉胸膜引起胸膜凹陷,爛糟糟的空洞,吸血鬼徵:血管向腫塊聚攏,以供腫瘤吸血。 Ready?Go! 上圖是什麼?
  • 周圍型肺癌早期症 周圍型肺癌能活多久
    周圍型肺癌早期症所謂周圍型肺癌,其實也叫做肺野型肺癌,是指發生於肺段以下支氣管直到細小支氣管的肺癌,其特點表現為,臨床症狀出現較晚,擴散的速度較慢,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等特點。周圍型肺癌早期症狀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1、胸痛是周圍型肺癌的典型表現大多疼痛集中在一個局限區域。
  • 肺腺癌是怎麼長出來的?醫生介紹3種肺結節,一學就會
    肺癌最常見的有3種,按照發病率排序,分別是肺腺癌、肺鱗癌、小細胞肺癌。前天給大家介紹了肺鱗癌的早期診斷,今天簡單講一下肺腺癌的發生、進展過程以及早期診斷,早、中期可以治癒!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花2分鐘閱讀一下,很容易學會。
  • 肺腺癌有哪幾種生長方式?哪種生長方式預後好?聽專家分析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多見的肺癌類型,它屬於非小細胞肺癌 。一般多見於女性及不抽菸者。其中約50%的亞洲黃種人中腺癌病人有靶向治療靶點,可以使用用靶向治療。正因為此,它的預後目前優於肺鱗癌。    1、位置:肺腺癌多數起源於支氣管黏膜上皮,且多位於較小的支氣管,少數起源於大支氣管的粘液腺,故多數表現為周圍型肺癌。而肺鱗癌及小細胞癌多數為中央型肺癌。
  • 肺結節診治實例(1):AI人工智慧對於荷包蛋型肺腺癌的診治
    荷包蛋型為肺腺癌的特徵性表現。為混雜磨玻璃結節,由中央實性成分和周邊的磨玻璃邊緣組成。典型者如下圖:這種形態的結節,幾乎可以立刻100%確認為早期肺癌。因為它有另外兩種肺癌的特徵性表現:磨玻璃與肺部的邊界非常清晰,並且有分葉。這幾乎不會是炎症性混雜磨玻璃結節的表現。CT三維重建,仍為典型荷包蛋型,磨玻璃與肺部的邊界極為清晰。
  • 什麼是肺腺癌?肺腺癌有什麼特點?
    什麼是肺腺癌?肺腺癌有什麼特點?肺腺癌是肺癌的其中一個分類,肺癌按組織病理學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主要分為腺癌(肺腺癌),鱗狀細胞癌(肺鱗癌),大細胞癌(大細胞肺癌)。那麼,與其他類型相對比,肺腺癌有什麼特點呢?肺腺癌的特點:1、發病高。
  • 復旦腫瘤新發現: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看似一樣實則分型不同,重新定義...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傳出消息: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領銜的團隊,針對「磨玻璃結節型」肺癌開展大量研究,首次制定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診治的「復旦標準」,系列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
  • 日本胃腺瘤及早期高分化腺癌的病理診斷
    樸正華1 丁小雲2 蔣海忠2 沈曉涵1 1寧波市臨床病理診斷中心病理科 315031 2寧波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 315010 【摘要】內鏡下準確識別早期病變是提高早期胃癌篩查率的關鍵,而精準的病理學診斷是提高內鏡診斷技術的有力後盾。
  • 考點複習 · 排斥反應的分型及病理變化
    【2014-54病理學A型題】符合超急性排斥反應的病理變化是A.血管內膜增厚B.大量淋巴細胞浸潤C.血管周圍洋蔥皮樣改變
  • 癌症從早期到晚期一般需要多久?一文說清楚!
    舉個例子:胸部X片查不出早期肺癌,而誤以為正常。今年腫瘤增大轉移後胸部X片才發現了問題。這樣的病例在臨床上遇到很多,本文就不再過多探討。 既然腫瘤並不是一年就能發展到晚期的,那麼腫瘤從早期到晚期要多久? 這裡就需要了解「腫瘤倍增時間」這個概念了。 腫瘤細胞是通過有絲分裂來增殖。
  • 肺鱗癌和肺腺癌有哪些差異?
    肺鱗癌和肺腺癌,都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兩種病理學亞型。兩種肺癌的起源不同,肺鱗癌起源於基底細胞,而肺腺癌起源於肺泡上皮細胞,二者的分子特徵也截然不同,因此,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包括其生長速度、生長方式、侵襲和轉移活性等,也有很大的差異。
  • 肺癌的病理組織學分型
    肺癌的病理組織學分型:說來可以理解為根據癌症細胞形態來分類,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鱗狀細胞癌、腺癌和大細胞癌。 1.小細胞肺癌顧名思義,小細胞肺癌即腫瘤內癌細胞體積較小,其癌細胞不僅小還瘦,一般呈圓形或梭形,細胞漿少,約佔肺癌總發生率的15%。
  •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等發現 ANCCA 為肺腺癌預後的一種...
    近期研究也表明,ANCCA可能為一種驅動蛋白,其表達情況有助於解釋肺腺癌中與增殖有關的基因表達差異。然而,肺腺癌中ANCCA蛋白的表達情況,及其與臨床病理參數和文獻報導中常見的驅動突變間的關係尚有待解決。對此,我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陳海泉教授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