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肺腺癌?肺腺癌有什麼特點?

2020-12-20 廣州現代醫院
什麼是肺腺癌?肺腺癌有什麼特點?

肺腺癌是肺癌的其中一個分類,肺癌按組織病理學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主要分為腺癌(肺腺癌),鱗狀細胞癌(肺鱗癌),大細胞癌(大細胞肺癌)。那麼,與其他類型相對比,肺腺癌有什麼特點呢?

肺腺癌的特點:

1、發病高。目前肺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肺癌類型,肺腺癌約佔肺癌總數的40%,在所有肺癌類型中,發病率位居第一。

2、生長慢。肺腺癌細胞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腫瘤增大一倍大約需要4-6個月,是所有肺癌類型中速度最慢的。

3、轉移快。肺腺癌細胞具有高度的轉移特性,在臨床上常發現很多肺腺癌的原發病灶雖然很小,但已經出現了轉移現象。這就是臨床上常說的「小腺癌,大轉移」。

4、放療效果差。肺腺癌的全身轉移較早,放射治療作用範圍較為局限,因此肺腺癌對放療不敏感,放療效果較其他類型肺癌差。

5、女性多。在目前確診的肺腺癌病例中,女性佔了相當多的比例,大多病人並無吸菸史,但追問病史發現,很多女性病人有被動吸菸史。

6、與肺部慢性病有關聯。大量資料表明,肺腺癌的發生與肺部慢性疾病有著某種程度的聯繫,如結核、創傷、梗死、肺碳末沉著症以及某些炎性病變所致的疤痕等。

肺腺癌雖然生長速度慢,但轉移較早。因此,對於肺腺癌需要做好預防工作。由肺腺癌的特點可以看出,肺腺癌發病與吸菸/被動吸菸有關,與肺部慢性病有關。因此,想要預防肺腺癌,需要遠離菸草,肺部有慢性病需要定期進行肺癌篩查。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肺腺癌 這症狀竟是肺腺癌
    肺癌是人們經常聽說的一種癌症,那麼,什麼是肺腺癌呢?肺腺癌的症狀是什麼?肺腺癌的發病因素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肺腺癌大家應該都不怎麼聽過肺腺癌,其實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種,屬於非小細胞癌。肺腺癌的發病人群主要是女性以及不抽菸的人群。它的發病源是支氣管黏膜上皮,少數起源於大支氣管粘液腺。肺腺癌的發病率比鱗癌和未分化癌低,發病年齡較小,女性相對多見。
  • 病理檢查「符合浸潤性肺腺癌」,是什麼意思呢?
    病理診斷「符合」浸潤性肺腺癌,很有可能是穿刺活檢、或支氣管鏡活檢後做的檢查,意思是從組織特徵上辨認可以明確診斷、定性,有兩個含義,一是浸潤性,二是肺腺癌。癌症之所以惡,就是具有浸潤性、轉移性。支氣管管腔從裡到外有很多層,肺癌大多是由最裡面的黏膜上皮層開始出現,向深(外)穿透基底層、黏膜肌層,當到達黏膜下層時,癌細胞在這裡遇見發展自己的「良好」環境,如同插上翅膀可以「遠走高飛」,也就從原位癌變成了浸潤癌!因此,腫瘤局限於黏膜層的肺癌是原位癌,浸潤癌就是原位癌的下一階段,或許才是「真正的」惡性腫瘤。
  • 肺鱗癌和肺腺癌有哪些差異?
    肺鱗癌和肺腺癌,都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兩種病理學亞型。兩種肺癌的起源不同,肺鱗癌起源於基底細胞,而肺腺癌起源於肺泡上皮細胞,二者的分子特徵也截然不同,因此,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包括其生長速度、生長方式、侵襲和轉移活性等,也有很大的差異。
  • 肺腺癌早期治癒率是多少 早期治癒率和它有關
    肺腺癌大家可能了解的比較少,肺腺癌其實是肺癌的一種,它的發病年齡比較年輕,而且多發於女性,這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惡性腫瘤。那麼,肺腺癌早期治癒率是多少?肺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肺腺癌的發病因素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肺腺癌早期治癒率是多少大家都知道,早期癌症的治療效果比較好,治癒率比較高。那麼,肺腺癌也是的,早期甚至有治癒的可能。
  • 新視角:肺腺癌病理分型與淋巴結轉移率相關
    2011 年伊始,國際肺癌研究協會 / 美國胸科學會 / 歐洲呼吸學會(IASLC/ATS/ERS)聯手發布了關於肺腺癌的國際多學科分類新標準,截止到目前的報導顯示,新標準的肺腺癌分類對於死亡率和復發率有很強的預測和預後價值,但是
  • 肺腺癌是怎麼長出來的?醫生介紹3種肺結節,一學就會
    肺癌最常見的有3種,按照發病率排序,分別是肺腺癌、肺鱗癌、小細胞肺癌。前天給大家介紹了肺鱗癌的早期診斷,今天簡單講一下肺腺癌的發生、進展過程以及早期診斷,早、中期可以治癒!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花2分鐘閱讀一下,很容易學會。
  • 診斷為肺腺癌中期,還有治癒的可能嗎?
    我國每年約有70多萬新發肺癌病例。有人估算到2025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肺癌病人,發生在我國。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更為不幸的是,大部分肺癌一經發現,已經是晚期,治療效果不好。 肺腺癌中期可以治癒嗎? 預測肺癌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現在最有效的指標就是分期。根據分期,早期的病人有治癒的可能,而到了晚期,可能效果就沒那麼好。
  • 華東師大劉明耀教授團隊最新研究 揭示KRAS突變肺腺癌的代謝特徵
    前期有研究發現,癌基因KRAS能夠通過多種途徑調控腫瘤細胞的代謝編程,包括增強腫瘤細胞糖酵解、重編程穀氨醯胺代謝、增強自噬和巨胞飲等。然而,在特定的腫瘤類型中,KRAS突變後是否直接調控代謝酶及代謝軸活性尚有待深入研究。
  • 微乳頭型肺腺癌,肺癌中最險惡的病理類型,早期手術後也可能轉移
    在浸潤腺癌中又有許多的病理亞型,比如貼壁型、腺泡型、乳頭型、實體型、微乳頭型。不同的病理亞型中,具有不同的預後。一般來說,貼壁型的腺癌為低復發風險。腺泡型和乳頭型為主的腺癌為中等復發風險;而微乳頭與實體型腺癌則為有最高復發風險的病理亞型。  在肺腺癌的各種病理亞型中,微乳頭成分被認為是最大的預後不良指標,常伴有轉移,被認為是肺腺癌中預後最不好的病理亞型。
  • ≤3 cm 周圍型空洞型肺腺癌的 CT 徵象及臨床病理特徵分析
    近年來,隨著腺癌發病率的不斷提高,空洞型肺腺癌的比例也逐漸增加。有研究稱,空洞型肺腺癌的發病率約為 6.2%,且預後不良[6]。此外由於≤3 cm 的空洞型肺癌相對少見,因此提高對≤3 cm 的空洞型肺癌的認識,對於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對於空洞型肺癌的臨床病理特徵的認識主要基於鱗癌,對空洞型肺腺癌的臨床病理特徵知之甚少。
  • 薛濤:建議江蘇把肺腺癌靶向治療EGFR基因檢測費納入醫保
    關於把肺腺癌靶向治療EGFR基因檢測費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的建議,薛濤說:「從2015年開始,我國多個省市已陸續將一些肺癌領域的靶向藥物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江蘇省在2017年9月也正式將這類藥物列入醫保目錄,患者月均治療費用從7000元降低到3000元左右,切實造福了患者。」
  • 科學家繪製出肺腺癌中免疫細胞的空間位置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肺腺癌中免疫細胞的空間位置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8 18:25:04 英國癌症研究所Yinyin Yuan、倫敦大學學院Charles Swanton、劍橋大學John Le Quesne
  • 早期肺腺癌的不同病理分型-矛盾與挑戰
    早期肺腺癌的預後與病理學類型密切相關。原位癌AIS和微浸潤腺癌MIA的預後良好,實體型及微乳頭最差,其他類型居中。這篇文章綜述了早期肺癌不同病理類型的預後差別。對於臨床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文章發表在2020年6月份的肺癌轉化研究(TLCR)上。
  • 肺腺癌Ⅰ期有兩種情況,ⅠA和ⅠB,二者之間有什麼不一樣? - 劉永毅...
    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類型之一,佔到35%左右,以其生物學特性、治療方法歸非小細胞肺癌,腫瘤源於支氣管分泌粘液的腺上皮細胞。以TNM分期除了原位癌外,還有Ⅰ、Ⅱ、Ⅲ、Ⅳ期4個期別,其中Ⅰ期又分為ⅠA期和ⅠB期,有哪些不同呢?
  •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等發現 ANCCA 為肺腺癌預後的一種...
    近期研究也表明,ANCCA可能為一種驅動蛋白,其表達情況有助於解釋肺腺癌中與增殖有關的基因表達差異。然而,肺腺癌中ANCCA蛋白的表達情況,及其與臨床病理參數和文獻報導中常見的驅動突變間的關係尚有待解決。對此,我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陳海泉教授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
  • 澳大利亞女性面頸部突然長出的白色絨毛,後來確診患肺腺癌
    澳大利亞女性面頸部突然長出的白色絨毛,後來確診患肺腺癌 來源:新華網時間:2021-01-12 08:50:08
  • 肺腺癌有哪幾種生長方式?哪種生長方式預後好?聽專家分析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多見的肺癌類型,它屬於非小細胞肺癌 。一般多見於女性及不抽菸者。其中約50%的亞洲黃種人中腺癌病人有靶向治療靶點,可以使用用靶向治療。正因為此,它的預後目前優於肺鱗癌。    1、位置:肺腺癌多數起源於支氣管黏膜上皮,且多位於較小的支氣管,少數起源於大支氣管的粘液腺,故多數表現為周圍型肺癌。而肺鱗癌及小細胞癌多數為中央型肺癌。
  • 趙少康母親肺腺癌過世 陳文茜淚憶同遊北京往事
    據臺媒報導 臺灣媒體人趙少康母親3日凌晨因肺腺癌過世,媒體人陳文茜回憶起2003年,與趙母、趙少康及其弟趙少威同遊北京的往事。當年的北京已申奧成功,各項發展、建設尚不比今日,陳沿途批評的態度與趙母的思鄉情懷成強烈反差,讓陳頓悟,北京對某些人而言所具有的獨特意義。
  • 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團隊合作研究報導浸潤前肺腺癌的基因組學和...
    肺腺癌(LUAD)是最常見的肺癌組織學亞型,平均5年生存率為15%。相比之下,LUAD的浸潤前階段,例如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潤腺癌(MIA),在手術切除後5年內不復發的比例接近100%。AIS的定義為≤3cm的無浸潤性腺癌,而MIA是≤3cm的≤5mm浸潤性腺癌。
  • 29歲姑娘查出肺結節肺腺癌!醫生卻說幸虧她得了另外一種病!
    如果當時她懷疑醫生的動機,提出「憑什麼小感冒還要做這樣的檢查,是不是醫生騙錢」這樣的質疑,大家想想3年後會是一個什麼後果?不寒而慄啊。很慶幸,她選擇了相信醫生,所以要感謝她自己,感謝醫生!我這麼說,並不是無中生有 !現實中不信醫生而釀成悲劇的病例太多了。 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曾有一位腦梗的大媽在急診救治,因為怎麼也聯繫不上家屬,從檢查治療到吃喝拉撒始終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