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多讀書總是好的,然而你知道嗎,並非所有的書都可以放心地給孩子讀,有些權威書單中的書也可能藏著「雷」。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份「童書黑名單」,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繼續補充。
1
淘氣包馬小跳之
《天真媽媽》宣揚自殺
出自於《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作者是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楊紅櫻,還獲得過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獎項。
這本書旨在讓孩子在輕鬆幽默中感受親情和無邊的母愛。看到這種推薦詞,是否作為媽媽都想要給孩子買一本?
這套書在小學生群體中幾乎可以算是網紅童書,很多孩子人手一本,銷售量也是高得嚇人。但是,翻開卻能發現不少宣揚自殺的情節。
這本書有兩種不同版本,有文字為主和漫畫為主的,都貼出來給大家感受一下。
發現這樣的情節,真是讓人細思極恐,很難想像這些信息被孩子接收之後,會產生什麼影響。
請問什麼叫:
那就從樓頂上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飛下來?
之前,江蘇就有孩子因為模仿《喜羊羊和灰太狼》動畫片情節,將同伴綁在樹上燒成重傷。
對於死亡如此嚴肅而嚴重的事情,能夠被這樣輕描淡寫並帶有引導性地宣揚嗎?
2
必讀經典《狼王夢》
情慾、暴力湧現
《狼王夢》是小學生必讀經典書目,出自沈石溪之手,是一部以自然主義觀點寫的動物小說。
但是書中卻不乏暴力場面的描述:
一口咬住雙毛的臀部,猛甩狼勁,連皮帶毛撕下一塊血淋淋的狼肉,滾燙的狼血噴湧而出。等到雙毛尖利的狼牙叼住了它脆嫩的喉管……風沙從喉管的裂口灌進體內,一片冰涼。
不僅如此,還有情慾場面,一起來感受一下文風。
這真的不是小黃書嗎?
真不敢想像如果孩子在身邊朗讀出來,會是怎樣一幅局面?
3
《米小圈上學記》
滿目不良習慣
《米小圈上學記》的作者是北貓,整個系列有16本,主要講述的是米小圈在小學裡既快樂又煩惱的生活。
風格比較幽默,但是書中卻充斥著恃強凌弱、偷懶、不喜歡上課、貪吃、貪玩等內容。
這類有較多負能量的書籍,對於還沒有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孩子而言,會有很多不可控因素。
4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
誤導三觀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這個系列的小說號稱是作者梅子涵寫得最有意思的書。在故事的不少細節上和繪畫的風格上,大量借鑑了《小淘氣尼古拉》。
而《小淘氣尼古拉》是被翻譯後引進到中國的,大人們樂於把它當作休閒讀物,孩子接觸的反而少,因為一方面它未必是適合的兒童讀物,另一方面是有一些文化上的差異。
梅子涵雖然在其中加入了新的元素,讓其成了孩子喜歡的暢銷書,但是書中仍不乏一些誤導三觀的情節。比如在「不結婚的壞習慣」章節中,最後總結到:
沒錯,不結婚也真是一個壞習慣。可是我們以後不會有這個壞習慣的,因為我們以後都要結婚的。
這不就跟前段時候有網友抨擊楊麗萍老師不婚不育一樣可笑嗎?
書裡面還描述了同班同學尿褲子,大家卻一起嘲笑對方,並給對方起綽號,以及警察會進學校抓人等情節,無一不是在誤導孩子。
5
必讀經典《青銅葵花》
暗藏戀童思想
《青銅葵花》作者是曹文軒,旨在傳遞在苦難的時候也要用樂觀關愛之心、堅韌之態來面對。
但是中間描述葵花和她爸爸的生活細節,著實讓人有點不忍直視:
我不敢靠近她,我只覺得她的身體很燙很燙,而且柔嫩得使我不好意思,我被一種八歲孩子所特有的害臊弄得渾身緊張,一陣陣發熱,於是我就往牆壁那邊靠、靠……我對她身體的感覺起初很不清晰,只是覺得燙。她的身體特別光滑,像被春風吹綠的油亮亮的白楊,樹葉那麼光滑,像平靜的湖水那麼光滑,像大理石那麼光滑,她的身體還非常柔軟,像水一樣柔軟,像柳絮那麼柔軟。
作為小學必讀經典書目,這內容怎麼偏向了戀童?
6
必讀經典《斑羚飛渡 》
有違自然規則
《斑羚飛渡》也是小學生必讀經典書目,選自於沈石溪的小說集《和烏鴉做鄰居》。
描寫的是斑羚在被逼至絕境時,為了讓種群贏得生存機會,採取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同時批評了狩獵隊對珍稀動物的貪慾。
但是,有動物學家提出質疑,斑羚群體時不可能有有意識地犧牲個體、成就種族的行為發生。
再者從「飛渡」的原理上來看:
兩隻斑羚如果同時起跳,年老的一個必須與年輕的一個有相同的水平分速度,而其垂直分速度則需加以嚴密的配合才有可能完成接力。而這在斑羚群體中也是不可能的。
作者沈石溪回應過這些質疑,他的回答是:
文學作品應該有想像的空間,這是一種思維的拓展。
這種觀點不過是作者的託辭。畢竟這是給孩子看的,作為兒童文學作家還是要抱有嚴謹的科學態度。
7
繪本《小熊過生日》
情節細思極恐
除了小學生讀物,連幼兒讀物也慘遭毒手。
這本繪本名為《小熊過生日》,主要作用是鍛鍊孩子的記憶力。描述的場景是小熊過生日,請了很多動物朋友來聚會。參加的有老鼠、老虎、兔子和小雞。
然後在吃蛋糕的時候,卻有一位動物朋友不見了,但是餐桌上多了一盤烤雞。
還附上了小提示:
試著讓寶寶脫離書本回憶上一頁的畫面,複述小熊有哪些朋友?
真不知道這種繪本是鍛鍊孩子記憶力,還是鍛鍊孩子「受挫力」?
8
孩子的 精神食糧
當慎重選擇
除了這些雷書,還有不少「毒」書,比如盜版書。盜版書採用的是劣質油墨印刷,氣味刺鼻。
如果孩子長期看盜版書,吸入這些劣質油墨,會導致呼吸系統受損,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大腦發育。
並且盜版書籍的畫面和顏色都容易失真,從而影響的是孩子的審美能力。
因此,給孩子購買精神食糧時不要為了貪圖便宜而選擇盜版,而是要從正規渠道購買。
對於書籍一定要慎重選擇,如有可能,可以自己先閱讀一遍。
也許會有家長說其實這些內容也沒什麼,重點是孩子喜歡看書就可以。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兒童文學可以用低俗、暴力、無營養的內容來吸引眼球,不意味著可以單純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去寫有違孩子健康成長的內容。
因為對於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來說,他們有很強的自我代入感,容易將自己代入到情節中,家長一時不查,可能就會發生不可逆轉的傷害。
所以也懇請那些給孩子開必讀經典書單的專家們,能將書目中的書每字每句都閱讀一遍後,再決定是否適合孩子閱讀,必要時也為書籍劃分好年齡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