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北京時間7月8日,國內疫情迎來新拐點,鍾南山李蘭娟發出提醒

2020-12-12 中國質量萬裡行

文/欣媽甜品教學堂

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7月份,上個月國內的疫情形勢出現了小幅的回彈,相信讓不少的朋友們都為此感到擔憂,大家也擔心會不會因此而迎來第二波的疫情,但是就從目前國內的疫情形勢變化來看,顯然已經減輕了大家的擔憂。此次出現回彈,在北京地區體現較為明顯,不過在發現這個現象後,工作人員就已經將防控措施迅速有效地落實到位了,所以也讓人們看到了好消息,那麼當下國內的疫情形勢如何呢?

更新至北京時間7月8日,全國新增確診21例,新增無症狀6例,新增境外輸入7例,就從這三個方面的數據來看,還有一個消息是值得關注的,那便是全國本土新增確診為0例,通過這樣一個好消息的出現,也體現著國內的疫情形勢迎來了新拐點,因為本土確診的出現,與人們的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現如今實現了本土確診零新增,並且已經保持這個現象連續2天的時間,體現著大家的防控措施落實到位,也能夠讓老百姓們暫時鬆一口氣了。

對於國內的疫情局勢,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都向大家發出過提醒,其中鍾南山院士就提到,國內的疫情形勢在今年冬天至明年春天仍會持續,但是大家不必太擔憂,因為此次北京的疫情形勢比之前武漢的要更明朗一些,所以在採取措施的時候會更有效。

李蘭娟院士也提到:對此次疫情中的感染源,一定要加大排查力度,將所有的隱患都排查出來,患者儘早被發現,就能儘早得到治療,這樣治療的效果也會比較明顯。顯然北京此次的疫情形勢正在按照這樣的步伐前進當中,也逐漸看到了好的成果,同時希望大家能夠繼續努力,期待疫情方面帶來更多的好消息。

相關焦點

  • 北京時間6月14日,全國單日確診出現反彈,鍾南山發出提醒
    通過全國老百姓們這幾個月以來的努力,讓國內的疫情形勢陸陸續續迎來了一些好消息,好消息的到來自然會讓人感覺心情愉悅,並且對每一個明天的到來都充滿更多的希望,但好消息的到來,並不意味著大家就要鬆懈,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方面,如果有所鬆懈的話,就是在給疫情可乘之機。
  • 北京時間9月29日,國內局部「回彈」,鍾南山院士再次提醒
    截止到北京時間9月29日,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通報中,新增確診病例為25例,累計確診為91018例;新增無症狀為26例,現有無症狀為376例;新增境外輸入為12例,累計境外輸入為2835例;新增疑似為1例,現有疑似1例;新增治癒19例,累計治癒85884例。
  • 疫情拐點何時到來?鍾南山用英文回答外媒,指出中國一個當務之急
    鍾南山院士近日受訪稱疫情峰值會在2月下旬出現,希望4月前結束這場戰役。 據國是直通車2月12日報導,近日,鍾南山院士全英文接受路透社採訪。稱疫情拐點會在2月中下旬時候出現,或許4月底前結束。但武漢地區仍然艱難,需要全國上下有力的防控舉措。同時也建議,中國應永久禁止交易野生動物。
  • 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同時重磅發聲,轟動世界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4月22日援引央視網的報導指出,教育部召開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邀請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三位專家就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判,以及如何做好開學後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等進行專題報告。三位專家均表示贊成現在複課。
  • 北京突然新增2例,一地升級為中風險地區!鍾南山發出重要提醒:新冠...
    北京新增2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關聯病例,詳情通報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8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12月18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2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關聯病例,現將具體情況通報如下:確診病例1:某女,48歲,河北籍,北京慶豐包子鋪酒仙橋店員工,昨日已通報。
  • 北京時間9月13日,國內疫情局部出現回彈,鍾南山的提醒來了!
    看到疫情這兩個字眼,想必朋友們都是感觸良多,在過去幾個月以來,老百姓們都投入到抗疫當中,從生活中各方面去完善疫情防控,也正因為如此才讓國內的疫情形勢逐漸好轉起來,也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疫情好轉的希望。我們都知道,這一切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更應該珍惜,那麼每天注意觀察國內疫情數據的變化,其實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完善防控措施。
  • 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表示:是時候了!
    4月20日,教育部舉行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邀請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三位專家「同框」,他們均表示贊成現在複課。鍾南山:「我贊成現在複課」在4月20日教育部召開的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我贊成現在要複課了。」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現場。
  • 2月10日農民工春節收假復工,是不是疫情出現拐點了?防疫有好轉
    導讀摘要:2月10號農民工開始復工,你覺得能開工嗎?是不是疫情有所好轉嗎?為什麼?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是陽曆2月8日,明天是許許多多企事業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後天將是他們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從目前的疫情狀況來看,每天新增病例仍在大量上升,尚未出現放緩的跡象,防疫情況非常嚴峻。已定2月10日復工,並不是說疫病出現了拐點。據昨天鍾南山院士分析,肺炎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各地每日新增病例仍然處於上升階段,數據還在上漲,疫情的拐點尚未出現。
  • 表彰大會上,鍾南山被授予「最高榮譽」,為何李蘭娟院士卻沒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疫情在國內已經被控制,醫護人員絕對是最關鍵的因素。特別是鍾南山院士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出了的冷靜,抗擊疫情表彰大會於9月8日上午隆重召開,但這個獎項也讓很多人想起了一個人,也是這場疫情的最前線的李蘭娟院士,為什麼她沒有獲獎?
  • 鍾南山贊成現在複課,李蘭娟、張文宏認同並支招
    進入四月以來,新冠病毒在中國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和複課有序進行。但是,有輿論認為是為了恢復經濟生產,並非是可以恢復正常生活,當前複課是否必要?複課以後會導致病毒的無法控制嗎?4月20日下午,教育部召開了電視會議,介紹了學校防疫工作報告。
  • 新冠肺炎獲正式命名COVID-19,鍾南山「希望」疫情4月左右結束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最近,新冠病毒疫情又有了新的進展。在昨晚的世界衛生組織會議上,新冠肺炎疾病被命名為「COVID-19」。同時,鍾南山接受了媒體採訪,對「最長潛伏期 24 天」、疫情高峰、何時結束、治癒率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 北京時間8月6日,國內迎來3個好消息,百姓期待的終於來了
    轉眼間全國的疫情已經爆發有8個月的時間了,在這8個月的時間裡,相信大家都經歷了非常多的事情,疫情帶來的危害,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創傷和不如意,讓人看到了疫情的可怕。但慶幸的是國內的疫情已經不斷向好,慢慢迎來了疫情的好轉,為此好消息不斷傳來,也讓老百姓們期待的終於來了,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好消息的到來並不代表著就可以放鬆防疫了,對於防控方面依舊要注意。截至北京時間8月6日,通過國內的疫情數據來看,全國迎來了3個好消息!
  • 不止鍾南山,還有李蘭娟!
    1960年7月,13歲的李蘭娟,從紹興夏履中心小學畢業後,因為成績優異,被保送到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然而讀到初二,著名的「三年自然災害」愈演愈烈。國家困難,李家更困難。這次武漢「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大家都很感嘆,說鍾南山院士都84了,李蘭娟院士都73了,如果再過幾十年,再有大疫情,他們還能再戰嗎?不用怕!我們擔心的,院士們都想到了,希望就在「樹蘭醫學獎」培育的,這幾十位「國際一流的醫學科學家」當中!
  • 鍾南山院士心系海外疫情,郵政不負所托!
    在國內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郵政曾為李蘭娟院士運送重要醫療物資並獲得李院士點讚物資運送「郵」我保障4月8日下午3點,廣東郵政和廣州海關收到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鍾南山院士研究辦公室發出的海外寄遞需求,鑑於疫情期間國際環境複雜,為保障鍾院士捐贈的防疫物資可以順利、快速抵達加拿大多倫多,在廣東省郵政分公司總經理熊勇武和廣州海關關長謝松的指導下,決定使用廣東郵政近期推出的「EMS境外優先郵服務」為這批防疫物資的寄遞保駕護航
  • 抗疫英雄中,鍾南山等4人獲最高榮譽,那個提出封城的李蘭娟呢?
    眾所周知,今年對於我國乃至全世界各國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堪稱是人類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病毒挑戰賽,通過這場博弈,我國的實力再一次得到國際上的高度認可。雖然是首個爆發疫情的國家,但我國在政府、專家團隊和公民的密切配合下,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不少國家在進行防疫工作的時候,都選擇效仿中國。
  • 截至北京時間7月22日,多地均出現境外輸入病例,鍾南山擔心的來了
    北京疫情好轉之後,人們的關注點從來都未停過,最近在香港和新疆的疫情反彈可謂是比較大的,而慶幸的是新疆的疫情雖然出現了反彈,但是問題不大,因為源頭被調查出,其次還做出了相關對策,讓新疆的疫情有所緩解,當下最讓人擔心的依舊是香港的疫情。
  • 經濟日報丨財經早餐「2月5日星期三」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4日表示,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她建議將以上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武漢火神山醫院4日開始正式接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上午9點半左右,首批轉來的確診患者陸續完成入住。
  • 鍾南山李蘭娟,「英雄風骨」背後的力量竟不謀而合
    SARS期間,當時普遍認為是衣原體感染時,鍾南山第一個指出這是病毒感染; 新冠肺炎期間,又是他第一個宣布「人傳人」現象的存在。 「作出和絕大多數人截然相反的判斷,會不會有壓力?會不會怕說錯了,影響自己的聲譽?」
  • 走進《可凡傾聽》,看看共和國英雄鍾南山、李蘭娟的人生橫截面
    1979年10月20日,輾轉前往英國留學的鐘南山,在貝爾加湖畔繞行的火車上度過了自己43歲的生日。車窗外是大森林,大雪已經紛紛揚揚落下,鍾南山看得著迷,他想:「未來會有什麼東西等著我呢?」他那時候不太會想到,41年後的生日時,等著他的,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共和國勳章」的榮譽,更有一場場事關全人類健康福祉的硬仗。
  • 為什麼李蘭娟院士,值得我們尊敬|戰疫日記
    「疫情逆行者專題」,以筆為矛,為一個個逆行者加油、鼓勁,向每一位醫護工作者致敬!第002期,疫情逆行者: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李蘭娟院士,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如今已經有73歲高齡。但在疫情面前依舊奔赴一線。在2月2日,李蘭娟院士及團隊便到達了武漢一線,在醫院晝夜不停、爭分奪秒地阻擊疫情。根據筆者的了解,出發之前,李院士就表示做好了長期在武漢戰鬥的準備。而抵達武漢後,李蘭娟的院士抗擊疫情的決心再一次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