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任期第二長黃達人校長:力促珠海校區落地,推動合併中山醫大

2021-01-11 英俊談教育

文/英俊談教育

廣東省作為中國南方的經濟大省,經濟總量連續28年蟬聯我國第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不過相較廣東省的經濟實力而言,廣東省的高等教育水平似乎與之不太匹配。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廣東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廣東省高等教育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在這其中,作為廣東省乃至南方高等院校的名片和招牌院校,中山大學的發展更是引起了全國的側目。

中山大學能取得今日的成績,離不開歷任校長的辛勤耕耘。在中大近百年的辦學史上,前後共有20多位校長任職。2010年12月24日,前中山大學黃達人校長正式卸任。他主政中山大學長達十二年時間,成為校史上任期第二長的校長。在他卸任的第一時間,南方日報以及中大校園BBS,紛紛表達了對於黃達人校長的不舍之情,並高度評價他任期內的工作,認為他任職期間是建校以來發展最為快速的時期之一。那麼黃達人校長為什麼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我們來一探究竟:

原中山大學黃達人校長

黃達人教授何許人也?

黃達人,1945年4月出生於浙江象山。黃達人的父母都是醫生,他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62年,黃達人考入浙江大學數學系。1968年本科畢業之後,黃達人到一家工廠工作,並且一幹就將近十年。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後,黃達人考取浙江大學數學研究生,並在198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在浙江大學,從1978年1988年的十年,黃達人專注於科研工作。他長期從事線性算子逼近等課題的研究,研究工作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在此期間,黃達人教授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數學系進修一年。憑藉著出色的科研成績,黃達人在1988年就晉升為教授。此後,黃達人教授逐漸走上了高校管理崗位。

在浙江大學,黃達人教授先後擔任浙江大學數學系副主任、範歲久醫學圖像實驗室主任、教務處長和副教務長等職務。1992年,黃達人教授出任浙江大學副校長。在此期間,浙江大學作為全國高校綜合改革的試點單位,高舉高教改革的大旗,科研水平得以快速提高。浙江大學通過各項管理體制的改革,一舉成為實力雄厚的中國頂尖名校。作為浙江大學高教改革的親歷者,黃達人教授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浙江大學校園一景

黃達人教授執掌中大12載成為任期第二長校長,帶領學校進入發展快車道。

1998年12月,黃達人教授離開了工作17年的浙江大學,出任中國南方文化與學術的重鎮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並在翌年九月擔任中山大學校長。此後,他與中山大學黨委書記李延保(1998年-2006年)合作,被稱為中山大學的「李黃時代」。在中山大學,黃達人先生擔任校長職務將近12年,成為中山大學校史上任期第二長的校長。在此期間,他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帶領這所南方名校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中山大學校園一景

第一:珠海校區的建設。中山大學在成立以來,經過建國後近50年的建設,廣州康樂園主校區的辦學空間日漸狹小,已無法滿足不斷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和水平的需要。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創辦新校區就成了當務之急。經過多方考察和對比,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順利獲批。一年之後的2000年,中大珠海校區就建成投入使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創建,大大延伸了學校的辦學空間。

第二:合併中山醫科大學。20世紀初期,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很多部屬院校面臨下放地方的命運。2000年,中山醫科大學由衛生部下放至廣東省管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黃達人校長推動了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辦學,並在2001年強強聯合組建為新的中山大學。新中山大學辦學實力強勁,終合實力也得到了質的飛躍,綜合排名位居全國前十名之列。

原中山醫科大學校園一景

第三:倡導自由的學術氛圍。黃達人校長倡導「為天才留空間,為中才立規矩」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中大位居嶺南的優勢,不搞一刀切的論文考核。2006年,中山大學數學系朱熹平教授破解數學世紀難題龐加萊猜想引起世界關注。在問及原因時,朱熹平教授直言中大自由的學術氛圍是他成功的關鍵。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中山大學一群青年學者成長為領域內的領軍者。

第四:寬容自由、善待學生。在任職中大校長期間,黃達人強調要善待學生。2000年入校不久,中山大學就掀起了晚上宿舍斷不斷電的討論。經過討論,學校決定尊重學生不強制斷電,由學生對自己負責,此舉開了全國高校之先河。此外,2007年中大首度引入西方傳統大學畢業禮儀。校長黃達人堅持數年親手為畢業生頒授學位,並與每位畢業生握手,頒發畢業證書。

中山大學校園一景

結語

黃達人教授作為浙江大學成長起來的教育家,深受浙江大學老校長竺可楨的影響。他執掌中山大學將近12年,成為中山大學校史上任期第二長的校長。在他任職期間,大力倡導「大學應該是一個學術共同體」的辦學理念,帶領中山大學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對此,你怎麼看?祝願中山大學發展得越來越好!黃達人先生工作生活順利!

中山大學校園一景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相關焦點

  • 中大又建新校區,這次選址深圳!
    作為「美麗嶺南」項目一部分的中山大學首屆廣東鄉鎮地區中學生夏令營於21日開幕,來自廣東鄉鎮地區20所中學的100名中學生以及17名帶隊老師參加了開營典禮。  從2000年開始,中山大學開始了多校區辦學的歷程。
  • 中大縮減珠海校區 異地辦學榜樣失色
    隨後,為了尋求發展空間,當時的中大領導遍訪了廣州附近的番禺、花都、增城、中山、東莞等地。儘管當地官員都表示歡迎,然而,在他們的觀念中,辦學猶如辦企業,要土地理所當然要付錢,對此,中大缺乏底氣。一個偶然的機會,時任中山大學校長的王珣章在珠海與當時的市長黃龍雲見面,談到了籌建大學的苦衷和尋找空間的困境。
  • 復旦青年對話中大青年:校長許寧生
    當時上交提案的同學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76%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未見過學校校長,交流無從談起;65%的同學認為與校方拉近距離非常必要;超過八成的學生傾向在非正式場合與學校領導交流,其中飯堂共進午餐的形式備受推崇。 2012年5月,中大首次「校長午餐會」在南校區舉行,共有14名來自不同院系的同學參加。
  • 黃達人:大學的觀念與實踐
    黃達人:當時廣東省對我們中大是給了任務的,按照省政府的說法,廣東省優質教育資源不夠,要求我們擴招,我們原來一年是招五千人,省裡要求擴招三千。  我始終認為,中大要做的是精英教育,這是中大自己的辦學定位。
  • 李鵬考察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圖)
    大洋網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近日在珠海市考察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2月18日上午,李鵬委員長和夫人朱琳一行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龍雲,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近維,副省長湯炳權,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副校長楊曉光以及關玉嘉、李南華、餘榮靄等陪同下到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考察。
  • 【中大畢業季】 白襯衫紅領帶們,祝福你,畢業了
    2006年,中山大學學位服系統及權杖的設計製作完成,亦於校慶日齊聚本、碩、博約2000名畢業生,校長及主禮教授由權杖引導入場。校長莊嚴宣讀中山先生畢業訓詞,並親為博士畢業生及碩士、本科畢業生代表一一撥流蘇。(文/何超)2007-2008年學位授予儀式改回6月底7月初並分南、北校區舉行,南校區(文、理科)設在梁銶琚堂,北校區(醫科)設在校友會堂。
  • 對話復旦青年:我們眼中的許寧生校長丨中青報導
    昨晚一條名為「楊玉良卸任復旦校長,中大校長許寧生調任」的消息引起了中山大學和復旦大學兩校同學的關注。 許寧生1957年生於廣東,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於2010年任中大校長。
  • 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併成立新的中山大學
    中新社廣州十月二十六日電(王華)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今日正式合併組建成新的中山大學,黃達人任校長,原中山醫科大學校長黃潔夫調任國家衛生部副部長。  國家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成立大會上表示,兩校合併將建成一所學科覆蓋更廣、實力更強的綜合性大學。
  • 中山大學翻譯學院落戶珠海
    南方網訊  昨天(9月5日),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開學典禮,成為今年珠海大學園區率先開學的高校。各高校陸續開學後,珠海大學園區全日制在校生將達到5.2萬人。   在昨天的開學典禮上,中大副校長梁慶寅介紹,今年,新成立的翻譯學院也落戶珠海,該院也是國內綜合性大學成立的首個翻譯學院。
  • 中大投100億建珠海校區 中大附小附中明年招生
    原標題:中大投100億建珠海校區   9月1日,珠海市高新區管委會和中山大學舉行中大附中、附小合作辦學籤約儀式。記者獲悉,中大將投資約100億元建設珠海校區。中大附小、附中兩所公立學校計劃於明年9月1日正式開學,招生規模分別為1080人和1350人。
  • 中山大學與珠海政府聯手打造中大珠海校區2.0版(圖)
    中山大學校友和社會賢達獲悉中大珠海校區的發展計劃慷慨解囊。17日,中大珠海校區獲贈2.8億元人民幣,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全球高層人才引進。原標題:中山大學與珠海政府聯手打造中大珠海校區2.0版 校友賢達鼎力相助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惠婷):1999年創立的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走出了一條全國知名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的新路,中大與珠海市新型戰略合作項目17日正式啟動。同一天,長期關注中山大學發展的社會賢達、校友捐贈2.8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中大珠海校區建設及人才引進等方面工作。
  • 中山大學老校長黃達人:大學前任領導不該對現任領導指手畫腳
    【編者按】       4月22日,中山大學團委官方微信刊發《黃達人:關於人才培養訪談的匯報》,該文是老校長黃達人所作的關於人才培養的專題報告。       我對做規劃有兩個基本認識:第一,規劃宜粗不宜細,規劃不是計劃;第二,學科怎麼弄,要聽教授的;但學科如何布局,行政決策的味道應該更重一些。因為教授的特點是學科本位,否則就一定稱不上好教授。在春季工作會上,學校提出了「大團隊、大項目、大平臺」的思路,我覺得中大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確實需要考慮這個問題,這也的確是我們的弱項。
  • 中大珠海四個學院回遷廣州
    校方回應:按規劃合理調整辦學布局  回遷廣州四學院: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醫學院  昨日,多條有關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今年下半年將有多個學院搬離珠海回歸廣州的微博在熱傳。
  • 碧桂園楊國強父女 向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贈1億元
    9月17日,中山大學與珠海市新型戰略合作啟動項目——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建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山大學的珠海校區舉行。
  • 碧桂園楊國強父女向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贈1億元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捐建項目用於支持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基礎設施建設、面向全球引進高水平人才,有力推動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辦學水平的全面提升,進一步推動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籤署的《全面開展新型戰略合作協議》的貫徹落實,推動珠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 中大珠海校區今年新增學生3000人
    「中大未來的主要增量就是在珠海校區。」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今年中大珠海校區將新增3000名學生和500名教師,3年內在校本科生將達1萬人,研究生達5000人,3年建設新校舍100萬平方米,「十三五」期間總投入將超過100億元。
  • 婁源功校長:為振興河南高教奔走多年,力促河南大學入選雙一流
    原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教授婁源功教授長期從事高校管理工作,被委以重振百年河大的重任。四年之後,婁源功被再次委以重任,擔任百年名校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校長力促河南大學進入雙一流,為河南高等教育奔走呼號多年。河南大學歷史悠久,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河南大學堂。解放前河南大學綜合實力雄厚,在民國時期教育部院校評定中名列第三名。在新中國建立後的院系調整中,河南大學分崩離析,辦學實力也一落千丈。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再升級!未來將投73億元建校舍
    自珠海市與中山大學開展新型戰略合作以來,中大珠海校區建設成效顯著。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珠海市—中山大學新型戰略合作項目動工儀式,代表著珠海校區新一輪建設全面啟動,中山大學將繼續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實施,加快珠海校區建設,為珠海市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持。
  • 俟君良久,來日同行——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第五屆第二任期學生會成立大會
    附與會領導,嘉賓名單:暨南大學珠海校區黨工委滕斌副書記,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學生工作辦公室陳韶鵬副主任,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學生會指導老師劉思聰老師,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學生工作辦公室吳偉立老師,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學生工作辦公室張夢沂老師珠海市學生聯合會執行主席周毅,暨南大學學生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 今年中大珠海校區新增3000學生 3年內在校生將達15000人
    14日,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籤約儀式在中山大學格蘭堂舉行 金羊網記者 湯銘明 攝金羊網訊記者王倩,通訊員晁炎、蔡珊珊報導:吸引人才也要靠創新,中山大學建立珠海校區後,一直致力於讓珠海校區成為中大發展的主要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