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部分高中開放20種選課組合
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可以調整選課設置
水母網11月12日訊(YMG記者 龐磊)我省作為第二批試點省份,自2017級普通高中學生開始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周期。目前,全省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工作已全面鋪開,首批進入新高考改革的2017級高中生完成了選課走班。從我市情況來看,市區部分高中提供20種選課資源,在等級考試報名前學生可以調整選課設置。在本輪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中,社會特別關注的物理科目選科人數可能大幅減少或棄選的情況在我省沒有發生。
選課走班是新高考改革的難點
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從2020年開始,高考由文理分科考試變為「3+3」模式考試,學生從高中二年級,開始面臨共同修習科目和選擇修習科目並存的情況,傳統的行政班教學模式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選擇需要,必須通過推行選課走班來實施。而實施「6選3」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制度,既是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亮點,也是改革的難點。2017級高中生除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外,還要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中選擇3科作為等級考試科目,計入高考總成績,「6選3」一共有20種組合。
在10月底舉行的全市普通高中教學工作會議上,煙臺二中校長蔡潤圃針對新高考改革進行了經驗交流。上學期期末,基於學校比較充裕的校舍條件和師資力量,煙臺二中全部開放20種選課組合模式。同時密切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發展動態,研究選課走班後的深層次問題。為此,專門建立選課走班研究團隊,在細節改進和持續調整中,優化教學班與行政班管理機制、教學與輔導模式。學校研究團隊與教育專業機構專家共同探究選課走班中學生發展與新高考、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機制,探索建立適合學校20種組合的選課走班最優模式。在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新機制過程中,安排專門指導教師,負責研究培訓,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素質培養方向。在選課走班實踐中,研究團隊又發現了深層次的問題。比如選課走班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自習輔導高效設計問題;學科之間知識能力關聯度對選科的影響;實施選課走班最優時機的把握;面對高考數學不分文理的變化,數學教學的難度以及學生基礎差異的把握和調整等。蔡潤圃指出,對於這些深層次的問題,學校在不斷調研,尋找解決方案。
開發區高級中學則從北京市邀請專業團隊協助設計走班方案、評價方案,結合先進地區實踐經驗和開發區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了教學班、行政班、學生自修相區別的三重課表體系,實現教室一室一表、師生一人一表。開發區高級中學選課同樣提供20餘種資源組合,分為「固定組合」和「混合插班」兩種形式,即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6門學科中,按規則選擇三門學科形成固定組合,或以兩門學科形成固定組合,再另選擇一門選修課進行走班。學生可以結合個人志向、興趣、專長、學習優勢、職業傾向等特點,在模擬選課的基礎上最終確定選擇內容。為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權,在選課走班實施一個月後,開發區高級中學允許學生根據學習感受和學習效果,更改選課組合;在全部科目通過達標測試後,學生可根據個人成績進行第二次選課更改;在等級考試報名前,學生可以第三次調整選課設置。
省教育廳提醒學生,從理論上講,只要在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報名之前,學生都可以更換三科中的任何學科。但實際操作時,建議慎重考慮。一是無論哪一學科的學習,都會遇到困難,有時成績還會暫時下滑,這屬於正常現象;二是選課後,各學科就開始學習選修課程,如果一段時間後更換學科,已經進行的課程很難補課。因此,建議學生選課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廣泛徵求家長、老師的意見,科學選擇,儘量避免更換學科。當然,若發現某一學科成績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並且連續幾次成績不是很理想,在綜合考慮分析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學習這一學科,那麼可以慎重做出學科調整。
我省近4成高中生選考物理科目
據了解,前期教育行政部門和普通高中開設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多次開展模擬選科。在各高中學校的指導下,大多數學生和家長能夠綜合考慮自身興趣、志向、優勢以及高等學校的招生要求、報考專業、分專業招生計劃、社會對人才的未來需求趨勢等作出理性選擇。
日前,省教育廳披露了我省選課走班的相關數據。2017級全省學生總數為547031人,已經完成選課的學生為533405人。在20種組合中,選擇最多的是政治、歷史、地理組合,在2017級的547031名學生中,總計89067人選擇,佔比16.7%。其次是物理、化學和生物,全省69919名學生選擇,佔比13.11%。歷史、地理和生物排名第三,共59944人選擇,佔比11.24%。人數最少的組合是政治、歷史和物理,全省共4219人選擇,佔比僅為0.79%。從單科來看,人數最多的科目是地理,全省選考人數為361975人,佔比67.86%;其次是生物,選擇人數為308442人,佔比57.83%;排名第三的是化學,共265607人選擇,佔比49.79%;社會高度關注的物理科目,全省共有210815名學生選擇,比例達39.52%;單科人數最少的是政治,188514人選擇,佔比35.34%。
今年,省招考院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擬在山東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公告》,2020年擬在山東省招生的高校中,46.61%的本科專業對物理科目提出了「選考要求」,遠高於其他科目。有物理選考要求的專業一般都是高校實力最強的理工類專業,只有選考了物理,入校後才能順利完成這些專業的學習,並為自己未來碩士、博士階段的專業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有志向報考這類專業的學生都選擇了物理學科作為等級考科目。根據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學生一旦選擇了物理科目作為等級考科目,高考填報志願時至少可以報考90.64%的本科專業,專業選擇面非常廣泛,是專業選擇面最廣的選考科目。從高校理工類專業計劃投放數量來看,以2018年為例,各高校在我省投放理工類、文史類本科計劃分別為165543個、46800個,而理工類、文史類報考考生分別為272820人、144600人,報考理工類、文史類考生的本科錄取率分別為60.7%、32.4%,文科錄取最低控制線比理科高出70分,報考文史類的考生上本科高校的難度遠遠高於報考理工類的考生。
省教育廳認為,如果學習水平處於中低端的學生隨意棄選物理科目,在高校本科專業選科要求確定、理工類專業投入計劃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意味著將專業選擇和專業錄取機會的競爭優勢拱手讓位於選考物理科目的學生,反而讓選考物理科目的優秀學生在升學機會競爭中更具優勢。
[責任編輯:楊凡、蘇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