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古文之韻 品中華文化——「我愛中華詩詞美」複評活動順利開展

2021-02-18 中小學易班

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中華詩詞的熱愛,培養學生熱愛誦讀的好習慣,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了「我愛中華詩詞美」——上海中小學生創新學習展示活動。

「我愛中華詩詞美」活動是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主辦,上海教育報刊總社文化中心承辦,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教育新聞網作媒體支持。此次「我愛中華詩詞美」活動分為「今天誰來讀古詩活動」、「小學生成語劇大賽」兩個系列活動。經過前期作品收集、海選初評、專家評審、電臺展播,最終從全市16個區558首古詩音頻中,評選出小學組10首、初中組9首、高中組5首以及成語劇10個進入現場評選環節。

11月19日,「『我愛中華詩詞美』——上海中小學生創新學習展示活動」現場複評活動在黃浦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中山學校順利進行。 此次參加現場複評活動的評審專家,除了主承辦方代表、媒體代表外,組委會還邀請了青少年活動專家,特別邀請到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上海師範大學唐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查清華教授,以及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命題專家、上海師範大學唐詩學研究中心劉青海教授。

複評活動上午9:00正式開始,首先是「今天誰來讀古詩活動」小學組10個節目的複評。小學組的選手們聲情並茂地朗誦,將舞臺融入了多種如剪紙、書法、古箏、琵琶等傳統文化,把古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市實驗小學的金馬宇帶來的《遊子吟》,富有感情的朗誦和吟唱,加上舞臺上母親和孩子的演繹,讓觀眾深深地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和無私,也感受到「小詩人」對母親的無限感激和敬意。此外,還有上海市靜安區民辦揚波外國語小學王佳文朗誦的《將進酒》,高亢激昂,盪氣迴腸,將整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上海市靜安區民辦揚波外國語小學  王佳文 《將進酒》

「今天誰來讀古詩活動」小學組結束,緊接著是中學組的14個節目複評。不得不提的是來自浦東新區建平實驗中學的湯博宇,他用渾厚的聲音把宋代詩人柳永的《雨霖鈴》朗讀得悽清悲涼,極具感染力。而黃浦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中山學校楊梓暄帶來的《水調歌頭》,朗誦的感情跌宕起伏富有變化,舞臺表現形式也讓人讚嘆不已,優美的舞蹈和行雲流水的書法給節目加了不少分。當然我們其他中學組選手的表現也相當不錯,一起來通過照片看看他們的風採吧!

黃浦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中山學校  楊梓暄 《水調歌頭》

「小學生成語劇大賽」10個節目的複評於下午13:30正式開始。「小學生成語劇大賽」以中華原創成語故事為基礎,可融合音樂、舞蹈等多元素,發揮創造力,合理創編,以舞臺劇形式呈現「成語劇」。評委們不禁為孩子們的活潑精彩表演所動容,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孩子們不知道在臺下學習練習了多少遍,才能有今天如此用心投入的表演。在這10個成語劇中,楊浦區復旦大學附屬小學的《守株待兔》,學生把主人公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獲得評委們的一致好評。普陀區曹楊新村第六小學的《雞黍之約》,表演得古韻悠悠,別具特色,在故事演繹完的最後,「講誠信,中華之美德也」點亮了整個表演的主題。

通過此次「我愛中華詩詞美」——上海中小學生創新學習展示活動,學生們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養,弘揚了傳統文化,體會到中華詩詞和成語的魅力所在,激發了學習中華古典詩詞和成語的興趣,更進一步展現了青少年的活力與自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期待最終獲獎名單的出爐吧!

每日福利:

意見獎:每天看「中小學易班」微信,給出意見發送給博雅君,博雅君會挑選最有價值的意見送出小禮物一份。

相關焦點

  • 中華詩詞發展報告2018——詩詞文化活動
    舉辦詩會,組織採風,詩詞交流活動日益密切。其一是大量詩歌節的成功舉辦,有力地加強了海內外華人群體的詩歌交流創作。比如3月17日至18日,由中華詩詞研究院作為指導單位之一的「東方美谷·詩漫賢城」詩歌節在上海奉賢舉辦。其二是各種類型的詩會活動將地方文化、節序文化與詩歌創作成果相結合。6月15日,北京詩詞學會召開了紀念學會成立30周年暨第十三屆端午詩會。
  • 「品詩詞之美 悟中華之魂」
    ——通州區2018年小學生詩詞大會  2018年1月22日,由通州區小教科、鳳凰青少教育共同主辦的「品詩詞之美,悟中華之魂」第一屆通州區小學生詩詞大會總決賽於芙蓉小學多功能廳成功舉辦。同時,市教委基礎教育一處副處長陳德時、區政府副區長雷曉寧、區委教工委書記張立芳、區教委主任申鍵、區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李少傑、區教委副主任袁靜華、區教委副主任王秀東等領導列席此次活動。
  • 弘揚詩詞文化謳歌美好時代!2020(第四屆)「大美中國圓夢福田」中華...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虹辰用詩詞韻律,吟大美福田。12月13日上午,2020(第四屆)「大美中國圓夢福田」中華詩詞節頒獎典禮在深圳市福田區圖書館舉行。本屆詩詞節由中華《詩詞月刊》社、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主辦,深圳市詩詞學會、中傳華夏國際旅遊文化發展(廣東)有限公司、廣東創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黃士芳,深圳市文化館常務副館長曾昶,深圳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塗禮敦,深圳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郭紀濤等領導嘉賓和獲獎作者出席了頒獎典禮。
  • 華韻金聲——第四屆中華詩詞吟誦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辦
    此次活動由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中國韻文學會、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指導,上海大學黨委宣傳部、上海大學文科處、上海大學教務部、上海大學文學院、上海大學圖書館、上海大學詩禮文化研究院、上海大學中華詩詞創作研究院、上海大學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共同主辦,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上海大學「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基地承辦。
  • 「中華好家風」全國詩詞展演活動在桂林啟動
    趙琳露 攝中新網桂林8月12日電(趙琳露)8月10日至12日,2018詩畫桂林暨「中華好家風」詩詞展演活動在廣西桂林市拉開序幕。此次詩詞普及與推廣活動將走進全國百所城市。「桂林風景美,獨愛灕江水。山水皆如畫,環保你我他。」「我的家鄉在桂林,山水同美遠近聞。冬暖夏涼總相宜,景美人美日日新。」
  • 博白縣喜獲「中華詩詞之鄉」稱號
    同時授予博白鎮大平坡屯「詩詞之村」稱號,批准博白縣王力中學、博白縣佳裕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博白縣雷公嶺森林公園為「中華詩教先進單位」。這是我縣2017年獲得「中國楹聯文化縣」稱號之後,在文化建設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 向陽小學:「共讀中華經典 聆聽古詩書韻」經典誦讀匯報展演(圖)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營造濃鬱的誦讀中華經典文化氛圍,12月11日上午,向陽小學全體師生歡聚一堂,隆重舉辦了「共讀中華經典聆聽古詩書韻」經典誦讀匯報展演活動。本次活動是學校「1+X大閱讀」系列活動的成果展現。活動現場學生們情致高昂,身著整齊精美的漢服,以各自獨特新穎的形式吟誦中華經典,誦讀古詩書韻。
  • 書寫漢字之美 欣賞詩詞之韻——柘榮縣第三小學第二屆漢字聽寫大會暨詩詞大會選拔賽
    欣賞詩詞之韻 ——柘榮縣第三小學第二屆漢字聽寫大會暨詩詞大會選拔賽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對漢字和古詩詞的興趣,提高我校學生規範書寫漢字和對古詩詞的理解掌握能力。8月5日下午,柘榮縣第三小學成功舉辦了第二屆漢字聽寫大賽暨詩詞大會選拔賽活動。 本次比賽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第三小學教研室謝海清主任及四年段全體語文老師的精心組織下,經過激烈角逐,層層選拔,最後由350多人晉級為40人參加此次比賽活動。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複評結果出爐
    近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株洲炎陵縣炎帝陵管理局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徵集作品複評工作順利完成。本屆大賽堅持「中華共始祖、同胞一家親」的正確價值導向,圍繞炎帝神農文化精神內核,突出炎陵文旅要素,薈萃行業精英,以設計創新助力本土品牌發展,串聯產業鏈條,強調落地性和可轉化,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文創體系建設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平臺。
  • 首師大附屬麗澤中學詩歌朗誦比賽頌麗澤之韻
    千龍網北京12月18日訊 近日,首師大附屬麗澤中學2022屆初一年級開展了「品詩詞之美 頌麗澤之韻」詩歌朗誦比賽。全校師生及部分家長一起在經典詩詞的誦讀中,尋找萬裡河山的廣闊,感受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力量。
  • 人物 王思敏:《中華韻》與我
    她說,正是在這一時期受到王老師極大影響,才有了後來為推廣發展中華韻盡一份微薄之力的強烈意願。最初一批學員中也有不少人曾聽過這些故事:幾十年始終如一堅持創建中華民族健身品牌,王老師一輩子做一件事的精神也曾感動、鼓舞了許多人。現如今,在《中華韻》一線教師隊伍中你仍可找到當時許多學員的身影。
  • 中華詩詞發展報告2019 | 詩詞創作
    如「中華詩詞網絡平臺系列活動之『美美中國』活動」,就是其中的成功個例。活動集成了數家官方與民間詩詞創作網站、十餘家網絡媒體及雜誌社、出版機構,將電子郵件作為投稿方式,將專家線上評選作為篩選機制,將網站+自媒體+紙質刊物作為作品發布平臺,可以說,「網際網路+」形態覆蓋了活動全程。在重塑結構、開放生態等層面對詩詞創作事業,都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 明水縣成功創建「中華詩詞之鄉」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孫志國 記者高偉)日前,中華詩詞學會授予明水縣「中華詩詞之鄉」稱號。同時授予明水縣崇德鎮、通泉鄉為「中華詩詞之鄉」;授予明水縣人民檢察院、稅務局、第三小學等8家單位為「中華詩教先進單位」。
  • 潘嶽:中華詩詞與中華文化共同體
    編者按:12月19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社、《中華辭賦》雜誌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40餘位來自中國作家協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詩詞作者圍繞「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與文化強國建設」主題開展交流。
  • 葉嘉瑩《中華詩詞之美》41 中國語言文字的特質與詩歌傳統
    嘉瑩教學與研究領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葉嘉瑩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用英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的中國學者之一,葉嘉瑩一邊孕育桃李,一邊與哈佛大學亞洲系主任海陶偉先生合作從事研究工作,出席了一些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如今這些成果已被哈佛大學出版。這一時期,由於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的長期隔絕,葉嘉瑩的教學研究活動,為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 古郡敦煌獲「中華詩詞之鄉」稱號 邊塞詩詞展絲路興盛
    記者26日從敦煌市委宣傳部獲悉,該市順利通過了「中華詩詞之鄉」評審驗收,這座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再添新名片。連日來,由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範詩銀帶領的中華詩詞學會、甘肅省詩詞學會聯合檢查驗收組對敦煌市創建「中華詩詞之鄉」工作進行了評審驗收。驗收專家組認為,敦煌市創建工作條件成熟、符合標準,同意驗收合格。
  • 【詩詞工具】中華新韻
    點擊關注         中華詩詞學會《21世紀初期中華詩詞發展綱要》指出:「為促進聲韻改革和推行新聲新韻,很有必要組織學者、專家儘快編出新韻書。新韻書可先出簡本,以應急需,然後在簡本試行的基礎上再出繁本。」
  • 中華詩詞當中的詩之三要素
    在中華詩詞的復興與繁榮中,創作與理論相比,理論稍顯薄弱;在理論研究中,專題探討與體系建設相比,體系建設明顯滯後。因此,構建詩詞理論體系更需著力。構建理論體系,方法非常重要。我認為,從目前學術狀態看,系統論的方法最好。
  • 轉發把傳承、繁榮和發展中華詩詞當作事業來幹
    寫詩填詞如果脫離生活,脫離時代,脫離大眾,很容易或無病呻吟,或自娛自樂,或食不知味,或不知所云等等,不一而足,難以引起人們的思想震撼和情感共鳴,何談精品力作之有。四、關於詩詞的用韻。要創作中華詩詞的精品力作,不但要有好的內容,而且要發揮好中華詩詞形式的優勢,即講究格律,好的內容加美的格律的統一。剛才幾位同志講到其中的用韻問題,看來詩界還有些不同主張。
  • 改革古韻字韻地方方言錯誤、統一中華詩詞精準韻律勢在必行文化
    《改革古典詩詞韻律中、字韻地方方言錯誤、統一中華詩詞精準韻律勢在必行文化》曉宇宙論文作品平仄格律是中華詩詞先祖們留給後人的經典文化。是根據中國文字的平聲仄聲而形成的文化底蘊。這可是先人們的經驗總結,一首詩歌的每一句都昂揚頓挫,生生不息,旋律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