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文化進校園,民族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

2020-09-12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9月12日電(記者楊軍 朱雯騫 姚旭 車維維) 貴州省榕江縣水尾水族鄉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水族人口達96.4%,這裡的民族文化受外界文化入侵少,民族原生性保存相對完整,水書、水歌、馬尾繡等都是重要的民族文化結晶。

水尾水族鄉中心校的老師們80%是本地水族人,對水族文化了解頗深,為了更好的促進水鄉文化傳承,學校打造了鄉村少年宮,分別開設水書班、水歌班、蘆笙班、民族工藝傳承等課程,不僅讓學生們掌握一兩項終身受益的興趣特長,還加深了學生們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讓民族文化後繼有人,源遠流長。

相關焦點

  • 讓民族文化在校園裡傳承
    內容摘要:讓民族文化在校園裡傳承。校長王加良介紹,冊亨民族中學作為貴州省百所民族團結示範校之一,該校一直在做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剪紙書畫實踐操作室、民族服裝展示室、布依文化陳列室……走進冊亨縣民族中學,師生剪紙作品、自製民族服裝等讓學校增色不少。「這只是我們學校民族文化進校園的一個部分。」王加良說,作為「中華布依第一縣」,冊亨縣布依族人口76%,布依民族文化,是冊亨本地教育的一項重要課程。
  • 四川松潘:非遺進校園 多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中國西藏網訊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的松潘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這裡,生活著藏、羌、回、漢等民族,各族兒女長期和諧相處、互相交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擁有著藏族「笛廈」、羌族多聲部、土琵琶彈唱、花燈舞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醫藥文化進幼兒園 傳承國粹從娃娃抓起
    紅網時刻長沙12月4日訊(通訊員 林曉娜 姜興超 戴佳聲)12月3日下午,長沙市嶽麓幼兒教育集團北京御園幼兒園裡熱鬧異常,梔子花班的小朋友正在了解中醫藥文化知識,學習製作香囊,而他們的老師正是家長助教。
  • 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荔灣區"戲曲進校園"走進中小學
    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荔灣區"戲曲進校園"走進中小學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2018-12-29 (資料圖)12月28日,廣州市荔灣區文廣新局2018年粵樂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了三元坊小學,由非遺廣東音樂國家級傳承人、著名高胡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何克寧主講,並由廣東音樂曲藝團帶來一場粵曲欣賞會。據了解,從9月至12月,荔灣區文廣新局「戲曲進校園、進社區」走進了五所中小學,學生們通過聆聽、欣賞現場樂隊演奏,走近廣東音樂和粵曲,了解這兩種優秀的傳統文化。
  • 傳承從娃娃抓起!寶安區「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塘頭學校
    「非遺」進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專場活動在塘頭學校隆重舉行,除了傳統精品節目展演,還有8位非遺傳承人攜作品亮相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創造並與生產生活活動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它是前輩留下的寶貴文化財富,鮮活地紮根、活躍於民眾之中。
  • 郵輪文化 從娃娃抓起 2019年青島郵輪旅遊「進社區、進校園、進...
    在市北區北航機關幼兒園拉開宣推大幕,現場近300名幼兒園師生和家長參與了活動 ,在兩段歡快的舞蹈過後,郵輪知識講堂開始,在活動中孩子們收穫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郵輪文化從娃娃抓起,海洋攻勢勢在必得。4月3日下午,2019年度青島郵輪旅遊「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大型系列活動(以下簡稱「三進」活動),在市北區北航機關幼兒園拉開宣推大幕,現場近300名幼兒園師生和家長參與了活動 ,在兩段歡快的舞蹈過後,郵輪知識講堂開始,在活動中孩子們收穫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郵輪文化從娃娃抓起,海洋攻勢勢在必得。
  • 吉林推動滿語進校園 傳承傳統民族文化
    吉林推動滿語進校園 傳承傳統民族文化 2020-12-23 11:15:24   吉林市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之一,保留著大量原生態滿族文化及習俗。據吉林市滿族博物館的數據,在全國範圍內,會說滿語又精通滿文的已不足百人。挽救這門民族語言迫在眉睫。  近年來,吉林不斷推動學習、傳承滿語,「老中青」三代人均對這門「失落」的語言施以援手,促其煥發第二春。小學生們正在上滿語書法課。
  • 吉首大學音舞學院:本土民族藝術進校園 民族文化傳承促成長
    會上,志願者們根據古丈縣當地民族文化,與古丈一中藝術組教師交流後,結合個人專業優勢,開展「本土藝術進校園」活動。前期工作交流會現場。藝術課堂、收穫豐滿支教組成員以湘西本土民族特色藝術為主線,實施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工程,真正做到了本土民族藝術進校園、進課堂、進大腦。
  • 書法教育進校園,華夏萬卷助推文化傳承
    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代表了中國藝術的核心。但是隨著手機、電腦的日漸普及,漢字書寫脫離日常生活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漢字書寫水平下降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寫好字,要從娃娃抓起。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大背景下,2013年開始,中國教育部就頒布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規定從2013年春季開學開始,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在國家政策驅動的大背景下,書法教育被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 州教科院民族文化校園傳承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來源:湘西網湘西網9月2日訊(滕建華 麻 衛 張清忠)日前,由省教育廳組織開展的全省第二屆民族教育優秀教育教學成果評獎結果揭曉,我州有26項研究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6項,佔全省總數32項的8.8﹪;二等獎10項,佔全省總數59項的16.9﹪;三等獎10項,佔全省總數94項的10.6﹪。
  • 容縣: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從娃娃抓起
    容縣: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從娃娃抓起 【時間:2020年12月23日】【來源:玉林日報】【作者:秦崇廣】【編輯:鄧達】玉林日報容縣訊 近日,筆者來到容縣容州鎮第三小學二校區,一場別開生面的少數民族歌舞正在該校運動場舉行,師生共跳《竹竿舞》《56個民族56枝花》等少數民族舞蹈
  •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戲曲精華——馬鞍山實驗學校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紅網時刻嶽陽12月25日訊(通訊員:劉謙、白文君)2020年12月24日上午,馬鞍山實驗學校啟智廣場熱鬧非凡,充滿民族文化氛圍。由縣委宣傳部、縣文化旅遊局廣電局、縣教育體育局、縣藝術團聯合舉辦的「戲曲進校園」正在馬鞍山實驗學校上演。
  • 「永定大戲」進校園 張家界民族實驗幼兒園傳承非遺文化 弘揚本土戲曲
    【摘要】為了更好的挖掘和傳承張家界的本土民族文化,9月23日,張家界民族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永定大戲」進校園活動。為了更好的挖掘和傳承張家界的本土民族文化,9月23日,張家界民族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永定大戲」進校園活動。
  • 健康中國 傳承中醫 從娃娃抓起
    2016年初,國務院正式頒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戰略規劃要求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形成全社會「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濃厚社會氛圍和共同發展中醫藥的良好格局。
  • 【宜賓】筠連縣中學深入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
    筠連縣委統戰部(縣民宗局)深入實施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進校園工程,著力打造示範點,在縣委統戰部(民宗局)的指導和支持下,筠連縣中學按照「夯實基礎、做強特色、用活載體」的思路,努力繼承、發展和繁榮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苗族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豐富校園特色民族文化載體,提高青少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拓寬民族教育渠道,促進各民族學生相互交流,譜寫了「同心共築中國夢 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新篇章
  • 谷城五山:民間文化從娃娃抓起
    同時走廊文化和班級區角文化提檔升級。五山民俗文化豐富多彩,五山中心幼兒園抓住有利資源,提出了民宿文化從娃娃抓起,並且以此為辦園特色,積極創建市級示範幼兒園。 五山鎮中心幼兒園地處五山鎮聞畈社區二組,是一所公立農村幼兒園。自2014年開園後,我們在規範辦園的基礎上,一直思考著關於本園的辦園特色。通過對《3-6歲兒童發展綱要》的解讀和園所實際的考察,我們認為: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 寧德首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校園 培養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者
    為深入推動福建省「運動健身進萬家」活動,喜迎寧德撤地設市20周年,7月10日,寧德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暨2020年寧德市首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寧德師院附屬小學新校區舉行。寧德蕉城籍世界武術冠軍周斌到場助陣。
  • 「六一」故事:廉潔教育從娃娃抓起
    「六一」前後,各地檢察機關深入中小學校園,採取召開廉潔主題班會、舉辦廉潔講座、觀看反腐微電影、廉潔文化進校園等形式,積極開展廉潔教育活動,得到廣大師生、家長與社會各界的歡迎——「六一」故事:廉潔教育從娃娃抓起
  • 傳承從娃娃抓起!杏壇18所小學開永春課
    當天,杏壇鎮「傳承永春文化,展現校園活力」永春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就在此舉行。  此舉一是為了倡導全民健身,弘揚傳統武術文化,推廣和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永春拳」。同樣,也希望通過活動加快推進杏壇鎮各小學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改革,形成特色化辦學格局。
  • 陝西志丹縣:戲曲進校園 文化共傳承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趙梓希)為了更好地傳承發展戲曲藝術,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增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延安市志丹縣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組織國家三級戲曲演員白江寧、劉喜梅、王豔、趙小環等走進志丹縣中學,為學生們普及戲曲知識、學唱戲曲選段、講授戲曲秦腔的起源與演變歷史,將戲曲藝術引進校園,促進校園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