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用行動告訴我們 命運不是名詞而是動詞

2020-12-22 濤哥說說事

吳京用行動告訴我們 "命運不是名詞而是動詞

吳京,中國響噹噹的硬漢演員,他自導自演的戰狼系列電影讓國人熱血沸騰,久違的民族精神被擊發出來,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在中華大地上奔流。

吳京成為新生代的不可替代的精神演員,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讓人為之沸騰。

吳京的成功激勵著無數青年,吳京的經歷鼓舞著他們為自己的夢想去拼搏。

吳京出身武術世家,6歲進體校習武,鼻梁打斷,頭破縫針,胳膊骨折,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最嚴重的是14歲一次意外,腰椎受傷,全身癱瘓,不能自理。醫生宣布他告別武術,可能從此無法站立。他沒有放棄,憑著堅強的毅力靠手臂力量,忍著劇痛練習行走,半個月後奇蹟般恢復,連醫生都不敢相信。16歲獲得全國武術比賽槍術、對練冠軍。

在其他孩子撒嬌,玩遊戲的時候,他在摸爬滾打。正是這時的吃苦磨鍊為他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他始終是拼命三郎的精神。《太極宗師》因為太拼,拍戲時手指被打斷。《小李飛刀》拍攝過程炸傷右眼。《殺破狼》與甄子丹的動作戲全部真打,幾十秒的戲打斷了4根木棍。他在用命拼人生。

但命運卻好像總與他過不去。他的電影始終沒有得到觀眾認可,即使去香港發展,也反響平平。

他沒有放棄,他相信命運是自己創造的。

他說"堅持自己的夢想,生活才有意義"。他要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動作時代,當夢想與現實存在差距的時候他選擇斷續錘鍊自己。他自己當導演, "一切不怕從零開始。"他選擇了大家都不敢拍,不願意拍,風險很大的軍旅題材的影片。為了拍《戰狼》,他深入軍營與士兵同住同練兩年,。聽子彈在耳邊飛,感受坦克身上壓,一個腳踝上膛動作,苦練兩個月。臥薪嘗膽六年才開機。當與今幾個月就拍一部片的時代顯得格格不入。

沒人願意投資,他用拼命的勁抵上全部的家當,不成功就去要飯。找了20多個明星沒有願意拍,自己單幹,不請明星,自己就是明星。

努力終有收穫,《戰狼》第一天票房4000萬,五天2.58億。獲得最佳動作,最佳演員,最佳打鬥等多個大獎。讓人看到了不服輸,不認命的硬漢吳京。

《戰狼2》更讓我們看到一個用命拼出的精品。打鬥,炮轟,墜機,落水不用替身。被毒蟲咬、食物中毒,被搶劫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層出不窮。他們都堅持下來,被認為是一群瘋子,正是這群瘋子創造56.8億元電影史最高票房紀錄,累計觀影人次1.4億 ,"單一市場觀影人次"全球榜首。中國人愛國熱情被點燃。

在非洲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在吳京的感召下,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沒有一個人退縮。憑著戰狼的精神堅持下來。

吳京說,不溫不火才是考驗,演員是最長久的一條路。人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光環而是經歷。

在弱者眼中命運是名詞,在強者眼中命運是動詞。在任何艱難環境中強者始終把命運牢牢握在手中,命運對他們是成長的階梯,前進的動力。

吳京是把握命運的人,我們的命運是否把握在自己手中,吳京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相關焦點

  • 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用作意謂性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用作意謂性動詞當名詞活用作動詞以後,如果當事人(一般指主語)主觀上把賓語所表示的事物,看成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事物時,這個名詞便活用為意謂性動詞了。例如:1、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上)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上)識別一個名詞是否活用作動詞了,主要是從具體的上下文來分析。因為漢語中詞的排列順序是比較固定的,根據詞序我們大致可以判定句子的各種成分。同時,充當句子成分的詞都不是孤立的,它要與它前後的詞語構成各種關係,我們就從這些關係中辨別某一個名詞是否具備了動詞的語法特點。
  • 愛情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
    據說,鐵樹開花不是好兆頭。如果花敗,一生無愛。女人的心如雪蓮花,純潔而柔愛,並且奇美。據說,雪蓮花開在天山最高的地方。如果花敗,一生白髮。哀莫大於心死,所以在愛情路上,千萬要走好,不要回頭,但走完之後不後悔。3、浪漫是什麼?是一克拉的鑽戒?是紅塵相伴雨中漫步?是門前佇立依依不捨?如果兩人兩情相悅,什麼事都不用刻意去做,靜靜坐著也會感覺是十分的浪漫。
  • 在愛情裡,愛是動詞,情是名詞,而行動是愛最好的說明書
    還是只是想玩玩,把我當備胎,或者是並不是那麼愛我,只為因為某種現實的原因,因為合適才在一起。可是,愛並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而行動才是愛最好的說明書。在你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在你難過哭泣的時候,他總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只要你告訴他你在哪就行,而不是那種,各種甜言蜜語說給你聽,但是人在哪?和誰在著?你都不知道,你只知道他對你說的話很甜。
  • 蔣璐霞獲頒愛心大使,分享心得:對於公益,行動不是名詞而是動詞
    活動現場,青年演員蔣璐霞接受了鳳凰網公益的專訪,以下為採訪實錄:蔣璐霞:鳳凰網的網友們,你們好!做公益不是說你有多少錢、多大能力,我覺得只要你有一個心,有這樣一個好的出發點,在一開始做公益這件事情的時候,它就已經在心裡埋下一顆種子,希望自己有一天慢慢成長和強大起來,這樣你才有更多的機會,把這種能量釋放出來,才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大家的能量集結在一起去行善做公益,是特別棒的一件事情,效果也會特別好。
  • 華歌CEO邢罡:智能家居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
    6月15日在2018年第三屆中國住宅科技展上中國智能家居領域的領先品牌華歌的CEO邢罡先生發表了主題性演講,並且現場接受記者採訪,他提出:智能家居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我們通過展會整體的了解,開始深刻體會這句話背後的真正的價值。
  • 名詞作動詞用怎麼就變了味兒?
    因為我們前往度過夏天的地方,基本與我們度過冬天的地方是一個。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不是金主。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次對話中,對方使用了「summer」的動詞形式——作為其名詞形式的活用——你可能已經開始對他充滿銅臭的措辭翻白眼了。當然,除非你也迫不及待地想曬一曬自己有錢人的生活,如此我們也就可以腦補出你享受遊艇、打高爾夫、穿羊毛衫的畫面了。
  •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分享是一種快樂,你得到就是對我的回報,文言用詞法中的動詞篇章。句中動詞「交」用作名詞,作動詞「棄」的賓語,作「朋友」講。動詞用作名詞,是古人以動作代人,以性質、特點代事物所致。這是文言中特有的,並不多見,大都是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這種現象不難理解,只要把動詞看作是一種名稱,譯為與之相關聯的名詞就可以了。
  • 營銷是動詞,而不是名詞!
    Hermawan Kartajaya:  營銷是動詞,而不是名詞!  ■文/本刊記者嶽淼 發自北京  伊索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森林裡有一隻野豬不停地對著樹幹磨它的獠牙,一隻狐狸見了不解地問:「現在沒看到獵人,你為什麼不躺下來休息享樂呢?」野豬回答說:「等到獵人出現時再磨牙就來不及啦!」
  • 文言基礎知識:名詞用作動詞
    「臣」本來是名詞,把「臣」放在動詞的位置上,而且給它帶上賓語「諸侯」,「臣」用作動詞。「臣諸侯」是使賓語「諸侯」成為「臣」、是主語使「諸侯」向他「稱臣」的意思。「臣」用作動詞(稱臣),但這個動作的施行者不是主語「文王」,而是「文王」使賓語「諸侯」施行這個動作。②然得而臘(xi)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瘻、癘。
  • 文言基礎知識:名詞用作動詞
    在一定的上下文裡,名詞還可以活用為動詞(作謂語)、活用為副詞(作狀語),這是名詞的非常用法。名詞用作動詞1把名詞放在賓語的前邊充當動詞,表示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成為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事物,這個名詞就用作動詞(使動)。如:①文王以百裡之壤而臣諸侯。
  • 名詞用作動詞:普通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用作動詞:普通名詞用作動詞在古漢語中,有時名詞處在動詞的位置上了,於是,該名詞便失去其名詞的性質和特點,臨時取得了動詞的語法特點和造句功能,活用作動詞。由於詞性的變化,必然引起詞義相應的變化,即由名詞意義變為與之有關的動詞意義。例如:1、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
  • 《易經》告訴你: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
    看了《易經》才明白,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行動。1、過去的經歷,形成一個人的想法。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和經歷往往構成他餘生的信念和想法。這就形成了個人看法。
  • 英語詞性分析,動詞和名詞的用法,一一來告訴你
    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我們就講一下名詞的相關用法,相信大部分同學在剛剛接觸英語的時候第一個接觸的詞性肯定就是名詞了,在生活中名詞也是非常常見的,在這裡我們學習好名詞的相關知識點也有利於我們為後面所學習的名詞性從句打下堅實的基礎。
  • 營銷應該是主動的動詞,而不是被動的名詞
    營銷應該是主動的動詞,而不是被動的名詞  文/本刊記者嶽淼 發自北京   伊索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森林裡有一隻野豬不停地對著樹幹磨它的獠牙,一隻狐狸見了不解地問:「現在沒看到獵人,你為什麼不躺下來休息享樂呢?」野豬回答說:「等到獵人出現時再來磨牙就來不及啦!」。
  • 文言用詞法——名詞作動詞
    前面的文章中從文字的起源、形體演變,造字規律以及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等各方麵條分縷析,簡述了文字基礎知識,語言簡述了詞彙的內容,文言用詞法在文言中難度很大,名詞作狀語的已經進行分析和論述,下面針對文言用詞法中的名詞作動詞進行專項論述。
  • 動詞不定式當名詞
    之所以稱為動詞不定式,是因為動詞在前面加了「to」以後,詞性變得不固定,不再是動詞了,而是名詞、副詞或形容詞。先說說當名詞的情況。動詞不定式當名詞可以作主語、賓語和補語。「to see」是名詞做主語;「to believe 」是名詞,作補語,來補充說明主語。二、作賓語I like to see a movie .我喜歡看電影。see a movie 是動賓結構,加to後,to see a movie 就成了名詞短語。like 是動詞,to see a movie 是like 的賓語。
  • 名詞用作動詞:方位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用作動詞:方位名詞用作動詞在古漢語中,除普通名詞能用作動詞外,方位名詞也可以用作動詞。方位名詞活用的特點是:失去方位名詞的性質和特點,取得了動詞的語法特點和造句功能,因而它的詞義也隨之發生變化,它表示與該方位有關的動作。
  •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完)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八)第八,由於介賓詞組常常放在動詞前面作狀語,放在動詞後面作補語,因此,當名詞前面有介賓詞組,它的後面又沒有主要動詞時,這個名詞就活用為動詞;當名詞後面有介賓詞組,名詞前面又沒有其他動詞時,這個名詞也活用為動詞。
  • 讓你看對眼的不是命運,而是心理學!
    讓你看對眼的不是命運,而是心理學!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越過嘈雜熙攘的房間,你和他人遙遙相視,驚鴻一瞥。這簡直如同電影情節一般:你和另一個靈魂瞬間共鳴,意識到彼此在看著對方,而這時候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了。當然,眼神交流並不總是這麼令人心潮澎湃,畢竟它是日常對話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