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寶寶不爬直接走,是聰明的表現?這三個好處很難補回來

2020-12-16 叮麻育兒

傍晚出門散步,正好碰到小區幾個阿姨在一起嘮嗑。阿姨A很興奮的跟其他幾位說:「我跟你們說,我家小孫子可厲害了,9個月就能扶著牆走路了。」邊說邊拿手機給大家炫耀。阿姨B問她:「那你家小孫子會爬不?」阿姨A回覆說:「爬啥啊,我家大孫子爬了14個月才學會走路,笨死了。」

很多人以為早走的寶寶聰明,爬行對寶寶來說沒有任何作用,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識。要知道寶寶發育過程是有一定規律的,比如「三翻六坐八爬」,寶寶要先學會翻身,才能坐立,然後爬行,之後再行走。一般來說,寶寶在8個月左右爬行,只是每個寶寶習慣不同,家庭環境不一樣,他們具體爬行時間也不同,有的會早一些,有的會晚一些,還有些因為自身原因不會爬行直接走路,不管哪一種都是正常的,只要寶寶身體健康就行,家長不要太擔心。

但是,爬行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的話儘量幫助寶寶爬行,不要錯過這個讓寶寶發育的寶貴階段,因為一旦錯過,後期很難補回來的。

爬行對寶寶有什麼好處?

高寶勤教授表示:爬行在嬰幼兒動作發育中非常重要,爬行不僅可促進全身動作的協調發展,為直立行走打下基礎,而且可以較早地正面面對世界,增加空間的搜尋,主動接受和認識事物,促進嬰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爬行對嬰幼兒的運動發育是非常重要的。

1.爬行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寶寶在爬行的時候,他們會變成一個主動移動的探索家,他們需要靠著自己去尋找,去認識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在探索的過程中,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都會隨著他們的移動而得到不同的信息,在整合這些信息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會變得特別活躍,大腦也會得到刺激變得更聰明。

2.爬行能夠鍛鍊寶寶的平衡感

之前看到一個很好玩的視頻,視頻裡是個剛開始爬行的小寶寶,他的爬行跟別的寶寶不太一樣,別人是往前爬,而他是往後倒退,當時覺得特別好玩。後來等我家寶寶開始爬行以後,我才知道,原來很多寶寶都有這個階段,這是因為寶寶還沒有學會控制四肢力量,雖然胳膊用力了,但是腿沒有跟上去,只能不斷的往後退了。

在寶寶爬行過程中,他們需要控制自己的四肢、軀幹以及腿部力量,只有都控制好協調了,才能很好的往前爬,然後再控制自己的速度,繞開障礙物慢慢移動到目的地。這個爬行的過程,不僅能夠鍛鍊寶寶的動作控制能力,同時他們還需要計算自己與目的地的距離,體會移動的速度,如何才能讓自己避開障礙物,這些都能夠刺激腦部發育。

3.爬行能夠幫助寶寶健身

爬行是件非常不錯的健身運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寶寶一起爬行過?我家寶寶爬行的時候,我經常跟他比賽,很可惜不管是靈活性,速度,還是持續時間我全部都輸了。看似很簡單的爬行,耗費的力氣卻是很大的,沒一會兒就累的氣喘籲籲的,不比爬樓梯輕鬆。

寶寶學會爬行之前,他們每天不是坐著就是躺著,吃的不多消耗的更少,整個人肉嘟嘟的,學會爬行以後,他們活動量明顯增加,胃口也變好了很多,雖然吃的多了,但是身材卻更加勻稱了。嫌寶寶太胖的家長,可以引導寶寶每天多爬幾圈,相信很快就能「瘦身」成功。

為什麼有些寶寶不會爬行呢?

既然爬行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階段,而且作用這麼多,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寶寶不會爬行呢?一般寶寶到了8-9個月就會爬行了,如果10個月還不會爬行,估計是這幾個原因導致的,家長看看自家寶寶有沒有中招。

1.沒有學習爬行的機會

很多家長總是背著抱著寶寶,或者讓寶寶呆在嬰兒車,學步車裡,寶寶壓根就撈不著在地上爬行,自然就學不會爬行了。

2.沒有學會爬行的環境

很多朋友表示,寶寶爬就是了,要啥爬行的環境。其實環境對寶寶學習爬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家裡地上是大理石,又冰又硬又滑,寶寶光腿在地上爬行,會感覺不舒服,於是就會抗拒爬行。還有些可能在冬天,家長給寶寶穿的衣服特別多特別笨重,寶寶活動不便,別說爬行了,就連翻身都翻不動。

3.寶寶被嘲笑被打擊

對於寶寶來說,爬行是一種新活動,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他們需要一些時間來找到爬行的技巧,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會經常失敗,或者姿勢不好看,本來就會有些膽怯,如果家長沒有耐心,動不動就嘲笑寶寶,或者打擊寶寶的話,寶寶就會對爬行失去信心,不願意再爬行了。

除了上述3點外,還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比如腦癱。因為腦癱是腦部神經損傷所致,腦部損傷會導致寶寶不會爬行、翻身等肢體運動能力障礙的症狀。如果寶寶翻身,爬行,站立等等肢體運動都遲滯的話,建議就醫查看一下,以免真的是腦癱。

如何幫助寶寶爬行?

寶寶不會爬行大多是家庭影響,為了讓寶寶學會爬行,家長們可以嘗試這幾個辦法:

1.學習爬行的姿勢

讓寶寶趴在床上,用一條毛巾從他的肚子下穿過去,爸爸抓住毛巾的兩頭輕輕提起,媽媽幫助挪動寶寶的手腳,協調前進,能夠幫助寶寶更快學習爬行姿勢,為爬行做準備。等適應了以後,媽媽就不需要再挪動寶寶的手腳了,而是拿著寶寶感興趣的玩具在前面逗引寶寶,鼓勵寶寶自己往前爬。

2.引誘寶寶爬行

可以在寶寶面前放他喜歡的東西,玩具或者好吃的,注意開始的時候距離不要太遠,最好寶寶稍微往前挪動一下身體就能拿到,然後再慢慢的增加距離,在這些玩具與食物的引誘下,寶寶很快就能學會爬行了。

我家寶寶之前爬行,前面的是他最喜歡的哥哥,只要挪動幾下就能抓住哥哥,寶寶特別興奮,爬的也特別快。

3.陪著寶寶一起爬

這點非常重要。在寶寶剛開始爬行的時候,他們還得不到要領,不會爬,媽媽就可以在旁邊爬行做示範給寶寶,多看幾遍,聰明的寶寶很快就能學會;當寶寶學會爬行但是不願意爬的時候,媽媽也可以一邊跟寶寶玩耍爬行,比如跟寶寶比賽誰爬的快,讓寶寶感覺爬行是件好玩的事兒,增加他們爬行的積極性。

最後,寶寶爬行需要一定的過程,在此期間,家長不僅要多陪伴多引導,還需要多鼓勵,增加寶寶爬行的信心才行!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9個月寶寶不爬直接走,是聰明的表現?這三個好處很難補回來
    導讀:9個月寶寶不爬直接走,是聰明的表現?這三個好處很難補回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9個月寶寶不爬直接走,是聰明的表現?這三個好處很難補回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不爬直接會走,是不是更加聰明能幹?
    女兒十個月的時候,帶她回外婆家住了一個月,我媽家對面是小鎮的集貿廣場,吃過晚飯後,小鎮街上的男女老少都會到這個廣場溜達溜達,男的打球,老的散步,小的追趕打鬧,也少不了跳廣場舞的阿姨們。人一聚集,你就會發現,各家的孩子有各種樣,有三個小朋友和我女兒一般大。有三四個稍微大幾個月的。我發現這些小孩不是在家長的懷裡,就是在推車了,只有我女兒在地上爬。
  • 寶寶不會爬直接走,這三個危害家長需謹記,「揠苗助長」不可取
    同事說她家寶寶八個多月就會爬了,慢慢地能自己坐起來,差不多一歲的時候就會走路了,陽光聽完想了想自己寶寶,發現寶寶好像沒有經歷過爬行。陽光開始「追憶往事」,寶寶9個月的時候還不會爬>,家裡人也覺得爬不爬都行,就沒在意這個事情,而且寶寶那時候總喜歡站著,要是家人架著他的胳膊走更開心。
  • 先爬後走與不爬就走,哪種寶寶更聰明?三方面比較一目了然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七坐八爬九扶站,十學扶走捏小物」,這是前人根據寶寶發育情況,總結出來的順口溜。寶寶掌握的技能會隨著月齡增加而增多。如果寶寶到了相應月齡,卻沒有掌握相應動作,家長通常都會擔心不已。
  • 寶寶不爬直接走,影響認知發展,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文|全文共1898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最近粉絲群有位媽媽發來一段小視頻,她家10個月的小嬰兒,抓著茶几邊緣站起來,已經試探著要走了。很多寶媽都讚嘆:寶寶真厲害,10個月就要走了。這位寶媽也自豪地說:「說來奇怪,我家寶寶不愛爬,直接就要走路了。」我建議她:「別太著急讓孩子走,多爬爬對孩子有好處。」在嬰兒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爬行是一個重要過程,然而,有些孩子卻遲遲不能夠爬行,直接越過爬行學會了走路。
  • 9個月寶寶聰明的表現,若你家寶寶中三個,恭喜是位天才!
    想起二寶9個月的時候,雖然還不會說話,已經會用手指來指去,讓我幫他拿東西了。而且,比較粘人,幾乎我走哪裡他跟哪裡 9個月寶寶聰明的表現,中三個恭喜 鼓勵寶寶是養成某種好習慣最好的原動力,最好不要以獎品作為鼓勵。
  • 寶寶不爬直接會走,這真的是好事嗎?
    鄰居東東已經9個月了,學會坐之後總是喜歡扶著東西站,甚至扶著走,但就是不喜歡爬。鄰居也懶得教,她說「爬」只不過是一個過渡期,孩子最後的行為自然是「走」,而且孩子不爬只走應該是因為超前的發展,以後一定很有運動細胞。再有就是,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爬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過程,或根本就不是問題,孩子願意就爬,不願意就算了,也不會刻意去教孩子爬行。家長甚至還覺得自己的孩子直接就會走了,有過人之處,發展超前。錯!
  • 你娃是「不爬直接走」還是「先爬後走」?李玫瑾:差距很大
    文丨趙碎碎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俗話說:「一舉頭、二抬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周歲會走。可見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但作為新手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家娃比別家的更早掌握某個動作,比如:不爬直接會走路!
  • "先爬後走"與"不爬就走"的寶寶,有什麼不同?這3點差距明顯
    今日問題:&34;與&34;的寶寶,哪個更好很多小孩在學習走路時,都需要經歷爬行,一般都是爬著爬著,就會走路了。但是也有些小孩直接略過爬行,不爬就會走路,且在人們眼中,這類小孩是無敵聰明的,畢竟有句俗話說:聰明的小孩學什麼都快。要告訴大家,爬行是每個寶寶成長必經階段,直接跳過這一階段,不見得對孩子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育成長。
  • 寶寶不爬就走?將來走姿或異常
    午後黃昏,推著寶寶在小區裡聚會,不少家長也會炫耀自家孩子早早就學會走路:「什麼『七月坐八月爬』,我家孩子乾脆省略了爬,直接就會走了!」然而萬事萬物都有客觀規律存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跳過」了有些環節或許不是好事。
  • 「學爬」與「不爬直接走」的娃,長大差距大嗎?3個地方差別明顯
    「第一次抓東西」「第一次會爬」「第一次說話」等等,尤其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孩子要學會「爬行」,但是也有一些寶寶在小的時候都不會「爬行",直接就去學「走路」了,這時候的家長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非常聰明的吧,所以說並沒有將這件事情給放在心上,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3個方面差別明顯
    每個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有著一定的規律性,我們經常會說七坐八爬,也就是說孩子在七個月左右的時候應該可以獨立的坐著,在八個月左右的時候基本上能夠爬著前行。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遵循這樣的規律,比如有的孩子也許根本就不會爬,但是走路卻比較早。先爬後走的孩子隨處可見,但是不會爬直接就會走的孩子卻不常見。
  • 孩子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長大後有什麼區別?這4點很明顯
    #育兒有招##「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文丨合格父母導語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先爬行,然後再學習走路,也是一個必經的路程,但是有的孩子,也會不經歷爬的過程,就直接會走路了,許多父母看到這個景象是,大部分會比較開心,甚至還覺得自己孩子可能更加聰明
  • 寶寶「不爬就走」,是天賦異稟?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孩子的成長是有著一定的規律性的,俗話常說「七坐八爬」,也就是說孩子在7個月大的時候應該可以自行獨立坐著,在8個月大的時候基本上可以看自行爬著前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遵循這樣的規律,比如有的孩子或許壓根還不會爬行,但是走路卻學的很快,很早就會。一般來說,先爬後走的孩子隨處可見,但是不會爬直接就會走的孩子卻不常見。
  • 8個月的寶寶喜歡站著走卻不會爬行,該怎麼引導?
    我朋友還沾沾自喜自己的兒子不爬就學會走路,覺得這樣很好,自己有空也會在家扶著他進行練習走路。像這樣「跳過爬行直接學走路」的寶寶,似乎也不在少數。爬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出現這種情況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少數「跳過爬行直接學走路」的寶寶走得也很好。但這並不值得家長沾沾自喜,也不用因為寶寶不會爬而太過擔心。
  • 不懂10-12個月寶寶的這3個特徵,不利於養成獨立聰明的孩子
    寶寶終於滿一周歲了,回想過去的一年,我發現寶寶在10-12個月這個階段,驚喜非常的多,因為寶寶逐漸開始從「四腳獸」升級為直立行走且有思想的小寶貝,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無論是從身體行為還是從心理上,都很很大的突破。
  • 寶寶有這4個表現,很多寶媽誤認是「缺鈣」,不要亂補了!
    生活中對於孩子缺鈣這件事情,很多父母好像都存在著一些誤解。孩子出現的一些症狀,經常被家長懷疑是缺鈣。有些症狀雖然出現了,但可不一定是缺鈣。1、孩子晚上睡不好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自家寶寶晚上睡不好,經常會半夜突然驚醒,又或者蹬腳蹬被子。因此家長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寶寶有這些行為,說明他們身體缺鈣,所以總想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給寶寶進行補鈣。
  • DHA讓寶寶變聰明?流口水就是要長牙?育兒謠言各個擊破!
    1.DHA能讓寶寶變聰明嗎?吃魚的好處在於DHA能幫腦神經發育,大腦需要DHA的營養不假,但是聰明不聰明卻是另一個含義。打個比方,汽車需要加油才能走,那麼汽油能不能讓人更會開車?所以,促進發育是真,寶寶聰明不聰明還得看家長的引導和教育。
  • 寶寶小時候這幾個方面「表現」好,說明他可能是個聰明寶寶
    每一個寶寶從出生那時候開始都是各不一樣的,這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最主要的還是來源於爸媽方面。而孩子以後是否會特別聰明有本事,從小時候的一些細節跟事情就可以看出來了,同時觀看寶寶的一些特徵也是可以看出來的,並且還是挺準的。如果寶寶小時候這幾個方面「表現」好,說明他可能是個聰明寶寶!
  • 不是寶寶越早走路就越聰明!坐、爬、站、走的月齡表,爸媽請收好
    有的10個月,有的12個月,還有不少14-15個月的。差距這麼大,是不是寶寶的發育有問題?嬰幼兒時期,很多人把寶寶的大動作發育作為智力高低的依據,如果發育的快一些,走在同齡人前面,就會被長輩稱讚很聰明、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