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西葫蘆排在了致癌首位?我們應該怎麼辦?

2020-12-18 超哥話食

本期作者:梁文歐 趙力超 | 美編:陳敏樺 趙力超

網上一直流傳「西葫蘆會致癌」這個話題

而且很多文章竟然把「炒西葫蘆排在了致癌首位」

真的如這些文章所說?

接下來就由話食團帶著大家一起去探索一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西葫蘆能致癌」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謠言都不是空穴來風的,總有那麼一些原因才會讓大家產生疑問!而咱們所要討論的「西葫蘆能否致癌」也是一個道理,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根據的。

這個問題的源頭就是西葫蘆經高溫炒制會產生丙烯醯胺,具體的過程是天門冬醯胺這種胺基酸和還原糖如葡萄糖兩種物質經過120攝氏度以上高溫炒制3分鐘後,能發生美拉德反應,從而形成丙烯醯胺。

而,丙烯醯胺正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潛在致癌物,目前已發現與攝入含有丙烯醯胺食品有關的癌症部位包括:女性乳腺、子宮內膜、卵巢及男性前列腺、食道、胃、結直腸、胰腺、膀胱、腎臟、口腔、口咽-喉咽、喉、肺、腦、甲狀腺等[1]。這也難怪大眾對西葫蘆能致癌這個問題這麼關心呢,因為丙烯醯胺真的很毒啊!

食用了西葫蘆一定會致癌嗎?

超哥一再說過,不看劑量談功效或者毒性都是浮雲。從上面可知,西葫蘆經高溫會產生丙烯醯胺,那麼產生的量是多少呢?

曾有實驗發現,分別用1200瓦和1600瓦的電磁爐幹炒和油炒西葫蘆3和6分鐘,發現西葫蘆經高溫加熱釋放出來的丙烯醯胺達到了360微克/公斤西葫蘆,也就是180微克/斤西葫蘆,且幹炒和油炒的結果無異[2]。

而國際權威的《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誌指出,丙烯醯胺致癌作用的安全攝入量上限是每千克體重2.6微克,神經毒性的安全攝入量上限為每千克體重40微克。對體重70千克的人來說,能承受的安全攝入量為182微克,神經毒性的安全攝入量為2800微克,這兩個數字分別相當於一天吃1斤和15.5斤爆炒西葫蘆[3]。而且,這個安全攝入量不是指一超過就會得癌症,而是超過這個劑量會提高癌症的發病風險而已

我們發現香港食物中心的實驗中每斤西葫蘆釋放180微克丙烯醯胺,對一個體重為70千克的人來說丙烯醯胺的攝入量是處於安全範圍之內的,但是對低於70千克體重的人來說是低於安全攝入量的。但是,如果我們在烹製西葫蘆的時候不選擇炒,而是水煮,丙烯醯胺的量就大大減少了,可能只有25微克。這是因為水的溫度最高也只是100℃,達不到120℃的高溫,丙烯醯胺產生就沒那麼快,也沒那麼多。

小結

所以,炒西葫蘆是會產生丙烯醯胺,但要攝入超過安全量,需要每天吃1斤以上。同時,致癌風險與烹製方式相關,炒西葫蘆產生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水煮西葫蘆產生的丙烯醯胺量不高,比較安全,所以人們在食用西葫蘆時可選擇水煮的方式哦,健康又安全!

參考文獻:

[1] 董紅運, 於素芳. 丙烯醯胺的致癌性研究進展[J]. 環境與健康雜誌, 2012, 29(9).

[2] 季天也. 炒菜可產生2A類致癌物 扒一扒「致癌蔬菜」真相[J]. 環境與生活, 2015(1):60-65.

[3] 於素芳, 謝克勤. 丙烯醯胺的神經毒性研究概況[J]. 毒理學雜誌, 2005(3):242-244.

圖源網絡,不妥刪。

相關焦點

  • 炒西葫蘆果真致癌?你和西葫蘆有仇嗎?
    去年,在各大新聞媒體上一度熱傳「炒西葫蘆致癌」的各種傳聞,各種社交媒體瘋傳......如下截圖:結果發現炒菜時間越長、溫度越高,蔬菜釋放出的丙烯醯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幹炒的檢測結果無異。其中,西葫蘆高溫加熱後釋放出的丙烯醯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達360微克,僅低於零食類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條(390微克)「丙烯醯胺」究竟是什麼?
  • 吃炒西葫蘆可能會導致癌症
    「西葫蘆、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產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醯胺。」近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表的《首個總膳食研究報告》引發了人們對烹製蔬菜的擔憂。要說烤肉、醃肉易產生致癌物,一點也不稀奇,但這炒蔬菜怎麼也會致癌呢?本報就此採訪國內權威專家,為您餐桌上的健康支招。
  • 清熱又減肥的西葫蘆,卻會致癌?真的假的?
    西葫蘆,作為家中常見的一種綠色蔬菜,富含多種營養元素。但是卻有傳言說西葫蘆裡面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關於「西葫蘆致癌的言論」甚至還有相關研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研究人員,曾花了一年的時間做了一項調查。研究發現:西葫蘆等蔬菜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醯胺。
  • 娃娃菜、西葫蘆被拉進「致癌名單」?真相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父母便和我們說要多吃蔬菜,蔬菜營養價值高,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於是我們按照父母的說法,吃了幾十年的蔬菜,但是現在卻被告知有的蔬菜吃了會致癌,真的是這樣嗎?西葫蘆是大家經常吃的一種蔬菜,烹飪的方式有很多種,無論是炒著吃還是烤著吃,味道都十分不錯。但是很多人說西葫蘆經過高溫烹飪之後會釋放致癌物,讓很多愛吃的人心生恐懼。其實西葫蘆本身是不致癌的,但是在高溫烹煮的過程中,會釋放出丙烯醯胺。
  • 這樣炒菜容易致癌
    原標題: 當心 這樣炒菜容易致癌  東方網1月10日消息:據《上海熱線》報導,家庭主婦或主夫們對於炒菜可謂是信手拈來,熟練地不得了啊。相信對於你的炒菜技術你的另一半估計也是相當膜拜的,那麼你有注意過你的炒菜方式嗎?不當的炒菜方式可致癌喲,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炒菜方法不對致癌的知識。
  • 炒西葫蘆的做法 家常炒西葫蘆的做法
    炒西葫蘆的做法西葫蘆的做法很多,適合炒、煎、炸等做法。韓式西葫蘆餅材料:西葫蘆1個、雞蛋1個、麵粉50克、紅辣椒1個、鹽、胡椒、油各適量1、西葫蘆洗淨,以0.5cm的厚度切片;打好的雞蛋過篩,這樣沾到西葫蘆的時候會沾得乾淨美觀。
  • 西葫蘆炒肉的做法 家常西葫蘆炒肉怎麼做
    西葫蘆是夏天很多人喜歡吃的蔬菜,一般清炒較多,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西葫蘆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能。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西葫蘆含有一種幹擾素的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幹擾素,提高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
  • 4種蔬菜被世衛組織拉入「致癌名單」?闢謠:只有一個是真的
    該篇文章提及了幾種蔬菜,說它們都會致癌,事實如何?我們一個個來看。 1、娃娃菜 娃娃菜小巧可愛,無論是菜葉還是菜百都是滿滿的清甜汁水,這麼鮮美的蔬菜,竟然傳出會致癌?
  • 泡菜炒西葫蘆
    泡菜炒西葫蘆By 清歡的煙火生活我喜歡吃西葫蘆它的味道清香脆爽,而且西葫蘆的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鈣的含量最高,西葫蘆還含有一種豐富的維生素對面色暗黃的人有很好的功效,能改善皮膚的顏色西葫蘆還能調節人體代謝,具有減肥、抗癌防癌的功效。原料:西葫蘆、泡菜、油、鹽、姜、蒜、辣椒、味精。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一碗泡菜。第2步、西葫蘆洗淨後切成絲備用。第3步、辣椒切小圈,姜蒜切碎備用。
  • 蝦皮炒西葫蘆的做法大全 家常蝦皮炒西葫蘆的做法大全
    蝦皮炒西葫蘆的做法大全玉米是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食物,通常把它作為一道菜來食用,眾所周知玉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及多糖等等。是一種物美價廉的食材。那麼營養如此豐富的玉米孕婦可以食用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孕婦可不可以吃黃豆。
  • 「4種致癌蔬菜名單」「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這些榜單不靠譜
    網絡搜索結果衛生組織將「4種蔬菜」拉入致癌名單?今年年初,一篇題為《衛生組織曝:4種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單,記得勸家人少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章稱,娃娃菜、蕨菜、西葫蘆和紅鳳菜這四種蔬菜被衛生組織列入致癌名單,以後都不能吃了。在網傳文章中,還有一些題為「3種致癌蔬菜名單」的文章,也是換湯不換藥。
  • 葵花子排在致癌首位?這份「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有點不靠譜
    最近,一份「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在朋友圈流傳:「現在國人癌症高發,收了!葵花子排在致癌首位,油條竟然在第十位。 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葵花子、口香糖、 味精 、豬肝、河粉(板條、米粉、粉絲)、醃菜(蘿蔔乾)、市售瓶裝鮮果汁、皮蛋、臭豆腐、油條」。
  • 這樣炒西葫蘆會致癌,99%的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曾經在香港就有報告稱,看似無害的炒蔬菜竟然也可能致癌。其原因是在炒菜中,高溫加熱會產生丙烯醯胺。而西葫蘆高溫加熱後釋放出的丙烯醯胺最多,位居蔬菜致癌榜首。那為何西葫蘆會富含如此之高的致癌物質呢?我們不禁要問「丙烯醯胺」究竟是什麼?
  • 蕨菜會致癌?3種常吃的「致癌」蔬菜,可能很多人都誤會了
    特別是有三種蔬菜會致癌,這種說法更是讓無數人感到恐慌。那這三種蔬菜真的會讓癌細胞找上門來嗎?這就需要每一個人有足夠的重視和了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一、無根豆芽市面上的無根豆芽主要都是依託無根水的,而這種水是以6-苄基腺嘌呤為主的,其毒性很低,還有自限性。
  • 西葫蘆的最新做法,不用炒,這樣做,老人小孩都愛吃!
    西葫蘆的最新做法,不用炒,這樣做,老人小孩都愛吃!對於西葫蘆而言,我們都知道西葫蘆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西葫蘆。對於西葫蘆而言,西葫蘆裡面含有的各種維生素也是非常的高,如果經常吃西葫蘆,可以預防近視。現在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玩手機,那麼這個時候我建議大家一定要讓孩子多吃一些西葫蘆。這對於西葫蘆而言,很多人都是將西葫蘆炒著吃,當然西葫蘆炒著吃是非常的美味,如果經常吃炒西葫蘆的話,那麼很多人都會吃膩。
  • 致癌蔬菜,哪四種?專家說遠離
    經過浸泡的娃娃菜我們在超市經常見到這種菜,它的銷量很好,特別是受到當代年輕人的喜愛,因為它的口感很好,並且體量小,吃著方便,不像大白菜,吃不了,還需要儲存,不好經管。俗稱老蕨菜蕨菜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菜,很多百姓到了春季就去採摘,回家炒著吃,拌著吃。
  • 回鍋肉片炒西葫蘆,好吃下飯,做法簡單
    回鍋肉片炒西葫蘆By 線線3896原料:西葫蘆、煮五花肉、蔥、青紅辣椒、姜、蒜、郫縣豆瓣醬、鹽。做法步驟:第1步、西葫蘆切片,開入鍋快速焯燙一下。第2步、姜蔥切絲、青紅辣椒切絲,熟五花肉切片。第3步、熱鍋涼油,加入一小勺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第4步、下入豬肉片煸炒至肥肉變透明狀,盛出。
  • 素炒西葫蘆口感不好,很正常,那是因為少做了一步
    西葫蘆和嫩南瓜的區別:1.形狀上:西葫蘆一般都是規則的呈長的橢圓形,而嫩南瓜一般都有是橢圓形或者長條形。2.顏色上:西葫蘆顏色較淺,一般為淺綠色或黃綠色。而嫩南瓜表皮則呈深綠色。3.口感上:西葫蘆口感偏脆,而嫩南瓜口感會面一點。
  • 「糖尿病菜譜」橘子炒西葫蘆
    西葫蘆含有瓜氨酸、腺嘌呤、天冬氨酸、葫蘆巴鹼等物質,具有促進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控制血糖,是通用的優選食物。而且西葫蘆所含的膳食纖維,能夠促使膽固醇轉化為膽酸,降低血脂,能夠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能抑制鈉與脂肪的吸收,降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