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過少易導致糖尿病 糖友應適當多喝水

2020-12-19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原標題:飲水過少易導致糖尿病 糖友應適當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擁有健康身體的首要條件。那麼如果得了糖尿病,是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呢?有的人認為患了糖尿病就要控制飲食,就要多喝水。而有的人則認為應該少喝水,不少糖尿病人誤認為糖尿病的多飲多尿症是由於喝水過多引起的,只要少喝水,就可以控制多飲多尿症狀,於是就盲目地控制飲水量,即使口渴也不願喝水或儘量少喝水。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每天飲水過少或致糖尿病

法國一項最新研究稱,每天喝水4杯(227克/杯)可防止高血糖症(前期高血糖)。而每天喝水不足2杯則會增加該病危險。研究人員調查了3615名男女參試者,參試者每3年接受一次健康調查,內容包括:日常喝水、葡萄酒、啤酒、蘋果酒和甜飲料情況。研究歷時9年,研究者測試了參試者的血糖情況。結果發現,與每天喝水不足16盎司(約合454克)的參試者相比,每天喝水超過34盎司(約合964克)的參試者高血糖症危險降低21%。

研究發現,調節人體水分的激素後葉加壓素與糖尿病之間存在關聯。飲水量會直接影響到後葉加壓素的分泌。飲水不足會誘發後葉加壓素上升,而加壓素上升會直接導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的多尿是高血糖的表現,與飲水無直接關係。血糖高,尿糖相應增多,可引發滲透性利尿,從而引起多尿的症狀。此外,血漿滲透壓也會相應升高,刺激下丘腦的口渴中樞,從而引起口渴、多飲的症狀。

糖友應適當多喝水

正常人偶然忘記喝水影響不大,糖尿病患者如不及時喝水,可導致血糖不斷升高,使身體內的水份跟隨尿糖一起被排到體外,造成程度不同的脫水。糖尿病患者一方面因排糖需要較多的水;另一方面,他們出汗可能比一般人多,如果長時間運動更易出現運動相關性脫水,多飲是對人體失水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喝水量少會導致血液的粘稠度增高,從而導致血糖值升高,促進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發生。如果糖尿病患者尿量排出過多而不能及時、足量地飲水,體內失水達到10%時,就會感到口渴、心悸、乏力,血糖上升;如果失水達到20%,就會出現煩躁、譫妄、昏迷、血壓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腦動脈硬化使其下丘腦口渴中樞不敏感,機體在失水、血漿滲透壓升高時,也不覺口渴。由於不能及時飲水,滲透性利尿仍不斷使水分丟失,血漿滲透壓會進一步升高,患者會出現糖尿病高滲性昏迷,表現為乏力、食欲不振、嘔吐,嚴重者表現為煩躁、淡漠甚至昏迷、休克。

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樣,平均每天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除了飲食中含有的部分水外,還有1600~2000毫升的水要靠外部飲水供應。因此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控制飲水,特別是出汗較多時。建議糖尿病患者選用白開水、淡茶水、礦泉水等飲用,不宜飲用含糖飲料。

糖尿病患者多飲水,實際是對體內失水的補充,而且還有改善並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代謝及消除酮體等作用,是對人體失水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糖尿病患者不但不能限制飲水,還應適當多飲水。因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處於高血糖狀態,會刺激下丘腦的渴感中樞而致口渴,飲水後可使血漿滲透壓下降或恢復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使患者不再口渴。如果限制飲水,就會加重高滲狀態,對病情非常不利。控制多尿,要從控制高血糖入手,而不能控制飲水。多飲水對糖尿病患者有多方面的益處:可以預防泌尿系感染,增加抗菌藥物對本症的療效;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環(包括微循環),降低血黏度,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形成;降低血漿滲透壓,預防糖尿病性高滲昏迷的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少喝水,如果感到口渴,就應喝水。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由於出汗較多,更應該注意多喝水。

對於沒有合併心腎疾患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我們鼓勵其多飲水,每天至少要飲1500~2000毫升。糖尿病患者只有認真治療,將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值,才能真正解決多飲、多尿的問題。

糖尿病患者可選用的飲用水有白開水、淡茶水、礦泉水等,不宜飲用含糖飲料。另外,在攝入蛋白質食物較多、鍛鍊強度大、出汗多等情況下,都應適當多喝水。牛奶、豆漿是糖尿病患者補充水分的好飲料。每天喝牛奶、豆漿能改善缺鈣狀況,豆漿還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因而更適合比較肥胖、血脂高、血壓高的糖尿病患者飲用。

(責編:趙怡、丁洋)

推薦閱讀

10大廉價長壽食物 竟然每天都在吃每日吃一個蘋果可以大幅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蘋果含有的櫟精不僅具有消炎作用,還能阻止癌細胞發展。蘋果同時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詳細】

盤點食物裡的「排毒高手」近些年來,「排毒」成為一個流行詞彙。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排毒並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用語,並且至今沒人能很明確地表述這個概念。但合理的膳食可以減少體內代謝廢物和腸道發酵毒素的產生,可以提高人體的解毒功能。【詳細】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10大CP結局大劇透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憑藉獨闢蹊徑的「仙戀」故事,一經播出便吸睛無數。曲折的情感路線更是把迷妹們的小心肝虐的一顫一顫的。劇中的10大CP結局如何呢?【詳細】

迪麗熱巴鄭爽 90後小花古裝造型亮眼作為演藝圈最朝氣蓬勃的力量,各位小花的古裝造型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這些90後小花們,古裝造型哪個更勝一籌,誰才是你的菜。【詳細】

澳背包客以酒換乘換宿 八週遊歷多國澳大利亞背包客曼尼·馬歇爾(Manny Marshall)獨自從蘇格蘭愛丁堡出發,一路上用120罐啤酒換乘換宿,成功抵達印度首都新德裡。全程5000英裡(約合8047千米),歷時八周,途徑法國、奧地利、德國、保加利亞、希臘等地。【詳細】

湖魚被冰封「空中」大學教授凱麗·普瑞亨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一自然公園裡拍下了湖魚被水凍結在空中的奇特景象,仿佛是魚兒躍出水面在空中時被冰封住的一樣。【詳細】

相關焦點

  • 每日飲水過少或導致糖尿病 適當多喝水更健康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   每天飲水過少或致糖尿病   研究認為,每天喝水4杯可有效防止高血糖症,而每天喝水不足2杯則會增加該病危險。研究人員調查了3615名男女參試者,參試者每3年接受一次健康調查,內容包括:日常喝水、葡萄酒、啤酒、蘋果酒和甜飲料情況。研究歷時9年,研究者測試了參試者的血糖情況。
  • 糖尿病患者別怕喝水
    不少糖友認為,之所以多尿,是因為飲水太多,於是,為了避免總是上廁所,有人即使口渴也不願意喝水,刻意控制飲水量。這樣做表面上看是多尿症狀減輕了,但卻會導致血糖值進一步升高,加重病情。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田慧教授表示,正常人偶然忘記喝水影響不大,但如果糖友不及時喝水,或喝水過少,就會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影響血液流通,導致血糖值升高;高血糖引起的高尿糖可使體內水分隨之排出體外,造成程度不同的脫水,加重糖尿病病情;還會增大腎臟負荷,增加血管壁損傷,導致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 糖尿病多喝水好還是少喝水?糖友喝水大有講究
    一直以來,不少糖尿病病人誤以為糖尿病的多飲、多尿症是由於喝水過多引起,認為只要少喝水,就可以控制這些症狀,於是盲目限制飲水量。這樣的做法對嗎?糖尿病人究竟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糖尿病飲水的話題。糖尿病人應該限制飲水嗎?
  • 糖尿病患者口渴還不喝水?小心你的血糖!5個喝水要點,穩住血糖
    糖尿病有3個典型症狀:多食、多尿、多飲及體重減輕。針對多尿這個問題,有患者試圖通過少喝水來控制,不少人以為喝水次數減少無關緊要,有人甚至口渴了都拒絕喝水。久而久之,糖友發現多飲多尿的情況真的有些減輕。因此,「少喝水有利於控制病情。」
  • 得了糖尿病多飲、多尿,為什麼還要多喝水?
    多飲、多尿是典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症狀,有些糖友認為尿的多是因為喝水多引起的,只要少喝水,就能減少排尿次數,所以有意的減少飲水量,即使口渴了也不敢喝水,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認識。
  • 患糖尿病後,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需求量過大,並非正常現象
    可見,預防二型糖尿病以及對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最為重要,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小細節都要注意。有人擔心患糖尿病後,應不應該多喝水?有些人知道因為機體血糖不穩定,根據糖尿病的特點,往往會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具體指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人還呈現出一種消瘦的狀態。
  • 確診糖尿病先別慌,了解這7點飲食基本常識,助糖友健康控糖
    剛剛確診糖尿病,您可能有茫然、有慌張,聽醫生說要控制飲食,感覺無所適從,有無數的疑問:「我是不是要從此跟甜食『絕緣』了?」、「無糖食品是不是專門給糖友吃的?」、「用了降糖藥/胰島素,還需要控制飲食嗎?」
  • 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 喝水多了會「中毒」
    這是個誤區,只飲用純淨水並不能補充缺失的電解質,甚至還會進一步稀釋電解質濃度,導致人體水和電解質的比例失衡,引發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不過,一般情況下,多喝水不會出現嚴重『中毒』,只有腎臟、心肺功能等不好的人群需特別注意。」  趙飛虹表示,人們喝水的誤區還有很多。一是喝水太快,短時間內補充大量液體,會加重心臟、腎臟等器官負擔,易引發頭痛、水腫、血壓升高等。
  • 糖尿病人夜尿多,所以少喝水?腎臟受損有什麼信號?
    作者:《中華糖友》《中華糖友》讀者諮詢我確診糖尿病4年了,因為擔心副作用,一直沒有吃降糖藥。空腹血糖一直維持在6-7,餐後血糖10-13。去年開始,我每晚小便增多了,一晚上三四次,即使睡前不喝水也沒見改善。半年後,小便中出現了尿泡沫。
  • 糖尿病人春節飲食要牢記「三多三少」
    這麼重要的節日,親朋好友之間吃吃喝喝是必不可少的節目,但這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就是一個非常難熬的日子了。近幾年,我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患上糖尿病除了就醫控制血糖外,積極控制自己的飲食尤為關鍵。那麼,糖尿病人過年怎麼吃才合理呢?為了過一個平安祥和的春節,小編提醒廣大糖友們在飲食上要掌握「三多三少」原則。
  • 得了糖尿病後,到底要多喝水還是少喝水?2個注意事項,你清楚嗎
    特別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其症狀是「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人瘦,引起二型糖尿病原因,大量研究證明,和肥胖息息相關,在後期血糖控制不友好時,也極易出現喝得多。有的人就搞不明白了,得了糖尿病後,到底要多喝水還是少喝水?生活中,有些人自認為很聰明,既然血糖升高,喝得多也尿得多,那麼少喝水就可以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 得了糖尿病,是多喝水好還是少喝水好?答案也許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大家都知道,如果患了糖尿病,有許多事項需要特別注意。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飲食方面了,很多食物就算特別想吃,特別愛吃,但是如果是容易升糖的話,那就一定不能吃,就算是水果也要特別注意。近段時間以來,還有一個話題也引起了糖尿病人的熱議,那就是喝水對糖尿病是否有影響?有的人說,糖尿病人要多喝水了才能幫助把血糖降下來。也有人說,糖尿病人喝多了水不利於血液控制,甚至會加重病情。得了糖尿病,是多喝水好還是少喝水好?答案也許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 糖友不敢吃主食導致消瘦,該如何健康增重?
    如何增重是許多消瘦型糖友的大難題!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中,體重減少就是其中一項。 很多糖友在病情未控制時本身體重就會下降,而血糖控制後為了長期維持血糖平穩,不得不減少食物的攝入,導致體重進一步減少,身體機能也開始下降。
  • 腎友:同樣是腎出問題,為什麼有的人要多喝水,有的人要少喝水?
    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要保護腎臟有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方法,那就是多喝水,但是對於腎臟已經出現問題的朋友來說,這個方法卻不一定有用了。不少腎友也曾留言問過小編,同樣是看腎病,有的病人被醫生叮囑要多喝水,有的病人卻被要求水不能喝太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糖尿病夏季運動需注意,5點特殊原則要堅守,避免高血糖併發症
    但是炎炎夏季,對於糖友來說充斥著太多危害條件,例如夏季糖友機體協調能力下降,受到外部環境細菌侵蝕的機會增加,或夏季影響食慾,飲食不規律,血糖波動大。夏季對於降血糖而言,其具一些特殊性,這就給糖友提示,不管是做何種運動,都應考慮避免併發症或其他意外出現。
  • 糖友喝什麼好?這7種飲品可常喝,血糖很穩妥!
    小糖經常碰到糖友提問,糖尿病人能不能喝飲料,無糖可樂能喝嗎?   首先,請大家看下面這樣一張圖,就知道常見的飲料的含糖量了,看起來是不是還挺嚇人的?其中味全乳酸菌飲料位居首位,一瓶喝下去,這血糖恐怕是要爆表了。
  • 光吃菜不吃飯更易得糖尿病 糖友三餐該怎麼吃
    原標題:光吃菜不吃飯更易得糖尿病 糖友三餐該怎麼吃   很多人都知道要控制糖尿病就要少吃澱粉。於是很多人看見澱粉就害怕,不敢吃,造成每次用餐只吃菜不吃飯。其實這樣做非常不可取,只吃菜不吃主食會導致熱量暴漲,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 羊水少,多喝水就可以了嗎?
    如羊水指數少於等於5cm,則屬於羊水過少,將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可能因臍帶受壓等導致胎兒窒息死亡。將無法再進行保守治療,必須及時將胎兒取出。 3.羊水少,多喝水就可以了?
  • 控制糖尿病飲食是關鍵
    少吃過酸、過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但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氣變化幅度最大的時期,是氣溫乍暖還寒和冷暖驟變的時期。對於糖友而言,在選擇春季進補食品時,一定要遵循「總熱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要嚴格控制高熱、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等食物的攝入,忌食大棗等甜品,適當增加山藥、粳米、花生、乳製品、蛋魚肉類等食品攝入,多食韭菜、大蒜、蔥、香菜、菠菜、薺菜、萵筍和萵筍葉等蔬菜。
  • 孕期喝水多怕水腫,喝水少羊水少?「補水」有學問,給你支3招
    孕期不注意補水,羊水少了胎兒容易缺氧,還好剛才彩超看寶寶沒什麼問題!可不敢再不喝水了!回去一定要注意補水,你這還想順產呢,羊水少了可不行。」孕期飲水不當,對胎寶不利懷孕後,準媽媽的血容量和羊水的增加,會導致水腫的出現,而且子宮增大,導致下肢血液流通不暢,所以下半身水腫得就比較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