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交換是永恆的主題,沒有交換,人很難發展,甚至生存都有問題。
交換不僅僅是物質交換,也包括信息交換,說話是信息溝通的重要形式。
說話每個人都會,但別人會聽的才是高手,會聽而且要願意聽。
那麼,如何說話別人才願意聽呢?
無論你說的多麼有意思,多麼有價值,如果太囉嗦,就浪費了對方的時間,或者佔據別人的空間,比如手機、電腦空間。
這個世界,為別人節省時間和空間非常重要,所以,高效提供信息價值才是根本。
所以,說話最重要的一點——簡潔。
特別是現在的媒體環境,如果做不到簡潔,那就是對別人的「犯罪」,因為你浪費了別人的時間或者空間。
以前做銷售有個電梯法則,這個法則又叫30秒電梯法則,從電梯30層到1層30秒內把事情說清楚,而且只能概括為三點,因為大家最多只能記住1、2和3,但記不住4、5和6。
還有一個名片法則,投資人要求融資人在一張名片上把自己的項目介紹清楚,包括項目是什麼,有什麼優勢,市場多大,團隊怎樣等等,如果一張名片說不清楚,那麼投資人不會浪費時間對你感興趣。
因為現在做什麼都要有很強的時間和效率觀念,尤其是大城市。
所以生意都是搶奪用戶時空的生意,你不僅要搶佔媒體的空間,你還要搶佔用戶的時間。
工作也如此,我一直說職場是商場的延伸,如果
微博140字,到短視頻15秒,事實上電商平臺也只看三秒。
當然,簡潔不一定是時間短、字數少,如果都是廢話,你就是一個字,別人也嫌煩,如果價值連城,你長篇大論,別人也願意洗耳恭聽。
簡潔,是簡約而不簡單,是一種更高效的價值溝通和呈現方式。
為什麼說話簡潔那麼重要呢?
除了簡潔不浪費別人的時間,簡潔還代表一種信心
我們一般說簡潔有力,說明簡潔本身就是一種力量,給人一種乾脆和擲地有聲,是一種信心的體現。
第二,簡潔還代表一種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這就是古代一些流傳至今的經典都不會太長,比如我們常說的《易經》、《道德經》和四書五經等等。
第三,簡潔代表一種歸納能力。歸納能力差的人壓根做不到簡潔,因為要靠更多的信息堆砌、重複才能說明問題。
如何做到簡潔呢?
1.採用陳述句和祈使句
不要用反問句,也不要用疑問句,也不要用雙重否定句,也不要用設問句,也不要用感嘆句,而要直接用陳述句和祈使句。
陳述句和祈使句理解更容易,而且語法要用常見的習慣,比如主謂賓。
2.要用短句而非長句
長句太久才停頓,所以給人理解困難,句子要儘可能短。
同時也儘量用單句,而不是複句,一定用複句,一定要多用連詞,並要應用得當。
3.要用口語而非書面語
口頭語是日常講話的語言,多用常用字、常用詞和常用局。
書面語是相對生僻的,不是說不可以用來佐證,但一定要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古詩和名言等等。
4.不要有口頭禪
口頭禪給人一種非常不專業的感覺,所以要儘量克服。
我個人經驗而言,克服口頭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要那麼快,要懂得「慢即是快」的道理,不要急於表達,不要把所有時間填滿,不要太顧及聽眾的感受,你就不會有口頭禪現象。
5. 邏輯要清晰
最重要的邏輯當然是總分,日常說話要多用總分,而不是分總。
總分屬於整體與部分邏輯,其他邏輯包括時間邏輯,空間邏輯,因果邏輯,重要性邏輯,問題答案邏輯,定義和解釋邏輯等等。
6.多用手勢和表情
非語言符號非常重要。在口語傳播中,,只有 35%是語言符號傳播的,剩餘 65%是通過非語言符號,其中面部表情又佔 65%中的 55% 。
非語言符號可以補充內容,因為我們的思維要對於言語,所以還沒有說出口,對方可能就了解了,如果沒了解,非語言符號可以補充。
所以,掌握非語言符號對於日常溝通也至關重要。
說話簡潔不僅是一種技巧和能力,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尤其是現在嘈雜的信息環境下。
我們每發一個朋友圈,每和同事溝通一次事項,每和客戶一次匯報等等,都要力求簡潔,畢竟時間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