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準媽媽們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2020-11-08 安凌王醫生


...

傲嬌的小公舉,酷帥的小正太,要不要來一個?

想當媽咪的你,想得神思恍惚,甜蜜又憂傷。

糖尿病對寶寶會有怎樣的影響?你能不能順利地見到他?

學習一些自我照護知識,能幫你熨帖心情,開啟幸福的等待。


1.糖尿病相關風險

這是令患有糖尿病的準媽媽們非常擔心的事情。

一般來說,妊娠期糖尿病的特定風險包括自然流產、胎兒異常、先兆子癇、胎兒死亡、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高膽紅素血症和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等。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可能會對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包括母親未來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以及孩子未來發生肥胖症、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這導致了肥胖和糖尿病的代際惡性循環,影響了整個人口的健康。

良好的自我照護和監測,可降低這方面的風險。


2.孕前準備

糖尿病給母親和胎兒帶來的風險主要與高血糖程度相關,也與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和合併症有關。

孕前優化血糖管理,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到 <6.5%,先天異常的發生風險最低,因此需有計劃地妊娠,儘量避免意外懷孕。

孕前需要學習體重管理,與營養師溝通膳食計劃,養成定期適度運動的習慣,學習自我管理,並接受醫學評估。

醫學評估包括總體健康、婦科問題、糖尿病合併症或併發症,包括高血壓、腎病、視網膜病變、甲狀腺功能障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症候群等。

合併糖尿病增殖期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在雷射治療後才可以懷孕。

伴有嚴重腎病出現大量蛋白尿、腎功能減退或者嚴重高血壓者,不適合懷孕。


3.藥物使用

懷孕後很多藥物不能使用,所以孕前就要進行調整。

①降糖藥:

使用口服降糖藥的,需要改為胰島素注射治療,並至少在懷孕前三個月開始。目前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可以使用的胰島素只有門冬胰島素、短效人胰島素、NPH胰島素和地特胰島素。

二甲雙胍和格列本脲都可通過胎盤到達胎兒,因此不作為一線藥物使用,如果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和誘導排卵,應在妊娠早期終止。其他藥物缺乏長期安全性數據,因此不建議使用。

②降壓藥: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常常叫什麼普利的,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常常叫什麼沙坦的,可能導致胎兒腎臟發育不良、羊水過少、肺發育不良和宮內生長受限,需要停用。

已知在妊娠期有效且安全的降壓藥物包括甲基多巴、硝苯地平、拉貝洛爾、地爾硫卓、可樂定和哌唑嗪。

③他汀類:

妊娠期應避免使用他汀類藥物。

④阿司匹林:

被視為孕前用藥,患有糖尿病的孕婦,被推薦在沒有禁忌症的情況下,在妊娠16周前服用,以降低先兆子癇的風險。

⑤葉酸等:

建議在受孕前開始服用至少含400毫克葉酸和150微克碘化鉀的維生素處方。


4.孕期血糖控制

胎兒的器官發育主要發生在妊娠5~8周,妊娠最初10周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先天畸形的發生風險成正比,因此需特別注意這個階段的血糖達標。

建議進行空腹和餐後血糖監測,一些準媽媽還需要查餐前血糖,以達到最佳血糖水平。

①孕期血糖控制目標

· 空腹血糖 <5.3 mmol/L

· 餐後1小時血糖 <7.8 mmol/L

· 餐後2小時血糖 <6.7 mmol/L

正常的妊娠期空腹血糖水平低於非妊娠狀態,因此懷孕期間的血糖目標比未懷孕期間更嚴格。

由於紅細胞更新增加,正常妊娠女性的糖化血紅蛋白略低於正常非妊娠女性。

沒有明顯低血糖的情況下,妊娠期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為 < 6%,如果需要防止低血糖發生,可放寬目標到 < 7%

②血糖控制策略

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和運動的改變,足以讓很多女性血糖維持在目標範圍。

經過飲食和運動管理,血糖達不到控制目標時,需要使用藥物,首選胰島素。

③孕期胰島素敏感性的變化

在妊娠過程中,胰島素敏感性會發生變化,需注意食物與胰島素劑量的匹配,以避免高低血糖的發生。

在妊娠早期,胰島素敏感性增加,以促進葡萄糖進入脂肪庫,為後期能量需求做準備。在此階段,許多1型糖尿病女性的胰島素需求會降低,低血糖風險增加。

在妊娠中晚期,雌激素、孕酮、瘦素、皮質醇、胎盤催乳素和胎盤生長激素等激素激增,導致胰島素抵抗。正常孕婦會通過胰腺β細胞的肥大和增生,以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分泌增加,來補償這些變化。

糖尿病女性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在妊娠 32~36周達到高峰,可增加至產前的2~3倍,到妊娠36周後會稍下降。


5.孕期體重增長

無論妊娠期體重增加大於或小於建議,母嬰發生不良結局的風險均會升高。

一項對100多萬孕婦的薈萃分析發現,47%的孕婦妊娠期體重增加大於建議,23%的孕婦妊娠期體重增加低於建議。

①孕期體重增長與結局

· 妊娠期體重增加低於推薦值:小於胎齡兒、早產風險增加,大於胎齡兒及巨大兒風險降低;

· 妊娠期體重增加高於建議值:小於胎齡兒、早產風險降低,大於胎齡兒、巨大兒、剖宮產分娩風險增加。

這項研究納入的並非是有糖尿病的孕婦,但2019年發表的一項來自中國糖尿病人群的回顧性研究有相似發現。

其他研究也發現,妊娠期體重增加是巨大兒和早產的獨立危險因素,當超重/肥胖與妊娠期糖尿病共存時,巨大兒和剖腹產的風險會被放大。

在妊娠中晚期進行體重控制已經太晚,需要在妊娠早期就開始體重管理。

②胎兒低出生體重

胎兒低出生體重通常是子宮內營養不良的結果,與母體營養不良或胎盤功能不全及β細胞數量減少有關。

如果子宮內營養狀況不良,出生後營養狀況很好,這種出生前後變化,會導致未來肥胖和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③大於胎齡兒和巨大兒

胎兒過度生長、出生體重增加、大於胎齡兒和巨大兒的發生,通常是因為妊娠期營養供應增加和高胰島素血症,與母親體重增加和胰島素抵抗都有關。

胎兒胰島素分泌過多會對正在發育中的胰腺β細胞產生壓力,從而導致β細胞功能紊亂和胰島素抵抗,未來代謝壓力增加時容易發生高血糖。

從長期來看,妊娠糖尿病女性的嬰兒發生肥胖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相關代謝疾病的風險增加,甚至5歲就可出現葡萄糖耐量受損。

大於胎齡兒發生超重的風險及終生超重和肥胖的風險都更高。

與妊娠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女性的大於胎齡兒後代發生超重的風險最高。


6.強化孕期血糖和體重管理

與早年相比,近年強化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很有成效,出生體重趨於正常化,出生時肥胖減少,這與嚴格的血糖控制及體重管理都有關。

但妊娠糖尿病女性的後代仍有階段性的體重迅速增加,對長期健康的影響還不確定。

根據孕前體重指數制定飲食計劃

孕期需要控制每日攝入的總能量,同時避免能量限制過度。妊娠早期應保證不低於1500 千卡/天,妊娠晚期不低於1 800千卡/天。

...

三餐進食比例可設定為:早餐10%~15%,中餐30%,晚餐25%~30%,三餐中間加餐各10%。規律進餐,定時定量,可以避免血糖高低波動。

建議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45%~55%,每天至少攝取130克碳水化合物,首選易消化的糧穀類食物。膳食纖維可有效延緩血糖的吸收。

建議蛋白質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15%~20%,非妊娠期可攝入1.0 克/(公斤•天),妊娠早期不變,妊娠中期和晚期分別增加15克/天和30克/天。魚禽肉蛋豆等優質蛋白佔總攝入量的一半以上,每周最好食用2~3次深海魚類。

脂肪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25%~30%。

孕媽媽應確保攝入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葉酸、維生素B 族、維生素D 、鈣、鎂、鐵和碘,必要時應補充鐵劑、鈣劑或適合孕期的微營養素複合製劑。

根據孕前體重指數制定體重增長計劃

妊娠中、晚期需每周定時準確測量一次體重,並根據體重增長速度調整能量攝入和身體活動水平。

...

7.孕期併發症監測

懷孕會讓微血管病變加重,因此需進行定期監測,以便及時處理。

眼底:每3個月檢查一次。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女性在懷孕期間需要更密切的監測,以評估視網膜病變的進展,並提供必要治療。

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對於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明顯蛋白尿的孕婦,當血壓持續>135/85 mmHg時應進行治療。因較低的血壓可能損害胎兒生長,因此血壓不應低於120/80mmHg。

血脂、腎功能和尿蛋白:每3個月檢測一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狀:孕期出現不明原因噁心、嘔吐、乏力、頭痛甚至昏迷者,可能出現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注意檢查血糖和尿酮體水平,及時就診。

必要時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測,了解孕婦的甲狀腺功能。


8.產後注意事項

①短期

產後可立即出現胰島素抵抗的迅速改善,最初幾天胰島素需求可下降為孕期需求的一半,需要及時調整。

母乳餵養會增加夜間低血糖的風險,也需要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

3 長期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大約60%會在長期隨訪中發展為2型糖尿病,此外,每多懷孕一次可讓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增加三倍。

因此,產後4~12周需進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以儘早發現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此後每1~3年進行一次篩查,或至少每3年篩查一次。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女性,未來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63%,要關注相關危險因素,如血脂、血壓。


這些內容對您有幫助嗎?

歡迎您到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與我們的共同照護團隊面對面交流討論。

...

相關焦點

  • 準媽媽們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傲嬌的小公舉,酷帥的小正太,要不要來一個?想當媽咪的你,想得神思恍惚,甜蜜又憂傷。糖尿病對寶寶會有怎樣的影響?你能不能順利地見到他?這是令患有糖尿病的準媽媽們非常擔心的事情。建議進行空腹和餐後血糖監測,一些準媽媽還需要查餐前血糖,以達到最佳血糖水平。
  • 孕期這幾件事準媽媽們要堅持做!
    有些準媽媽們在面對順產和剖腹產的時候有很多的糾結因素在裡面,其中關於順產要側切就是一個很關鍵性的因素,那麼順產就一定要側切嗎?側切真的是會導致性生活的不和諧,以及影響自己的盆底肌的肌力,會造成漏尿等情況嗎?
  • 懷孕以後,準媽媽要忌諱的3件事,不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懷孕以後,準媽媽要忌諱的3件事一、不要經常抱小孩懷孕以後,有些準媽媽母愛爆棚,看到別的可愛的小孩就想要抱一抱,其實孕婦最好不要經常抱孩子,特別是懷孕前三個月。理由如下:對胎寶寶不利:孕早期胚胎還不穩定,孕婦抱孩子,孩子亂動亂踢容易造成流產。
  • 對於孕媽來說,在即將分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這幾件事
    對於孕媽來說,在即將分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這幾件事,即使沒有人告訴你,孕媽們也一定要知道,每一件都特別的實用生活中大多數的孕媽媽們到了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就變得非常緊張,其實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孕媽們既擔心分娩的疼痛也擔心寶寶是否能順利生產。
  • 孕後期這四件難熬的事,準媽媽要懂緩解,別只知道挺著
    孕期的各種不適,其實都是因為年輕的孕媽們缺乏應對經驗,如果能學會一些緩解的小技巧,就不必抓狂了。下文將就孕後期這四件難熬的事,給準媽媽們提供緩解方式,別只知道挺著,自己和胎兒都難受。Tips:想緩解腰疼,孕媽媽們要注意,不要提重物,在常坐的椅子靠背處加個舒適的靠墊,以此支撐腰部。
  • 準爸爸要知道,不管多忙,孕期這兩次檢查一定要陪著準媽媽
    導讀:準爸爸要知道,不管多忙,孕期這兩次檢查一定要陪著準媽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準爸爸要知道,不管多忙,孕期這兩次檢查一定要陪著準媽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期要提防「妊娠期糖尿病」,以下幾點很重要,準媽媽們要了解
    在整個孕期,準媽媽總是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一些妊娠併發症,如果不幸患上了,那麼媽媽和寶寶都會出現危險。 孕期要提防妊娠糖尿病,以下幾點很重要 朋友小唐今年已經40歲了,隨著國家開放二胎政策的發布,小唐一直想生個二胎,給兒子生個伴兒,今年終於懷孕了。 小唐想,生一胎的時候,家裡條件一般,也沒有特意補充什麼有營養的東西。
  • 祝你好孕|準媽媽懷孕就變懶,但這幾件事卻要勤快,不然胎兒易受罪!
    她不知道自己為何會變得那麼懶,體重還嗖嗖地往上漲,她對自己也很無語了。其實孕媽媽在懷孕期間覺得自己變懶了是很正常的,而且在有些地方「變懶」反而是有好處的。下面孕媽媽就一起看看,在懷孕期間「變懶」對肚子裡的寶寶有哪些好處吧!
  • 準媽媽要注意,孕期這幾件事要不做,可以減少寶寶黃疸的機率
    在新出生的嬰兒中,足月出生的寶寶大約有85%會出現黃疸,而不足月出生的早產兒,幾乎都有黃疸。相比較來說,足月出生的寶寶要比早產兒的情況好一些,說明寶寶在子宮內的發育情況,對其出生之後是否有黃疸,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 寶寶口齒不清,有可能是你做了這幾件事導致的,媽媽們一定要了解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寶媽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教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總是神句百出。有的媽媽很憂心,3歲的孩子都準備要上幼兒園了,如果連話都說不清楚,到幼兒園可能會有點困難。今天,外面來說一說,孩子學說話時不能做的幾件事。不能讓孩子光「吃軟飯」不要誤會,這裡所說的「吃軟飯」,是指給寶寶吃比較軟的食物。其實,6個月大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吃輔食了。這個時候,孩子的牙齒還沒有長出來,媽媽就會擔心孩子沒有牙齒,沒辦法咀嚼。
  • 想要寶寶出生就有好體質,準媽媽要做好這7件事
    從懷孕開始,媽媽就開始了全副武裝的戰鬥,不但要不喝酒、不喝咖啡、不熬夜、不化妝,一邊嘔吐一邊吃,還得保持住愉悅心情,如果媽媽是超人,那孕媽就是超超人。一切都是為了讓寶寶出生就有好體質。小編為大家介紹準媽媽要注意的七件事~準媽媽要做好這7件事
  • 孕期患了糖尿病?這4件事不能落下,孕期媽媽一定注意
    大家不要小看孕期糖尿病,它對胎兒的影響非常大,可能導致胎兒過大、胎兒畸形、呼吸困難等等,後果非常危險,那對於已經得了孕期糖尿病的媽媽該如何採取措施控制呢?合理飲食對於患孕期糖尿病的媽媽來說,在孕期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攝入過多的高熱量的食物,防止體內的脂肪堆積導致血糖升高。
  • 孕早期,這幾類禁忌食品準媽媽一定要記住!
    懷孕期間最讓我們準媽媽頭疼的就是吃啥?不能吃啥!我們上一篇講了我們準媽媽需要補充哪些營養,那今天我們談談懷孕2個月的準媽媽們不能吃哪些食物。如果準媽媽們確實愛吃酸性食物,應儘量選擇天然的酸性食物,如番茄、櫻桃、橘子、普通及草莓等。可樂可樂是碳酸飲料,準媽媽常飲可樂容易造成骨質疏鬆,此外,可樂含有咖啡因,很容易通過胎盤吸收進入胎兒體內,給胎兒的大腦、心臟等器官造成傷害。可樂還含有大量的蔗糖,準媽媽吸收過多的蔗糖會導致妊娠糖尿病。
  • 近視準媽媽要知道的幾大問題
    作者:寶寶知道 東方百合188近視眼,特別是那些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的準媽媽,在懷孕和生產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擔心。1.近視眼會遺傳嗎?寶寶以後是不是近視眼,會受到遺傳的影響,特別是爸爸媽媽都是高度近視的,寶寶近視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就算出生是不近視,也會成為近視基因的攜帶者,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用眼不當的話,就會造成近視。
  • 想要寶寶更加聰明,懷孕期間這件事一定要做!
    尤其是在懷孕期間,這個時候是寶寶生長發育最為重要的時候,寶寶的大腦發育有60%都是懷孕期間完成的,所以這個時候準媽媽的一些行為尤其重要。所以想要寶寶更加聰明,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有幾件事一定要做!懷孕初期準媽媽一定要注意營養的補給,尤其是促進大腦發育的營養物質,在懷孕初期是寶寶大腦發育最為重要的時候,這個階段是寶寶大腦形成的關鍵時刻,所以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注意營養,尤其是各種促進大腦發育的食物準媽媽可以多吃一點。
  • 孕吐是件不容忽視的事情,準媽媽們一定要重視哦
    一個女人懷孕了,她是興奮又擔憂的,興奮是因為成了準媽媽,擔憂是因為沒有經驗,擔心不能好好地讓這個小生命,在自己的肚子裡孕育成人。尤其是孕吐得厲害的孕婦,更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讓這種反應慢慢過去,還是去醫院看看?估計很多準媽媽都會有這種疑惑,甚至有些知識比較少的婆婆,她們也不能給兒媳婦很好的建議。我相信沒幾個人有我孕吐得厲害,所以我深有體會!
  • 懷孕準媽媽,一定要做齊的幾項檢查
    每個準媽媽在孕期都會接受大大小小的各種檢查,這些檢查有些是屬於例行檢查,有些則是屬於定期檢測的項目,我們來個摸摸底吧。例檢孕媽咪每次上醫院,像尿樣、體重、量腹圍和宮高、聽胎心胎動等這些項目可都是免不了例行性檢查呢。
  • 懷孕「放飛自我」,準媽媽早上做這幾件事,嚴重影響寶寶發育
    有的時候我們準媽媽會有這樣的困惑。懷孕3個月了,早上起來老是感覺頭暈目眩的,不精神,這樣會不會讓孩子保不住。上網查一下發現很多網友在這方面都有自己的經驗。有的說:「沒毛病前三個月的時候都是這樣,是正常現象,調整好心態就可以了。」有的說:「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有可能是孕期併發症。」
  • 月子期間,準媽媽要能做好這4件事,可助你產後恢復的又快又好
    不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準媽媽們都要經歷一個特別難受的過程,那就是坐月子。坐月子是為了讓準媽媽們在分娩過程中身體所遭受到的創傷,在這期間能恢復好。畢竟分娩耗損了準媽媽們太多的精力和氣血,身體的抵抗力也是大不如從前的,是需要一個時間段來恢復的。
  • 妊娠期糖尿病有跡可循,孕期若有這些徵兆,準媽媽應注意控糖!
    我們都知道妊娠期糖尿病對媽媽和胎兒都會造成影響,但這個問題並不會無端出現。而且,患上妊娠期糖尿病以後,身體都會有些徵兆。準媽媽除了關注日常飲食和作息規律之外,如果身體出現以下訊號你就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正是提醒你要控制xue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