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腦幹卒中後吞咽障礙的療效觀察

2021-02-07 華恆京興

研究結果提示,2組患者SSA各階段評分及總分治療前後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在SSA評估方面無明顯差別。觀察組VFSS評分中咽期、誤吸情況、總分評估較治療前及對照組均有升高,2組患者治療後PAS分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效果優於對照組,提示tDCS刺激雙側皮層感覺區域治療腦幹卒中後吞咽障礙的療效較對照組好。

腦卒中可以損傷吞咽過程的每一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可能會造成誤吸。但咽喉期因其涉及組織結構和運動程序的複雜性決定咽喉期成分的損傷是造成誤吸的最主要的原因。VFSS咽喉期主要評估的是喉生物動力學的問題,包括吞咽動作能否啟動、喉上提啟動速度和喉上抬幅度的異常程度,檢查中根據食物殘留和清除情況進行判斷。VFSS誤吸情況的評估和PAS評分可以間接評估喉前庭關閉的時機和聲門上下的感覺情況,主要通過誤咽的時機和誤咽食物的清除程度來判斷。

從這三種評估方面的觀察指標來看,其中喉上提速度增快,喉從開始上抬到完全關閉的時間就越短,誤吸的可能性就越小。張婧等根據吞咽電視透視檢查後是否誤吸,將63例卒中後吞咽障礙患者分為誤吸組和非誤吸組,結果表明2組之間喉前庭關閉時間與喉上提速度之間均存在統計學差異,其中喉上提速度減慢是導致誤吸的獨立危險因素。

通過VFSS我們可以看到,咽喉期氣道保護主要通過喉複合體向上向前的運動使喉前庭關閉、聲門閉合、以及會厭軟骨折返蓋住咽喉入口來實現。在對比劑到達咽部時,咽喉複合體必須完成上提並且充分上提才能防止對比劑進入喉前庭。所以說在吞咽過程中避免誤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咽喉部對食物的「感知反應」能力。眾所周知,刺激咽喉黏膜會產生感覺以及喉內收肌收縮。有研究表明刺激咽喉黏膜的閾值與喉內收肌收縮的閾值相關。Jafari等通過喉鏡觀察雙側喉上神經被人為阻滯的健康志願者的吞咽功能時發現被觀察者滲透和誤吸明顯增多,分析感覺的缺失可能導致喉部運動神經元驅動的減少,表明吞咽過程中咽喉期感覺反饋的重要性,但具體機理尚不清楚。Nathan等通過臨床和電生理檢查表明感覺輸入在「運動程序」、「輸入監控」等運動過程中起到一種反饋作用,這些作用能使正在進行的運動進一步協調和完善。

本研究在VFSS咽喉期評分、誤吸情況評分和總分以及PAS評分治療前後的比較中,觀察組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提示tDCS雙側口咽感覺皮層能更好的改善吞咽功能,可能是通過激活皮層-腦幹吞咽通路提高了咽喉部感覺的輸入,使喉上提速度增快,誤吸減少。Chib等通過功能性磁共振、磁共振波譜分析技術和行為分析表明,使用tDCS刺激前額葉腦區可能誘導功能連接密切的中腦功能的激活,為臨床運用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治療遠端/深部病變提供了一種可能。2組患者治療後SSA各階段評分及總分較治療前均有下降,提示2組治療均有一定療效,但2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合吞咽功能評估的金標準VFSS的結果提示SSA能否作為腦幹卒中後吞咽障礙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也可能由於樣本量太小影響統計學結果,後面需要增加樣本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觀察組能明顯增快吞咽障礙患者的喉上提速度、減少誤吸,進而改善患者吞咽嚴重程度,為tDCS治療吞咽功能障礙提供一條新的思路。由於目前國內對於吞咽感覺功能的評估尚不成熟,未設置tDCS不同刺激位置和不同電流刺激強度作為對照,同時對於感覺刺激治療機制尚不明確,仍需進一步完善。


相關焦點

  • 前沿論文 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 失語症治療的最佳選擇方式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為失語症、吞咽障礙的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近年來,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經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 自閉症患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於1985年首次創立的一種皮質刺激方法,是在顱外特定部位採用一定強度時變磁場,在顱內誘發時變感應電場,並引起感應電流,刺進臨近神經組織,影響腦代謝和神經電活動的電生理技術。
  • 高壓氧+腦仿生電刺激助力腦外傷康復
    ,肌力訓練,坐位平衡訓練、電動起立床訓練,同時給予高壓氧治療+腦電治療,普通針刺、中頻脈衝電治療、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配合中醫中藥治療等。 高壓氧治療:壓力2.0ATA, 吸氧30minx2,中間休息5分鐘,每日一次。兩個療程後改為坐位高壓氧+腦電仿生電刺激治療,高壓氧壓力1.6ATA,吸氧30min×2,中間休息5分鐘,每日一次。同時在高壓氧艙內行腦電仿生電刺激治療,把電極片置於兩側耳後乳突處,治療時間為每次45min。
  • 探索物質成癮經顱磁刺激治療的新型方案
    探索物質成癮經顱磁刺激治療的新型方案 2020-10-19 0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吃喝常嗆咳可奪命,吞咽障礙莫忽視
    經過治療,熊大爺的肢體活動功能恢復得很好,可是卻出現了吞咽嗆咳的情況,還老發生肺炎,身體也消瘦了許多,以往可以輕鬆大快朵頤的他,現在連喝水都困難。在家人的陪同下,他來到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就診,在康復科吞咽-言語團隊的詳細評估及吞咽造影檢查後,明確了熊大爺吞咽障礙的類型及分期(主要問題是在食管)。
  • 吞咽困難康復治療方案匯總,超全!!!|咽部|咽喉部|嗆咳|括約肌_網易...
    根據吞咽生理及吞咽病理的特點總結歸納多種治療、康複方法,如代償策略、直接和間接策略、經皮內鏡下胃造瘻術、針灸、心理療法、喉閉合及喉切除術等。  臨床上常根據具體情況配合使用各種方法來減少卒中後吞咽困難導致的窒息、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脫水等,減少卒中後合併吞咽困難患者的病死率及病殘率關鍵詞卒中、吞咽困難的治療。
  • 肌張力障礙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肌張力障礙|共識|障礙|治療|...
    有經驗的治療師採用制動治療[3] 、感覺訓練[4] 等治療方法,對於手部肌張力障礙有一定療效。 多項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的研究發現低 頻、針對特定皮質如運動前區的多次治療,可以改 善功能,但療效持續時間短,可以用於輔助治療[5] 。生物反饋治療、脊髓刺激治療也有助於減輕症狀,改善功能。可選擇或結合應用理療、體療和祖國傳 統醫學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 空軍總醫院顧建文詳解後循環缺血性腦卒中
    腦缺血性卒中中有20%~ 25%為後循環缺血性卒中,即累及椎-基底動脈系統供應的腦組織,包括腦幹、小腦、中腦、丘腦、部分顳葉和枕葉皮質。後循環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診斷可以預防殘疾和挽救生命,但與其他類型的缺中相比,其相對較難診斷,且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遲診或誤診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 後循環卒中易漏診?這個病例幫你理清思路
    患者的頭痛與以往的偏頭痛發作有類似之處,但變得比平時更嚴重,並且伴有間歇性復視、失衡、言語和吞咽障礙。患者在當地急診接受靜脈輸液和鎮痛治療,出院診斷為「偏頭痛」。 出院後第2天,患者的症狀再次惡化,臨床檢查發現垂直方向復視,凝視誘發急跳性眼震,共濟失調步態,以及右側過指試驗陽性。
  • 荊門25歲小夥因車禍昏迷,兩個多月後奇蹟般被促醒!
    管床醫生陳超告訴筆者,5月9日小濤入院後,神經外科主任張銘聯合高壓氧科、康復醫學科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為小濤制定了一整套整體化康復治療方案——經顱磁刺激療法、右正中神經電刺激療法聯合高壓氧治療和身體康復理療。
  • 腦幹腫瘤能治好嗎?什麼是腦幹腫瘤?
    腦幹腫瘤能治好嗎?什麼是腦幹腫瘤?腦幹腫瘤說的是中腦,腦橋,延髓的膠質瘤,這種經常發現在青少年人群裡,會有異常的症狀出現比如有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復視、精神症狀等;另一是腫瘤壓迫、浸潤、破壞腦組織所產生的局灶症狀,早期可表現為刺激症狀如局限性癲癇,後期表現為神經功能缺失症狀如癱瘓。可以來進行手術治療,中醫藥,有放療,有化療來幫助改善。
  • 吞咽障礙康復治療的心理支持方法,家屬一定要掌握的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50%-67%的卒中患者有吞咽障礙,40%的患者發生誤吸性肺炎。誤吸性肺炎的30d死亡率為21%-30%。吞咽障礙是卒中後肺炎的主要危險因素,吞咽障礙患者誤吸發生率超過40%。卒中後吞咽障礙和誤吸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包括肺炎、營養障礙、脫水、體重減輕及生活質量的下降等。臨床上,卒中後吞咽障礙的轉歸呈現巨大的異質性,多數患者可以在短時期內恢復,但也有些患者長期遺留吞咽障礙。因為不能經口進食及需要管飼等原因,患者不能參與正常社交活動,容易產生抑鬱、社交隔離等心理障礙。
  • 我國科學家發現快速抗抑鬱的新手段:個體化視覺皮層經顱磁刺激
    除了使用不同抗抑鬱藥物治療,利用經顱磁刺激調控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等物理技術已被用於抑鬱症的臨床治療。然而,目前的額葉皮層經顱磁刺激幹預需要六周起效,治療有效率約為50-70%,而在額葉皮層的磁刺激還常伴頭痛、噁心等副作用,甚至導致患者終止治療。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診管理|缺血性卒中|急診|管理|急救|卒中|-健康界
    卒中後低血壓的患者相對少見,應積極尋找和處理誘因,必要時給予擴容、升壓處理。 建議院前對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及心電監測,有助於發現導致卒中及卒中併發症的心房顫動、嚴重心律失常以及因冠狀動脈閉塞或主動脈夾層等原因導致的急性心肌梗死。
  • 7歲患兒腦幹-延髓嚴重受壓!神經外科葛建偉團隊成功救治一例高難度...
    孩子輾轉到仁濟醫院,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枕骨大孔處已經被一個巨大腫瘤壓迫,直徑達近7釐米,使得腦幹-延髓嚴重受壓。據葛建偉介紹,這例腦幹腫瘤異常複雜,腫瘤已嚴重侵犯左側小腦半球全部,壓迫第四腦室引起幕上嚴重的腦積水,包繞後組顱神經。
  • 治療老年痴呆新辦法:給大腦「過電」增強記憶功能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陳煒團隊在全國率先開展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重複給大腦「過電」,並引入功能磁共振定位方法,可精確定位「刺激」腦部海馬部位,將「磁電」輸入到海馬體從而產生有效刺激。
  • 「禁區」位置的腦幹腫瘤能切除嗎?常見有哪些術後併發症?
    腦幹腫瘤術後神經系統併發症:  (1)腦幹水腫:嚴重者有意識障礙、肢體癱瘓(肌力Ⅰ~Ⅱ級)、肌張力低、腱反射無法引出等類似脊髓休克的表現。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生命體徵、腦幹反射,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複查頭顱CT。腦幹水腫多在數日內消退,臨床表現也隨之緩解。
  • 康復中心:巾幗立業兒童攝食吞咽障礙治療小組第5次集中學習
    11月30日晚上18點,在康復中心學習室,巾幗立業兒童攝食吞咽障礙治療小組第5次集中學習開課了,由臨床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阮順秋老師給大家講授去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進修學習所獲——《佛山市一見聞之感應電及間歇導管》阮順秋老師分別從感應電的概念、作用機制、治療處方、用物準備、操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