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招商銀行舉行2019年度股東大會。以下為股東大會部分內容整理:
1
一體兩翼 打造輕型銀行
銀行業的未來怎麼樣?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表示,如果用傳統的眼光來看,中國銀行業面臨了四大挑戰:
一是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
二是從高利率環境變成中低利率環境。零利率是發達經濟體的標配,零利率和中低利率對中國銀行業意味著什麼?大家非常關心我們的淨息差,貸款利率定多少,存款利率定多少,這兩個東西絕大部分決定我們的盈利,目前近70%的收入(即淨利息收入)來自這方面。整個經濟體的利率從高利率轉向中低利率的時候,這就是巨大的挑戰;
三是脫媒,過去融資脫媒。現在支付也是脫媒,原來銀行是媒介,現在離開銀行也可以玩了。中國是間接融資約佔80%,現在越來越轉向直接融資,比如發債、股票IPO等直接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銀行出現資產荒就是融資脫媒;
四是網際網路的挑戰。這些對傳統銀行的四大挑戰,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四大機會或四大動力,就是促進銀行轉型的動力。
田惠宇說,招商銀行是怎麼轉型的?就是「一體兩翼」開始。十年磨一劍,打造零售領先銀行、輕型銀行。
首先,要擺脫對規模增長的依賴。規模增長的後面就是廣大股東的利益,不依靠頻繁地在市場上發行普通股來補充資本金,支撐加權風險資產的增長。否則銀行就會出現「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情況,簡單地依靠規模擴張帶動營收和利潤的增長。有人說,現在利率下來了,是不是可以以量補價,多放點貸款?說實在話,從長遠來說這不符合我們的方向,不符合輕型銀行的方向,輕型銀行首先講的是輕資產、輕資本,有了輕資產才有輕資本,不能通過頻繁補充資本金支撐資產規模的擴大,從而帶動營收和利潤的增長。
其次,擺脫對利差的依賴。收入結構不光靠貸款利息(淨利息收入)支撐,這個比重會隨著我行轉型越來越低,中間業務收入、非息類業務的收入佔比越來越高。這對整個銀行的組織、人員的專業素質、客戶服務能力、營銷組織方式和流程、效率、IT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這些東西我們都得持續改造。
「很多股東對招行研究得很深,如果持續觀察過去這些年我們做的事情,以及未來我們準備做的,其實就是圍繞應對四大挑戰、擺脫兩個依賴,持續地推進轉型,把四大挑戰轉化成我們的四大機遇。」田惠宇說。資本市場對銀行業的市淨率估值多數在0.4倍-0.7倍,而招商銀行的市淨率從2014年以來一直都在1倍以上,估值溢價的背後,包含股東和投資者對我們轉型的認可。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加劇了這四大挑戰,並沒有改變趨勢,比如疫情來了利率下行得更快一點。中國走向發達經濟體是大勢所趨,發達經濟體的中低利率、零利率是大勢所趨,我們早晚會面對這一天,所以需要早點應對。
2
全行應用上雲比例後年達100%
對於金融科技,田惠宇說,招行提出金融科技銀行戰略以後,在成本投入方面,除了常規的費用,比如業務管理費、人力成本以外,主要都投入在科技。去年的信息科技投入超過93億元,為了實施金融科技戰略,還把科技投入佔營業收入的佔比寫到公司章程:2019年起,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體預算額度原則上不低於上一年度本行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的3.5%。今年會繼續加大科技投入。
他說,金融科技的投入產出有些比較好算,有些短期內不太好算。戰略投入是當年投入,當年不產糧食,未來某一天一定會產糧食。
比如,這兩年,招行依靠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打造了大量智能服務機器人,用於零售信貸催收的機器人成本是人工的1/10,產出是人工的9倍,節約的人力成本實際上就是提升了產能。
再如,機器人處理自動化(即RPA流程機器人)用機器替代簡單的外包,也大量節約了成本;智能風控平臺「天秤系統」20毫秒即可對絕大多數疑似欺詐交易作出攔截判斷,將非持卡人偽冒及盜用金額比例降低至千萬分之六。
「通過這些金融科技應用,資損率降低了多少,當年單項的投入產出是比較容易算清楚的。我們計劃今年全行應用上雲比例達到50%,明年到60%,後年到100%。類似這樣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建設的投入產出,當年是看不出來的。」田惠宇說,經過這兩年持續轉型,全行員工基本形成了對於數位化的感覺,就像招商銀行多年發展零售業務,全體員工對零售業務有非常強烈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很難用金錢衡量的。全員對金融科技的感覺,看起來比較玄,但未來某一天一定會從量變到質變。
他表示,招行面向未來多做些投入,練內功是需要投入的,包括招聘高素質的人才。
未來三年,在科技方面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剛才提到的應用上雲項目,這是全行性的巨大系統工程,需要部署大量的X86伺服器,這些都是要投入真金白銀。如果沒有建設數字中臺,大數據可能就是吹牛。
3
5月是信用卡不良生成高峰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對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田惠宇說,疫情對資產質量最大、最直接的反映是信用卡貸款。信用卡貸款逾期和入催金額在2月、3月達到高峰,4月環比下降,信用卡貸款至少需要逾期90天計入不良貸款,這意味著5月份是信用卡不良生成的高峰。
另外,可能受衝擊的是延期還本付息業務,這是抗疫大局的需要,原本到今年6月份,現在國家延長到明年3月。其中可能有一些道德風險或搭便車行為,這對後續不良的影響,將通過精細化的管理使這種可能性降低。
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說,關於今年的資產質量,受疫情的衝擊,今年銀行業整體風險狀況呈上升的趨勢。在今年的一季報中,招行比較詳細地披露了風險變化的趨勢,這裡面反映非常直接的就是零售信貸業務,比較突出的是信用卡貸款和消費貸款。2月份疫情衝擊,大家閉門不出,對於信用卡還款帶來巨大的困難,同時催收能力大幅度下降,招行信用卡中心有三大催收中心,其中一個設在武漢,因為無法上班導致催收能力大幅度下降,信用卡風險上升得非常明顯。
今年二季度開始,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整體來看風險出現了穩定,但是趨勢仍有上升的壓力。上升比較明顯的還是在零售信貸和信用卡貸款,對公貸款資產質量則保持穩定。
零售方面,信用卡貸款仍處在風險的暴露期,整體情況比疫情期間更穩定,信用卡的消費額和交易額正在恢復到正常水平。隨著信用卡交易額上升,信用卡催收力量不斷加強,信用卡還款趨於正常。住房按揭貸款和小微貸款的風險也略有上升,但基本上保持穩定的水平。招行得益於前幾年一直堅持非常嚴謹的資產分類標準,並計提了比較充足的撥備,抵禦風險的能力是比較強的。
4
銀行金融自場景成最核心的競爭力
田惠宇舉例稱,內部運營方面,催收機器人的成本是員工成本的1/10,但產能是9倍。銀行有大量簡單、重複的作業都可以通過機器人完成。
大數據管理方面,一是可以對海量客戶進行細分,對客戶精準畫像。當然客戶畫像太精準可能涉及客戶隱私,也需要有度的把握。二是幫助做客戶KYC服務客戶。銀行不管是對公業務還是個人業務,基本功叫KYC(了解你的客戶)。
「對公客戶可以逐戶上門做盡職調查,但是對大量的零售客戶如何做到KYC?我們零售客戶數量龐大,單靠線下幾千個客戶經理不可能實現,我們是通過大數據技術幫助客戶經理完成KYC。這些都是客戶看不見的,但卻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提高了產能。」田惠宇說,這幾年招行金葵花以上客戶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但我們客戶經理人數基本沒有增加,這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算出金融科技的產出。
田惠宇說,在場景建設方面,招行在金融科技探索方面是不斷試錯。年報的行長致辭中也提到,在數位化時代的浩瀚星空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無知和渺小。這意味著我們在試錯過程中不一定是百折不回,有的是一折就回、點到為止。我們發現有些領域水太深,我們進不去。所以在場景建設方面我們一是聚焦到「4+1」——兩票、便民和公共出行,再加上每個分行根據當地的情況搞一個場景,不能搞百花齊放。
一是搞百花齊放實際上是個無底洞,銀行的主業還是做金融,我們可以適度的擴大邊界,增強我們和客戶之間的聯接,但是不能「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能「不務正業」。適度的拓展邊界也是為我們的主業服務,要提高我們和客戶的聯接效率。
二是提高外環轉中環的轉化效率。這兩點是我們在探索中得出的經驗,也可以說是教訓。得到教訓本身就是探索的成果,我們知道了「此路不通」,知道「此路不通」也是成績。沒有人一生下來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
另外一個經驗就是,銀行金融自場景的不斷打磨可能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把最核心的競爭力打磨到極致是目標。當然我們很難達到極致,但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提供的金融服務就是客戶購買理財產品、貸款、買基金、支付時,可以通過我們的手機APP獲取最好的體驗,沒有流程斷點,最好這些產品還能綜合提供給客戶。要想達到這一點其實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以線下零售服務為例,大家一談做零售都認為很容易,不就是多加客戶經理,網點多加幾個人嗎?實際上做起來並不是這麼回事,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田惠宇說,金融自場景建設也是一樣,說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客戶在手機上購買理財產品,客戶全旅程的體驗,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好,這裡面有大量工作要做。
他說,很多出國的朋友告訴我,招行的信用卡好用。在使用者看來,好用體現在:一是要簡潔,一刷卡就能成功;二是能控制風險。這兩者在後臺設計上其實是矛盾的,因為要控制風險有時候需要犧牲簡潔和便利,而過於簡潔和便利又失去了對風險的控制。有了天秤系統以後,客戶在刷卡的一瞬間,如果是疑似欺詐交易,20毫秒之內便會做出反應阻止交易,提醒客戶。這麼一個簡單的事件,其實後面有大量的科技給予支撐。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很強的金融科技能力和大數據能力才能做到。
招行零售金融總部總裁張東說,以往數據、系統都非常多,對客戶服務質量優劣很難衡量,招行從去年開始推出了風鈴項目。通過風鈴項目打通了招行內部幾十個系統,集中了包括投訴、APP服務裡面的各個斷點、客戶辦理完業務以後不滿意(打了低分)反饋等信息。也就是說客戶反饋的所有聲音集中在一個系統裡面。通過這個系統,可以監測到客戶全旅程,哪些有斷點,具體到每個細節、每個網點,具體到每一個人,聚焦到產品定位,到底是總行系統出了問題還是分行具體服務出了問題。目前,風鈴項目已經全面部署運行。
記者:辛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