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行長田惠宇:在金融科技探索方面是不斷試錯

2020-12-16 騰訊網

6月23日上午,招商銀行舉行2019年度股東大會。以下為股東大會部分內容整理:

1

一體兩翼 打造輕型銀行

銀行業的未來怎麼樣?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表示,如果用傳統的眼光來看,中國銀行業面臨了四大挑戰:

一是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

二是從高利率環境變成中低利率環境。零利率是發達經濟體的標配,零利率和中低利率對中國銀行業意味著什麼?大家非常關心我們的淨息差,貸款利率定多少,存款利率定多少,這兩個東西絕大部分決定我們的盈利,目前近70%的收入(即淨利息收入)來自這方面。整個經濟體的利率從高利率轉向中低利率的時候,這就是巨大的挑戰;

三是脫媒,過去融資脫媒。現在支付也是脫媒,原來銀行是媒介,現在離開銀行也可以玩了。中國是間接融資約佔80%,現在越來越轉向直接融資,比如發債、股票IPO等直接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銀行出現資產荒就是融資脫媒;

四是網際網路的挑戰。這些對傳統銀行的四大挑戰,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四大機會或四大動力,就是促進銀行轉型的動力。

田惠宇說,招商銀行是怎麼轉型的?就是「一體兩翼」開始。十年磨一劍,打造零售領先銀行、輕型銀行。

首先,要擺脫對規模增長的依賴。規模增長的後面就是廣大股東的利益,不依靠頻繁地在市場上發行普通股來補充資本金,支撐加權風險資產的增長。否則銀行就會出現「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情況,簡單地依靠規模擴張帶動營收和利潤的增長。有人說,現在利率下來了,是不是可以以量補價,多放點貸款?說實在話,從長遠來說這不符合我們的方向,不符合輕型銀行的方向,輕型銀行首先講的是輕資產、輕資本,有了輕資產才有輕資本,不能通過頻繁補充資本金支撐資產規模的擴大,從而帶動營收和利潤的增長。

其次,擺脫對利差的依賴。收入結構不光靠貸款利息(淨利息收入)支撐,這個比重會隨著我行轉型越來越低,中間業務收入、非息類業務的收入佔比越來越高。這對整個銀行的組織、人員的專業素質、客戶服務能力、營銷組織方式和流程、效率、IT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這些東西我們都得持續改造。

「很多股東對招行研究得很深,如果持續觀察過去這些年我們做的事情,以及未來我們準備做的,其實就是圍繞應對四大挑戰、擺脫兩個依賴,持續地推進轉型,把四大挑戰轉化成我們的四大機遇。」田惠宇說。資本市場對銀行業的市淨率估值多數在0.4倍-0.7倍,而招商銀行的市淨率從2014年以來一直都在1倍以上,估值溢價的背後,包含股東和投資者對我們轉型的認可。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加劇了這四大挑戰,並沒有改變趨勢,比如疫情來了利率下行得更快一點。中國走向發達經濟體是大勢所趨,發達經濟體的中低利率、零利率是大勢所趨,我們早晚會面對這一天,所以需要早點應對。

2

全行應用上雲比例後年達100%

對於金融科技,田惠宇說,招行提出金融科技銀行戰略以後,在成本投入方面,除了常規的費用,比如業務管理費、人力成本以外,主要都投入在科技。去年的信息科技投入超過93億元,為了實施金融科技戰略,還把科技投入佔營業收入的佔比寫到公司章程:2019年起,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體預算額度原則上不低於上一年度本行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的3.5%。今年會繼續加大科技投入。

他說,金融科技的投入產出有些比較好算,有些短期內不太好算。戰略投入是當年投入,當年不產糧食,未來某一天一定會產糧食。

比如,這兩年,招行依靠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打造了大量智能服務機器人,用於零售信貸催收的機器人成本是人工的1/10,產出是人工的9倍,節約的人力成本實際上就是提升了產能。

再如,機器人處理自動化(即RPA流程機器人)用機器替代簡單的外包,也大量節約了成本;智能風控平臺「天秤系統」20毫秒即可對絕大多數疑似欺詐交易作出攔截判斷,將非持卡人偽冒及盜用金額比例降低至千萬分之六。

「通過這些金融科技應用,資損率降低了多少,當年單項的投入產出是比較容易算清楚的。我們計劃今年全行應用上雲比例達到50%,明年到60%,後年到100%。類似這樣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建設的投入產出,當年是看不出來的。」田惠宇說,經過這兩年持續轉型,全行員工基本形成了對於數位化的感覺,就像招商銀行多年發展零售業務,全體員工對零售業務有非常強烈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很難用金錢衡量的。全員對金融科技的感覺,看起來比較玄,但未來某一天一定會從量變到質變。

他表示,招行面向未來多做些投入,練內功是需要投入的,包括招聘高素質的人才。

未來三年,在科技方面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剛才提到的應用上雲項目,這是全行性的巨大系統工程,需要部署大量的X86伺服器,這些都是要投入真金白銀。如果沒有建設數字中臺,大數據可能就是吹牛。

3

5月是信用卡不良生成高峰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對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田惠宇說,疫情對資產質量最大、最直接的反映是信用卡貸款。信用卡貸款逾期和入催金額在2月、3月達到高峰,4月環比下降,信用卡貸款至少需要逾期90天計入不良貸款,這意味著5月份是信用卡不良生成的高峰。

另外,可能受衝擊的是延期還本付息業務,這是抗疫大局的需要,原本到今年6月份,現在國家延長到明年3月。其中可能有一些道德風險或搭便車行為,這對後續不良的影響,將通過精細化的管理使這種可能性降低。

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說,關於今年的資產質量,受疫情的衝擊,今年銀行業整體風險狀況呈上升的趨勢。在今年的一季報中,招行比較詳細地披露了風險變化的趨勢,這裡面反映非常直接的就是零售信貸業務,比較突出的是信用卡貸款和消費貸款。2月份疫情衝擊,大家閉門不出,對於信用卡還款帶來巨大的困難,同時催收能力大幅度下降,招行信用卡中心有三大催收中心,其中一個設在武漢,因為無法上班導致催收能力大幅度下降,信用卡風險上升得非常明顯。

今年二季度開始,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整體來看風險出現了穩定,但是趨勢仍有上升的壓力。上升比較明顯的還是在零售信貸和信用卡貸款,對公貸款資產質量則保持穩定。

零售方面,信用卡貸款仍處在風險的暴露期,整體情況比疫情期間更穩定,信用卡的消費額和交易額正在恢復到正常水平。隨著信用卡交易額上升,信用卡催收力量不斷加強,信用卡還款趨於正常。住房按揭貸款和小微貸款的風險也略有上升,但基本上保持穩定的水平。招行得益於前幾年一直堅持非常嚴謹的資產分類標準,並計提了比較充足的撥備,抵禦風險的能力是比較強的。

4

銀行金融自場景成最核心的競爭力

田惠宇舉例稱,內部運營方面,催收機器人的成本是員工成本的1/10,但產能是9倍。銀行有大量簡單、重複的作業都可以通過機器人完成。

大數據管理方面,一是可以對海量客戶進行細分,對客戶精準畫像。當然客戶畫像太精準可能涉及客戶隱私,也需要有度的把握。二是幫助做客戶KYC服務客戶。銀行不管是對公業務還是個人業務,基本功叫KYC(了解你的客戶)。

「對公客戶可以逐戶上門做盡職調查,但是對大量的零售客戶如何做到KYC?我們零售客戶數量龐大,單靠線下幾千個客戶經理不可能實現,我們是通過大數據技術幫助客戶經理完成KYC。這些都是客戶看不見的,但卻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提高了產能。」田惠宇說,這幾年招行金葵花以上客戶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但我們客戶經理人數基本沒有增加,這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算出金融科技的產出。

田惠宇說,在場景建設方面,招行在金融科技探索方面是不斷試錯。年報的行長致辭中也提到,在數位化時代的浩瀚星空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無知和渺小。這意味著我們在試錯過程中不一定是百折不回,有的是一折就回、點到為止。我們發現有些領域水太深,我們進不去。所以在場景建設方面我們一是聚焦到「4+1」——兩票、便民和公共出行,再加上每個分行根據當地的情況搞一個場景,不能搞百花齊放。

一是搞百花齊放實際上是個無底洞,銀行的主業還是做金融,我們可以適度的擴大邊界,增強我們和客戶之間的聯接,但是不能「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能「不務正業」。適度的拓展邊界也是為我們的主業服務,要提高我們和客戶的聯接效率。

二是提高外環轉中環的轉化效率。這兩點是我們在探索中得出的經驗,也可以說是教訓。得到教訓本身就是探索的成果,我們知道了「此路不通」,知道「此路不通」也是成績。沒有人一生下來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

另外一個經驗就是,銀行金融自場景的不斷打磨可能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把最核心的競爭力打磨到極致是目標。當然我們很難達到極致,但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提供的金融服務就是客戶購買理財產品、貸款、買基金、支付時,可以通過我們的手機APP獲取最好的體驗,沒有流程斷點,最好這些產品還能綜合提供給客戶。要想達到這一點其實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以線下零售服務為例,大家一談做零售都認為很容易,不就是多加客戶經理,網點多加幾個人嗎?實際上做起來並不是這麼回事,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田惠宇說,金融自場景建設也是一樣,說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客戶在手機上購買理財產品,客戶全旅程的體驗,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好,這裡面有大量工作要做。

他說,很多出國的朋友告訴我,招行的信用卡好用。在使用者看來,好用體現在:一是要簡潔,一刷卡就能成功;二是能控制風險。這兩者在後臺設計上其實是矛盾的,因為要控制風險有時候需要犧牲簡潔和便利,而過於簡潔和便利又失去了對風險的控制。有了天秤系統以後,客戶在刷卡的一瞬間,如果是疑似欺詐交易,20毫秒之內便會做出反應阻止交易,提醒客戶。這麼一個簡單的事件,其實後面有大量的科技給予支撐。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很強的金融科技能力和大數據能力才能做到。

招行零售金融總部總裁張東說,以往數據、系統都非常多,對客戶服務質量優劣很難衡量,招行從去年開始推出了風鈴項目。通過風鈴項目打通了招行內部幾十個系統,集中了包括投訴、APP服務裡面的各個斷點、客戶辦理完業務以後不滿意(打了低分)反饋等信息。也就是說客戶反饋的所有聲音集中在一個系統裡面。通過這個系統,可以監測到客戶全旅程,哪些有斷點,具體到每個細節、每個網點,具體到每一個人,聚焦到產品定位,到底是總行系統出了問題還是分行具體服務出了問題。目前,風鈴項目已經全面部署運行。

記者:辛繼召

相關焦點

  • 零售佔比不是越高越好,別對淨息差抱太多幻想,田惠宇在招行業績會...
    與此同時,招行將分紅率從30%提至33%,也讓投資者們感到振奮。在今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以董事長李建紅、行長田惠宇領銜的公司管理層開誠布公,談論了關於招行和銀行業的多個關鍵問題:比如零售佔比是不是越高越好?零售和對公如何配比才是合適的?
  • 招行高層更迭:常務副行長李浩退休,國開行原紀委書記王雲桂「空降...
    經此調整,招行的高層配置為:董事長李建紅、行長田惠宇,以及六位副行長,分別為王雲桂、唐志宏、劉建軍、王良、汪建中、施順華。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王雲桂已經到任招行擔任黨委委員。外界早有王雲桂將接棒李浩之位的風聲,但本次公告宣布王雲桂擔任的職務為副行長,而非常務副行長。
  • 2016銀行年報之信用卡業務解析——擁抱金融科技,招行信用卡領跑同業
    招商銀行信用卡憑藉大數據、雲計算、智能額度、智能客服、掌上生活App等金融科技方面的技術創新與積極嘗試,在同業年報中取得了第三名的發卡量、第二名的累計交易額、第一名的收入、第一名的信用卡App下載量等驕人成績。
  • 金融科技成銀行年報高頻詞彙:招行、建行均提及超60次
    值得注意的是,建設銀行不僅僅在2018年年報中提及金融科技的次數最多,在董事長和行長致辭中,也均有大段篇幅提及金融科技,在國有大行中十分突出。該行董事長田國立指出,著力實施金融科技戰略,以智慧聚能激發新動力。而行長王祖繼則在精準服務實體經濟、完善全面主動管理體以及未來展望方面都提到了金融科技。
  • 行長致辭哪家強?大行愛用排比句,文採只服長沙和招行
    我們全面啟動普惠金融戰略,以科技助力跑出加速度。   我們著力實施金融科技戰略,以智慧聚能激發新動力。   我們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們緊抓客戶、帳戶和渠道,厚植穩健發展基礎。
  • 2019年招行信用卡成績亮眼,App累計用戶突破9千萬
    2019年,招行信用卡攜手IP「寶可夢」推出「寶可夢」粉絲信用卡,並結合年輕人探索世界、追求自由的特點,全新推出「星座守護」信用卡及「自由人生」白金信用卡,滿足年輕客群日漸多樣化的消費和情感需求,將品牌影響力不斷滲透到年輕客群中。另一大原因在於招行信用卡持續調整優化新戶結構,積極探索社交獲客新模式。
  • 招行信用卡2019年成績單揭曉,交易額創紀錄破4萬億
    2019年,招行信用卡攜手IP「寶可夢」推出「寶可夢」粉絲信用卡,並結合年輕人探索世界、追求自由的特點,全新推出「星座守護」信用卡及「自由人生」白金信用卡,滿足年輕客群日漸多樣化的消費和情感需求,將品牌影響力不斷滲透到年輕客群中。 另一大原因在於招行信用卡持續調整優化新戶結構,積極探索社交獲客新模式。
  • 萬億招行交作業
    比如,在帳單裡的結算公司常常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或者「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但在新版本中,招行對全量交易數據進行了清洗,用戶將會直接看到的是:「滴滴出行」、「美團外賣」以及「奈雪的茶」。而在前代版本中,記帳功能已經支持收錄他行卡的交易收支,支持語音記帳。
  • 銀行家雜誌評2017十大金融人物:周小川劉士餘等入圍
    在已經到來的2018年之際,年近古稀的周小川仍不忘初心,未有懈怠,不斷探索構建「雙支柱」調控框架,推動金融去槓桿,努力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防止「明斯基時刻」出現所引發的劇烈調整。身處時代洪流,他敢做改革大潮的弄潮兒;背負家國使命,他勇挑經世濟民的重擔。歷史和人民終將會銘記,這位「超期服役」、功勳卓著的大國行長!
  • 【盤點】2019年銀行金融科技大事件
    「未來,全球金融增長點在於金融科技」,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在2020年之初,回望2019年的金融行業,金融科技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健全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從政策層面支持金融科技的發展創新,金融科技迎來新篇章。
  • 招行設交易銀行部 整合傳統批發線架構
    中證網訊 「招行的零售業務優勢體系化,包括隊伍管理念文化,零售體系相對完整,動的不大」,近日,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在與券商機構交流會議上表示。
  • 招商銀行金融生態布局直銷銀行,拓撲銀行機遇與挑戰並存
    公開信息顯示,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為京東集團全資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電子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為各行業提供安全、便捷的綜合電子支付服務。招商銀行是公認的零售之王,積累了大量的零售與中高端客群,其金融科技與數位化轉型一直走在行業前列。不過,近幾年各家銀行與網際網路巨頭都發力零售,行業競爭格局日趨白熱化。
  • 招商銀行深度解析:招行的過去、現狀與未來
    1999 年,馬蔚華接任招行行長,上任後立即全面啟動招行網上銀行的建設。1999 年 11 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批准,招行成為國內首家在線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並被中央電視臺列為 1999 年中國網際網路十件大事之一。藉助科技的力量開闢全國性市場,招行網銀的開通成為其零售業務起飛的原點。
  • 招行上半年手續費收入增長放緩,但管理層回應:「我們是比較反對...
    對於業績預期,招行副行長王良表示,儘管招商銀行的不良率、不良額、關注類等指標都處於比較穩定和可控的局面,但綜合外部大形勢來判斷,短期內招行利潤增長仍有一定壓力。從長期看,由於招行整體的基本面較好,招行有信心繼續保持差異化的優勢。
  • 招行信用卡不良大幅攀升 銀行催收逾期
    2020年1月至9月,招行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240.75億元,同比增加107.98億元。從數據可以看出,招商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今年受到了嚴重影響。作為行業公認的「零售之王」,招行的零售金融業務一直是行業的標杆,信用卡業務在招商銀行總利潤中佔很大比重,已成為招商銀行的命脈。
  • 招商銀行攜楓葉教育打造教育金融生態體系
    近日,招商銀行與楓葉教育集團在深圳正式籤訂全方位戰略合作協議,這是招行打造其教育金融生態體系的重要一步。招商銀行總行副行長汪建中、楓葉教育集團董事長任書良出席了籤約儀式,招商銀行零售金融總部總裁張東與楓葉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財務長張景霞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協議。
  • 坐擁1.3億用戶,招行APP轉戰流量經營,MAU和AUM並行不悖
    在今年3月舉行的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招行首席信息官江朝陽表示,疫情期間,APP流量受到一些影響,但金融場景的流量基本沒有影響,「這給我們一個啟發,金融場景可能是我們吸引客戶最主要的功能,要不斷做強APP的金融服務能力。」江朝陽所說的現象在招行半年報中得到呈現。
  • 7萬億的招行離冬天還有多遠?田惠宇內部放狠話
    而這個時候,招行內部卻充滿了危機感,最近招行內部平臺有個熱貼《招行離冬天還有多遠》,直言不諱,直擊陳弊,這來源于田惠宇近期內部會議的一篇講話。田惠宇在講話中痛陳內部管理問題,提出要全面升級管理體系,達成一家先進大行應有的水準。
  • 招行兩位前員工被判刑:以零風險、高收益誘騙客戶,非法吸存12.5億
    公開報導顯示,左創宏是招行佛山分行法人代表,還是該分行的行長,曾是錢端項目招行負責人。針對上述問題,時間財經多次致電、致函招商銀行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復。員工頻涉犯罪據新華社此前報導,招商銀行蘭州分行原員工竇某與肖某獲刑只揭露了涉案金額高達430億元的「泛亞案」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