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佔比不是越高越好,別對淨息差抱太多幻想,田惠宇在招行業績會...

2020-12-20 界面新聞

記者 | 張曉琪1

「疫情讓所有行業經受了一場特殊的壓力測試,讓產業結構調整的陣痛加深,但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在3月23日召開的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坦言。

3月20日晚間,招商銀行(600036.SH;3968.HK)交出了一份頗為靚麗的年度業績報告。該行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697.03億元,同比增長8.51%;歸屬於本行股東淨利潤928.67億元,同比增長15.28%,增速創2013年以來新高。其中,淨利息收入達到1730.90億元,同比增長7.92%;非利息淨收入達到966.13億元,同比增長9.57%。

與此同時,招行將分紅率從30%提至33%,也讓投資者們感到振奮。

在今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以董事長李建紅、行長田惠宇領銜的公司管理層開誠布公,談論了關於招行和銀行業的多個關鍵問題:

比如零售佔比是不是越高越好?零售和對公如何配比才是合適的?在業內有「零售之王」之稱的招行在疫情期間的特殊時刻進行了深刻思考。

又如,招行年報數據中所透露出負債端成本提升、息差面臨下行壓力的隱憂。招行行長田惠宇告誡大家不要對淨息差抱有幻想。

此外,市場普遍關心疫情對銀行信貸投放、資產質量等產生哪些影響,招行會否因此調整全年的經營策略。管理層也都一一進行解答。

商業銀行需要危中尋機」

2020年內外部環境變動加劇,商業銀行如何在風雨中前行、危中尋機。作為國內最具標杆意義的股份行,招商銀行的思考對銀行業具有極大參考意義。

招行董事長李建紅在發布會上指出,銀行業目前主要面臨四方面的壓力:

一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我國正處在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中美雖然達成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兩國經貿摩擦仍將長期存在,內外部雙重影響將使我國經濟承受下行壓力。

二是疫情給中國經濟和居民生活帶來了巨大衝擊。全社會的生產消費和出口明顯下滑,打破了經濟企穩回升的節奏,銀行業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響。今年的客群拓展、業務增長、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均將面臨較大壓力。

三是風險點顯著增加。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除了傳統風險之外,各類新的風險點也越來越多,p2p不斷暴雷、高槓桿經營企業風險上升,因生意風險、合作機構風險等各類非金融風險造成的資金損失事件頻發,這些都對銀行風險管控增加了新的考驗。

四是在數位化時代銀行不斷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圍繞不同場景打造業務生態圈,以滿足客戶對極致體驗越來越高的要求。科技顛覆性創新正在改變金融服務生態,給商業銀行帶來挑戰。

「我們需要危中尋機,積極搶佔疫情衝擊下的結構性機會。疫情讓所有行業經受了一場特殊的壓力測試,讓產業結構調整的陣痛加深,但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李建紅說道。

李建紅認為,機遇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政策性機會,新基建、老基建等基建項目融資需求明顯增多,政府採購和電子政務等合作機會不斷增加;

二是恢復性機會,直接的恢復性機會來自於零售業務,間接的恢復性機會主要來自經營受短暫影響、疫情後很快恢復正常的企業客戶。

三是產業性機會,醫療衛生主線中階段性機會及業務融合發展機遇,以及線上化主線中信息技術產業鏈機會及新經濟布局機遇等。

「招商銀行做了樂觀狀態、正常狀態、悲觀狀態下三種場景的預測和應對。強烈的風險意識、危機意識,可以使危機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招行要做最壞的準備、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李建紅強調。

信用卡業務受疫情衝擊最大

市場普遍關心疫情對銀行信貸投放、資產質量等產生哪些影響,招行會否因此調整全年的經營策略。

招行行長田惠宇坦言,疫情對銀行業務的5個方面產生影響。

首先是獲客方面,第一季度特別是2月份,零售借記卡、信用卡獲客數量同比大幅度減少,小企業方面也是如此;

第二是對存貸款方面的影響。零售裡面的信用卡、房貸、小微業務貸款規模增長受到影響;

第三是淨息收入下降。一方面信貸結構發生了變化,2月份零售業務信貸的投放速度下降,相對高收益資產佔比下降,另一方面市場利率下行,兩個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淨息收入受到一定的影響。

第四是對中間業務收入的影響。首先是兩卡(信用卡和借記卡)結算交易量下行帶來結算收入的下降。同時複雜產品銷售以及發債資管項目的投放,都因為盡調難以進行,後續一系列工作的節奏都往後移。

第五也是最直接的影響在於資產質量,信用卡和個貸業務首當其衝。

田惠宇表示,信用卡和個貸客戶還款能力、還款意願都在下降,2月份信用卡、房貸、小微的入催率和一個月逾期率較去年同期大幅度提升。

相比其他銀行,招行信用卡還存在一個特殊風險因素,其信用卡40%的催收產能在武漢,因為疫情無法正常展業。

「2月份信用卡業務受到的影響最大,體現在資產質量、交易量、信用卡透支三大方面。但從3月份開始情況有所好轉,目前催收的產能基本上恢復,系統反映的交易量數字也基本上達到了正常水平。「田惠宇補充道。

危機中也蘊藏著機遇,田惠宇也介紹了招行業務在疫情期間所展現出的亮點:

一是線上優勢和財富管理優勢在疫情期間得到充分發揮,理財和基金銷售同比大幅度增加,支撐了零售AUM的平穩增長。

二是金融市場類業務沒有受到境外市場大幅度波動的影響,反而部分受益。招行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加大債券投資力度,拉長了久期,所以債券組合的差價和浮盈都有大幅度提升;外匯和貴金屬方面,由於採取了嚴格控制敞口和期權組合兩個策略,在市場大幅波動中不僅沒有損失,反而還小有斬獲。

三是招銀避險工具在這輪波動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同比交易量大幅度提升。

四是理財的淨值基本保持穩定。

「零售佔比不是越高越好」

招行是銀行業當之無愧的「零售之王」。2019年集團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664.17億元,佔本集團稅前利潤比例達56.70%;營業收入達1447.22億元,佔集團營收比例達53.66%。

2019年零售金融業務對營收和利潤的貢獻持續加大——零售盈利佔比同比上升1.99個百分點,營收佔比同比上升3.03個百分點。

零售佔比是不是越高越好?零售和對公如何配比才是合適的?這是招行乃至所有發力零售業務的銀行都在思考的問題。

相較於對公業務,零售資產質量和貸款增速受本次疫情衝擊更甚,零售業務在這個特殊時期受到更大挑戰。

「這次疫情讓我們清楚『一體兩翼』對招商銀行的重要性,更加充分地認識到『一體兩翼』成為有機整體的重要。我們做了很多壓力測試,每年都做壓力測試,唯獨沒有做疫情下的壓力測試,而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一體兩翼』的兩翼有可能成為平衡我們財務表現的重要因素。同時,我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零售的佔比是不是越高越好。」田惠宇坦言。

他指出,這幾年銀行業普遍看好零售,認為零售佔比高的銀行抗風險能力強、波動小,但這並不意味著零售的佔比越高越好。目前招行零售佔比超過55%,五年規劃大概在60%左右。

「我認為這個規劃是合適的,特別是這次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戰略定位和規劃的適當性。零售業務如果沒有特色、強勁的『兩翼』,『一體』也走不遠。」田惠宇強調。

田惠宇的這一判斷來自於三個方面:

一是存款的支持,去年招商銀行客戶存款日均數不到4.7萬億,其中將近3萬億是「兩翼」客戶提供的,因此「兩翼」客戶對存款,尤其是低成本的存款支持特別明顯;

二是產品支持,零售大量產品是「兩翼」提供的,資產組織也是「兩翼」;

三是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時代,零售業務的客戶數位化入口很多就在 「兩翼」。

田惠宇表示,今年開始,招行將在打造「一體兩翼」有機體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2020年的資產投放策略

疫情衝擊了零售資產質量和貸款增速,零售業務在這個特殊時期反而受到更大挑戰。

「就對公和零售兩大條線的影響而言,目前來看,對公資產業務整體的資產質量保持比較穩定的水平,零售信貸資產受到的相對影響更大一些。」招行副行長王良直言。

田惠宇指出,資產質量上短期受衝擊比較大的是零售,零售衝擊比較大的是信用卡業務。但該行自2017年開始已經關注到信用卡共債風險,並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打造數位化的客戶信息共享平臺,在業務增速、新戶拓展和風險控制策略上逐步微調等。

在他看來,招行過去幾年對信用卡業務所採取的策略是有效的,目前信用卡的風險和收益平衡比較好。疫情對信用卡業務短期內會產生一些影響,隨著復產、復工、經濟形勢的平穩,相信還會恢復。

但另一方面,住房按揭貸款和小微貸款風險仍然較小。王良指出,該行住房按揭貸款整體的加權平均資產抵押率(貸款金額/抵押物市值)水平才不到40%,2019年底為39.18%,抵押是足夠的;小微貸款基本上是以房產抵押、實物抵押為主,雖然風險有所上升,損失是很小的。

公司貸款儘管資產質量比較穩定,但招行仍然採取非常審慎的態度,特別對於風險高發的行業或地區。

具體來看,對公主要的風險高發行業是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區域上,長三角地區的風險情況好轉,東北和中西部地區的風險有所上升;還有一些風險大戶爆雷,過去槓桿過高導致債券違約,也引起信貸風險的爆發等。

基於對風險和收益的考量,2020年招行的資產投放策略是,一零售貸款方面,信用卡貸款增速會比去年低、房貸仍保持較快增長;二是小微貸款保持合意增長,合意增長是指符合各方面政策要求並保持商業可持續;三是批發業務圍繞新動能、基建補短板、新基建、國企混改等領域,區域上主要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一體化,進行項目儲備,目前儲備比較充足。

「不要對息差抱太多幻想」

在招行發布的年報數據中,透露出負債端成本提升、息差面臨下行壓力的隱憂。對此,田惠宇非常坦誠地表示:「大家對我們的NIM(淨息差)不要抱有幻想,我們不可能逆勢而行,能做的是繼續保持NIM的行業領先優勢。」

財報顯示,2019 年招行存款成本率達 1.58%,同比上升 13BP,其低存款成本「護城河」優勢有所減弱,主要原因是加大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成本相對較高的存款產品的供應。

具體來看,存款成本率較低的活期存款,佔比較2018年有所下降;2019年對公定期存款成本率 2.85%,同比上升 10BP;2019年個人定期存款成本率 2.96%,同比上升 27BP。

存款成本的剛性和資產端定價下行導致淨息差逐步收窄。

田惠宇解釋道,招行去年淨息差逐季下降是主動資產負債管理、平衡當期財務表現和客戶需求的結果。2019年一季度招行NIM較高,其策略是保持淨息差領先優勢就可以了,因為淨息差太高也會面臨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資管新規之後,零售客戶對銀行資產收益提出了一定要求,招行就有意安排了一些結構化存款、大額存單來滿足這部分客戶

資產投放的節奏上,2019年一季度該行零售資產的投放比重高一些,但在四季度大量的零售資產、信用卡和房貸資產證券化轉出,導致去年四季度淨息差降幅比較大。

談及對於2020年淨息差的管理策略,田惠宇表示,資產端從去年下半年就已經採取措施:

一是在利率下行趨勢背景下,去年下半年開始加大了項目融資和中長期貸款的投放,目前此類貸款佔比已經提升到55.4%,使得整個貸款期限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是拉長久期,拉長重新定價的周期;

三是對1到3年的貸款採取固定策略的措施,並陸續見到一些效果。

負債端的調整措施包括,一是今年開始對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高成本的負債來源,無論是比例還是總額都進行嚴格控制;二是同業負債規模在1.6萬億左右,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同業負債成本有望得到比較好的控制。

2020年理財收入將有所增長

財報顯示,2019年大口徑資產管理業務帶來的中間業務收入是65.58億元,同比下降14.18%,招行資管業務收入的下滑引發市場關注。

招行行長助理劉輝解釋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收益資產(主要是非標資產)投放收縮。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後,大量非標資產到期,新投放的資產補足不了資產缺口,導致整體收益率大幅度下行。

她指出,資管業務的核心目標是理財子公司的戰略轉型。去年11月份理財子公司成立以後,目前符合新規的新產品去年末餘額達到了6851.96億元,在全行業排名第二;整體非保本的理財產品規模達2.19萬億,在整個行業裡排第二。

「我們2020年的受託理財收入會比2019年有增長。我們現在思考更多的是儘可能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以及相關的系統能力,做大我們的理財產品規模。有了規模,手續費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是水到渠成的過程。」她表示。

相關焦點

  • 活期存款高佔比,招行顯淨息差優勢
    招行淨息差遠高於其他3家銀行投資銀行時有句話叫:經濟繁榮期看息差,經濟衰退期看不良。其中,息差代表掙錢能力(國內銀行依然是利息收入佔大頭),而不良代表風險損失的預期。本系列文章第一期就先看一下招行的淨息差。
  • 招行行長田惠宇:在金融科技探索方面是不斷試錯
    收入結構不光靠貸款利息(淨利息收入)支撐,這個比重會隨著我行轉型越來越低,中間業務收入、非息類業務的收入佔比越來越高。這對整個銀行的組織、人員的專業素質、客戶服務能力、營銷組織方式和流程、效率、IT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這些東西我們都得持續改造。
  • 全面PK四大行業績:招商銀行還屬於「優質股」嗎?
    作為A股重點,招商銀行不管是業績還是股價都具有極穩定的增長持續性。與國有四大行相比,從市盈率、市帳率估值來看,市場對招行厚愛有加,招行在某些方面甚至略勝一籌。 招行行長田惠宇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是行業共性問題。除此之外,招行還有自身的「個性問題」。具體到招行,一是零售業務佔比高,受到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在短期內比較大;二是在資產負債結構中,息差管理壓力受到較大的挑戰。」
  • 招行上半年手續費收入增長放緩,但管理層回應:「我們是比較反對...
    從長期看,由於招行整體的基本面較好,招行有信心繼續保持差異化的優勢。對於資產質量走勢,招行首席風險官朱江濤表示,從全年來看,整體對公不良生成額同比會有所下降,關注率和逾期率大概率也會有所下降。零售貸款的風險是可控的,預計全年的零售貸款整體資產質量會保持穩定。
  • 招商銀行業績曝光:零售金融業務佔比仍最高 信用卡不良上行
    (下稱招商銀行,600036.SH),最新出爐的2019年業績並沒有出乎市場意料。2019年末,其貸款和墊款利息收入為2219.79億元,同比增長13.04%,不過從具體貸款和墊款結構看,利息收入的大頭並不是公司貸款,而是零售貸款。報告期末,招商銀行零售貸款利息收入為1347.63億元,公司貸款利息收入為789.14億元,票據貼現利息收入最低,為83.02億元。這點和其他多數銀行有著明顯區別,目前其他銀行貸款利息收入主要仍是來自公司貸款。
  • 招商銀行2020年1季度業績預測
    這種情況企業優先消耗的是自己的現金儲備,通常來講合格的大中型企業一般會留3個月左右的現金儲備。也就是說,疫情在3個月內基本結束,那麼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可能多數不會成為不良。而零售貸款(按揭、信用卡)也是類似的情況。所以,總體看資產質量肯定會變差,但是銀行間的分化是難免的。可能有些銀行的不良新生成率就比較低,而有些就非常高。
  • 招商銀行深度解析:招行的過去、現狀與未來
    1.3 田惠宇:從「輕型銀行」到 Fintech藉助「一體兩翼」,打造「輕型銀行」。2013 年,田惠宇接任招行行長, 繼續深耕零售業務。自 2012 年起,國內宏觀經濟出現風險暴露、銀行 資產質量惡化的形勢。
  • 招行三季報出爐!淨息差逆勢增長 零售AUM單季增長4300億
    AUM被視為銀行零售金融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其背後是客群,往前延伸是非息收入」,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近期,銀行股迎來了一波估值修復,多家銀行股價創了歷史新高,招商銀行(600036.SH;3968.HK)也再次站上萬億市值關口。這是市場基於對銀行資產質量好轉,業績向好的預期判斷。
  • 2019銀行淨息差四大變化趨勢
    而存款中活期存款佔比明顯偏高。相比於平安銀行的年報,招商銀行的年報更友好,會在年報中直接披露第3季度和第4季度的成本收益率。將這些數據整合成表2。從表2可以看到,招行第4季度在資產端收益率的擴張主要來源於貸款收益率的走高。而投資資產的收益率表現出對市場流動性充裕的一種抵抗性波動,並未大幅走低。而在負債端佔比最高的存款成本並未跟隨市場上浮。
  • 零售金融,並不是商業銀行的業績救星
    來源:新流財經從全球來看,商業銀行的零售佔比,與業績和股價表現沒有必然聯繫。Capital One與TD銀行的零售佔比均超過90%,市淨率卻天上地下;而摩根大通的零售業務佔比不到50%,市值卻全球第一。在作者看來,當下比起富國與Capital One,摩根大通與TD銀行更值得中國銀行業借鑑。
  • 夏至說招行(一):年報精讀,看看這家銀行有多優秀?
    這些觀點有一定道理,但很難說服別人,因為很多人言必談的「優秀」,有時候只是跟風,並不是真的知道優秀在哪裡。他們會講一些零售戰略的優點,再拿一些不良率、撥備率等指標出來說事兒,高級一點兒的會說招行的負債端成本低。但是如果問他一些複雜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招商銀行的負債端躺著那麼多的活期存款,他八成就答不上來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就是問題所在。
  • 2018年六大行共賺1.06萬億:淨息差承壓、中收佔比待提高
    「展望2019年,受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淨息差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一是美歐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放緩,對外幣淨息差帶來一定影響。二是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加快了資金形態的轉化,加劇了銀行間的存款競爭,會對銀行的存款成本控制帶來一定的壓力。對此,將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控制負債成本,儘可能降低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吳富林稱。
  • 六大行2019年共賺1.12萬億 淨息差承壓、尋路零售市場
    負債端來看,全年計息負債付息率上升11個基點,是拉低淨息差的主因,主要受存款成本上升拖累。預計今年淨息差仍將繼續收窄,但壓力或主要來自資產端。「2020年既要面臨資產端收益率下行,又要管控存款成本,壓力較大。」建行財務長許一鳴在該行業績發布會上坦言,2019年建行淨息差下降了5個基點,今年依然會下降,大概率在10個基點左右。」
  • 全球九大銀行的啟示:零售銀行並不是商業銀行的業績救星
    從全球來看,商業銀行的零售佔比,與業績和股價表現沒有必然聯繫。Capital One與TD銀行的零售佔比均超過90%,市淨率卻天上地下;而摩根大通的零售業務佔比不到50%,市值全球第一。當下,比起富國與Capital One,摩根大通與TD銀行更值得中國銀行業借鑑。 零售為王,得零售者得天下……多年來,零售轉型是銀行業的主旋律,乃至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 萬億招行交作業
    近十餘年來,招行在零售領域一直是「風向標」式的存在——率先發力零售、率先數位化轉型、率先強調App運營,又率先將網際網路公司的考核指標MAU,定義為「北極星」指標。但在新版本中,招行對全量交易數據進行了清洗,用戶將會直接看到的是:「滴滴出行」、「美團外賣」以及「奈雪的茶」。而在前代版本中,記帳功能已經支持收錄他行卡的交易收支,支持語音記帳。概言之,高頻服務繼續深化、細化。
  • 36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業績大降超千億,近六成銀行淨息差...
    前三季度36家銀行ROE不及去年同期  「股神」巴菲特曾在致股東信中指出,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指標來衡量公司經營業績的話會選淨資產收益率(以下簡稱ROE)。由此可見ROE是衡量上市公司經營情況的重要指標,代表了自有資本獲得淨收益的能力。  ROE指標反映了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淨收益的能力。
  • 招行零售數位化進階:坐擁1.3億用戶,左手流量右手經營
    據透露,招商銀行App用戶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比已超過60%。 招行當前的革新與進擊,預示著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將迎來重大轉折點:未來,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將成為驅動智能理財業務發展的動力引擎。
  • 招行、平銀、興業、農行4家銀行綜合對比分析
    原因就是,我自己持有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這三隻股票,而招商銀行是市場公認的最優秀銀行,做一個對比分析,可以看清楚這幾家銀行之間的差異,也能夠認清前三者與招行之間的差距,從而做到更全面的了解。 在具體分析之前,我先說下自己選擇部分倉位持有銀行的原因。因為在我觀察的範圍內,實在找不到太多好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