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三季報出爐!淨息差逆勢增長 零售AUM單季增長4300億

2020-12-20 騰訊網

AUM被視為銀行零售金融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其背後是客群,往前延伸是非息收入」,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近期,銀行股迎來了一波估值修復,多家銀行股價創了歷史新高,招商銀行(600036.SH;3968.HK)也再次站上萬億市值關口。這是市場基於對銀行資產質量好轉,業績向好的預期判斷。

10月30日晚上,招商銀行發布的三季報顯示:營業收入穩定增長,淨利潤增速接近恢復到正增長水平;息差逆勢實現環比正增長,資產質量持續好轉;零售AUM增量再創歷史新高,非息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2020年1-9月,招行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766.03億元,同比下降0.82%;實現營業收入2214.30億元,同比增長6.60%。

息差逆勢環比正增長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零售貸款投放受限,同時銀行業讓利實體經濟,銀行的息差持續承壓。招商銀行淨利息收益率在二季度相比一季度就環比下降了11個基點,影響了招行的淨利息收入增速。

近期已率先公布三季報的銀行顯示,三季度息差數據仍然不為樂觀,但招行三季報卻能在這個指標上率先實現逆轉,超越了市場預期。集團口徑,2020年招行第三季度淨利差2.45%,淨利息收益率2.53%,環比分別上升6和8個基點;本行口徑,第三季度淨利差2.52%,淨利息收益率2.61%,環比分別上升7和9個基點。

招商銀行解釋,息差逆勢環比正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零售貸款恢復性增長,高收益資產佔比有所提高;二是加強存款成本管控,推動低成本存款平穩增長,存款結構持續優化,成本不斷下降。

對比半年報和季報,招商銀行零售貸款餘額單季增長了約1326億,其中信用卡貸款佔了增量大頭,增長了近500億。一般來說,信用卡貸款定價要比房貸、小微貸款高出不少,招行信用卡貸款的恢復性增長直接帶動了招行息差的增長。

在負債成本控制方面,截至2020年9月末,招行活期存款佔比61.33%,比去年底提升了1.20個百分點,佔比繼續保持在高位。另外,招行持續降低結構性存款的比例,使得招行的負債成本得以不斷下降,客戶存款量增質優,負債優勢進一步擴大。

零售AUM增量再創歷史新高

不僅信用卡業務實現恢復性增長,招行零售業務其他領域表現也可圈可點,特別是在財富管理領域。

繼上半年增量達7692億元,招行用半年時間完成全年預期增長指標後,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增量仍在一路狂奔。到三季度末AUM餘額8.6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17%,單季增量高達4300億元。

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戶AUM餘額7.0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40%,佔全行AUM餘額的82.07%。私人銀行AUM餘額2.6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15%,戶均總資產2770.78萬元,較上年末增加39.12萬元。

AUM被視為銀行零售金融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其背後是客群,往前延伸是非息收入」,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客群方面,截至報告期末,招行零售客戶數已達1.55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較上年末增長7.64%。而最為亮眼的還是高淨值客群的增長,金葵花及以上客戶301.3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80%,單季增近10萬戶;私人銀行客戶95943戶,較上年末增長17.47%,單季增近5000戶。

客群增長對負債業務形成有力支撐,進而帶動AUM的大幅擴圍,並最終帶來非利息淨收入的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招商銀行實現非利息淨收入828.95億元,同比增長8.35%,其中,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272.6億元,同比大增44.98%。

在螞蟻集團等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發力財富管理之後,以招商銀行為代表的銀行交出怎樣的答卷尤為受關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招行代理基金收入增長1.25倍,受託理財收入增長也近7成。可以說招行是在客群增長的同時抓住了外部市場機遇,推動受託理財、代理基金等業務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信用卡資產質量衝擊逐季減弱

新冠疫情暴發後,市場一直擔心在疫情的「黑天鵝」衝擊之下,銀行業的信用風險會大幅上升。然而,招行這份三季報,讓市場看到了資產質量觸底反彈的曙光。

招行三季報繼續保持不良貸款「額增率降」。尤為難得的是,不良貸款的先行指標——關注貸款和逾期貸款的餘額和佔比實現雙降。截至9月末,招行不良貸款餘額546.8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2.34億元,不良貸款率1.17%,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關注貸款餘額394.99億元,較上年末減少98.00億元,關注貸款率0.85%,較上年末下降0.33個百分點,較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一季度末下降了0.43個百分點;逾期貸款餘額604.75億元,較上年末減少4.51億元,逾期貸款率1.30%,較上年末下降0.16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末下降0.36個百分點。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信用卡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信用卡是招行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業務板塊,但相關指標均已從一季度的高峰穩定回落,不良率從一季度的1.89%,下降到半年末的1.85%,三季度進一步下降至1.78%;而兩個先行指標關注率和逾期率也連續兩個季度回落,從一季度的4.2%和4.13%下降至三季度末的3.24%和3.20%;其中,信用卡關注貸款率已低於去年底疫情暴發前的水平(3.60%)。

招行方面透露,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三季度以來,招行信用卡業務的總體經營情況保持平穩,交易同比增速繼續保持正增長,貸款規模持續增加。

對公業務相比零售業務,資產質量受疫情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滯後效應,但從三季報數據來看,似乎這一趨勢並沒有顯現出來。招行公司貸款的不良率從一季度的1.72%上升至半年末的1.87%後,三季度並沒有進一步提升,反而小幅回落至1.85%。數據顯示,2020年1-9月,招行公司貸款不良生成額130.25億元,同比還減少了25.98億元。

應該說,招行最讓人放心的就是資產質量的管控。這一方面得益於招行一直堅持從嚴資產分類,充分暴露風險;一方面得益于堅持客戶結構優化,資產擺布能尋找到收益與風險的相對平衡點。由於招行具有負債的成本優勢,使得招行的資產投放不管是在對公還是零售,都能夠以較低成本的定價尋找到較優質客戶。

不過,三季報中,招行對自家的資產質量依然保持了優等生一貫的謙虛和審慎:「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疫情二次暴發的風險依然存在,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一定壓力,而且公司客戶風險會滯後反映,預計後續公司業務風險有可能出現階段性上升。鑑於疫情對居民就業、收入和消費等方面的影響仍在釋放,疊加共債風險等因素,零售業務風險管控仍將持續面臨較大壓力。」

但從資產質量的兩個先行指標——關注貸款率和逾期貸款率連續兩個季度下降的態勢看,只要未來中國的疫情不會出現大反彈、實體經濟不進一步下行,招行不良率大幅反彈的壓力並不大。數據顯示,招行三季度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儘管較半年末小幅回落,但依然高達424.76%,貸款撥備率4.79%,「安全墊」可謂十分充足。展望未來,招行表示將動態研判風險趨勢,繼續做好客戶結構與業務結構調整,持續推進風險管理固本強基工作,做實資產分類,高效處置不良資產,努力保持資產質量總體穩定。

【輕金融好文】

相關焦點

  • 揭秘招行零售AUM逆勢增長秘訣:後疫情時代財富管理進化論
    2020年,在疫情影響之下,部分銀行AUM仍逆勢增長,作為零售業務領先的招商銀行,表現尤為突出。2020年中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招商銀行零售客戶AUM(資產管理規模)已經達到8.26萬億,增長10.26%,半年增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作為招商銀行系統內規模領先的北京分行,其AUM目前已突破1.5萬億。
  • 零售佔比不是越高越好,別對淨息差抱太多幻想,田惠宇在招行業績會...
    又如,招行年報數據中所透露出負債端成本提升、息差面臨下行壓力的隱憂。招行行長田惠宇告誡大家不要對淨息差抱有幻想。此外,市場普遍關心疫情對銀行信貸投放、資產質量等產生哪些影響,招行會否因此調整全年的經營策略。管理層也都一一進行解答。
  • 活期存款高佔比,招行顯淨息差優勢
    招行淨息差遠高於其他3家銀行投資銀行時有句話叫:經濟繁榮期看息差,經濟衰退期看不良。其中,息差代表掙錢能力(國內銀行依然是利息收入佔大頭),而不良代表風險損失的預期。本系列文章第一期就先看一下招行的淨息差。
  • 2019銀行淨息差四大變化趨勢
    筆者查詢了平安銀行2018年的3季報和年報,將相關的數據拼接成表1。其中的第4季度單季數據是用1-9月和1-12月數據推測出來,推測的大致方法為:假設在全年中對應的日均餘額近似於不變設為m,設1-9月的利率為Y1,1-12月的利率為Y2。那麼第4季單季的利率Y=(m×Y2-m×Y1×0.75)×4/m=4×Y2-3×Y1。
  • 15家上市銀行前3季淨利增6.6% 11家現2位數同比增長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15家上市銀行前三季淨利增6.6%分析人士表示,從營收和淨利同比增速來看,上市銀行前三季度有望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發力零售及中間業務分析人士表示,儘管上市銀行三季度資產負債情況有所改善,但長期來看,淨利差和淨息差近年來呈現收窄勢頭。銀行需要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上市銀行紛紛通過差異化競爭突圍,零售及中間業務成為發展重點。
  • 招行上半年手續費收入增長放緩,但管理層回應:「我們是比較反對...
    今年新生成的不良貸款也主要是來自於零售,這是招商銀行面臨的個性問題。二是資產負債結構。招行負債來源主要是來自客戶存款,客戶存款的絕大部分、超過60%是活期存款。在正常情況下,這是好的。但是在今年的情況下,這一類負債的成本是剛性的,比重越大就越剛性,所以在今年上半年,招行的淨息差就受到比較大挑戰。
  • 萬億招行交作業
    觀察招行的零售業務,零售AUM和MAU是兩面鏡子——前者是一家銀行零售實力的直觀體現,代表著提供了產品銷售、資產管理或者投資顧問等類別的客戶資產規模;後者代表著用戶的粘性,代表著未來收入利潤增長潛力。2018年,招行在業內首提MAU是其「北極星指標」。
  • 波司登2020上半年淨利增長41.8% 中高端羽絨服逆勢增長
    中新網11月27日電 26日,波司登(03998.HK)2020年上半年業績出爐。截至2020年9月30日,波司登營收46.6億元,同比增長5.1%。歸屬股東淨利潤約人民幣4.9億元,同比增長41.8%,毛利率提升4.3個百分點至47.8%,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3.5港仙。
  • 招行+京東,又一家直銷銀行來了!
    12月11日,招行發布《關於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獲準籌建的公告》,稱於今日收到銀保監會批覆,獲批籌建招商拓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而早在2017年,招行就曾表示要設立直銷銀行。 這家公司由招行聯手京東旗下支付平臺網銀在線共同成立,其中,招商銀行與網銀在線分別認購招商拓撲銀行14億股和6億股普通股股份,入股比例分別為70%、30%。
  • 個人儲蓄帳戶數破億,招行零售誕生第三個「億」!下一個新野心是...
    而在網際網路金融業態分流、線上化加速、網點制約等因素疊加下,股份行儲蓄帳戶數在近幾年的增長並不容易。招行此次個人儲蓄用戶破億,在創出其零售業務史上又一裡程碑式事件的同時,也刷新了我國股份行在零售客群上的獲客業績。
  • 四大行上半年盈利穩定增長 預計LPR對淨息差影響有限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上半年,工商銀行淨增個人客戶2000多萬戶,總量達到6.27億戶,說明全量客戶戰略和大零售轉型做得比較好。同時,由於近兩年來中間業務收入發展比較慢,工行在加大減費讓利力度的情況下,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同比增長11.7%,盈利結構逐步優化,十分不易。農業銀行實現了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雙降」,資產質量繼續明顯改善。
  • 招商銀行深度解析:招行的過去、現狀與未來
    1 招行的三個時代,轉型接力賽跑自2002年上市以來,招行最值得稱道的莫過於三次重要的戰略轉型。在金融去槓桿、負債端成本上升、貸款利率 仍在下降的背景下,招行憑藉其較高佔比的零售貸款和零售存款,17 年計息負債成本僅同比上升 14bp、貸款利率僅下降 11bp,17 年四 個季度淨息差穩定在 2.42%,均遠優同業,為其實現業績逆勢增長立 下汗馬功勞。
  • 阿里巴巴一季報營收同比增長59% 雲計算成為新增長極
    數據顯示,營收為人民幣321.54億元(約合48.38億美元),同比增長59%。中國零售平臺貢獻的商品交易總額(GMV)為8370億元(約合1260億美元),同比增長24%。收入和GMV增長雙雙超出投資市場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阿里集團2014年9月上市以來,營收增長最為強勁的單個財季,業績整體超過華爾街預期。
  • 單月營收翻倍 叮咚買菜逆勢增長的秘密
    但是,沒有網際網路巨頭加持的「叮咚買菜」,不但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了下來,更在疫情期間和後疫情時代,借勢成長為了和阿里的盒馬、騰訊參與合作的每日優鮮並肩的生鮮新零售巨頭。  2020年初的疫情的推波助瀾之下,叮咚買菜的訂單量暴增,上半年每月營收超過了10億,單2月就超過了12億。  如此快速的增長背後是什麼邏輯呢?本文我們一起來拆解這位生鮮賽道的頭部玩家。
  • 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金融研究丨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自2017年以後,商業銀行樂於向市場講述「大零售」轉型的故事。但去年以來,多家銀行已重新平衡零售銀行、公司銀行的關係,並開始調整方向。
  • 2020年銷量逆勢增長的十大黑馬品牌
    戰馬:銷售7.16億,廣西、青海高增長成新樣板市場2020年上半年,華彬快消品運營的五個品牌銷售額143.26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約58%。功能飲料板塊合計銷售額141.09億元,其中紅牛完成銷售額133.93億元,戰馬完成銷售額7.16億元,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絲水三個新品銷售額合計約2.2億元。
  • 零售3.0數位化轉型質變:招商銀行App9.0重磅上線
    如何通過招商銀行App這一億級用戶經營平臺,實現用戶價值與銀行價值的長久共贏,是招行此次迭代關注的焦點。招行零售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招商銀行App已初步實現了『外接流量』『內建平臺』,如今App開始將『流量經營』與『價值創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是MAU(月活躍用戶)北極星戰略的一次升華,也是零售3.0轉型質變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