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澤文作品集#
文/賓澤文(廣西全州)
除舊迎新的年關時節,桂北山村開始下雪,
住在桂林城裡也要開空調放暖氣過冬了。
昨日有鄉友來訪,一杯濁酒喜相逢,又聊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農村老家圍著火塘,燒柴蔸烤火,喝茶、聊天、甩古的那些有趣的冬夜。
那時我小,半大的孩童,朦朧少年,最喜歡冬夜烤火時聽大人講故事。初時愛聽孫悟空大鬧天宮,長大點聽梁山泊百零八條好漢打架,再大點就聽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以後也聽紅樓夢、西廂記、聊齋的故事了。父親斥我:聽了三國學奸,聽了西廂學癲,聽了水滸學打,聽了聊學鬼。不準我聽那些故事。我便到村東頭壽三爺家去聽,父親也就管不住了。
壽三爺近七十歲了,屬清朝的最後一批秀才,裝了一肚子故事。他一個女兒出嫁了,只剩他和老伴一起過日子,因而很喜歡孩子,常給孩子講故事。他每年入冬前就準備了一雜房柴蔸,過冬夜的火燒得特別旺,孩子們當然喜歡到他家烤火聽故事。有一次他講《聊齋》:一個美麗的女鬼半夜與年輕書生約會,那奇異卻纏綿的情節,聽得我們陶醉如痴,又怕得毛骨悚然。聽完故事後,我不敢回家了,生怕黑夜遇鬼,但又不得不回,便壯膽回家,一出壽三爺房門就小跑,後來越跑越快,好像後面有人追著而來。跑到自己家門前時,見大門虛掩著,便一頭衝進,又迅速轉身關上大門,插上門柵,生怕有鬼跟進屋。那夜夢中還說了一些夢話。但怕歸怕,驚歸驚,第二天夜間,又不由自主地走進了壽三爺的家門……
但那後我們說不聽鬼的故事了。三爺說,好吧,那就講梁山好漢武松打虎的故事。他擊了一下手掌,說道:且說那日,行者武松行至一酒店,放下手中哨棒,吆喝店小二切三斤熟牛肉,上大碗好酒來……他連續喝了三大碗酒,站立有些踉蹌了,卻還喚上酒。店小二說,三碗不過崗,前面景陽崗上,有吊睛白額大蟲常傷人,客官你喝醉了,怕有危險。武松不聽勸告,提起哨棒上了山,果真遇上惡虎,武松何等英勇,打斷了哨棒,又掄起鐵拳,足足打了六六三十六拳,將一隻三百斤的大老虎活活打死了……
壽三爺講得神飛色舞,加上以肢體助興,使我們如身臨其境,拍手叫絕。其後,壽三爺又加上了一段題外話:那時候啊,我們村的後山上也有老虎,有一天清晨,天剛放亮,我爺爺起早出行,打開大門一看,嘿,門前石礅子上,正坐著一隻大老虎呢!
於是,我又不敢走夜路回家了,怕我家門口也坐了只老虎,便求壽三爺送我回家。壽三爺拍了拍腦袋,說我不該講後面那幾句廢話。又說好吧,我送你回家。還真的將我送到了家門口。那以後,我不好意思去壽三爺家聽故事了,但只忍了三天,心裡總是痒痒的,最後還是去了……
以後,我長大了,讀初中,讀高中了,就借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來讀,可讀來讀去,總覺得書上寫的,沒有壽三爺講的那麼有神韻,有味道。以至於以後我當了兵,在深更半夜想父母,想家鄉時,也常想壽三爺,想他的故事。
我當兵幾年第一次探親時,母親說壽三爺和他老伴都過世了,合墓葬在我爺爺墓後的松村裡。於是,我走到壽三爺的家門前,看那間人去房空的舊屋,心裡悽然。第二天又去壽三爺墓前上了香化了紙。並且,從那以後每次清明節回去為我爺爺掃墓時,也去為壽三爺跪拜祭祀一番。感謝他為我們燒柴蔸烤火講故事,陪伴我們度過了那麼多溫暖有趣的冬夜。
編輯: 伍建森
今天做不完明天的作業
祁東縣古八景詩
寄語可可託海牧羊人(散文詩)
全州五香豆腐乾是怎樣成為清廷貢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