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考察團來我市對接援疆工作
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考察團來我市對接援疆工作。 其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考察團先後深入我市氣凝膠科創城、雲谷科技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西南舁鄉「北七村」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園等地參觀考察,並與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推動幹部人才支援、援疆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進行了深入對接交流。
-
烏昌遊客到軍戶農場感受兵團屯墾文化
五一小長假以來,第六師軍戶農場場史館裡來自烏魯木齊市、昌吉市的遊客絡繹不絕。大家踏著開拓者的足跡,尋味軍戶農場那段悠久而深遠的發展歷史,再現無數先輩屯墾戍邊的光榮壯舉,親身感受兵團紅色創業歷史。軍戶農場的歷史悠久,1791年清乾隆年間,就有清軍屯墾,故得名大軍戶,軍戶農場由此得名。
-
培訓傳技術 就業助增收 六師軍戶農場做好南疆務工人員服務工作
兵團日報訊(通訊員董麗 任美玲報導)近日,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的10名務工人員來到六師軍戶農場九仙菇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學習食用菌生產技術,增強增收致富的本領。 軍戶農場九仙菇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立7年,生產平菇、茶樹菇、圓菇等7類食用菌,目前已有70多座大棚和一個菌包生產車間,生產技術成熟,是學習食用菌生產技術的最佳場所。
-
河南尉氏:小蘑菇撐起村民 「致富傘」
2020年11月29日,河南省尉氏縣邢莊鄉大廟楊村,一位村民在扶貧基地蘑菇大棚裡採摘蘑菇。 近年來,大廟楊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投資近1000萬元興建了佔地70000多平方米的蘑菇生產扶貧基地,新建蘑菇生產大棚130座,並採取村支部+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帶動周邊近百個村民和23個建檔立卡戶就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新華網發(李新義 攝)
-
六師軍戶農場首批新能源充電樁投入使用
兵團日報訊(通訊員唐慧 董麗報導)「去年年底,我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給車充電成為難題。現在農場有了新能源充電樁,我的車充電方便多了。充電比加油便宜,每個月能節省幾百元。」6月22日,六師軍戶農場居民金堯對筆者說。 近日,軍戶農場第一批新能源充電樁投入使用,能同時滿足10輛新能源汽車充電。
-
貴州省三穗縣良上鎮小小食用菌 撐起致富傘
貴州省三穗縣良上鎮小小食用菌 撐起致富傘發布時間:2020-12-2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近日,貴州省黔東南州三穗縣良上鎮下寨村食用菌生產基地裡,菌棒整齊擺在木架上,農戶們正忙著搬運、篩選、挑揀、上架。
-
六師軍戶農場舉辦「我給親戚送健康」聯誼活動
兵團日報訊(通訊員董麗報導)「我的結對親戚對我很關心,平時經常來看我,這次還給我買了保險,讓我健健康康地工作,讓我覺得很溫暖。現在,軍戶農場是我的第二故鄉,我一定會在這裡好好幹。」5月19日,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巴扎吉米鄉群眾買熱亞木古·吐拉丁說。
-
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建設高標準農田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復工復產以來,兵團第六師一〇二團、一〇六團、軍戶農場加快推進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步伐,努力打造現代農業精品工程,促進農業增產,職工增收。 為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早日惠及職工群眾,師市相關部門組織一〇二團、一〇六團、軍戶農場八個標段的施工負責人、工程監理人員通過現場觀摩學習,明確了施工安全、工程質量、工程進度等方面的要求,爭取把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打造成示範工程、精品工程。 據了解,師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投資975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7955萬元,建設項目惠及一〇二團、一〇六團和軍戶農場。
-
江蘇泰州:朵朵香菇撐起「致富傘」
2020年以來,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白米鎮和平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採取「黨支部+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村民發展香菇等特色種植項目,帶動農民脫貧增收致富。目前正值寒冬季節,20多個香菇大棚已進入採收季,一朵朵香菇撐起「致富傘」,「香菇經濟」已成為基層黨組織脫貧增收的亮點。
-
新疆西部教育創新產業園落戶新疆兵團第六師
6月9日,新疆西部教育創新產業園項目在新疆兵團第六師軍戶農場破土動工。第六師五家渠市黨委副書記、師長王勝平出席開工儀式並致辭,昌吉州黨委常委、昌吉市委書記秦偉,副師長宋剛參加。
-
【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閒置牛棚改造成蘑菇大棚
12月26日,在六師軍戶農場九連職工田濤的大棚裡,一排排碼放整齊的平菇菌包上,長滿了成熟的蘑菇。田濤正忙著在大棚裡燒鍋爐、查溫度,4個工人在採摘蘑菇裝筐外運。這標誌著,田濤將牛棚改造升級為蘑菇大棚並種植食用菌獲得成功。
-
六師軍戶農場: 連隊響起「小喇叭」 防疫宣傳顯身手
「為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和蔓延,確保職工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家一定要勤洗手、常通風……」連日來,六師軍戶農場各連隊的「小喇叭」每天定時向職工群眾播報疫情最新情況和防疫知識。為了讓廣播成為政策宣傳、服務職工群眾、弘揚精神文明的良好平臺,軍戶農場在9個連隊配備了54套廣播設備,這些廣播設備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大顯身手。「我們科學合理地安排宣傳時間段,安排專人值班,有計劃地讓小喇叭『開口說話』,在確保不擾民的情況下,向廣大職工群眾科普疫情防控知識。」軍戶農場五連黨支部副書記胡軍梅說。
-
樓子村:小蘑菇撐起致富傘
「這個蘑菇好乖喲,又大又嫩。」「哪一個蘑菇不乖呢,早上沾點露水更是水靈靈的呢。」「管它乖不乖哦,只要能變成錢,我們就高興。」…………近日,在野鶴鎮樓子村蘑菇加工廠,村民一邊調侃,一邊用刀削去菇腳上的泥和部分菌絲。大家有說有笑,熱鬧極了。
-
織金:紅託竹蓀撐起「致富傘」
在織金,像芳洲紅託竹蓀發展有限公司這樣帶領貧困戶增收致富的竹蓀制種、種植公司和合作社有16家。 織金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德山介紹,為群眾撐起「致富傘」的紅託竹蓀原產地是織金,1986年經過人工馴化栽培成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食用菌之一,因優美體姿、清香氣味和豐富營養而被譽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一直深受海內外消費者好評。
-
紅松菌產業撐起「致富傘」 80後小夥打開「致富門」
在東山鎮蘭家村華容縣潤鼎紅松菌農民專業合作社紅松菌種植基地,鬱鬱蔥蔥的松樹林中,一陣陣蘑菇和清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一朵朵拔地而起、貌似熊掌的蘑菇如花一樣綻放,猶如一把把撐開的「小傘」,模樣甚是可愛喜人。這裡每天都有幾十個工人忙著種植或採摘紅松菌。幾年前,黎執乾通過在外打拼、努力,在廣東成立了廣東容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半月談|小小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
小小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半月談 交口縣位於呂梁山脈中段,曾是山西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尚家溝村位於交口縣最南端,是深度貧困的典型代表,貧困發生率曾高達60%多。在這裡,一個小小的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2017年,尚家溝村組建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然而,由於技術不成熟,一場高溫天氣讓全村70多萬菌棒損失過半,直接經濟損失達140多萬元。投資商突然撤資,菌菇基地爛尾,貧困戶分紅遭受損失,面臨如此困境,在外經商的張建斌被村民「請」了回來。「村民都選他,就覺得他有能力把這個撐起來。
-
六師奇臺農場:鋪就幸福小康路
鋪就幸福小康路 ——六師奇臺農場助力職工增收致富紀略 金秋時節,走進奇臺農場,處處都是豐收的景象。該場引進玉米加工企業,鼓勵職工發展訂單農業,越來越多的職工走上增收致富路。 在制種玉米的曬場,甘肅酒泉禾碩有限責任公司片區經理翟東元看著眼前黃澄澄的玉米,高興地說:「奇臺農場的水土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制種玉米,今年我們籤訂了9000多畝訂單,採取『公司+片區經理+技術員+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連隊『兩委』全程跟蹤參與服務監督,種植戶只管放心種地。
-
藍田縣藍橋鎮:小香菇撐起秦嶺深山群眾「致富傘」
一根根菌棒上一簇簇、一叢叢的「致富傘」長勢喜人。見到辛群良時,他正在跟村民一起給前來拉貨的客商裝車,分類好的一框框香菇在道路兩旁堆放有序。在他忙碌的間隙,記者和一旁同樣是等待辛群良的客商「閒聊」了起來。
-
小農戶幸福的家庭農場
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顯示,我國現有農戶2.07億戶,其中規模經營農戶僅有398萬戶,71.4%的耕地由小農戶經營,主要農產品由小農戶來提供,小農戶經營仍是主體【4】。因此,沒有小農戶的振興就沒有廣大農村的振興。2 小農戶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龍頭公司帶動 返租倒包到戶——安順平壩區:小菌菇撐起致富傘
火熱場景的背後,是近年來,安順市平壩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立足地方資源實際,理清產業思路,選準食用菌產業,整合資金,扶持重點龍頭企業,迅速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帶動廣大農戶積極主動參與產業,趟出了一條深入推進農業產業革命,鞏固脫貧成效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