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師奇臺農場:鋪就幸福小康路

2020-12-25 騰訊網

鋪就幸福小康路

——六師奇臺農場助力職工增收致富紀略

金秋時節,走進奇臺農場,處處都是豐收的景象。

田野裡,黃澄澄的玉米一望無垠;果園裡,累累碩果壓彎了枝頭;養殖區,膘肥體壯的牛羊豬即將出欄……一幅幅豐收的畫卷徐徐展開。

9月17日,一萬泉秋收場景。尚冰冰 攝

作為六師五家渠市農業大場和糧食主產區,近年來,奇臺農場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依託自身優勢,通過技術創新、種植結構優化、合作社引領等方式,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進一步激發農業發展潛力,在全面小康的路上,走出了一條團場增效、職工增收的幸福之路。

「種」出好生活

「今年我種的制種玉米畝產650公斤,一畝地能掙1300元呢!」9月15日,奇臺農場十連職工謝明祥樂呵呵地說,今年年初,他和制種公司籤了訂單,公司免費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加上連隊「兩委」的全程服務,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謝明祥今年50歲,種植制種玉米已有10個年頭了,「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從地裡『種』出來的!我今年種了100畝地,估計能掙10萬元。」謝明祥說。

9月15日,奇臺農場十連居民謝秋毯在連隊曬場上翻曬自家收穫的制種玉米。鄭海英 攝

「這還是保守數字呢!」同樣種植制種玉米並獲得豐收的職工張志發笑著說,「這幾年種制種玉米收入高,我的兩個兒子都娶上了媳婦成了家,不久前,我還在烏魯木齊市為小兒子全款買了樓房。」張志發說,以前因為沒有掌握種植技術,每年種地都不賺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後來,農場鼓勵大家種植制種玉米,連隊「兩委」手把手教他種植技術,他也享受到了增收帶來的幸福生活。

「不僅種玉米掙錢,給玉米母本抽雄一天能掙150元到200元,工錢當天結,我娘家的親戚都來這邊打工了。」說起這些,十連居民熱孜亞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憑著到制種玉米地裡打工,連隊許多職工群眾都能增收近萬塊錢。

奇臺農場十連黨支部副書記、連管會連長張四季說,在玉米生長關鍵期,他們會指導職工及時補充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同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雖然生產成本增加了,但是我們種出的玉米品質有保障,今年我們連隊一級成品種子率高於往年,每畝地收入增加了200多元。」張四季說。

9月12日,奇臺農場十七連職工張忠國駕駛收割機收割糯玉米。尚冰冰 攝

據悉,今年,該場種植玉米11.64萬畝,品種主要有糯玉米、爆裂玉米、常規玉米、制種玉米和鮮食玉米等。該場引進玉米加工企業,鼓勵職工發展訂單農業,越來越多的職工走上增收致富路。

在制種玉米的曬場,甘肅酒泉禾碩有限責任公司片區經理翟東元看著眼前黃澄澄的玉米,高興地說:「奇臺農場的水土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制種玉米,今年我們籤訂了9000多畝訂單,採取『公司+片區經理+技術員+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連隊『兩委』全程跟蹤參與服務監督,種植戶只管放心種地。今年的玉米品質很好,經檢測全部達標。」

結出「致富果」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回憶起以前耕田種土豆的日子,奇臺農場二十二連職工李萬學有著倒不完的苦水。而如今,對於他來說,種下的土豆變成了脫貧致富的「金蛋蛋」,咽下的苦水也變得「甜蜜蜜」。

今年54歲的李萬學,2006年就開始在連隊種植土豆,因為缺少技術、信息閉塞,那時候種出的土豆品質一般,自然也沒銷路,每年一到秋天,他就開始犯愁。

「豐產不豐收啊,產量上去了,但品質上不去,土豆自然也賣不上好價錢。」李萬學說。

2017年,六師農科所依託國家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標準化示範區建設以來,項目建立了「政府+科技+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奇臺墾區馬鈴薯產業集群基本形成,不僅促進了師市馬鈴薯產業的提質增效,也帶動了職工群眾增收致富。

「土豆,具有營養價值高、產量大等優點,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我們農場緊緊抓住這一機遇,鼓勵職工大力種植土豆,讓土豆成為帶動職工致富的『金蛋蛋』。」該場黨委書記、政委戴春智說。

今年,李萬學種了375畝土豆,從播種到銷售,連隊「兩委」天天跟著他往地裡跑,大家在一起研究品種選擇、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經驗。「連隊『兩委』都很熱心,他們從網上學技術,到地裡來給我指導,今年我種的土豆大豐收,多虧了他們。」李萬學說。

看著這些「金蛋蛋」,李萬學樂開了花。「今年的土豆完全不愁銷路,還沒出地,就已經有山東青島的一家客商籤了100噸單個50克土豆的訂單合同,價格每公斤1.6元。」李萬學說,相比過去小土豆每公斤只賣三四角錢,用來加工粉條,現在出產的高品質土豆,可以走進全國各地的高端市場。

今年7月,李萬學購買了馬鈴薯乾洗精選機和收穫機。如今,他種的土豆已經實現了全程自動化。

「除去成本,今年可以掙48萬元。明年,我準備多流轉一些土地,擴大種植面積。」李萬學信心滿滿地說。

在李萬學的帶動下,這兩年,該連種土豆的人越來越多。為擴大銷路,農場還引進了新疆科賽德薯業公司,引導職工群眾訂單種植,增收致富。

「如今,我們連隊的土豆種植面積達到4000多畝,小小土豆真正成了致富的『金蛋蛋』。」該場二十二連「兩委」成員馬偉忠說。

曬場(資料圖片)。李愛民 攝

除了「金蛋蛋」,還有「搖錢樹」。奇臺農場二十九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逆溫帶氣候特徵,非常適合果樹生長。職工群眾通過種植蘋果、山楂、仁用杏等果樹,走上增收之路。

走進該場二十九連「美麗庭院」示範戶王鳳蘭老人家,院內果香四溢,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

「今年果樹的收成好,賣蘋果的收入也增加不少。」 王鳳蘭說。

近年來,該場結合連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引導鼓勵職工依託庭院發展林果業,拓寬團場增效、職工增收的渠道。

「我種植了7畝蘋果,畝產兩噸多。今年的蘋果大豐收,品質好、產量高,一畝地能賣八九千元錢。」該場二十八連職工易勇喜滋滋地說。

籽用西葫蘆豐收了,奇臺農場十連職工謝明祥開心地笑了(攝於9月15日)。鄭海英 攝

走上小康路

9月的五家渠市,秋高氣爽。伴隨著歡快的歌舞,9月19日,師市首屆「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助力農副產品線上銷售」直播帶貨活動在五家渠市義烏小商品城拉開帷幕。

「各位粉絲朋友們,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奇臺農場碩之辰農業產業化專業合作社的有機麵粉……」在一個個網絡直播間裡,奇臺農場的有機麵粉一上線,瞬間就吸粉無數。

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周生偉,怎麼也沒想到,因為他們生產的有機麵粉,讓他成了網紅。

2013年5月,周生偉牽頭成立了碩之辰農業產業化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產品+社員」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統一購買農資、統一銷售農產品、統一農業技術服務,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如今,合作社的業務有小麥種子代繁代制、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品牌農產品精加工、果蔬保鮮庫儲存等。現有社員139戶,土地流轉面積3000畝,訂單種植面積1.5萬畝。合作社以特色、示範為主,今年種植土豆、食葵、藜麥、鷹嘴豆等。

9月20日,在奇臺農場鈺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製作拉條子。張琳琳 攝

奇臺農場素有「兵團糧倉」之稱,是兵團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和國家級小麥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2020年,奇臺農場種植小麥14.62萬畝,總產量達6.52萬噸。

近年來,該場積極推廣機械深松、精量播種、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秸稈粉碎還田等節本增效技術,培育和壯大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市場競爭力和整體效益不斷提高。

9月20日,走進奇臺農場新疆昌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麵粉生產車間,一袋袋優質小麥粉走下生產線,銷往疆內外各地市場。該公司是2013年奇臺農場引進的產業援疆項目。如今,公司產量已達到年加工小麥粉10萬噸。

近年來,奇臺農場積極引進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企業落戶農場,大力引進起點高、前景好的農產品加工項目,實現農產品深層次的加工升值,為農場職工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千餘個。

王發斌是奇臺農場十七連職工,如今他在新疆科賽德薯業有限公司上班,每月有4000多元工資。「在家門口打工,不僅能掙錢,還有時間照顧家裡。」王發斌說。

新疆科賽德薯業有限公司是奇臺農場引進的集加工、種植、貯藏為一體的馬鈴薯加工企業,建有1萬噸馬鈴薯精製原澱粉生產線一條、馬鈴薯雪花全粉生產線二條。今年,該公司投資新建了一條雪花全粉生產線,建成一座儲藏能力達到2萬噸的馬鈴薯智能全自動保鮮庫、6座大型現代化馬鈴薯儲藏庫。目前,該公司已成為拓寬職工增收渠道,延伸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重要平臺。(張琳琳 史濤 鄭海英)

一萬泉(資料圖片)。張琳琳 攝

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張宇帆 王瑋昊

責任編輯:夏振忠 丁夢飛

相關焦點

  • 陳建軍:扮靚「門面」做實「裡子」 鋪就幸福小康路
    陳建軍:扮靚「門面」做實「裡子」 鋪就幸福小康路來源:如東新媒體 發布時間:2020-12-23 10:電話:0513-80865519 傳真:0513-80865516郵箱:1605797543@qq.com 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鎮長江路29號
  • 「內蒙六駿」在溫這五年:通往幸福的路自己鋪就
    「內蒙六駿」在溫這五年:通往幸福的路自己鋪就 2020/12/03 08:0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662
  • 鋪就全面小康幸福路 建設現代化鐵路強國
    條條鐵路密織成國家經濟發展路、人民幸福出行路、文化交流傳播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全國鐵路網達到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裡左右。
  • 鋪就富民小康路 ——臨汾市「四好農村路」建設記略
    、吉縣旅遊公路全面奔小康,關鍵在農村;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近3年來,每年養護經費都在800萬元以上,全力打造「暢、安、舒、美」的出行環境,真正把「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興產業、助脫貧、促振興」的民心工程和精品工程。襄汾:大道通衢幸福路襄汾俗稱丁陶,位於臨汾市中南部,作為太原與西安兩小時、運城一小時、臨汾與侯馬半小時經濟圈的重要交通支點,1034平方公裡土地上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立體交通網絡。
  • 2021五家渠市六師法院招聘聘用製法官助理、書記員30人公告!
    2021新疆五家渠市六師法院招聘聘用製法官助理、書記員30人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經研究,六師法院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5名聘用製法官助理(其中:六師中級法院4名,五家渠墾區法院5名,芳草湖墾區法院3名,奇臺墾區法院3名)、15名聘用制書記員(其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保護良好生態 鋪就幸福小康路
    良好的生態正在成為西藏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銀山。眼下正是西藏旅遊的旺季,高聳的雪山、挺拔的古樹、壯闊的江流、秀美的湖泊,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守著千年柏樹,巴吉村鄉親們的錢包鼓了起來;依託羊八井的地熱資源,頓珠卓瑪患有多年風溼病的母親逐漸好轉,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在景色秀美的納木錯,那曲農牧民飼養的白犛牛給大家帶來了吉祥和幸福。
  • 「扶貧印記」行唐西城仔 紅薯葉鋪就小康路
    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攝紅薯葉鋪就小康路。對於西城仔人來說,好日子剛開頭,小康路上還有更美好的生活在等著他們。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發展致富路
    衢寧鐵路的開通運營,不僅為浙南閩北14個區縣(市)迎來了一條連接長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通江達海快捷通道,更為浙閩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鋪就發展致富路。衢寧鐵路為浙閩山區鋪就一條綠色生態旅遊路。
  • 為全市戒毒工作提供「牛江經驗」 「小康農場」讓昔日「癮君子」獲...
    在牛江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幫助下,阿輝進入「小康農場」學習種植技術。通過基地的孵化,掌握種植技術的阿輝開始自立門戶擴大種植規模,並憑著良好表現獲得種植補貼。如今,阿輝種植的農作物超過3.33公頃,每年收入超10萬元,走上了勤勞致富路。成功回歸社會後,阿輝主動挑起了幫助其他戒毒者的責任。他聘請曾經的吸毒者到自己的農莊工作,協助他們回歸社會。
  • 小藍莓鋪就毛南族鄉親幸福小康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黔南師院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消費扶貧行動」「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重要指示要求,下一步繼續做好「校農結合」產銷精準對接,堅決打贏新型冠狀肺炎防控、脫貧攻堅兩場戰役,實現決戰全面勝利。
  • 「蘇」影小康路 | 無錫甜味 幸福滋味
    「蘇」影小康路 | 無錫甜味 幸福滋味 2020-12-20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致富路便民路
    原標題: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致富路便民路   近日,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暨「十大交通微博」發布活動在福州舉行。活動揭曉了2019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名單,福州市晉安北峰環線全景公路鼓宦線等10條農村公路脫穎而出,被網友推選為「最美農村路」。
  • 【小康在哪裡】老周們的智慧農場
    央視網消息:「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念茲在茲的小康夢想,就要變為美好現實,這是具有深刻意義的裡程碑。小康是宏觀開闊的,也是鮮活生動的,它意味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也意味著精神世界的富足。
  • 新疆兵團農六師土墩子農場,初夏見聞
    經過千年風吹雨淋,如今已成土墩子,依然堅守在兵團的農田裡,土墩子農場由此得名。土墩子農場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這個石柱上記載著土墩子農場發展過程中的大事。土墩子農場筆直的道路兩邊,廣闊的農田呈豐收在望。20世紀六七十年代,陸續有來自河南、安徽省和江蘇無錫的支邊青年和烏魯木齊的下鄉知青1000多人,來農場參加農墾建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凌海市大有農場:舊貌換新顏 換出幸福家園
    ,加強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讓全農場人居環境不僅舊貌換新顏,也為群眾換出了想要的幸福家園。「一事一議」項目資金,硬化了三河分場3.34公裡的村路,解決了困擾三河分場職工多年的出行難題,實現了村路硬化全覆蓋。
  • 新疆兵團第一師幸福農場:強化黨建陣地建設
    為加強基層黨建和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鞏固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基層黨組織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幸福農場召開黨建現場會,讓與會人員現場直觀了解黨建陣地建設情況。
  • 湖北南漳:「四好農村路」鋪就山區幸福新圖景
    在2016年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後,持續發力,力促農村交通成為帶領群眾脫貧的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的希望路。「美麗公路+扶貧」:脫貧路暖群眾心7月9日,在南漳縣板橋鎮竹坪村上膳源有機蔬菜基地,一排冷鏈物流車停在基地門口,等待裝車。
  • 健康扶貧鋪就村民幸福路
    射洪市以醫聯體為基礎構建新型醫療服務體系,阻斷因病致貧返貧源頭健康扶貧鋪就村民幸福路
  • 南通海安:1.9萬殘疾人小康路上幸福多
    如果沒有志願者點起一盞明燈,曹寶華不敢相信,自己能擁有一家小店,實現自力更生的夢想;如果沒有海安殘聯的大力推薦,呂慶軍不敢相信,自己竟能拿起畫筆,畫出他心中的美麗世界;如果沒有接受專業的康復訓練,張歆瞳不敢相信,自己還能唱出如此動聽的歌聲…… 在海安,一項項優惠政策、一次次助殘活動、一個個扶殘項目,猶如冬日暖陽照進了1.9萬持證殘疾人的心裡,點亮了他們美好生活的底色,讓他們在決勝小康路上共浴幸福陽光
  • 六師共青團農場花卉俏銷疆內外
    1月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六師共青團農場花卉種植基地的員工對3000餘盆蝴蝶蘭、紅掌等名貴花卉進行分級包裝,這些包裝好的花卉將運往上海銷售。目前,該場花卉供不應求,俏銷疆內外市場,成為農場轉型發展的又一亮點和新的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