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1.1 項目背景
1.1.1 產品簡介
項目產品精選各種優質原料加工而成,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又堅持品質,精選穀物新鮮美味,粥汁潤滑而不膩,口感好,營養更豐富,更全面,具有健脾養胃,消滯減肥,益氣安神的功效。可作肥胖及神經衰弱者食療之用,也可作為日常養生健美之食品。項目同時以藍莓等植物為原料,生產功能性飲料產品。
1.1.2 市場前景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飲食習慣也開始發生變化,由於工作或學習繁忙沒有時間認真去吃一頓飯,往往選擇速食食品解決自己的三餐,速食時代已經悄然而至。而速食粥更是在中國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粥類食品歷史悠久,深受大家的喜愛。人們對更加方便即食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渴望口味和營養結構更為合理的方便米粥產品,而衝方便米粥恰恰迎合了消費者的這一需求。它不僅具有隨衝隨飲的特點,而且還彌補了傳統八寶粥攜帶、熱飲等方面的不足。
本項目將加工、銷售一體化,有利於增加收入,促進城市發展,方便米粥飯和功能性飲料項目的建成將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
(1)方便食品市場現狀及預測
目前,方便食品在國際市場上正發展為主流食品。美國作為最大且發展最快的市場,據統計其總產值已達4000億美元以上,有80%的食品行業經營方便食品。日本方便食品的份額也達到食品總加工產值的90%以上,銷售額超過了汽車工業,年增長率在40%左右。在我國,方便食品日益成為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7年底,方便食品的總產值已達4111.3億元。作為食品工業中的朝陽產業,我國方便食品市場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存在意義。
目前國內以菜餚為主要內容的新型方便食品,運用中華傳統美食的「色、香、味、型」四大要素把其延伸到方便食品,使得方便食品市場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全國市場上方便菜餚式品種約有250種之多,方便食品正隨著人們的需求變化而不斷變化著。從目前來看,我國方便食品行業在收入上僅佔食品製造業的16%,而從全國16種連鎖商業食品銷售排行榜中來看,僅方便食品就佔了七種,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最新調查統計顯示,方便食品銷售年增長率連續幾年保持在8%-10%,而且方便食品消費很大程度上是與「旅遊熱」的興起有關,在超市、商場和便利店,方便食品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已位居所有銷售商品的前茅,我國的方便食品加工業尚處於成長階段,方便食品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2016年我國方便食品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063.69億元,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值,2018年下降至2959.7億元。
圖表1:2013-2018年我國方便食品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
未來我國方便食品行業可以通過差異化創新,利用地域特色,推出具有地方經典風味的產品,避開同質化競爭;對接現代餐飲,跨界融合拓展市場,提升加工技術水平,用工業化生產替代繁瑣的餐飲生產;在推進「健康中國」的關鍵時期,行業需要不斷推出兼具營養和美味的產品,是產品回歸傳統與天然;消費升級下,方便食品個性化需求加大,素食逐漸成為風向,市場前景依然十分樂觀。
本項目以營養強化大米(是指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營養素而製成的成品大米)為原料,利用大米皮層和胚芽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改善人們的膳食營養,補充缺少的微量營養素,滿足人體生理的正常需要,減少各種營養缺乏症的發生,從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2)功能性飲品市場現狀及預測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的人群不斷增加,亞健康問題凸顯,功能性食品必將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為消費者有力購買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經濟保證。目前,我國功能性食品行業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隨著國家對功能性食品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大,國民「治未病」的意識不斷增強,具有營養功能、感覺功能和調節生理活動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將成為健康產業新的發展趨勢,被譽為「21世紀的食品」。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功能飲料的人均消費量每年僅為0.5公斤,距離全世界人均7公斤的消費量尚有較大空間,這意味著我國功能飲料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2011-2017年間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7.1%,功能飲料零售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2.35%。截止至2017年底,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已經突破400億元達到415.2億元,同比增長10.57%。零售量增長到127.83億升,同比增長8.68%。2018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超450億元,達到了456.7億元,而零售量則將增長至139.6億升。
圖表2:2012-2018年間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
圖表3:2012-2018年間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量
功能飲料從最初是一個小眾市場,但現在已經膨脹為行業大市場,已經形成千億產值。值得關注的是,這個市場還在持續擴大。有健康意識的人群越來越關注功能性飲料,而不僅僅是喝糖水。同時,飲用場景也在不斷擴大,從以補充能量為主,擴展到餐飲、聚會、工作、學習、駕駛等多個場景。到2022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將達到680億元,未來10年,功能飲料極有可能突破5000億產值,成為飲料行業的主要品種。
藍莓具有營養和藥用價值,果實中除含常規的果糖外,還含有豐富的Vc、Va、Ve等維生素,特別是含有大量的SOD(超氧化物岐化酶)、GSH(穀胱甙肽)、GSH-Px(穀胱甙肽-過氧化物酶)、花青、黃酮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纖維(食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豐富,具有抗衰老和保護視力的作用。藍莓鮮果不僅可以生食,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醬、飲料等產品。
本項目以吉林省特有的藍莓等植物為原料,生產功能性飲料,飲料產品定位於高端市場,首先開發國內主要大城市的賓館、歌舞娛樂企業、酒店、洗浴、大型超市、航空和體育領域。以後逐漸普及於普通飲料市場。
1.1.3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優勢
2017年中央1文件《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在優勢農產品產地打造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加大食品加工業技術改造支持力度,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產加工設備。鼓勵食品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圍繞「原字號」開發市場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實施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積極推進傳統主食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大力發展方便食品、休閒食品、速凍食品、馬鈴薯主食產品。加強新食品原料、藥食同源食品開發和應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信部發布《關於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食品工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食品工業規模化、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期年均增長7%左右;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兩化」融合水平顯著提升,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升,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汙染物排放進一步下降。這將有利於推動我國飲料行業的穩定發展。
(2)產業優勢
中新吉林食品區所在地區及其周邊是優質水稻、玉米、大豆、雜糧、雜豆的主產區,人參、林蛙、梅花鹿、北五味子、食藥用菌等長白山特色資源的主產區和集散地。該區是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擁有「萬公頃A級綠色水稻基地」,可為項目提供其他原輔材料。
(3)區位優勢
中新吉林食品區規劃基礎建設完成,實現「七通一平」,水、電、暖、通訊等設施可直接由完善、配套的園區公用工程管網提供,項目建設基礎條件有保證,廠址地交通發達。
長吉高速、吉沈高速、長春1小時經濟圈環線高速及302國道等11條公路途經食品區。已列入吉林省「十三五規劃」的長春雙陽至吉林市鐵路線,將為食品區開闢貨運專用線。食品區距長春龍嘉國際機場28公裡,機場專門為食品區設置了物流中轉站。由新加坡吉寶訊通公司建設的國際物流園佔地面積1.5平方公裡,倉儲物流、產品展示交易、檢驗檢測和海關等功能齊全。
1.2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產品規模
建設年產30萬噸方便米粥/飯及功能飲品生產加工項目,利用大米和藍莓等東北原產地資源,研發、生產、銷售方便米粥/飯和功能飲料產品。
1.2.2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建設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研發中心、生產車間、包裝車間、存儲倉庫、烘乾車間、質量檢測中心、辦公樓、員工食堂以及其它輔助性建築及設施,同時建設2條生產線。
1.3 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40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2000萬元。
1.4 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 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28800萬元,利潤9500萬元,投資回收期5.2年(稅後,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23.8%。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2 社會評價
本項目既是綠色生態項目,又是富民項目,對帶動周邊區域共同發展,提高勞動就業率,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充分利用當地大米原料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及有利條件,促進當地工業、農業發展和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拓寬生產經營之路的好項目,是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改善國民營養狀況的一項希望工程。項目的建設可直接向社會提供再就業崗位和大量的間接就業機會,有利於改善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項目社會效益顯著。
1.5 合作方式
投資方獨資
1.6 需外方投資方式
資金、設備、技術
1.7 項目建設地點
中新吉林食品區食品加工區
1.8 項目進展情況
已編制項目合作計劃書
2.合作方簡介
名稱:中新吉林食品區經合局
地址:吉林省永吉縣岔路河鎮
2.2概況
吉林(中國—新加坡)食品區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之間旨在打造食品質量和安全領域國際合作的項目。位於吉林省省會城市長春市和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之間,規劃面積57平方公裡,其中建設用地36平方公裡,重點建設食品加工區、倉儲物流區、現代商住區、科研服務區、休閒度假區、生態保護區等六大功能區。
本區以河流、山川等自然屏障,規劃1450平方公裡的控制區,按照國際動物衛生組織OIE的標準,通過嚴格控制和管理,建設無規定疫病養殖示範園區,開展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工程。
吉林(中國-新加坡)食品區以食品質量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為核心,通過中新合作,最終實現「四區一城」的建設目標,即:國際一流的安全健康食品生產示範區;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區;「三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統籌示範區;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先行先試示範區;在吉林市和長春市之間建設一座現代化的生態宜居城市。
在產業發展方向上, 按照吉林食品區產業規劃,重點發展肉製品產業;乳製品產業;糧食精深加工產業和以長白山特色資源精深加工為主的保健品產業。建設集食品研發、生產、銷售、物流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食品產業新城。
同時,依據食品區地域及資源優勢,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現代物流、教育培訓、生態旅遊、總部經濟、商務會展、金融保險等產業。按照食品區城市建設規劃,全面進行城市基礎設施、房地產、商貿等開發建設。
2.3聯繫方式:
聯繫部門:中新吉林食品區商務局
聯 系 人:劉宏宇
電 話:0432-68089293
傳 真:0432-64118432
郵 箱:spqjhj@163.com
項目所在市(州)聯繫方式:
聯繫單位:吉林市合作交流辦投資促進服務中心
聯 系 人:劉 鎧
聯繫電話:1598116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