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原生家庭環境是這樣的嗎?注意了,這樣會毀了你的孩子

2020-12-17 馨倪寶貝

最近上映的電影《狗十三》又讓大家重新討論起原生家庭的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問題,最早出現這個問題的是在我國隋唐時期科舉制剛剛出現的時候了,而這個問題再被提起是,轉眼之間,已經過去了幾千年,但是,這一千年裡,這個問題卻從未有改變。那麼,在現當代這麼發達進步的社會,原生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當今社會這麼發展,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的原生家庭不再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再有那麼大得影響呢?

每每說起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往往要從古代的科舉制說起。

說起科舉制,詩句「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一舉登科舉,一舉登科舉,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裡,端的是男兒。玉殿傳金榜,君恩賜壯頭。」描寫了年少即登黃榜時春風得意的心情。又有孟郊:「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寫自己榮登黃榜後的歡愉心情,而在漫長的科舉制存在的日子中,這樣的例子只是少數,在這些例子的背後,是像範進一樣苦讀而仍然沒有實現自己科舉夢的寒門讀書人。在古代,富人家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資源,他們也可以依憑自己祖輩留下來得財富,但是,窮人家的孩子呢,他們完全沒有條件可以享受到這些,而且,他們的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是很低的,就如範進的嶽父一樣,對範進讀書考科舉的事冷嘲熱諷,從沒給過他一個好臉色。且不說,窮人家的父母能給孩子提供一些物質上的幫助,能夠做到精神上的支持都是很難的,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而在我國古代,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產生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受教育這個層面,它還體現在一個人的性格、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他以後的婚姻生活。

而在現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儘管我們的GDP,GPI等等各種指數都在提升了,但是,人們往往忽視了另一個問題的存在,就是富人更加富裕了,而窮人也更加貧窮了,而這些結果最直接的一個體現就是在教育上。暫且不說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的那些家庭吧,就比如王菲和李亞鵬的女兒李嫣,李嫣一出生便患有先天兔唇,但是,王菲帶著她去到國外前前後後做了好幾次手術了,在李嫣12歲的時候,她的嘴唇就恢復得差不多了。在這裡就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因為王菲的物質條件很好,所以,她有能力帶著李嫣去看最好的醫生,彌補了她得缺陷,這是物質層面,那麼精神層面呢?李嫣的父親李亞鵬在李嫣小時候便告訴她,她和正常得孩子一樣,他的缺陷是上帝給她的禮物,所以在這裡其實就可以看出原生家庭環境好的孩子究竟是有多幸福。

而那些家庭原生環境不太好的呢,就像我國西部地區的那些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養家不得不到外地打工,於是他們便成了留守兒童,從小就沒有父母的教誨,而且,在西部,教育整體水平是很差的,他們想要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實在是難上加難。而在今後,即使他們走出了大山,他們也要再重新去適應東部這樣一個發達的社會,而能否適應,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原生家庭環境對窮人家的孩子影響遠遠大過富人家的孩子。

而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同樣也體現在一個孩子的性格上,那些原生家庭環境很好的孩子,他們從小就是非常積極樂觀的,他們善於交際,而那些原生家庭環境不太好的家庭的孩子呢,他們往往是比較沉默寡言的,他們也不是很擅長交際,他們也不能過無憂無慮的生活,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父母可能擔負不起,所以他們很少會和自己的父母提起自己的願望。

縱觀現在的社會,雖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還是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即使是很偏遠的地區,也有條件接受網絡授課,而一個人的性格,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通過後天的培養來改變。還有,如果那些原生家庭不太好得家庭,他們得父母如果能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那麼他們的孩子一定也可以很優秀。所以,在中國以後的發展,原生家庭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小。

大家對這個問題是這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章為作者原創,嚴禁轉載、抄襲

作者:星落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揭露的問題,這樣的原生家庭只會毀了孩子
    自從有了寶寶以後,一直都沒什麼時間追劇,最近看網上很多人都在看《隱秘的角落》,而寶媽群裡也都在討論這部劇揭露的原生家庭的育兒問題,出於好奇,我便去追了一把劇,看完後,確實感慨萬千,更了解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今天就來說說我對這部劇揭露的原生家庭的育兒問題的理解,一些拙見,供大家參考。
  • 「原生家庭的傷害,會毀了你一生嗎」?聽聽心理師怎麼說
    這句話並不是毒雞湯,原生家庭的缺陷,確實能給一個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原生家庭有缺陷,孩子長大後就會有缺陷,這句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不管是缺愛的家庭,還是單親的家庭,或者是從小生長在家暴中的家庭,只要是有缺陷的家庭,那麼孩子長大後,一定會出現以下3大性格弊端。1、缺乏安全感,容易從別人身上尋找安全感,特別是容易把愛人當成她的唯一,這一點很不好,一旦遭遇背叛或者分手,那麼這樣的人就會崩潰,從此以後不相信愛情,不相信任何人。
  • 案例:別讓你的原生家庭毀了你的愛情……
    羅曼羅蘭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英雄是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來面目後依舊熱愛生活。」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原生家庭這個話題,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事情,對一個人的工作、生活、愛情等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一念無明》| 悲劇源於病態的原生家庭,你還在這樣教育孩子嗎?
    近年來,諸如北大殺母案、上海17歲高中生與母親爭吵後跳河這樣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悲劇事件反應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失敗的原生家庭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和人格缺陷,這是一生都難以磨滅的。
  • 原生家庭裡不被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另一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嗎?
    我就是不負責任,你起訴我吧,好吧?」看到這裡,小熊媽媽不禁想:這還是親媽嗎?假的吧。只因為分數沒達到要求,打罵孩子,還把孩子遺棄在高速公路上,我真想問問是孩子重要,還是成績重要?或許這位母親之前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通過嚴厲又不近人情的打罵教育,難道原生家庭中,不被愛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一定成為另一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嗎?原生家庭裡不被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另一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嗎?
  • 別讓你的原生家庭,毀了你所愛的孩子
    麥可•傑克遜等名人的生活軌跡,指引我們如何擺脫非正常的原生家庭環境,書寫自己的人生劇本。小麗屬於纏人型依戀模式,根據研究表明:18歲之前經歷家庭破裂,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中,有73%長大以後會成為纏人型依戀模式,還有20%的孩子會成為迴避型依戀者。
  • 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真的不能全怪你自己,還有環境因素
    下面我來談談我的觀點,先來說說為什麼原生家庭會有問題。原生家庭的陰影是怎麼來的首先,原生家庭好與不好,根本是一個降生在該家庭孩子根本無力改變的,也不是孩子的錯,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的根源不是孩子造成的。蘇珊富沃德撰寫的《原生家庭》裡這樣說道:原生家庭的毒素並不是家庭成員中的某一個人造成的,而是由整個家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的一套整體的感受、觀念,行為。這種有毒的觀點和行為,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一樣,會世世代代繼承。
  • 「毀人不倦」的4種原生家庭,教你如何打破糟糕教育的代際傳承
    因為『』都挺好『』和『』歡樂頌『』兩部電視劇,而讓『』原生家庭『』這個詞彙,變得越來越受人關注。那到底什麼是原生家庭呢?其實就是指你還未和另一半組建新家庭前,與父母生活的那個家庭,也就是你出生和成長的家庭。
  • 沒錯,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也許它曾在人生中某一階段保護了你,對你有幫助。只是到後來,當你的人生環境改變時,過去這保護你的行為在新的環境裡,反而變成了阻礙。之前微博上有段話很火:「一直覺得家庭氛圍好的小孩很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擁有對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因為知道往正確的方向跑,所以總是過得很幸福,總能交到不同的朋友,然後從不同人那裡收穫到更多的溫暖和愛。
  • 孩子被慣成這樣基本就毀了,真覺得惋惜,你身邊有這樣的孩子嗎?
    導讀:孩子被慣成這樣基本就毀了,真覺得惋惜,你身邊有這樣的孩子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慣成這樣基本就毀了,真覺得惋惜,你身邊有這樣的孩子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這樣的行為很毀孩子,別說你就是這樣的家長
    但是沒想到孩子的成績進步了,爸爸的諾言一直沒有兌現,孩子心裡委屈,感覺自己的爸爸就是一個騙子,就用哭來宣洩自己的不滿,並且還大聲的對著爸爸說「你這個騙子,我再也不會相信你,以後你讓我幹啥,我都不幹。」聽到孩子這樣的控訴我覺得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否則會把孩子毀了的。1.
  •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丨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
    書中對有很大成就的人物做了研究,發現《大英百科全書》和《大美百科全書》上那些特別有成就的600多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幼年喪父或喪母的經歷,也就是在幼年時代忽然有這樣的失去親密的家人經歷會讓人失去安全感,而部分幼兒會產生自己怎麼這麼無能,不能成為倖存在世的母親或父親的依靠,不能承擔起家庭的某一個缺失的支撐,這樣的情緒在成長過程中,會令他們更為關注個人能力和事業的發展,從而獲取世人眼中的成功
  •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丨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
    書中對有很大成就的人物做了研究,發現《大英百科全書》和《大美百科全書》上那些特別有成就的600多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幼年喪父或喪母的經歷,也就是在幼年時代忽然有這樣的失去親密的家人經歷會讓人失去安全感,而部分幼兒會產生自己怎麼這麼無能,不能成為倖存在世的母親或父親的依靠,不能承擔起家庭的某一個缺失的支撐,這樣的情緒在成長過程中,會令他們更為關注個人能力和事業的發展,從而獲取世人眼中的成功
  • 網紅主播拉姆,被前夫燒傷去世|多少人生,被原生家庭「毀了」
    如果拉姆能繼續讀書,她不會初中畢業和唐某在一起,如果她的父親能給予她足夠的愛和支持,給她的婚姻一個正確的指導,就不會有最後的悲劇;如果不是為了陪父親,成名後她本可以遠離那個環境。拉姆從生到死,一直沒有擺脫原生家庭的影子,她做的最大程度的努力,是改良家庭,但是她始終沒有真的走出來。
  • 不是只有吸血的原生家庭才可怕 太多的愛一樣會毀了孩
    《歡樂頌》的樊勝美,《都挺好》的蘇明玉都讓觀眾意難平,她們的掙扎也帶出了很多對於原生家庭的討論。不過好在那種吸血的原生家庭只是少數,絕大多數父母都是非常寶貝自己孩子的。但遺憾的是,有時候這些不計回報、無私付出的父母也不一定能給孩子幸福,自己也傷透了心。
  • 《隱秘的小孩》原生家庭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毀了一個孩子
    原生家庭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毀了一個孩子。朝陽的父母離婚了,爸爸娶了新的妻子,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媽媽整天忙著工作,很少能夠回家陪他。當老師表揚朝陽得了第一名,對朝陽媽媽說,朝陽有點內向,和同學關係不是很好。
  • 原生家庭的環境,影響整個家族的三代人
    我曾經對這個動作感到十分的厭惡,還告訴自己以後絕不用在孩子的身上,沒想到無意識中我和我女兒都學會了這個動作。事實就是這樣,無論我們對自己的原生家庭環境多麼不滿,對父母的某一些行為多麼的厭惡,卻依然會在不自覺中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甚至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 原生家庭的出生順序,可能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脾性,你家是這樣嗎
    也就是說,有一千萬個獨生子女家庭改變了家庭結構,獨生子的身份「喪失了」,家中多了一個弟弟或妹妹。家中添了一個娃,會給兩個孩子帶來什麼不同影響?多數父母在談及二胎話題時,總會先想到「偏大偏小」的問題,卻忽略了,孩子性格的差異。
  • 《少年的你》刺痛眾人:每一個悲劇的孩子背後,都是原生家庭的罪
    被拋棄的他為了生存輟學,打架,他的身上全是傷,因為他要活下去,從被媽媽拋棄以來,他沒有感到一絲一毫的被關心,當陳念問他:「疼嗎?」他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被原生家庭毀了,從一個好孩子變為一個街頭小混混。
  • 不要讓你的孩子憎恨自己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生活於父母的家庭,兒女還未組成新生家庭,這樣的家庭便是原生家庭。好像長大成人之後,我們慢慢開始關注自己,並且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是如此的一個人。然後,我們會回想各種原因,最終會追溯到自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