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電影《狗十三》又讓大家重新討論起原生家庭的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問題,最早出現這個問題的是在我國隋唐時期科舉制剛剛出現的時候了,而這個問題再被提起是,轉眼之間,已經過去了幾千年,但是,這一千年裡,這個問題卻從未有改變。那麼,在現當代這麼發達進步的社會,原生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當今社會這麼發展,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的原生家庭不再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再有那麼大得影響呢?
每每說起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往往要從古代的科舉制說起。
說起科舉制,詩句「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一舉登科舉,一舉登科舉,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裡,端的是男兒。玉殿傳金榜,君恩賜壯頭。」描寫了年少即登黃榜時春風得意的心情。又有孟郊:「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寫自己榮登黃榜後的歡愉心情,而在漫長的科舉制存在的日子中,這樣的例子只是少數,在這些例子的背後,是像範進一樣苦讀而仍然沒有實現自己科舉夢的寒門讀書人。在古代,富人家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資源,他們也可以依憑自己祖輩留下來得財富,但是,窮人家的孩子呢,他們完全沒有條件可以享受到這些,而且,他們的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是很低的,就如範進的嶽父一樣,對範進讀書考科舉的事冷嘲熱諷,從沒給過他一個好臉色。且不說,窮人家的父母能給孩子提供一些物質上的幫助,能夠做到精神上的支持都是很難的,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而在我國古代,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產生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受教育這個層面,它還體現在一個人的性格、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他以後的婚姻生活。
而在現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儘管我們的GDP,GPI等等各種指數都在提升了,但是,人們往往忽視了另一個問題的存在,就是富人更加富裕了,而窮人也更加貧窮了,而這些結果最直接的一個體現就是在教育上。暫且不說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的那些家庭吧,就比如王菲和李亞鵬的女兒李嫣,李嫣一出生便患有先天兔唇,但是,王菲帶著她去到國外前前後後做了好幾次手術了,在李嫣12歲的時候,她的嘴唇就恢復得差不多了。在這裡就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因為王菲的物質條件很好,所以,她有能力帶著李嫣去看最好的醫生,彌補了她得缺陷,這是物質層面,那麼精神層面呢?李嫣的父親李亞鵬在李嫣小時候便告訴她,她和正常得孩子一樣,他的缺陷是上帝給她的禮物,所以在這裡其實就可以看出原生家庭環境好的孩子究竟是有多幸福。
而那些家庭原生環境不太好的呢,就像我國西部地區的那些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養家不得不到外地打工,於是他們便成了留守兒童,從小就沒有父母的教誨,而且,在西部,教育整體水平是很差的,他們想要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實在是難上加難。而在今後,即使他們走出了大山,他們也要再重新去適應東部這樣一個發達的社會,而能否適應,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原生家庭環境對窮人家的孩子影響遠遠大過富人家的孩子。
而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同樣也體現在一個孩子的性格上,那些原生家庭環境很好的孩子,他們從小就是非常積極樂觀的,他們善於交際,而那些原生家庭環境不太好的家庭的孩子呢,他們往往是比較沉默寡言的,他們也不是很擅長交際,他們也不能過無憂無慮的生活,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父母可能擔負不起,所以他們很少會和自己的父母提起自己的願望。
縱觀現在的社會,雖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還是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即使是很偏遠的地區,也有條件接受網絡授課,而一個人的性格,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通過後天的培養來改變。還有,如果那些原生家庭不太好得家庭,他們得父母如果能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那麼他們的孩子一定也可以很優秀。所以,在中國以後的發展,原生家庭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小。
大家對這個問題是這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章為作者原創,嚴禁轉載、抄襲
作者: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