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這個詞語近年來多次登上年度熱詞排行榜,更多的人意識到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充滿了被原生家庭影響的痕跡,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問題和情緒變化也常和童年時代家庭的影響脫不了干係。
原生家庭就像一個舞臺,每個人都被分配了特定的角色,按照這個家庭裡的規則出演自己的角色,人們的成長軌跡中許多人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成長為這樣子的原因,而在英國兒童心理學家、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奧利弗·詹姆斯看來,我們如果可以探究家是怎麼影響我們自己一生的,我們就可以避免將自己限制在家的外殼之中,讓我們自己的命運不被鎖定在家庭賦予的基因密碼之中。
我國民間俗語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其實也是在描述家族的基因賦予的特性,對於人類來說,情況就更為複雜一些。個人成長中,父母的後天影響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因素。
父母的撫育幼兒的方式,也是影響孩子們長大之後的表現的一個潛在因素。如果父母對子女充滿了愛的教育,那麼孩子長大後更大可能會成為陽光開朗、信心十足、容易感知幸福的外向樂觀的人;如果父母對子女嚴苛冷漠,那麼孩子更容易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情緒問題,進而懷疑人生,長大後也會是多疑苛求、自卑敏感並且不容易向外界求援的內向的人。
電視劇《小歡喜》很多人都看了,裡面的三個家庭、三個孩子,表現不同。在愛的家庭裡長大的方一凡,外向開朗,和誰都願意分享快樂;被單親母親的打著「愛」的旗號管理得一絲不苟的喬英子,不快樂到患上了抑鬱症,差點兒跳河身亡;一直是被舅舅寵愛著長大的季楊楊面對忽然空降回到身邊的父母,滿是小心翼翼和牴觸。這就是典型的原生家庭印記的影響下的孩子身上的具體表現。
很多人以為所謂的教育就是自然而然的養育,沒有什麼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到了一定的年齡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成為父母。這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這種看法顯然過於膚淺。
書中對有很大成就的人物做了研究,發現《大英百科全書》和《大美百科全書》上那些特別有成就的600多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幼年喪父或喪母的經歷,也就是在幼年時代忽然有這樣的失去親密的家人經歷會讓人失去安全感,而部分幼兒會產生自己怎麼這麼無能,不能成為倖存在世的母親或父親的依靠,不能承擔起家庭的某一個缺失的支撐,這樣的情緒在成長過程中,會令他們更為關注個人能力和事業的發展,從而獲取世人眼中的成功,來彌補當年自己內心的自我肯定。
所以家庭的情感和愛的流動,對於孩子的童年時代來說尤為重要。比如暴躁的父親可能會對孩子動粗,孩子不一定會意識到父親只是在發洩自己的挫敗感和憤怒,而是會認為是自己的不對,進而產生很低的價值感,導致成年後的不自信。
離異的家庭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睿智的父母會想方設法將這種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否則也許會對孩子成人後的婚姻和家庭產生壞影響。
很多人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不容易深入到一段親密關係中去,每次和親密愛人在一起一段時間後,似乎兩個人的關係就發展到了瓶頸期,很難深入下去,另一方做的努力自己也會視而不見,不對這段關係有任何挽救和挽留。
審視內心深處,他有很不願意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他才意識到是小時候和大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使得當時年紀幼小的他受到傷害,那種依戀模式中,對方的突然離去,讓幼年的他無所適從,感到全世界都拋棄了他,成年後,他潛意識裡害怕親密關係中自己再度成為那個被拋棄的人,所以關係進展到某一步,基本上他就原地踏步,僵在那裡了。
奧利弗醫生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這本書裡,對於童年時期孩童與成人間依戀模式也做了深度的解析,幫助我們來認識自己的情緒問題和心理狀態,你還敢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不大嗎?
對於特定的病症,比如精神分裂症、自閉症和躁鬱症,奧利弗醫生也做了一定的解讀,有些是遺傳因素導致的,有些是嬰兒早期環境因素導致的,還有可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態度導致的。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旨在幫助我們認清楚不健康的非正常家庭模式對孩童成長期的幸福感知力的破壞,如果更多的人在成為父母之前就能認真地閱讀這本書,那將是自己孩子未來幸福家庭環境的締造者,會是自己孩子們的福音。
一個人的成功,應該是智商和情商兩方面的成功,擁有事業和幸福美滿家庭同樣重要。
別忘了,你就是你未來孩子們的原生家庭的締造者,並不是會生養孩子就能成為合格的父母,如果你認為你的父母對你的教養方式並不理想,導致你現在一事無成,那你就更應該看看這本書,來避免自己成為你認為的那種不理想的父母類型,為你的子女們建造一個充滿愛和希望的後天環境,來作為他們的原生家庭。
新的自由和相關的價值觀,很可能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著每個人。在現今離婚率逐年上升的今天,我們仍然要提醒大家的是注意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控制情緒的人更容易婚姻失敗。
敏感、易衝動、神經質等突出的人,在自己創建家庭時會面對更大的考驗,畢竟長久關係的建立要面對時刻產生不同的磨合,你很難指望一對神經質的夫婦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而這個事實中,童年經歷造成的個性上的缺陷也很有可能讓我們成為很難控制情緒的一分子,所以,探究童年原生家庭的影響對於現階段的我們來說,能做到的更好的改變就是儘量做一個平和的人,為自己的子女們創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園,讓愛正向流動在家庭中,代代相傳。
感謝奧利弗·詹姆斯醫生對原生家庭在個人成長中的影響的探究,給我們奉獻了如此具有啟發性的一本好書《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解釋了我們每個人是如何成長的,對應的是對童年經歷進行了抽絲剝繭的分析後,我們可以創建自己新的角色,可以避免將自己的命運限定在父母給予的令人不安的環境中的局限,成為更好的、值得信賴的溫暖的個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