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原生家庭魔咒,必須要做哪些事?

2020-12-19 新快報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對正在熟悉世界、形成三觀的兒童而言,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影響他的人格成長、人際關係、對世界認知等方方面面。

一旦他在原生家庭中受傷,他會錯誤地以為,這就是情感關係最真實的模樣。

在日劇《你是好孩子》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女人,如何變成一個家暴自己孩子的媽媽。

主婦雅美表面看起來溫柔嫻靜,卻對自己的女兒沒有絲毫耐心,女兒不小心把桌上的牛奶撞倒在地,她反射性地直接給女兒腦袋拍一掌。

鄰居有一次問:

你平時都不摸小彩音的頭嗎?從沒見過呢。

雅美只茫然地皺起了眉。身為母親的她,並不知道對自己的孩子可以用摸摸頭的方式來關愛。

畢竟,從未得到過的東西又怎能去給予別人呢?

對雅美來說,親情是生硬的,是伴隨著疼痛的,愛的表達是克制的甚至是難以捉摸的。

她並非不愛女兒,但是特殊的成長經歷,讓雅美並未建立起對親情的信任,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愛,只是不自覺地模仿兒時父母對待她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一個人小時候如何被養育,他就將如何度過這一生。原生家庭的影響,讓我們被潛意識控制,無意識中將與父母關係模式複製給下一代。

如果你還未能去覺察,則只會一次次在「強迫性重複」的怪圈中循環,讓自己越發痛苦,直至遍體鱗傷,一生都難以幸福。

只有重新覺察、內化父母形象,做新的、合理的審查,與原生家庭真正的分離,才能從童年的陰影中跳出來,擺脫怪圈,構建一個獨立的自我。

如果你:

總是自我否定和苛責,無法喜歡自己深受父母「控制」,無法過自己說了算的生活社交中過於敏感,經常陷入壓抑、憤怒等負面情緒缺乏安全感,總是遇到渣男/渣女,重複同樣的關係模式……

《原生家庭影響評估》,將幫助你察覺到你身上父母的「影子」,看見,並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發展出嶄新的自我:

情感、能力、態度及衝突4個方面,分析你的原生家庭正在怎樣影響你根據你的測評結果,給你走出這種影響的建議,從而跳出代際遺傳,真正活出想要的人生

- 原生家庭影響評估-

測評體驗價14.9

測試題:29 題丨報告頁:11 頁

購買的測評保存在菜單欄【我的測評】

- 你將獲得什麼?-

「以下展示報告部分內容」

01丨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指數

02丨原生家庭關係狀態雷達圖

03丨深入了解你原生家庭的關係狀態

04丨針對你的結果,提供助你更好發展的建議

-部分用戶反饋-

▽▽▽

相關焦點

  • 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家雖傷人但也可以治癒人
    2018年,我讀到了蘇珊.福沃德博士撰寫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原生家庭》裡寫到:「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雖然《原生家庭》列舉的是典型的不健康家庭體系,但每一位讀者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 趙小明:心理專家告訴你,原生家庭的魔咒,別再上當了
    這就是海明威的家庭魔咒,困擾了四代人,幾乎無人善終,不是死於酗酒、怪病,就是死於精神抑鬱,幾乎都是自殺而亡。小瑪麗爾每天做的是在父母的「飲酒時間」過後,清理滿地的玻璃渣和血跡。你能想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是什麼體會嗎?別說是作為自己長輩的父母了,連兩個姐姐也都沾染酒精和毒品,姐姐穆菲特甚至因為吸毒得了精神病。如果你是瑪麗爾,你是不是也會整天抱怨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一切,因為看起來就是這樣的嘛,完全有足夠的理由控訴和憤恨!
  • 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給孩子一個新鮮,自由呼吸的家
    這世上,真的有人沒有做父母的資格,他們枉為人母。蘇州13歲女孩小瑩,四歲開始。遭到親生父親的長達九年的性侵。真的無法想像,居然有做父親的把魔掌伸向自己的親生女兒,還是人嗎?畜生都不如。《原生家庭》的作者把此類父母稱為「有毒」父母。除此之外,還有不稱職的父母,操控性父母,酗酒的父母,語言虐待的父母......而在有毒家庭成長的孩子,痛苦和折磨幾乎伴隨一生。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 原生家庭的正確打開方式
    而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即便你在後來的成長中和學習中,修煉得足夠多,療愈得足夠好。原生家庭總在你的細胞深處存在著一些陰影,而要除掉自童年以來就鎖結在身心處的這些陰影,需要許多許多的學習、轉化、療愈。
  • 原生家庭的創傷,代代相傳危害大,合格父母要學會做「終結者」
    那天剛好是夏至,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這天中午要吃涼麵。所以,那天中午我們沒有蒸米飯,做的涼麵作為午餐的主食。你明知道這樣不好,你還要繼續在寶貝身上這麼做,這不是明知故犯嗎?」寶爸反駁道「什麼叫我明知故犯?我也不想呀,但是,原生家庭的烙印,哪是那麼容易就能抹去的?」
  • 成功打破續集魔咒 《小歡喜》直戳中國家庭軟肋成今夏爆款
    成功打破續集魔咒 《小歡喜》直戳中國家庭軟肋成今夏爆款時間:2019-08-20 00:39   來源:今日頭條 魯班愛看劇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功打破續集魔咒 《小歡喜》直戳中國家庭軟肋成今夏爆款 提問:有什麼比爸爸帶娃更恐怖的事情? 現在的熱門答案是:小姨帶娃。
  • 《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原生家庭的宿命,要靠自己超越
    有的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的人家徒四壁,也有的人不但得不到照顧,還必須承受上一代的「拖累」。說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太公平,還真的一點都不冤枉。你的出生是你的宿命,你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卻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你的原生家庭是伴隨你一生成長的,它根深蒂固,不論是身在何處,它都是一生最難以擺脫的存在。
  • 為何孩子會恨誰像誰,原生家庭中錯誤代際傳承的魔咒怎麼破
    像這樣將原生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做法一代一代傳下去,這就叫做代際傳承。這就好像是每個家族的一種基因,在人們沒有察覺的時候,不論好的壞的,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了下去。>在原生家庭的代際傳承中有一個魔咒:孩子小時候越恨誰長大就越像誰。
  • 【婚姻課堂24】原生家庭(一)
    原生家庭是不是就決定了我們的一生呢?有一位女性,爸爸酷愛喝酒,喝酒以後就會罵人,所以她從小發誓決不找喝酒的男人結婚。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那個談戀愛時不喝酒的男人,婚後嗜酒如命,她不斷地說這就是命,這就是命。我們常說的命在心理學中被稱之為:原生家庭的魔咒。命運真的不能改變嗎?我們註定要周而復始的循環原生家庭的魔咒嗎?
  • 父母想走出原生家庭的循環,讓孩子幸福,需要這樣與童年和解
    李雪琴後來變得非常懂事,她逼迫自己要成為「大人」,要讓母親的心情好一點。她開始安慰母親,那個內在的小孩她必須最大程度地去忍讓和遷就母親。李雪琴曾自嘲:「我媽是我帶大的。」她的性格開始變得敏感、會討好別人。她努力讀書考第一名,不希望因為考第二名而讓別人說是母親因為離婚而把她耽誤了。原生家庭的不幸讓她感到很壓抑。
  • 父母想走出原生家庭的循環,讓孩子幸福,需要這樣與童年和解
    現在,他們自己做了父母,有的人就不會打孩子,他們想避免給孩子帶來傷害。與父母反著來,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打破複製的惡性循環。三、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原生家庭。作為孩子,無力改變原生家庭,只能被動的接受。但是長大以後,不能一直以一個受害者的身份活著,要為自己的幸福負責。只有打破了原生家庭的魔咒,才能讓自己過得幸福。我們可以如何去做呢?1.允許自己評判父母。 在《超越原生家庭養育》一書中寫到:要允許自己評判父母。
  • 原生家庭那些事!
    引用《原生家庭》這本書所講的就是孩子童年和父母之間溝通和相處模式。凡事沒有歸還的事必然會發生轉移!真的就是這麼神奇。不知不覺我對小孩的所做所為的都成了我最討厭的事!大寶出生至今12個年頭過去,她包容這個精神病一樣的媽媽真的太不容易了,但願我現在的醒悟,能夠減少帶給她的不良影響!
  • 打破原生家庭的不幸,關鍵是...
    我不介意打破自己的觀點,我不介意一次次證明自己是錯的。大家可能都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個孩子正在專心玩玩具,一扭頭,發現父母不見了,這個時候無論玩具多吸引人,他也無法再玩下去,而是會大聲呼喚父母,孩子必須要先確認父母是穩定存在的,才能夠再次專注於自身發展。
  • 《都挺好》主角受原生家庭的毒害,父母怎樣做才能減少對孩子傷害
    要打破原生家庭的束縛,我們先了解原生家庭對我們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她說,她起碼要拍10套婚紗照以上,但只是拍照不想結婚。她說她從來沒有想過要結婚,因為她的家庭是她們家所有女性都離過婚,她真的是無法從任何她們家的任何女性身上看到婚姻幸福的樣子。春夏她家女性的婚姻就像《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所說的一樣,有毒的原生家庭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連環追尾。
  • 擺脫原生家庭的魔咒,你值得更好的人生
    前言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內容可能有點離經叛道——「原生家庭」,似乎看起來是在「不知感恩」,但是其歸根到底,我們在討論的其實是家庭關係——也即如何正確地和家庭相處,彌補之前的瘡疤,完善自己的人格,以圖成長。而這本我所要推薦的書叫做《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由美國作者蘇珊·福沃德與克雷格·巴克執筆。
  • 原生家庭治癒指南
    承認自己被原生家庭傷害,積極地去尋找情感治療師求助,對很多人來說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幸的是,時代在進步。10年前,如果你因為心理疾病去看醫生大家都會齊頭看你,臉上寫著你「神經病」「矯情」,十年後,當身邊人再去看心理醫生,大家會覺得對方心理壓力大需要幫助,會對他的行為表示同情和理解。
  • 《原生家庭》毀掉你很簡單,這7種原生家庭有毒的行為模式就夠了
    文/章莫舒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有人說原生家庭這個詞本身就帶著「傷」,從某種角度說,從來沒有苛求非得擁有一個完美的原生家庭,因為這根本不現實。中國人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與原生家庭的「傷」相互呼應了。有個詞語叫「60分的媽媽」,說到原生家庭也如此。一個60分的原生家庭關係已經足夠了,可是很多家庭往往都達不到60分。
  • 原生家庭對女孩子有哪些影響?
    原生家庭就是生活於父母的家庭,自己還沒有組建成新的家庭。生活在原生家庭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大,並且會非常的長久。不同的家庭成長環境,使得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婚姻觀都會有所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原生家庭」會對女孩子的婚姻產生哪些影響?
  • 「婚姻課堂25」原生家庭(二)
    第二十五期:原生家庭(二)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晉中婦聯婚姻課堂,今天我繼續分享的主題是原生家庭系列之二。上一次的婚姻課堂中我們分享了心理學各個流派對原生家庭的詮釋,無一例外地認為一個人的早年經歷對人一生成長的重要性。
  • 從《以家人之名》,看原生家庭那些事
    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從之前熱播的《歡樂頌》,《都挺好》,到今年大火的《以家人之名》,都是在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那麼,究竟什麼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