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勵下,努力去追逐更好的未來。
——少兒守護人
《中國詩詞大會》中,六歲萌娃王恆屹5歲就識3000字,小小年紀不僅積累了400多首古詩詞,還能開口唱rap,可謂是多才多藝。
王恆屹多才多藝的背後,是早在他1歲時,媽媽便給他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識字小卡片,教他識字,讀詩詞給他聽。
他的奶奶何霞退休後,也經常在家裡播放名家詩詞朗誦,並且學著繪聲繪色地朗讀,《三字經》、《百家姓》、唐詩宋詞等等一系列的經典。
王恆屹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長大,耳熟目染,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能以「詩詞遊戲」的方式,主動的和家人一起學習。
在一個學習氛圍濃鬱的家庭裡,孩子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主動式的去學習。
王恆屹小時候在家長陪伴下學到的知識,以及從小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才是他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的真正原因。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家庭息息相關,家庭的氛圍更是對孩子的未來影響甚遠。
01.家庭的氛圍,是孩子未來的鏡子
高曉松參加《奇葩說》時出口便是詩詞歌賦,動輒便談論上下五千年,博學多才讓人佩服不已。
他如此深厚的文學底蘊,與他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
高曉松從小就讀於清華園,他身邊接觸的每一個人都博學多才,這讓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知識薰陶。
他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創辦者,外婆陸士嘉是知名教育家,母親張克群是建築學家和教育家,父親高立人是清華大學教授。
高曉松說:「小時候我遇到什麼問題,家裡人就寫一張字條,說你去問誰誰誰。」
「隨便踹開一家的門,進去聊天就會長知識。」
而高曉鬆口中的這些誰誰誰,都是學術史上響噹噹的名字。
高曉松從小就在這知識氛圍濃鬱的環境下長大,日積月累,才能夠有現在出口成章的才氣。
孩子從小生活的氛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預示他的未來,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孩子學到終身受用的知識,這些知識潛移默化的積累,將慢慢積累成孩子面對未來的底氣。
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著名電影《國王的演講》中,艾伯特是一個嚴重的口吃患者,他「口吃」的毛病某種程度上源於父親喬治五世對他的態度。
艾伯特還小的時候,在面對父親時畏畏縮縮,每當這個時候,父親便會一臉嚴肅,衝著他大聲的呵斥道:「說啊!說啊!」
艾伯特是o型腿,便被強行綁上了腿型矯正儀。
這些童年的遭遇影響了艾伯特的一生,哪怕他最後成為了一個偉大的國王,小時候口吃的毛病也依舊沒有改掉。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會綿延一生。
在一個家庭中,富有和貧窮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但是孩子接受的教育氛圍,卻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
02.父母創造什麼環境,孩子就在什麼環境中成長
「孟母三遷」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更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範。
孟母極其注重孩子的生活環境,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氛圍,多次搬家,最終將他兒子成功地培養成流芳百世的大人物。
49歲的原夢圓也和孟母一樣,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氛圍而努力。
據新聞報導,這位49歲的「陪讀媽媽」不僅和兒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而且從兒子讀中學開始,她就在「陪讀」期間考取了會計師,母嬰護理師,中級按摩師等等職業證書,活成了他兒子心目中的榜樣!
雖然是陪讀,可原夢圓卻不僅僅只是局限於監督孩子,而是不停的自我提升,陪孩子一起成長,無形的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學習成長的氛圍。
《雙向養育》一書中說:「育兒先育己,父母應該先改變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這種「學習型」的家長,無異於是給孩子創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才是對孩子成長最大的幫助。
有一次去親戚家做客,9歲的表弟剛剛上完網課準備去玩時,叔叔就立馬制止
,一邊刷著抖音催促著說,「你先把作業寫完,現在要好好學習,快去做作業。」
表弟委屈的質問道:「憑什么爸爸就能夠玩手機,我就要做作業?」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教育孩子都採用言語上的催促 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好一個榜樣,這樣孩子不但不會心甘情願的學習,還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作家鮑德溫曾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小孩子從小學習接觸到的,大多源於家長的言傳身教,父母只有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教育孩子。
03.父母怎麼做,才能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營造出的家庭氛圍以及教育方式,都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如果想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未來,就得從小開始,在孩子初次接觸這個世界時,正確的去引導教育孩子。
(1)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成長的良好氛圍
父母以身作則,主動給孩子做出積極的榜樣示範,會讓孩子不知不覺的模仿和學習。
《中國詩詞大會》上的國民才女武亦姝,小時候是不愛學習的孩子。
武亦姝的父母為了教育她,以身作則,收起了家裡的麻將機 放下了手中的手機,將從前的娛樂活動變為陪著武亦姝一起玩「詩詞接龍"等益智遊戲。
這種「身教」的方式,給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孩子在輕鬆娛樂的環境中主動的去學習,效果顯著。
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會在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同時,引導促進孩子的學習,進而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起一個優秀的榜樣。
(2)營造出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
好的家庭氛圍能夠讓人感到安心舒適,孩子如果從小在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會讓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
遼寧省某市婦幼保健站兒童心理研究組,曾對該市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
孩子回答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小孩子的情緒最為敏感,如果孩子長時間生活在負面氣息的家庭氛圍中,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影響他們未來的成長。
父母只有給孩子營造出一個溫馨友愛的家庭,孩子才能從中感受到愛和溫暖,成長為一個內心有愛,眼裡溫柔的人。
(3)給孩子鼓勵和讚賞,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渴望被鼓勵,來自於父母的鼓勵和肯定,會讓孩子未來更加的自信。
楊迪在《青春環遊記》的親友聯歡會環節中,說到動情之處,直接跪下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從小楊迪因為容貌不佳被否定演員之路,但他卻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這和楊迪父母的「鼓勵式」教育是分不開的。
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過:「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受到鼓勵越多的孩子,行為和性格會越好、越健康。」
父母每一次鼓勵和讚賞的目光,都會讓孩子更加從容自信的成長。
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富裕的家庭條件,也不是數不清的補習班,而是通過改變自己,來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鼓勵。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勵下,努力去追逐更好的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監製:鄧東
主編:劉子銘
責任編輯:袁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