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供的還構成自首嗎,自首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8 法妞問答

司法實踐中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形,有的犯罪行為人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後,但是在隨後的審判階段卻推翻自己的原有供詞,那麼,翻供的還構成自首嗎,自首的條件有哪些?

網友諮詢:

我想問一下,自己主動投案自首後,又當庭翻供的,還會被認定為自首嗎?自首的條件有哪些?

北京市京師(德州)律師事務所張雷律師解答: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由此可以得知,構成自首的,犯罪分子須自動投案,並且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所以說,原則上只要行為人在任一訴訟階段有推翻原供、拒不承認本人罪行行為的,即不應以自首認定;只有行為人在整個訴訟階段自始至終如實供述本人罪行的,方可以自首認定。因為行為人只要有一次翻供行為,就表明其並沒有悔罪之心,其主觀惡性並沒有真正消除或者減弱,對其從輕處罰的法律基礎已經消失。

張雷律師解析:

所謂「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後,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而「主要犯罪事實」包括定罪事實和重大量刑事實:所謂定罪事實是指能夠決定行為人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是構成此罪還是彼罪的事實;而所謂重大量刑事實是指決定著對行為人應適用的法定刑檔次是否升格的情節,以及在總體危害程度上比其他部分事實、情節更大的事實、情節。

另外,自首制度的設置旨在通過鼓勵犯罪人自動投案,一方面促使犯罪人悔過自新,不再繼續作案,另一方面是為了使案件及時偵破和審判,節約司法資源。

自首後又翻供的,說明其有避重就輕的企圖,反映出其缺乏認罪悔罪的誠意,翻供行為違背了自首制度的設計初衷,不應被認定為自首。

相關焦點

  • 構成自首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正在服刑的罪犯也可以構成自首嗎?
    大家都知道犯罪後及時、主動去自首可以獲得從輕、減輕處罰,那麼什麼情況下才算自首,構成自首需要哪些條件?【參考法條】《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 論自首構成條件之間的關係
    在我國刑法理論上,自首有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之分。所謂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所謂特殊自首,即準自首,是指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此處筆者只對一般自首(下文簡稱「自首」)的成立條件之間的關係作一探討。
  • 自首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自首能從寬處罰嗎?
    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對犯罪後主動承認罪行並自願接受處置的行為人「從輕發落」的司法傳統和刑事政策。自首是一項重要的量刑制度,但是自首的認定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那麼自首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自首能從寬處罰嗎?網友諮詢:自首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自首能從寬處罰嗎?
  • 成立一般自首的條件
    1.自動投案   自動投案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條件.所謂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被詢問、未被採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
  • 簡述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
    在我們事業單位考試中,一般自首也是一個高頻考點,考查方式各個地區有所側重,主要的考查方式是客觀題案例形式出現,結合特徵考察能否構成一般自首,以及與特殊自首、立功的區分等等。那麼在備考中,就要格外注意對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這個知識點的熟練掌握。那麼如何破解相關試題?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就以本篇給廣大考生梳理法律中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
  • 簡論刑法中自首情節的分類及構成條件
    二、自首的成立條件  (一)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  一般自首是刑法第67條第1款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其成立的條件需要同時具備「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兩個要件,而且,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1、自動投案  「自動投案」不僅是一般自首成立的首要條件,更是本質要件。
  • 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或者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我國刑法設置的自首制度及其所確立的對自首犯從寬處理的原則,具有重要的意義:1、它對分化瓦解犯罪勢力,感召犯罪分子主動投案,吉利犯罪分子悔過自新,減少因犯罪而造成的社會不安定因素,起著積極的作用。2、它有利於迅速偵破刑事案件,及時懲治犯罪,提高刑事法律在打擊和預防犯罪中的作用。
  • 刑法自首成立的條件
    案例:狗狗2017年10月1日晚上7點盜竊鄰居家一個錢包,打開一看有10萬元,狗狗怕坐牢。本晚上9點,鄰居家還不知道家中被盜,狗狗就去公安局如實供述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這種情況,狗狗就是一般自首。例如,狗狗2017年10月1日晚上7點盜竊鄰居家一個錢包,打開一看有10萬元,狗狗怕坐牢。本晚上9點,鄰居家還不知道家中被盜,狗狗就去公安局如實供述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這種情況,如實交代盜竊事實,構成自首。第二、犯罪過程中自動投案。如,A殺害B,先將B打成重傷,見B求情,A一邊將B送往醫院救活,A一邊主動報案。
  • 什麼行為是自首?自首之後能減刑嗎?
    對於這個問題,小編認為我們可以詳細講講自首的問題。 什麼是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一個合格的自首行為必須同時符合以下3個條件: 1、 犯罪以後自動投案。是指犯罪分子投案以後,對於自己所犯的罪行,不管司法機關是否掌握,都必須如實的徹底的向司法機關供述,不能有任何隱瞞或欺詐。至於有些細節記不清楚或確實無法描述清楚的,不認為是隱瞞。只要基本的犯罪事實和主要情節說清楚,就應當認為屬於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如果犯罪分子避重就輕或供述一部分,還保留一部分,企圖矇混過關,就不能認為其是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 拘傳後被監視居住是否構成自首,一般自首減刑幅度是多少?
    從法律意義上來說,自首有兩個構成要件:「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是構成自首的基本條件,但如果投案後不如實供述,也不構成自首。從時間上來說,投案在前,自首在後。那麼,拘傳後被監視居住是否構成自首,一般自首減刑幅度是多少?網友諮詢:主動投案自首減刑幅度是多少?
  • 證人翻供的處理,翻供的成功率高嗎
    如果因被告人翻供而妨害破案或審判的,說明其投案自首的價值還沒有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認定自首。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議諮詢專業的意見,詢問王海英律師團隊的專業律師來處理,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和合法權益,保護你的利益不受傷害。如果你有不了解的地方。也可以查找相關的法條解決。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簡述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簡述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 2020-04-27 20:21:21| 來源: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0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簡述一般自首的成立條件
  • 符合什麼條件才算自首,自首會減輕刑事處罰嗎?
    自首是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進行自救的措施之一,刑法規定有自首表現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減輕、從輕處罰,但需要對自首行為進行認定,那麼符合什麼條件才算自首,自首會減輕刑事處罰嗎?網友諮詢:自首一定會減輕處罰嗎,法律上對自首有什麼規定?
  • 論犯罪行為人主觀意志在自首認定中的重要性
    但近些年來,司法實踐中對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意志在自首認定裡的參考因素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議,意見難以統一,對正確認定自首帶來很多困難,有些意見有可能會影響到案件的工作處理。自首問題的複雜性,導致對其認識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正確理解與適用自首制度,首先要對自首的概念、構成要件、現實意義及刑罰的目的有深刻的把握。筆者結合司法實踐,對自首制度認定中犯罪行為人主觀意志的幾個問題進行粗淺探討。
  • 自首的條件是什麼
    南陽劉女士來電諮詢:  我家親戚被抓起來,涉嫌盜竊罪,他在開庭時說他有自首情節,在他被抓後,他向公安機關供述了另外一起盜竊罪,是和另外一個人一起偷的,但是記不清具體的時間、地點,公安機關沒法查證,最後,法院沒有認定他自首。請問,現在他供述的那起盜竊案件又被偵破,這樣他算不算自首?
  • 特別自首與一般自首、準自首的關係
    一般自首適用於人身自由未受到剝奪、存在投案條件的所有犯罪人;準自首僅適用於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特別自首則適用於犯有對公司和企業人員行賄罪、行賄罪或者介紹賄賂罪的特定犯罪人。  (4)成立條件不同。
  • 經傳喚詢問交代犯罪事實不構成自首
    2007年4月3日《人民法院報》「理論與實踐」刑事與審判版刊登了《經傳喚訊問交代犯罪事實是否構成自首》一文,案情:2006年10月10日5時許,被告人孔某到其鄰居宋某家中,採用爬窗、推門入室的手段,竊得現金2500餘元。案發後,公安機關經過調查走訪認為孔某有作案嫌疑。10月28日,公安機關依法傳喚孔某至派出所。
  • 抓獲後逃跑再投案不能構成自首
    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而在司法實踐中常出現這樣的情形: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抓獲而在被帶往司法機關的途中或帶至司法機關後,乘偵查人員不注意而逃脫,其後被司法機關上網追逃,又自動投案並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筆者以為,對此種情形認定自首並不妥當,理由如下:   首先,該種情形認定為自首,不符合罪刑法定的原則。
  • 特別自首的成立條件是什麼法律規定有哪些
    特別自首的成立條件如下:1、特別自首的主體必須是被採取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被告人和正在報刑的罪犯。2、必須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法律依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 普法|認定自首情節要符合哪些規則?
    普法|認定自首情節要符合哪些規則?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那麼認定自首情節一般要符合哪些規則?一、認定自首情節一般要符合哪些規則1.明確規定了自首的概念。即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