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傳喚詢問交代犯罪事實不構成自首

2020-12-16 中國法院網
 

    2007年4月3日《人民法院報》「理論與實踐」刑事與審判版刊登了《經傳喚訊問交代犯罪事實是否構成自首》一文,案情:2006年10月10日5時許,被告人孔某到其鄰居宋某家中,採用爬窗、推門入室的手段,竊得現金2500餘元。案發後,公安機關經過調查走訪認為孔某有作案嫌疑。10月28日,公安機關依法傳喚孔某至派出所。經訊問,孔某交代了盜竊犯罪的事實。

    該案爭議焦點是孔某的行為屬不屬於自首的行為,在案件的評議過程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根據我國《刑法》第67條規定,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自首,可以分為一般自首和特別自首。一般自首也稱為普通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特別自首,亦稱「準自首」,是指被採取了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行為。
我們可以看出,此案件中並不存在特別自首的情況,那就只有可能是屬於一般自首。

    一般自首,根據《刑法》規定其成立須具備以下條件:1、自動投案,這是自首的前提。2、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此案經過分析,筆者認為孔某的行為不構成自首,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在認定該行為的時候,對孔某的行為是屬於形跡可疑還是犯罪嫌疑的問題有了分歧。這個問題的認定直接關係到孔某的自首行為成立與否。形跡可疑,是指司法機關基於特定人的舉動和神色異乎尋常,僅憑工作經驗或個別線索、證據,認為特定人可疑。犯罪嫌疑,是指司法機關掌握了足以斷定特定人實施了某種犯罪的客觀事實或者證據,通過邏輯判斷,認定被懷疑人有作案的重大嫌疑。形跡可疑的「疑」是一種主觀隨意的猜測,是一種僅憑常識、情理或者職業習慣而產生的懷疑,體現出來的只是行為人違法犯罪行為的可能性。而犯罪嫌疑的「疑」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懷疑,要排除這種懷疑必須做出比較合理的解釋,甚至還必須提供相關證據。

    本案中,公安機關經過調查走訪,綜合分析,可以說已掌握了一定的事實和證據,才認為孔某有可能是該案的實施者,確定其是犯罪嫌疑人。

    二、公安機關依法傳喚孔某至派出所,經詢問,孔某交代了盜竊犯罪的事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4月6日《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一貫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自首的自動投案包括: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詢問、未被採取強制措施以前投案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本案中,犯罪行為已經被公安機關掌握,而且犯罪嫌疑人的主動交代,是發生在採取強制措施以後。這點可以從案例看出:10月28日,公安機關依法傳喚孔某至派出所。經訊問,孔某交代了盜竊犯罪的事實。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孔某在被依法傳喚、詢問後,主動交代犯罪事實的行為不是自首,其行為不符合我國理論界和《刑法》中對自首的構成要件的規定。

作者單位:江西省廣豐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在司法機關掌握其犯罪事實之後供述不構成自首
    公訴機關以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將趙某某訴至法院,同時認為被告人趙某某系自動投案,到案後僅如實供述其冒充軍人騙取段某某錢財的犯罪事實,而未交待其他犯罪事實,在審查起訴階段公訴人已掌握其他犯罪事實後,經訊問才交代其餘犯罪事實,故不構成自首,但構成如實供述,依法可從輕處罰。法院審理過程中,被告人趙某某通過家屬與被害人段某某、高某某、李某某達成賠償諒解協議。
  • 自首與坦白區別:交代事實是否為辦案機關掌握
    新華網北京3月24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第二庭庭長任衛華24日做客新華網,就「兩高」日前發布的《關於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進行全面解讀。任衛華說,犯罪嫌疑人交代的犯罪事實是辦案的機關不掌握的,才算自首,如果交代的是辦案機關掌握的,無論是全部還是部分,就不能算自首了。
  • 構成自首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正在服刑的罪犯也可以構成自首嗎?
    大家都知道犯罪後及時、主動去自首可以獲得從輕、減輕處罰,那麼什麼情況下才算自首,構成自首需要哪些條件?【參考法條】《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 如何理解自首成立條件中的"主要犯罪事實"
    分歧:   韓某在公安機關的供述避重就輕,不承認自己是組織者、是主犯,這種情況下韓某能否構成自首,實際上是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如何理解的問題,存在以下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韓某在犯罪以後自動投案,並交代了其參與搶劫的事實
  • 翻供的還構成自首嗎,自首的條件有哪些?
    司法實踐中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形,有的犯罪行為人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後,但是在隨後的審判階段卻推翻自己的原有供詞,那麼,翻供的還構成自首嗎,自首的條件有哪些?網友諮詢:我想問一下,自己主動投案自首後,又當庭翻供的,還會被認定為自首嗎?自首的條件有哪些?
  • 簡論刑法中自首情節的分類及構成條件
    ,在交代這一罪行的同時,對司法機關尚未發現的另一罪行主動交代的自首;已決犯在服刑期間主動交代未被掌握罪行的自首。如犯罪後主動報案,雖然沒有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是沒有逃離現場並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又如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再如犯罪人還未被司法機關確定,只是在一般性的排查詢問時主動交代自己罪行以及在因特定違法行為而受到行政、司法強制措施期間,主動向執法機關交代尚未被掌握罪行的等。
  • 職務犯罪案件中的主動交代和自首?
    在職務犯罪調查過程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主動交代和自首的表述,這兩種表述分別代表什麼?其實主動交代和自首其實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兩者的聯繫就是在進入司法程序後,被調查人的主動交代行為,可以認定為自首。自首是刑法規定的,是對犯罪嫌疑人的認定,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或者在被司法機關調查後,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罪行的行為。從上面的規定,我們也可以看出,主動交代和自首最大的區別是,針對的對象不同,一個是針對違紀行為的認定,一個針對的是違法犯罪行為的認定。第二,就是兩者適用的語境不同。主動交代是一種紀律用語,自首是一種法律用語。
  • 犯罪嫌疑人主動交代行賄能否認定立功
    在羈押期間,吳某除交代自己的貪汙犯罪事實之外,又主動交代了其本人向單位領導行賄數萬元的事實,但未謀取不正當利益。  分歧意見:本案中,對吳某定貪汙罪並無異議,但對其主動交代向單位領導行賄數萬元的行為如何定性,特別是在認定其是否屬於立功的問題上,辦案人員意見出現較大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吳某的行為不能認定為立功。
  • 從相關案例淺談自首制度
    案例四:被告人盛某某因有搶劫嫌疑被通知到公安機關接受詢問,但其不交代其犯罪行為。在調查中,警方發現盛某某另有賭博的違法行為,即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七天的處罰。在此期間,被告人盛某某以自首書的形式向警方如實交待了搶劫罪的犯罪事實。  對上述案例中四被告人的認罪供述行為構成自首還是坦白,存在著不同意見。
  • 主動交代自動投案和自首 認定標準都有啥區別
    其次,如實交代(供述),是指如實交代或供述自己的主要違紀事實或者犯罪事實。有數個違紀行為或者犯罪行為者僅如實交代或供述部分行為者,只對其如實交代或供述之部分認定為「主動交代」或者「自首」。共同違紀人或者共同犯罪人,除如實供述自己的違紀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為首者或主犯則應當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犯事實,才能認定為「主動交代」或者「自首」。
  • 拘傳後被監視居住是否構成自首,一般自首減刑幅度是多少?
    從法律意義上來說,自首有兩個構成要件:「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是構成自首的基本條件,但如果投案後不如實供述,也不構成自首。從時間上來說,投案在前,自首在後。那麼,拘傳後被監視居住是否構成自首,一般自首減刑幅度是多少?網友諮詢:主動投案自首減刑幅度是多少?
  • 被告人對行為性質辯解拒不認罪,能否構成自首?
    一審法院認為張某拆除裝飾裝修物屬於故意毀壞A健身房公司財產,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張某雖然經電話傳喚到案,如實供述案件發生經過,但是其拒不認罪,不構成自首;二審法院認為張某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但是其行為屬於自首,結合犯罪事實、起因予以減輕處罰,對本案改判。
  • 湖北一公安局長主動投案,為何受賄罪未被認定為自首?法院:只交代...
    法院指控範榮受賄事實和貪汙事實。 對於一審判決結果,範榮及辯護人提出其貪汙罪、受賄罪是否可構成自首,爭取寬大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只予以採納貪汙罪,為何受賄罪未被認定為自首? 範榮案件裡,主要犯罪事實是貪汙。
  • 傳訊時主動交待 湯某的行為是否為自首
    [評析]:  經審理認為,由於在立案前檢察院已掌握的湯某受賄數額僅為3000元,不符合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中所列應予立案的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那麼,本案被告人湯某因涉賺收受他人財物而被立案,在接受傳訊時主動交代了檢察院尚未掌握的其他受賄犯罪事實,能否認定為自首?存有分歧。
  • 湖北一公安局長主動投案,為何受賄罪未被認定為自首?法院:只交代部分問題
    法院指控範榮受賄事實和貪汙事實。對於一審判決結果,範榮及辯護人提出其貪汙罪、受賄罪是否可構成自首,爭取寬大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只予以採納貪汙罪,為何受賄罪未被認定為自首?範榮案件裡,主要犯罪事實是貪汙。
  • 派出所打電話傳喚不去會怎麼樣?被抓了,如實交代,也算自首嗎
    有不少人可能有這樣的疑惑,如果派出所打電話傳喚,不去會怎麼樣?被抓了,如實交代,也算自首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派出所打電話傳喚不去會怎麼樣?】有人問派出所打電話傳喚不去,會怎麼樣?警察傳喚呢,分為治安傳喚和刑事傳喚。
  • 自首的司法認定
    (6)並非出於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  (7)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後,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8)犯罪後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  (9)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  (10
  • 否認犯罪事實能否影響自首成立之司法認定
    但如果審判時被告人否認犯罪事實,將直接影響自首的成立,人民法院應依法認定不構成自首。  案情  被告人熊必志(綽號「偉星」),曾於2006年1月10日因販賣毒品被奉節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於2009年1月19日刑滿釋放。
  • 「以案說法」犯罪後滯留現場等候警方處理,能否認定為自首
    5分鐘後民警趕到現場,將二人帶至派出所進行調查詢問。經法醫鑑定,趙某上兩門牙外傷性缺失,構成輕傷二級。警方在對齊某進行詢問和訊問時,齊某均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本案焦點齊某在犯罪後滯留現場等候警方處理,能否認定為自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第一條規定「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 被公安機關口頭或電話傳喚到案是否構成自動投案
    溫某某接到傳喚後,主動到公安機關說明事情經過,溫某某對其非法製造、儲存煙火藥的事實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對溫某某以非法製造、儲存爆炸物罪立案偵查。  【分歧】  溫某某在其犯罪行為被發覺後,經公安機關口頭傳喚到案是否構成自動投案,存在以下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採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司法機關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