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要廢掉漢語拼音 地名全改「通用拼音」

2020-12-16 搜狐網
  本報特約記者 陳曉星

時下的臺灣,一切都要為政治服務,為選舉服務。近日,臺當局「內政部」官員又出歪招兒,宣布年底之前島內全部地名的音譯,將採用其所謂的「通用拼音」。此舉標誌著臺灣將徹底棄用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去中國化」的觸角從之前的成語典故伸向了方塊漢字的注音。

對此島內輿論認為,這套「一點也不通用」的拼音無法和國際接軌,這種作法將使臺灣更加沒有競爭力。  

地名全改「通用拼音」  手機無漢語拼音輸入

  10月30日,臺當局頒布了《標準地名譯寫準則》草案,明文規定為了統一音譯,島內將在年底之前把全部地名拼音改為臺灣發明的「通用拼音」。之前島內很多地名都是用漢語拼音來翻譯,比如臺北以「忠孝」命名的街道,便會用上「Zhongxiao」的拼音,臺北最有名的「陽明山」也直譯為「Yangmingshan」。這樣一來,等於將島內的漢語拼音「趕盡殺絕」。表面上,當局所謂的「統一標準」是為了方便「國際友人找路」,其實是為徹底「去中國化」再下狠手。

  記者在臺灣駐點採訪時,用的是島內購買的手機,給朋友發簡訊只能用英文,島內的朋友和我開玩笑:「秀你的英文嗎?」我說我不會用你們的拼音。他由此生出感慨:「雖是同文同種,隔離生差異啊。」

  這個差異始於1949年。此前,漢字注音都使用注音符號,現在大陸的老人也都懂注音符號。但這套符號與羅馬字母完全不同,與國際無法接軌,學習起來也不方便,所以1949年中國大陸開始為制定新的拼音系統展開調研工作。

  1958年2月全國人大批准採用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1982年,漢語拼音獲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出的ISO7098號文件認證,1986年聯合國公布漢語拼音為漢語標準語音系統。現在,海外的中文學習者也都使用漢語拼音。

  1949年後仍使用注音符號的臺灣,也逐漸感到這套漢字筆畫式符號的種種不便,此時,已經獲得國際認可並且打磨成熟的漢語拼音系統本可拿來就用,但出於政治的考慮,臺當局仍堅持使用注音符號。1998年開始,臺當局自行制定了同樣採用拉丁字母的「通用拼音」,2002年由臺「教育部」宣布使用。  

「通用拼音」不通用  幾種拼音打起架

  臺當局畫蛇添足造出的「通用拼音」一面世,便受到島內的批評和抵制。輿論認為,這套「一點也不通用」的拼音無法和國際接軌,違背世界潮流,這種作法將使臺灣更加沒有競爭力,自絕於世界。時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的龍應臺說,一旦臺灣地區放棄大多數國家採用的漢語拼音,勢必迫使老外到北京去學中文,自斷臺灣中文文化發展的後路。在野黨也猛批民進黨當局「政治壓過專業、意識形態打倒實用」。

  面對各方質疑,時任臺「教育部長」的黃榮村只好在記者會上打馬虎眼,搪塞說:「"通用拼音"不會強制執行,為了尊重各族群,不採取"一統天下"、"車同軌、書同文"那一套。」話說得好聽,但在實際操作上,臺當局規定採用「通用拼音」的縣市,可以申請巨額補助,採用漢語拼音的則沒有優惠。

  為了對抗臺當局的意識形態操作,臺北市仍堅持用漢語拼音。馬英九任臺北市長時,臺北市政府提出,全球99%的學術單位的中文譯音都使用漢語拼音,如果臺灣使用「通用拼音」,島內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將無法通過網絡查詢島外的中文資料,無法與國際接軌,後果非常嚴重。

(責任編輯:黃慧敏)

相關焦點

  • 臺當局擬採「通用拼音」 媒體指「多此一舉」
    中新社香港七月十一日電 臺北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教育部國語會」昨天下午拍板,建議「教育部」中文譯音採用「通用拼音」,有媒體指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中文譯音採用何種拼音系統,臺灣長期以來爭議不休。
  • 臺當局棄「漢語拼音」美國人稱像「井底之蛙」
    日前,臺灣「內政部」公布了《標準地名譯寫準則》草案,明文規定,年底前將把全部地名拼音改為臺灣所謂的「通用拼音」。島內輿論認為,當局此舉分明是與國際脫軌,將使臺灣更失競爭力由於特殊的歷史發展過程,臺灣地區仍然沿用舊有的注音字母。
  • 臺灣: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爭鬥的背後
    日前,臺灣「教育部國語推動委員會」公布「中文譯音統一規定」草案,草案捨棄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代之以臺灣自行研發的所謂的「通用拼音」作為島內人名、地名、街名的英譯統一規範。草案一出,遭到臺灣社會各界的強烈抨擊,輿論指責臺灣新當局的倒行逆施,指出中華文化的根是無論如何也斬不斷的,少數臺獨分子的愚蠢行為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 臺灣漢語拼音與「通用拼音」爭鬥的背後
    「通用拼音」是什麼東西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都是使用羅馬字母的拼音系統,漢語拼音於1952年由祖國大陸研發,目前已經廣為國際採用,並已獲得國際ISO認證,目前全球有15億人口熟悉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為近年由臺灣學者依照漢語拼音研發而來,目前使用者以學者為主,臺灣當局新領導人在臺北市「市長」任內曾採用於地名和路街名譯音。
  • 臺當局要求全臺地名1個月內完成漢語拼音譯寫
    臺當局要求全臺地名1個月內完成漢語拼音譯寫  中國臺灣網3月4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儘管臺當局去年已拍板定案,中文英譯系統改採「漢語拼音」,但擁有地名管轄職權的各縣市政府目前仍存高度歧見,全臺地名亂糟糟,臺當局召開跨部門會議,限期1個月內完成全臺368個鄉鎮市區的漢語拼音
  • 臺當局決定臺灣中文譯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
    中國臺灣網9月17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會議今決定,臺灣中文譯音政策將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臺當局對於臺灣各縣市的補助活動,如果有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否則將不予補助。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表示,漢語拼音有利和國際接軌,未來將在一個月內先行修正「中文譯音使用原則」。
  • 臺灣當局採取「通用拼音」只為搞「文化臺獨」
    臺灣「教育部」日前決議中文譯音將用臺灣自己研發的「通用拼音系統」,受到各界人士的批評。輿論認為,這是陳水扁當局繼「護照」及所謂「駐外使館(處)」改名之後,又一大搞「漸進式臺獨」的舉動,是陳水扁當局大搞「去中國化」﹑步向「臺獨」的又一例證。  臺灣教育當局在政策決定採用「通用拼音系統」的同時,否決了漢語拼音系統。
  • 臺當局決定調整中文譯音政策 改用「漢語拼音」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當局「行政院」「跨部會會議」昨天通過臺當局主管部門的提案,調整中文譯音政策,改採漢語拼音。即日起,臺當局的各項補助活動,若有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否則不予補助。
  • 臺灣「拼音大戰」幕后角力:一場「統獨」之爭
    有一次為了找『帽子』的俄文單詞,用漢語拼音輸入法敲打了半天,只出來一個『貓』字。」  的確,數十年來,漢語拼音已在國際上廣為通用,不僅是聯合國所採用的標準拼音系統,也是國際學術界通用的拼音系統。而通用拼音因以本地發音為基礎,推廣效果並不理想。  通用拼音是原臺灣當局曾經建議使用的中文拉丁化拼音法,號稱是漢語拼音的「改良版」。
  • 臺灣「拼音大戰」幕後 是一場「統獨」之爭(圖)
    有一次為了找"帽子"的俄文單詞,用漢語拼音輸入法敲打了半天,只出來一個"貓"字。」  的確,數十年來,漢語拼音已在國際上廣為通用,不僅是聯合國所採用的標準拼音系統,也是國際學術界通用的拼音系統。而通用拼音因以本地發音為基礎,推廣效果並不理想。  通用拼音是原臺灣當局曾經建議使用的中文拉丁化拼音法,號稱是漢語拼音的「改良版」。
  • 臺灣中文譯名1個月內將全部改用漢語拼音
    重慶晚報3月5日報導 位於臺北的一個交通標牌,「淡水」用通用拼音標註為「Danshuei」,「臺北」標註為「Taipei」。臺灣「行政院」去年要求完成全臺的漢語拼音正名,但擁有地名管轄權的各縣市存在歧見,全臺地名亂糟糟。
  • 臺灣當局決定中文譯音採用「通用拼音」系統
    中新網香港7月10日消息:臺灣當局「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今天以十票對零票,表決通過中文譯音將採用「通用拼音系統」的方案。  據「中央社」報導,如果沒有意外,該方案將由臺灣當局現任「教育部長」黃榮村送「行政院」核定實施。  臺灣當局「教育部」今天傍晚召開「國語推行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
  • 新聞背景:臺灣當局欲推行的「通用拼音」是什麼?
    中新網香港7月11日消息:臺北訊,臺灣當局「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昨天表決表決通過中文譯音將採用所謂「通用拼音系統」的方案。那麼所謂「通用拼音」到底是什麼呢?  臺灣目前採用的中文音標是清王朝被推翻後中國自行研發的注音符號,諸如ㄐ、ㄑ、ㄒ、ㄓ、ㄔ、ㄕ等,與羅馬字母完全不同,學習亦十分不便。
  • 臺灣當局要放棄使用「漢語拼音」遭抨擊
    進入[海峽兩岸]>>            日前,臺灣當局公布了《標準地名譯寫準則》草案,明文規定,年底前將把全部使用漢語拼音的地名改為使用所謂的「通用拼音」。
  • 通用拼音不通用
    臺灣方面棄用祖國大陸的漢語拼音而採用可兼容鄉土音標的通用拼音,那麼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臺灣採用通用拼音能給臺灣的文化帶來什麼影響呢?為此記者採訪了我國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之一、今年已是95歲高齡的周有光先生和原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均先生。
  • 綠營憂推廣漢語拼音會造成「臺灣撕裂與不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周先報導:臺灣「中央社」5日報導,臺「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6日將邀請「教育部長」鄭瑞城列席報告,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翁金珠等人將要求「教育部」不要把「通用拼音」政策改為「漢語拼音」。
  • 臺灣改用「漢語拼音」
    調整中文譯音政策  本報訊 臺灣當局「行政院」「跨部會會議」前天通過臺當局主管部門的提案,調整中文譯音政策,改採漢語拼音。即日起,臺當局的各項補助活動,若有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否則不予補助。
  • 臺當局決定調整中文譯音政策 改用漢語拼音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當局「行政院」「跨部會會議」昨天通過臺當局主管部門的提案,調整中文譯音政策,改採漢語拼音。即日起,臺當局的各項補助活動,若有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否則不予補助。
  • 《聯合早報》:「拼音大戰」的政治色彩
    人類進入網絡世紀了,臺灣教育當局終於認識到中文拼音系統與國際接軌的迫切性。去年7月6日,教育部長楊朝祥向行政院作了個「中文音譯拼音系統」的專案報告,提出在國際化與資訊化的考量下,決定以漢語拼音系統作為主要的音譯基礎,排除注音二式和通用拼音。    這裡須先就注音二式和通用拼音作一點說明。注音二式稱為「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是臺灣當局於1986年公布的。
  • 以漢語為主兼採通用 臺灣要搞臺灣版漢語拼音
    中新網香港6月21日消息:臺北訊,臺灣的「教育部長」曾志朗十九日下午面見陳水扁,對於爭議頗大的漢語拼音系統問題,表示將制定「臺灣版漢語拼音」;「教育部」並將在八、九月間全面檢討現階段教育改革政策。  據報導,關於「臺灣版漢語拼音」,曾志朗稱,臺灣應「以漢語拼音為主體、兼採通用拼音精神」,發展出「臺灣版漢語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