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的運轉少不了員工的加入,說來也很有趣,仔細去看,企業的「企」字由上面的「人」和下面的「止」組成。意思是說,人是企業的最基本的組成要素,企業離開了人就只有停止關門了。但如果一個企業只顧眼前利益,錯誤處理與員工的關係,企業發展或轉型的時間會受到很大影響。那麼企業應該如何處理與員工的關係呢?
南風法則:用真誠溫暖員工
也被稱為「溫暖」法則,它告訴我們:溫暖勝於嚴寒。現如今許多小型企業漸漸發展起來,剛起步就把眼前的利益看得很重,雖然前期發展的速度很快,收益也很高,但是員工的留職率卻很大,久而久之會影響公司整體運轉,導致發展停滯不前。南風法則就是要讓企業用真誠的心去對待員工,多點「人情味」,以員工的利益為前提,時刻關心和尊重下屬,員工就會以更積極和激進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以公司利益為重。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將員工利益最大化,只有真正俘獲了員工的心靈,管理中多點人情味,少點銅臭味,企業在競爭中往往就無往而不勝了。
同仁法則:把員工當作合伙人
對於公司來說,員工與同事之間的關係越好,大家的心情自然越好,工作效率也會不自覺提高。企業與員工的關係也是相互對等,相互選擇的博弈。所以雙方的關係應該是一個強調和諧與合作的良好組合關係。企業能在制度上留住員工,把員工當作合伙人,激發員工的主人意識,員工也能充分體現自我價值,雙方用合作共贏的想法實現各自的目標。員工既能預期自己所工作的企業能不能高效發展和長期存在,同時也能自我提升,人當然也就不願意離開企業了。
保齡球效應:讚賞和批評的差異
這是行為科學中一個著名的心理效應:兩名教練分別訓練各自的隊員。他們的隊員同時打倒7隻瓶。教練甲對自己的隊員說:「很好!打倒7隻」。隊員聽了教練的讚揚很受鼓舞,心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勁,把剩下的3隻也打倒。教練乙則斥責自己的隊員:「怎麼搞的,還有3隻沒有打倒!」隊員心裡不爽,心想你怎麼不說我打倒了7隻呢。結果,教練甲訓練的隊員成績越來越好,教練乙的隊員卻一次不如一次。企業管理也是相同的道理,鼓勵員工發揮創造精神,幫助員工解決困難,多採用積極鼓勵的政策,才能讓員工到達預期的效果。
熱爐效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這個效應的內涵很形象易懂:當人用手去碰燒熱的火爐時,就會受到「燙」的懲罰,火爐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天條」,紀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任何人觸犯都要受到懲罰,只有公平的制度才可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及擁護。就像諸葛孔明揮淚斬馬謖案例一樣,面對自己的愛將,孔明即使十分賞識馬謖,但在馬謖因莽撞而造成的兵敗後,孔明沒有姑息他,而是馬上揮淚將其處斬了。企業作為一個管理者,要做到公正,就必須做到根據規章制度而不是根據個人感情、個人意識和人情關係來行使手中的權力。
對於企業管理來說,不論是觀念和方法都以員工利益為主,而非流於形式、浮於表面。把企業目標與員工目標捆綁起來,一旦擁有共同利益,形成共贏價值鏈,那員工的積極主動性自不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