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馬來西亞農業產值佔GDP總額的8.2%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據《南洋商報》報導,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農業指標顯示,農業領域在去年為馬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了8.2%,即960億馬幣。

農業出口總值為12658700萬馬幣;進口是9521800萬馬幣,取得貿易順差3136900萬馬幣,而進口與出口按年比都取得增長。

油棕是主要貢獻,佔農業貢獻國內生產總值的46.6%,其次是其他農業(18.6%)、禽畜(11.4%)、漁業(10.5%)、橡膠(7.3%)和林業(5.6%)。

2018年馬農作物產量最高的是新鮮果串(油棕),共11741000噸,增長了17.9%,天然橡膠和胡椒分別增長66600噸(9.9%)和1200噸(4.1%),不過,紅麻(幹莖)、可可豆和稻米則減少了。

在禽畜業次領域方面,養殖最多的是雞,高達3830萬隻,接著是鴨(1040)、豬(160),養殖數量最低的是羊,只有70萬頭。

鹹淡水養殖業的產量是324300噸,比2016年的304000噸,增長6.7%。至於淡水養殖和捕捉的海洋魚類產量分別下降0.8%與7.5%。

去年農業領域僱用的人員增加21700人,達到1.3%,從2016年的160900人增至1631600人,男性佔了77.2%。


相關焦點

  • 馬貿工部長: 馬來西亞2018年的貿易總額為18670億馬幣
    正因為出口增長表現強於預期,馬來西亞2018年貿易總額較2017年增長5.9%,達到18670億馬幣,而2017年貿易總額為在2018年,馬來西亞與東協各國的貿易額較2017年增加了4.7%,達5092億馬幣,佔貿易總額的27.1%。
  • 2018年北京GDP達30320億元 同比增長6.6%
    2016年以來地區生產總值累計增速(%)1.農業持續轉型升級,都市農業穩步發展2018年,北京市深入推進農業調結構轉方式,在傳統農業進一步收縮的同時,農業的生態功能不斷增強。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6.8億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在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拉動下,林業產值同比增長61.7%,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2.1%,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都市型現代農業穩步發展,觀光園、民俗遊分別實現總收入27.3億元和13億元。設施農業效益提升,畝均效益實現2.5萬元/畝,比上年提高2.2%。
  • 昆明市2018年GDP增長8.4%
    2月17日上午,昆明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市長王喜良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206.9億元,增長8.4%。
  • 2018年合肥經濟成績單出爐 GDP達7822.9億!
    2018年合肥經濟成績單出爐2018年,合肥市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加快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市經濟動力強、活力足、潛力好,走出了一條結構更優、效益更好、優勢充分釋放的高質量發展新路。成績單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7822.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5%。
  • 上海閔行區農業產值佔比極低,為何還保留農業用地?
    然而從閔行區的城市規劃的角度,全區面積372平方公裡,用於城市建設的只有287.8平方公裡。閔行區的十三五指標如圖所示。閔行區農業佔經濟比重千分之五根據閔行區統計的官方指標,2017年的閔行區經濟狀況如下所示。
  • 2018年各省人均gdp排名,澳門最高!
    伴隨著澳門公布了2018年的gdp數據,其全年的人均gdp也出爐了,按65.31的人口計算,澳門實現人均gdp為55.26萬元人民幣,約合8.35萬美元,排中國各大省級行政單位第一。其中大陸地區2018年人均gdp按最新的人口計算為6.45萬元人民幣,以2018年平均匯率計算為0.97萬美元,距上萬美元還差一點點,預計今年會上萬美元吧。其中按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計算,北京市人均gdp達13.97萬元人民幣,約合2.11萬美元,和上海成為內地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的僅有兩個省級行政單位。
  • 科技部:2018年中國高技術產品貿易進出口總額逾1.4萬億美元
    中新社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部30日通過官網公布2018年中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狀況統計分析稱,2018年中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總量繼續增長,中國當年高技術產品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4085.7億美元,同比增長12%。
  • 數說合肥70年:人均GDP從49元增至97470元 住戶存款餘額年均增長21.2%
    2017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3.24%,居省會城市第2位。2018年,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到32831件和5597件,分別是2005年的70.2倍和39.7倍,居省會城市第5和第7位。2018年末,高新技術企業達2110戶,居省會城市第7位。
  • 三大經濟體:中國、美國、日本,2018年進出口貿易總額對比
    其中,我國出口額位居世界第一,為16.42萬億元,增長7.1%,佔全球出口總量的12.8%;進口額則居世界第二,達到了14.09萬億元,增長12.9%,佔全球進口總量的10.8%。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而我國出口額能夠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與其機電產品出口佔比提升有著密切關係。
  • 權威發布丨2018年蒼南經濟發展報告出爐
    NO.2農業經濟2018年,政府惠農力度不減,資本投入農業熱度不退,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全縣農業實現增加值33.66億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速1.6%。(一)支柱產業不斷壯大2018年,全縣規上工業29個行業中產值超10億元的行業有7個,累計實現工業產值255.6億元,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1.9%,同比增長7.1%。印刷業、紡織業、造紙和紙製品業、電力生產和供應業、塑料製品業等支柱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 2019年湖南gdp增速多少?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過2萬元
    1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湖南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聯合發布2019年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和2019年湖南民生調查數據情況,去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39752.12億元,同比增長7.6%;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680元,增長9.7%;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9%,符合預期。
  • 2018年連雲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71.70億元,比上年增加131.39億元,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5.57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1207.39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1238.74億元,增長8.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332元,增長4.5%。
  • 世界農業區域劃分:東南亞與南亞農業區,農業的特點及發展
    東南亞的耕地面積達6 954.8X10* hm2,長期牧場2400X10* hm2,農用地佔陸地面積的21.8%。森林和林地面積為24453X10*hm2,森林覆蓋率達55.4%。東南亞各國,除寮國外,都有相當長的海岸線,其中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更是群島之國。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流經此地,池塘、湖泊、沼澤星羅棋布。
  • 重慶涪陵青菜頭產值佔全國總量一半以上
    摘要:受重慶「涪陵榨菜」品牌效應影響,涪陵榨菜原料「青菜頭」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19年,涪陵青菜頭種植面積和產值均佔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
  • 「我在中國的地位,取決於稅收總額」|被質疑GDP含金量的江蘇
    「我在中國的地位,取決於稅收總額」 | 被質疑GDP含金量的江蘇!一種觀點認為,有個現象令人困惑,江蘇gdp和廣東很接近,但在相關行業中卻沒有一家叫得出、響噹噹的企業。江蘇俗話說,企業強則國強,省份之間的對比也是如此,江蘇納稅比廣東少,人口流入也比廣東少,這樣的gdp含金量得多虛啊?
  • 2018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在農業農村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全國漁業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促進漁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 馬來西亞公布2018年度投資表現
    3月14日,馬國際貿易與工業部會同馬投資發展局公布了該國2018年度投資表現(含國內投資與外國直接投資)。去年全年,馬投資發展局在製造、服務和第一產業領域共計批准投資總額2017億馬幣(約504.2億美元,以馬幣兌美元約1:4計,下同),高於2017年的2006
  • 雷射設備生產商海目星衝刺科創板 2018年政府補助佔利潤總額48.5%
    摘要 【雷射設備生產商海目星衝刺科創板 2018年政府補助佔利潤總額48.5%】2019年的最後一天,深圳市海目星雷射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目星)最終對外披露了招股書(申報稿),宣布擬衝刺科創板。
  • 馬來西亞財政部長:2018年稅收逾1370億馬幣創紀錄
    據《南洋商報》報導,馬財政部宣布,2018年馬來西亞內陸稅收局徵得稅收總額為1370億3500萬馬幣,比2017年增加了11.13%或 137億2300萬馬幣,打破了2014年1337億馬幣的最高紀錄。
  • 2017中國城市GDP排名出爐,來猜猜徐州排多少名
    2018年1月2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中國城市GDP(經濟總量)排名。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增速快於全省1.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分產業看,六大傳統優勢產業產值增長17.2%,增速較上年回升2.1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91.6%;分行業看,37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2個行業同比正增長,行業增長面達86.5%,18個行業增速同比回升。前十大行業產值累計增長19.3%,增速較上年加快2.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