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曾美華:堅持探視失足少年10年)
從中學教師崗位退休後,今年73歲的曾美華,10年來堅持探視失足未成年人,幫助幾百名孩子上進,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並成立了「曾媽媽愛心工作室」。如今,許多幹警和幾百名受過幫助的失足少年,都叫她「曾媽媽」。近日,曾美華被提名為「2016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候選人。 2006年,曾美華從蜀都中學退休。一天,她看到報紙上有一條為服刑未成年人員徵集「愛心家人」的消息,就報了名。當時參加的有22名志願者,都和未管所裡的「三無」服刑未成年人一一結對,在生活上予以一定照料,通過探視、通信,鼓勵、幫助他們成長。除了這些,曾美華還發揮職業特長,給孩子們上課。 「愛心家人」的一項任務,是給結對的孩子捐贈生活用品;另一項更重要的任務是給他們的心「開一扇窗」,讓他們從怨恨和後悔中走出來,去擁抱美好的未來。 當時和曾美華結對的是一名叫小梅(化名)的姑娘,她給曾美華寫的一封信,曾美華至今還記得——「自從認識您以後,我再也不曾埋怨,失去親人的愛固然可怕,得到一份陌生人的愛卻是多麼可貴。」 每月一次的探視,成了曾美華的大事,幾乎從未錯過。每一天,她都是早上7點就出門,趕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去探視,完了再獨自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回家。 2014年的夏天,小梅走出未管所,在南方一個城市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前不久,小梅告訴她的曾媽媽,她有男朋友了,準備結婚,還要曾媽媽幫她把把關。 2013年,曾美華被江北區綜治委吸納為區級綜治特邀委員。兩年前,由曾媽媽牽線搭橋,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員志願者與重慶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十監區服刑人員開展了「愛心飛書」活動。 本報記者 王珊 實習生 馬恆燁 |
(原標題:曾美華:堅持探視失足少年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