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也能做的運動?盆底肌訓練了解一下

2020-12-20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九姑娘。

章子怡又在微博曬出體重啦,孕期第36周體重才121斤惹!在懷孕期間還能把自己的體重控制的那麼好,女明星就是不一樣。有網友還評論說「我一個沒懷孕的人 比懷孕36周的人還胖打擾了」。

有麻麻還記得自己懷孕時的體重嗎?

翻了翻子怡的之前微博,她在孕期30周的時候也分享過一次體重,6周時間前後相差5斤,對於懷孕的人來說體重漲勢不高,阿怡對自己真的很嚴格!

想必,會有很多孕期麻麻也想跟子怡一樣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孕期麻麻的日常:每天被家裡人瘋狂投喂,也不怎麼敢運動,生怕傷到自己的寶寶。這樣一頓操作下來,體重就蹭蹭蹭的往上漲。

再這樣重下去可不行啊,九馬上來推薦幾個適合在孕期做的運動。

有哪些運動適合在孕期做?

tips: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的推薦是孕期麻麻每天運動不少於 30 分鐘,一周七天。如果實在堅持不了,可以縮短到每天 20 分鐘,每周至少 3~5 天。

01 凱格爾運動

做凱格爾運動前,要找到盆底肌。可以通過小便時突然暫停,感知盆底肌的存在。如果找不到,可以用鏡子幫助尋找,通過鏡子會發現,收縮盆底肌時,會陰也在收縮。

記得做這個運動前要先排尿喔,然後找個舒服的姿勢躺下或坐下,放鬆腹部和臀部的肌肉。

(1)收縮盆底肌5秒,如果做不到可以從2秒開始練習。

(2)放鬆盆底肌10秒,從一數到十,然後重複做練習,這可以防止拉傷盆底肌。

(3)重複上兩個動作10次,10次為1組,一次練習是1組,一天做三四次這樣的練習。

(4)收縮盆底肌10秒,從收縮5秒開始,練習慢慢增加難度,做到收縮10秒,放鬆10秒的鍛鍊力度。同樣保持10次為1組,一次練習是1組,一天做三四次這樣的練習。

02 凱西史密斯孕婦操

凱西史密斯孕婦健身操,濃重的80代風,整套操運動量適中,動作簡單,適合懷孕初期,中間有各種測心率,下肢練習,有氧動作。

這個操連拉伸和放鬆都有,非常適合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麻麻,日常可以選一些自己喜歡的動作來做,記得要注意強度,如果覺得不舒服就馬上停下來喔!

03 美麗芭蕾孕婦版

是的你沒有聽說,天鵝帶著她的寶寶來了。這套動作結合之前普通版美麗芭蕾的優點,可以讓我們的麻麻更好的鍛鍊自己的肌肉。

但九覺得這套不太適合所有人,首先要有較好的身體基礎和柔韌度,之前有練過美麗芭蕾的人可以嘗試做。如果沒有任何健身舞蹈經驗,就不推薦啦。

04 遊泳

沒錯,孕期也是能遊泳的!但遊泳前記得要聽取醫生的建議,遊泳並不是所有準媽媽都可以進行的,如果沒有併發症或令人感到擔心的症狀並且懷孕經過又很順利,在第4個月進入穩定期後就可以開始遊泳了。

在浮力的作用下,準媽媽肚子的負擔會減輕,遊泳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對於增加體力、掌握呼吸法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鍛鍊。

最後的最後,九並不是要求每一位麻麻都必須讓自己要動起來,要適合自己的才最好。建議在開始運動之前,先諮詢醫生,你的身體是否適合運動,運動的時候要有家人的陪同喔~

-end-

睡得好 就瘦得快

能讓這個冬日幸福感滿滿的瘦身方式

相關焦點

  • 孕期可以做盆底肌鍛鍊嗎?早鍛鍊能早預防盆底問題嗎?
    大家都知道產後媽媽要去做盆底肌修復,為了讓自己以後不會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等問題。這時有些媽媽就疑問:那我如果在孕期的話,提早做好預防,會不會就避免了盆底問題的發生?而在孕期又應該做哪些鍛鍊去預防呢?小編告訴你們,孕期其實是可以進行盆底肌的鍛鍊的,但是也不是說隨便什麼樣的鍛鍊方式都可以做。
  • 孕期尷尬:孕期打噴嚏漏尿怎麼辦?盆底肌了解下
    什麼是盆底肌?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由於孕期卵巢黃體和胎盤分泌鬆弛素,使腰椎和骨盆韌帶鬆弛,妊娠中期隨著胎兒的增大,子宮體積增大,孕婦體重增加,盆底肌所承受的壓力也與日劇增,通常盆底肌的修復分為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而非手術療法主要以盆底肌鍛鍊和物理療法為主,可增加盆底肌肉群的張力。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孕期可以做盆底肌鍛鍊嗎?早鍛鍊能預防嗎
    大家都知道產後媽媽要去做盆底肌修復,為了讓自己以後不會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等問題。 這時有些媽媽就疑問:那我如果在孕期的話,提早做好預防,會不會就避免了盆底問題的發生? 而在孕期又應該做哪些鍛鍊去預防呢? 美媽咪告訴你們,孕期其實是可以進行盆底肌的鍛鍊的,但是也不是說隨便什麼樣的鍛鍊方式都可以做。
  • 不用「凱格爾運動」,照樣訓練盆底肌,做對這件事就夠了
    如果是「紅色盆底肌」…的確,有很多寶媽都存在盆底肌高張的情況,也就是「紅色盆底肌」,按照同仁醫院盆底中心的數據,這類寶媽佔到40%以上。在盆底高張的情況下進行凱格爾訓練會加重盆底負擔,引起小腹酸脹,尿急尿頻等症狀。
  • 這兩個小運動做起來,高效修復盆底肌,幫你遠離產後漏尿的苦惱
    其實這些都跟盆底肌有關,在產後新媽媽的大部分精力,或許都放在了照顧寶寶上。但也不要忘了產後恢復的重要一項:修復盆底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怎樣將盆底肌恢復到理想的狀態,避免那些尷尬發生呢?盆底肌有多重要?
  • 盆底肌康復訓練黃金期,別等生完孩子再做就晚了
    妊娠和分娩傷害最大的就是肌肉,其中,盆底肌的損傷必然是少不了的。生完孩子有許多新媽媽都會出現各種盆底功能障礙,這就要求新媽媽產後要及時訓練盆底肌肉,來恢復它的功能。骨盆底肌肉承載著孕媽媽的尿道、膀胱、子宮和直腸,所以,從孕期開始,孕媽媽們就要開始做盆底肌肉的練習了,建議從14周開始並堅持進行。盆底肌肉練習不僅可以增強你的骨盆底肌肉力量有助於預防壓力性尿失禁情況,還有可能幫助孕媽媽縮短順產分娩過程中第二產程的時間。
  • 產後需做盆底肌修復的原因,新媽媽都該知道
    自家嫂嫂二胎孕期比一胎辛苦,到醫院產檢後,才發現是盆底肌異樣所致。檢查之後,醫生要求二胎生產後,一定得做盆底肌修復,避免以後出現更多「難言之隱」! 這樣的情況,不少新媽媽應該都遇到過。因為第一次生產,對產後康復並無概念,所以分娩後不注意盆底肌修復也是正常。不過,為減少類似情況發生,多商網小編還是建議準備要寶寶、正處於孕期的準媽媽們,提前先了解產後康復的相關內容!
  • 告別尷尬,掌握正確的盆底肌修複方法!
    盆底肌這個詞越來越多的被媽媽們所熟知,產後鬆弛、容易漏尿,都和盆底肌受損有關。盆底肌肉究竟要怎麼恢復呢? 什麼是骨盆底肌群?這個詞應該是從孕期開始就為各位媽媽所熟悉。 這個詞應該是從孕期開始就為各位媽媽所熟悉。
  • 關於盆底肌,孕媽你了解多少?
    一、盆底肌與妊娠、分娩1、妊娠,孕期激素水平的變化可以影響到組織和器官中的膠原成分,影響控尿機制。妊娠初期不會引起尿失禁,隨著孕期逐漸增加的激素水平,引起局部組織功能的改變,出現尿失禁。三、孕期盆底肌鍛鍊目前,國內大部分醫院孕期健康教育中很少涉及盆底肌鍛鍊的內容,孕期壓力性尿失禁、生殖器官脫垂、性功能障礙等不少高發期,加上盆底肌鍛鍊涉及隱私部位,孕期受尿失禁困擾的孕媽也羞於向醫生諮詢,關於盆底肌鍛鍊的知識甚少。
  • 五招練翹臀,還有產後盆底肌訓練 | 宅家也愛做運動(28)
    如果您不知道該做什麼運動,也別著急,本期樂刻運動的小碗、十三姨Daisy和小玉生三位教練傳授健身秘籍,讓您「宅」家也愛做運動!   PS:「宅」家運動時,任何引起自己身體不適的動作,不要強忍不適去練習,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適合大眾的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 談一下產後盆底肌修復
    42天產後複查的時候,做完婦科檢查又去測的盆底肌,鄙人比較敏感,加上肌筋膜有損傷,所以婦科檢查做完就疼的不行,再去測盆底肌,簡直了……除了不會用力,就是疼也不敢用力,一疼更沒法放鬆,於是得了44分。估計不疼的話60分吧,於是肌筋膜修復3次後,覺得沒那麼疼了,開始了盆底肌修復。
  • 生完孩子後要做的運動,盆底肌康復訓練,不要錯過黃金期
    導讀:生完孩子後要做的運動,盆底肌康復訓練,不要錯過黃金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完孩子後要做的運動,盆底肌康復訓練,不要錯過黃金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種「尷尬」叫產後漏尿,盆底肌訓練共分三步走,寶媽學起來
    孕期的預防盆底肌鬆弛並不是必定的,是否會發生鬆弛,和媽媽孕期的體重增長情況、寶寶的足月體重等都有關聯。孕期的身體活動同樣非常重要,建議媽媽們保持每天不少於1小時的活動時間,散步、孕婦瑜伽等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 盆底肌訓練注意事項!
    很多女性在產後會出現盆底肌鬆弛等現象,時間長了就會引發盆底肌功能障礙,如子宮下垂,大便失禁,尿失禁等,所以治療盆底肌一定要趁早,下面編輯給大家介紹盆底肌修復的注意事項!一起來認識下吧!由於婦女在分娩時會損壞骨盆底肌肉,因此大多數婦女在分娩後必須接受骨盆底肌肉康復訓練,建議在醫生和專業護士的指導下進行,可以使盆底肌恢復得更快,產後盆底肌鍛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分娩後3天至3個月骨盆底肌肉訓練,腹肌訓練,腿部肌肉訓練,胸部鍛鍊等,最好在床上進行,第二階段:分娩後3個月至6個月進行全身肌肉力量恢復訓練,並加強腹部和骨盆底肌肉運動。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鍛鍊盆底肌要從孕期開始
    盆底肌肉就像一條彈簧,將恥骨、尾椎等連接在一起,它對生殖器官日常進行的活動如大小便、性生活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媽媽或許在懷孕前甚至是懷孕後,對它都不是很了解,而在生完寶寶之後出現盆底功能障礙了才懂得盆底肌的重要性。
  • 老婆,去做盆底肌康復吧
    可是,老公們真的懂盆底肌康復嗎?女人產後為什麼必須做盆底肌康復呢?由於盆底肌支撐著子宮,孕期肚子越來越大,長時間壓著這塊肌肉,肌纖維變形,肌張力減退,這就是慢性損傷,體重增加越多,對盆底肌損傷可能就越大。分娩時鬆弛激素釋放,產道擴張,產道撕裂或者會陰側切,這是急性損傷。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恢復從盆底肌開始,盆底肌修復怎麼做
    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盆底肌如何修復? 從孕期到生產,這是一個複雜的生理變化過程,產後康復對於寶媽來說,它和寶寶的健康成長一樣重要,產後康復不僅是恢復媽媽們的身材,更是生理功能恢復到產前、孕前的最好狀態。 什麼是盆底肌?
  • 產後康復鍛鍊,有關盆底肌恢復的運動需要這樣做
    所以今天菌菌想給寶媽們講一下關於產後盆底肌損傷和康復鍛鍊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視,及時的鍛鍊治療。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為什麼會出現盆底肌的損傷。主要是因為孕期,隨著孕周的不斷增加,子宮不斷增大,會對盆底組織纖維形成較長的壓迫現象。
  • 必不可少的盆底肌訓練,你卻忽視了
    既然這張「吊網」兜住了臟器,那麼孕媽懷孕時,隨著胎兒在宮腔內增大,盆底肌這張「吊網」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就像一件有彈性的毛衣,當你越扯它,毛衣上面的針腳被拉得越開,就越容易鑽風,所以盆底肌也一樣,越拉扯,纖維越鬆弛,對尿道的收緊度變小,在孕期也就容易出現一發生咳嗽、大笑這種需要腹部用力的動作時漏尿的情形。
  • 別把盆底肌修復,「留」到二胎後做
    很多女性在產後只關心身材的變化,著急如何恢復到孕前的迷人身材,卻往往忽視「盆底康復」。大多數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第一胎,反正還要生二胎,等生完二胎後再做康復」。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今天我們請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來給大家解讀一下:盆底康復為什麼不能「等」到二胎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