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產後媽媽要去做盆底肌修復,為了讓自己以後不會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等問題。
這時有些媽媽就疑問:那我如果在孕期的話,提早做好預防,會不會就避免了盆底問題的發生?
而在孕期又應該做哪些鍛鍊去預防呢?
小編告訴你們,孕期其實是可以進行盆底肌的鍛鍊的,但是也不是說隨便什麼樣的鍛鍊方式都可以做。
首先大家要明確一下,孕期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做盆底肌的訓練?
孕期的前三個月是不可以做盆底肌訓練的。
因為孕前三個月是胎兒流產和畸形發生的高峰期,各個方面都要多加注意。
在孕期第4個月,也就是13周的時候,媽媽們可以做盆底肌的訓練,之後在32周後儘量少做盆底肌訓練。
而且訓練時每次不能超過15分鐘,每周做2~3次即可。
那麼該進行哪些訓練呢?
由於孕婦不適合劇烈運動,因此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一些輕微的瑜伽動作,或者跟著網上的視頻練習瑜伽球,同時也可以在網上學一些凱格爾的動作,進行鍛鍊。
另外媽媽們要注意了,孕期是不能用任何侵入體內的機器進行盆底肌訓練的,比如陰道啞鈴等。
再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很多人會覺得盆底肌問題,只有產後媽媽才會有。
那麼是不是沒有生育過的人就不需要做盆底肌康復了呢?
當然不是了,分娩是造成盆底肌損傷的最大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盆底肌損傷還跟腹壓有關,平常我們劇烈運動,上樓,提重物時,腹壓增加都會使盆腔壓力增大,長此以往,盆底肌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傷。
在中國,大家對於產後修復和盆底肌康複方面的知識還是比較陌生的,像法國,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倡做盆底肌的修復了。
只要有X生活的女性都是需要做盆底肌評估的,再根據評估結果看看是否需要修護。
今天關於盆底肌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有疑問,或想了解更多都可以關注我,或在底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