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可以做盆底肌鍛鍊嗎?早鍛鍊能早預防盆底問題嗎?

2020-09-11 十月伴侶小z

大家都知道產後媽媽要去做盆底肌修復,為了讓自己以後不會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等問題。

這時有些媽媽就疑問:那我如果在孕期的話,提早做好預防,會不會就避免了盆底問題的發生?

而在孕期又應該做哪些鍛鍊去預防呢?

小編告訴你們,孕期其實是可以進行盆底肌的鍛鍊的,但是也不是說隨便什麼樣的鍛鍊方式都可以做。


首先大家要明確一下,孕期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做盆底肌的訓練?

孕期的前三個月是不可以做盆底肌訓練的。

因為孕前三個月是胎兒流產和畸形發生的高峰期,各個方面都要多加注意。

在孕期第4個月,也就是13周的時候,媽媽們可以做盆底肌的訓練,之後在32周後儘量少做盆底肌訓練。

而且訓練時每次不能超過15分鐘,每周做2~3次即可。

那麼該進行哪些訓練呢?

由於孕婦不適合劇烈運動,因此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一些輕微的瑜伽動作,或者跟著網上的視頻練習瑜伽球,同時也可以在網上學一些凱格爾的動作,進行鍛鍊。

另外媽媽們要注意了,孕期是不能用任何侵入體內的機器進行盆底肌訓練的,比如陰道啞鈴等。

再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很多人會覺得盆底肌問題,只有產後媽媽才會有。

那麼是不是沒有生育過的人就不需要做盆底肌康復了呢?

當然不是了,分娩是造成盆底肌損傷的最大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盆底肌損傷還跟腹壓有關,平常我們劇烈運動,上樓,提重物時,腹壓增加都會使盆腔壓力增大,長此以往,盆底肌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傷。

在中國,大家對於產後修復和盆底肌康複方面的知識還是比較陌生的,像法國,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倡做盆底肌的修復了。

只要有X生活的女性都是需要做盆底肌評估的,再根據評估結果看看是否需要修護。

今天關於盆底肌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有疑問,或想了解更多都可以關注我,或在底下留言。

相關焦點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孕期可以做盆底肌鍛鍊嗎?早鍛鍊能預防嗎
    大家都知道產後媽媽要去做盆底肌修復,為了讓自己以後不會出現漏尿、子宮脫垂等問題。 這時有些媽媽就疑問:那我如果在孕期的話,提早做好預防,會不會就避免了盆底問題的發生? 而在孕期又應該做哪些鍛鍊去預防呢? 美媽咪告訴你們,孕期其實是可以進行盆底肌的鍛鍊的,但是也不是說隨便什麼樣的鍛鍊方式都可以做。
  • 盆底肌的鍛鍊,仰臥起坐可以嗎?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盆底肌鍛鍊的好處,可以預防將來大小便失禁,可以防止臟器脫垂,可以……,科普一下。仰臥起坐這個動作,主要訓練的是腹部肌肉和髂腰肌,是軀幹和髖關節前屈的肌肉為主,並不能很好的鍛鍊到盆底肌。如果你產後時間短,是不建議做仰臥起坐的,對腰椎間盤壓力很大,核心力量不足可能損傷。凱格爾運動盆底肌的鍛鍊,俗稱提肛,學名凱格爾運動,但是做這個運動有幾個注意事項,我要說明一下,做得不對,會適得其反。
  • 生完孩子三年了,盆底肌還有救嗎?
    而產後早期盆底肌鍛鍊對盆底肌鬆弛的治療至關重要。那麼過了產後42天,錯過黃金期修復期,再去做盆底肌修復就沒有效果了嗎盆底肌修復前,需要通過儀器、做科學的檢測,來評估盆底肌肉損傷程度。然後根據檢測報告,修復師定製相應的盆底肌康復計劃。
  • 女性孕期盆底肌鍛鍊效果分析
    本文大量引用《不同時期盆底肌功能鍛鍊對陰道分娩及產後盆底功能恢復的作用》(中國實用醫藥2011年12月第6卷第35期)這篇論文,文章通過統計學研究和對比實驗的方法,對孕婦在不同時期進行盆底肌鍛鍊,對陰道分娩及盆底功能恢復的作用進行研究和解釋:選擇自願接受盆底功能鍛鍊的90例孕婦作為實驗組,分為產前組(n=30):產前第28周開始盆底肌功能鍛鍊至分娩,產後組(n=30):
  • 馬伊琍轉發「陰道啞鈴」,呼籲關注產後健康,盆底肌鍛鍊並不羞恥
    而這些,都是由於產後盆底肌沒有及時治療鍛鍊造成的。一、盆底肌對女性有多重要?通俗地講,盆底肌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大家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張吊床連接著恥骨和尾椎,承託並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等臟器,使這些臟器能夠固定在各自相應的位置,因而盆底肌具有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緊縮度等多項生理機能。
  • 老婆,去做盆底肌康復吧
    可是,老公們真的懂盆底肌康復嗎?女人產後為什麼必須做盆底肌康復呢?由於盆底肌支撐著子宮,孕期肚子越來越大,長時間壓著這塊肌肉,肌纖維變形,肌張力減退,這就是慢性損傷,體重增加越多,對盆底肌損傷可能就越大。分娩時鬆弛激素釋放,產道擴張,產道撕裂或者會陰側切,這是急性損傷。
  • 孕期也能做的運動?盆底肌訓練了解一下
    01 凱格爾運動 做凱格爾運動前,要找到盆底肌。可以通過小便時突然暫停,感知盆底肌的存在。如果找不到,可以用鏡子幫助尋找,通過鏡子會發現,收縮盆底肌時,會陰也在收縮。 記得做這個運動前要先排尿喔,然後找個舒服的姿勢躺下或坐下,放鬆腹部和臀部的肌肉。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鍛鍊盆底肌要從孕期開始
    今天美媽咪想說的是,盆底肌練習不是在產後恢復,而是在孕期就要開始練習,防患於未然。 經常堅持進行骨盆底肌肉訓練,不僅有助於對膀胱的控制,而且會增強陰道的彈性,也讓產後盆底肌恢復更快。這就是盆底肌。 如果還不是很放心,女性可以將手指伸進陰道,當控制肌肉正確時,應該會感覺到陰道在輕微的收縮。 在開始之前確保你的膀胱是空的。這一點非常重要。不要帶著一個裝滿的(尿液)或者部分裝滿的(尿液)膀胱進行運動,否則你可能會遇到疼痛和(尿液)洩漏的問題。
  • 產後康復鍛鍊,有關盆底肌恢復的運動需要這樣做
    因為產後盆底肌損傷是臨床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而且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鍛鍊,會給女性帶來較大的影響,比如陰道鬆弛、盆腔臟器脫垂、尿失禁等。所以今天菌菌想給寶媽們講一下關於產後盆底肌損傷和康復鍛鍊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視,及時的鍛鍊治療。
  • 凱格爾運動,讓你在家也能鍛鍊盆底肌
    很多產後媽媽及絕經期婦女、未生育的女性,都可以通過儀器鍛鍊自己的盆底肌,也可自行在家做提肛運動,也就是凱格爾運動來增強盆底肌肉力量。 如何上手凱格爾運動?
  • 怎樣才能預防產後盆底肌鬆弛?產後修復師:跟著這樣做就行
    提到盆底肌,大家都會想到產後漏尿,子宮脫垂,陰道鬆弛和膀胱鬆弛等等產後後遺症,還有很多媽媽擔心自己生完孩子之後會出現上述的情況,所以會選擇剖宮產。但是其實不管是剖宮產還是順產,每一位媽媽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鬆弛。對於所有的病症來說,預防永遠比治療重要,所以媽媽們其實可以從孕期就開始做預防盆底肌鬆弛的運動。
  • 孕期尷尬:孕期打噴嚏漏尿怎麼辦?盆底肌了解下
    什麼是盆底肌?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由於孕期卵巢黃體和胎盤分泌鬆弛素,使腰椎和骨盆韌帶鬆弛,妊娠中期隨著胎兒的增大,子宮體積增大,孕婦體重增加,盆底肌所承受的壓力也與日劇增,通常盆底肌的修復分為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而非手術療法主要以盆底肌鍛鍊和物理療法為主,可增加盆底肌肉群的張力。
  • 產後漏尿、腰痛、陰道鬆弛…該做盆底肌修復嗎?
    漏尿、子宮脫垂、陰道鬆弛、腰痛…這些都是產後困擾寶媽們的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不得不提位於盆骨底部的肌肉群——盆底肌。有人把女性的盆底肌比作「幸福肌」,就像「吊床」一樣,它能夠穩穩承託胎兒和腹腔臟器(膀胱、子宮、直腸等)的重量,並且參與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的緊縮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項生理活動。
  • 產後盆底康復當心做了假的凱格爾鍛鍊
    近年來不少新媽媽從健康教育中了解到凱格爾鍛鍊,通過收縮肛門、陰道來「健美」盆底肌肉。不過專家提醒,你確定自己做的是真的凱格爾鍛鍊嗎?做得不到位,不僅是白做,更可能有反效果。可實際上,隨著再次分娩、年齡增長,盆底功能障礙的多種高危因素的疊加,問題就會冒頭。「有的新媽媽會問,產後出現這些問題,不治療會怎樣?事實上,經過康復治療,五六成的產後壓力性尿失禁可以緩解。如果到了圍絕經期才做康復,緩解率只有30%~40%。而且,年齡大了會越來越松,最後只能選擇手術。所以我們推薦年輕時積極產後康復,防止過早進入脫垂嚴重狀態。」
  • 女性健康不能忽略盆底肌鍛鍊,三個動作幫你提升盆底肌,恢復青春
    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在生完小孩後,如果不注意保養和鍛鍊的話,身體機能或多或少都會有所下降,而盆底肌鬆弛是大多數女性都會碰到的問題,帶來諸多尷尬的不便。其次,盆底肌鬆弛還會影響性生活的質量,嚴重的還會引起尿路感染等一系列問題。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盆底肌修復重要嗎?
    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艱辛,終於生下寶寶的你以為能歇口氣了?你是否身邊總是有這樣的提醒:你需要馬上做盆底康復,不然等著你的就是大屁股、身材臃腫、尿失禁、夫妻生活不和諧……想想都可怕的事情是否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女性朋友需要做的就是愛護自己,從了解疾病開始!美媽咪今天來說下盆底肌修復到底重要嗎?
  • 盆底肌是什麼肌?產後盆底肌應該如何修復?
    很多產後媽媽去產後修復機構做的時候,都會選擇做盆底肌、骨盆的修復。據說盆底肌修復好了,能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對女人還是很重要的,那麼盆底肌到底是什麼肌呢? 盆底肌,確切的來說是盆底肌肉群。它附著在骨盆的內側緣,起著承載身體內子宮,卵巢,直腸,尿道等臟器的作用。一旦盆底肌發生鬆弛,都會影響各個器官,導致移位。
  • 盆底肌是什麼肌?產後盆底肌應該如何修復?
    很多產後媽媽去產後修復機構做的時候,都會選擇做盆底肌、骨盆的修復。據說盆底肌修復好了,能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對女人還是很重要的,那麼盆底肌到底是什麼肌呢?盆底肌,確切的來說是盆底肌肉群。一旦盆底肌發生鬆弛,都會影響各個器官,導致移位。比如很多媽媽在產後會發生漏尿的現象,就是因為盆底肌過於鬆弛, Hold不住尿液,從而出現尿失禁的現象。如果盆底肌受損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做一些鍛鍊。比如說凱格爾運動,再配合腹式呼吸,可以促進盆底肌的恢復。但是小編這邊提個醒,這個僅限於盆底受損比較小的媽媽們。
  • 專家教你這麼預防……|盆底肌|恢復期|...
    03 產褥期產褥期是盆底肌、生殖器官恢復的時期。此時如果沒有很好地休息,讓盆底肌肉群去承重,就容易導致盆底功能障礙。那麼,面對尷尬又惱人的產後尿失禁,有哪些預防或改善方法呢?接下來,我們邀請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盆底與泌尿婦科的吳桂珠主任給大家詳細解答!專家教你預防產後尿失禁!
  • 產後盆底肌如何恢復?最好的治療是預防
    產後盆底肌肉由於擴張而失去彈力,產後如果能夠堅持運動,盆底肌肉可以恢復至接近孕前狀態,否則就不能恢復原狀。對於產後盆底的恢復,請看看下面詳細的指導。懷胎十月,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壓力均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宮重量的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便在持續受壓中逐漸鬆弛。因此,即便選擇剖宮產,也無法完全避免。女性身體的特殊構造也決定了女性更易出現盆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