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量引用《不同時期盆底肌功能鍛鍊對陰道分娩及產後盆底功能恢復的作用》(中國實用醫藥2011年12月第6卷第35期)這篇論文,文章通過統計學研究和對比實驗的方法,對孕婦在不同時期進行盆底肌鍛鍊,對陰道分娩及盆底功能恢復的作用進行研究和解釋:
選擇自願接受盆底功能鍛鍊的90例孕婦作為實驗組,分為產前組(n=30):產前第28周開始盆底肌功能鍛鍊至分娩,產後組(n=30):產後第三日開始進行盆底肌功能鍛鍊至產後3個月,和全程組(n=30):產前第28周開始盆底肌功能鍛鍊至產後3個月,未進行功能鍛鍊的孕婦作為對照組(n=30),籤署知情同意書。
實驗組孕婦由一名經驗豐富的專職醫護人員負責盆底肌功能鍛鍊指導。對孕婦進行身心評估並與其交流,認識女性盆底肌群,介紹盆底肌功能鍛鍊的目的、方法、鍛鍊的時機及注意事項。鍛鍊時孕婦取平臥位,頭下墊一軟枕,雙腿屈曲稍分開,試做排尿(排便)動作,先慢慢收緊盆底肌肉,再慢慢放鬆,吸氣時收縮肛門3-5s,呼氣時放鬆,反覆練習直至掌握。隨著鍛鍊天數的增加,逐漸增加鍛鍊次數並設定目標,做到收縮持續時間8-10s/次,每日鍛鍊2-3次,每次15-20min,以不感覺疲乏為宜。對照組孕婦未進行盆底肌功能鍛鍊健康教育指導。
陰道助產率:實驗組12例(13.3%),顯著低於對照組(26.7%);其中產前組為10%,全程組為6.7%,產後組為23.7%。
會陰側切率:實驗組為18.9%,低於對照組36.7;其中產前組為13.3%,全程組為10%,產後組為33.3%。
由此可見,進行盆底肌鍛鍊的產婦,其陰道助產率和會陰側切率都比沒有進行鍛鍊的產婦要低。鍛鍊的產婦中,全程鍛鍊者上述兩項比率為最低,可見效果最為突出。
應用陰道指診法Oxford盆底肌力評分標準於產後三個月進行盆底肌力評分,依據收縮力量與會所能力評估,分為0-5分。0分表示毫無收縮;1分表示微有抽空;2分表示微弱收縮,僅感受到輕微力量,沒有壓迫或內縮上提的感覺;3分表示普通收縮,有輕度壓迫及內縮上提的感覺;4分表示收縮正常,可抗阻力,手指向下按壓時仍可感受到收縮;5分表示強力收縮,強而有力的壓迫手指。
各組分娩後3個月盆底肌肉肌張力比較(n=30)
由此可見,實驗組的肌張力平均水平比對照組強,在4-5的區間範圍內尤為明顯,其中又以全程組的表現最為突出。
各組分娩6個月後性生活情況比較(n=30,%)
由此可見,實驗組對於產后姓生活情況滿意度明顯高於對照組,不滿意度明顯低於對照組,在全程組中甚至出現不滿意情況為零的現象。可見在孕前就長期堅持進行盆底肌訓練,對於女性產後性生活質量是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關於如何鍛鍊女性盆底肌、男性PC肌,請到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下載 「G動-凱格爾運動盆底肌鍛鍊健康助手」獲得神奇體驗。